登陆注册
17208200000002

第2章 关于领袖与人民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少宣传个人的方针是马列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理论上和实际上能不能摆好个人与党的关系和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把个人放在党和群众之上,已经使我们党和中国人民吃了多么大的苦头。而且,正像一条力学规律一样:作用与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极大地抬高领袖,恰恰极大地损害了领袖。这是善良的人们所料想不到的,而正是有祸心的人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或者确切地说在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历史上,有一个创举:这就是开始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问题,运用到党的主席身上。华国锋同志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受到全会的称赞。他提议在给中央的报告里称“华主席、党中央”,不要称“英明领袖”,今后要少宣传个人。全会还实事求是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前毛泽东同志担任党的主席时错误处理的一些问题,纠正了一些错案和冤案。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党中央的会议肯定了这样几点:(1)领袖是党组织的一员,不是在党组织之上的特殊人物;(2)领袖也是人,不是神,说的话和做的事也会有错误的;(3)领袖有了缺点错误也应当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当改正;(4)领袖并不因此丧失威信,反而能提高威信,可以得到人们的真正拥护。这个问题在过去历来是最大的禁区,不能批评领袖有缺点,更不要说领袖有错误了。为了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这个良好开端继续下去,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常规,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一下这几年搞现代迷信的严重教训,要分清几个原则性是非问题。

二、要分清领袖与人民关系的几个原则是非

(一)人民应当忠于领袖,还是领袖应当忠于人民

林彪和“四人帮”横行时,推广过一种“三忠于”的运动。其实“三忠于”(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领袖)中,有两“忠于”是陪衬的,中心是一个“忠于”,即“忠于领袖”。人民忠于领袖,领袖是一个人,所以这个原则提炼一下,就是:人民群众应忠于一个人。这就不单是树立一个道德标准,而且要建立一种政治关系。

道德关系、政治关系,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并且反过来为社会经济制度服务。人民群众应当忠于一个人是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人身依附关系。农民依附地主,全国的百姓都依附于最高的封建领主———皇帝。和这种社会制度相适应,忠于皇帝一个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全国的百姓要无条件服从皇帝一个人的权威,是最高的政治原则。“忠”是什么意思呢?全心全意为之效力,或者换句话说,无条件地为之服务。封建时代,对“忠”有这样解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能问个为什么,绝对服从皇帝,这就是“忠”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求人民都用封建社会忠于皇帝的标准去对待无产阶级领袖,完全是违反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完全是违反共产党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领袖必须代表人民,忠于人民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需要的,也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忠于人民。如果每个共产党员和干部都必须忠于人民,那么,党的领袖更应该成为忠于人民的典范。人民的心里都是知轻重、识冷暖的。谁最忠于人民,人民自然最爱他的。

(二)是领袖缔造了党,还是党产生了自己的领袖

缔造就是制造。一个人能造出一个共产党吗?这是把问题弄颠倒了。先有党,后才会产生党的领袖。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不是哪一个人能造得出来的,它是一些共产主义者自愿联合起来,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党。

说“中国共产党是毛主席亲自缔造的”,不但在理论上和党的组织原则上说不通,而且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如果说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谁起了更大的作用,那么,五四运动前后到1921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陈独秀和李大钊起了主要的作用,当时叫做“南陈北李”,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陈独秀所在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党的发起组织,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当总书记,也不是偶然的。

当然,实践证明,陈独秀不行,瞿秋白、王明也不行,他们都把革命搞失败了,这才有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遵义会议以前,尽管毛泽东同志已经表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实践已证明他的主张是正确的,他所代表的革命路线,是唯一能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然而,党在很长的时间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没有选择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领袖。只是到了1935年,即建党13年半之后,党中央才认识到这一点,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建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新的领导核心。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是党产生了自己的领袖,而不是领袖缔造了党。

当然,在党的成长过程中,使我们党成为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种作用特别表现在延安整风。即使如此,毛泽东同志也是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员,集中了全党的智慧,而不能说是一个人“缔造”党的。

(三)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谁?是人民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一个人不能缔造一个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路线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是这条路线的代表,是主要创造者,但这是总结了全党的经验,集中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果。

军队也不是哪一个人缔造的,而是党缔造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左江起义以及各地武装起义,是党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决定的,是党派干部去组织的。在此过程中,各地起义的领导人起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缔造,那就是这些同志共同缔造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制定正确建军路线,古田会议起了主要作用,但那决议是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全军经验写出来的。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伟大人物是历史造成的,是人民选择的。没有这样一个人,也会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当然个人才智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使它在发展快慢、具体特点上,有所不同,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是小平同志针对一定情况讲的一件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不是在谈一个普遍的理论原则。如果不是毛主席,而是另外的同志当主席,我国今天的发展水平,可能比现在更差一些,也可能比现在更好一些。毛主席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鉴于林彪大搞天才论骗人,深切感到有使全党学习历史唯物论的必要,提出要搞清谁创造历史的问题。

(四)领袖是单数还是复数,即多数

林彪、“四人帮”都是搞“一个领袖”的。这是完全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党的组织原则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共产党的领袖,是个集体、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同志构成党的领导集体。

(五)领袖是天生的天才,还是在实践中成长的

林彪、“四人帮”大搞天才论。要批天才论,这是毛主席郑重其事在《我的一点意见》中向全党提出的。现在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就是天才论和实践论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反对实践标准的同志,总说自己主观上想“高举”,想“继承遗志”。到了这个问题上面,他们既不高举也不继承遗志了,而是继承了天才论的观点。

按照天才论,领袖从来就是正确的,凡是错误都是别人的。但实际上领袖也难免有错误,于是他们就来替领袖文过饰非。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不要像赫鲁晓夫那样,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可是天才论正是把毛泽东同志反对的东西,强加到他身上,用这种办法来“高举”,结果倒损害了领袖的形象。

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时,认为党的八大决议中“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是刘少奇背着毛主席塞到决议中去的。这是大会通过的决议,怎么是背着人塞进去的呢?即使有错误,凡参加大会的,特别是党的主席,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怎么能一点责任也不负呢?再如《论共产党员修养》是刘少奇在延安讲的,整风时是学习文件之一,在《毛泽东选集》4卷中用肯定的语言讲到过《论共产党员修养》,1962年再版,在《红旗》杂志先刊登的,当时《红旗》杂志发表如此重要的文章,校样是要送中央审查的。一直到1966年,都没有谁批评过这本书,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这本书忽然成了黑《修养》了。而且又说是背着毛主席搞出来的,以便证明:毛主席以前没有发现这株“毒草”,是因为没有发现,并不是赞同它的错误观点。这类宣传,都是非常牵强的。为了维持一个人“一贯正确”,只好在回避不开的地方把眼睛闭上,说是别人“背着”领袖如何如何。比如,说“四人帮”批林批孔另搞一套,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另搞一套,那么不另搞一套是什么呢?对不对呢?其实这样做,政治上损失更大,因为它使人明显感到不真实。如果错了都是别人背着领袖干的,那么,党的“九大”又是谁背着毛主席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党章中的呢?

(六)领袖的缺点和错误能不能批评

按照“突出个人”的原则,领袖是不能批评的。批评了就是反党,就是反革命。1959年,彭德怀同志给毛泽东同志写了一个意见书,这完全符合党的组织原则,其内容也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本来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次转机,可以纠正“左”倾,避免更大的错误。结果把这算是“反党”。到“文化大革命”中,对领袖不要说批评,就是偶一不慎,如对领袖像或领袖名字有所“不敬”,都是要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按照“两个凡是”的观点,“高举毛主席的旗帜”,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所做的、所看过的一切,都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都不许动,动了就是“砍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丢掉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机体,就要堆满灰尘。尤其是领袖,特别是执政党的领袖,没有人对他进行批评,这是一种致命的危险,是可以毁掉一个人的。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功勋,是客观存在,永远不能磨灭的,中国人民热爱自己的领袖毛主席,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林彪、“四人帮”大搞现代迷信,把他从群众中抬出来,抬到天上去了。尤其严重的是他们把领袖弄成神圣,结果使领袖成为一个可怕的偶像。干部也好,老百姓也好,稍微不小心,就是“反对伟大领袖”,就是“恶毒攻击”,就是“三反分子”,就是“反革命”,这样严重破坏领袖和人民的亲密关系,严重损害领袖的威信。

(七)领袖是在党组织之内,还是在党组织之上

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其次是中央委员会,再次是政治局。主席在政治局内和中央委员会内,都要遵守少数服从多数和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另外任何党员个人都必须服从自己所在的党支部。但是按照“突出个人”的原则,主席是在党中央之上的,前些年一直把主席放在党中央之上,这是极不正常的。林彪在“文化大革命”前,提出“读毛主席书,听毛主席话,照毛主席指示办事”,这些话,从好的方面理解当然是可以的,问题是这样把一切都归于一个人的,听一个人的,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这种“突出个人”的做法,到了“文化大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个人亲自”,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合理性的根据。党中央文件为什么有权威,因为那是毛主席批发的,至少也要印上“毛主席已圈阅”,否则大概就是无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动这样一场大革命,一个人决定就发动了,于是一下子几乎全部党的组织和政权机构都被打乱,几乎全部党员都被停止党组织活动或失掉党组织关系了。至于国民经济的大破坏,社会风气的大倒退,那就不用说了,这都是一个享有至高无上权威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八)是领袖指定接班人,还是由党和人民来选择自己的接班人

历史的经验证明,由前任领袖在位时,找一个人当候补领袖;当前任领袖去世时,由候补领袖来接班。看起来,这种办法好像可以保持政局稳定,免得在交接班时产生动荡。其实这种办法,乃是封建政体的一个特点。封建帝皇是“家天下”,国家好像一个大仓库,帝王手里拿着锁门的钥匙,他可以把这钥匙交给自己选定的皇太子。这是个人对个人负责,是封建经济的家长制和封建政治的专制主义的反映。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应采取社会主义民主程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自下而上地选出国家领导人,不应由前任领袖指定后任领袖,自上而下指定接班人。在党内也是这样。决定谁当领袖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事情,这是个集体,而不是个人。领袖本人能不能当领袖,都要由党组织来决定,他本人当然没有权力像交一个房间的钥匙一样,把领袖的地位交给另一个人。那么,由党组织事先确定一个“接班人”,准备当下一任领袖好不好呢?不必,也不要。人是可以变化的,事情也是发展的。事先确定,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弊多利少。当然,在实践中,党的领导核心中,会有人表现出最卓越的才能,逐渐得到全党的信任和拥护的。只要民主生活健全,谁是众望所归,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全党所拥护的领袖。而且,关键不是一个人,而是党的领导集体。只要党在实践中形成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有一批优秀的领袖,那么个别领袖的去留,根本影响不了全局的稳定与否。

相反,如果实行那种由领袖指定“接班人”制度,实践证明是失败多成功少。由领导者确定接班人制度的主要弊病之一,是不那么容易选得准。毛主席曾选过林彪,还写进了党章党纲,后来又举荐王洪文做党的副主席,选错了人。林彪、王洪文,都有个变化的过程,又有个暴露过程,用今天的认识批评当时选定的错误,那是苛求于前人。但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历史事件,看出由领导者先确立“接班人”,不可避免会选错人。因为,即使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也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其次,正因为领袖拥有选定接班人那样一种很大的权力,阴谋家便会投其所好,十倍地增加他了解真相的困难,以致铸成认识上的错误。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培育和带起了一代人,他却选了个经不起风浪的马林科夫。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前,没有党和国家权力的移交问题,但也有识别人的问题。比如,恩格斯非常器重考茨基和伯恩斯坦,说“这两个人倒是真珠子”,另外方面,却把革命家李卜克内西说得很不好。后来实践证明,李卜克内西是鹰,而那两个人不过是粪堆上的鸡,恩格斯也看错了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使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扩大人民民主权利,扩大党员民主权利,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真正使党和国家领导人,使各级领导干部把自己摆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在国际环境、国内政治环境允许的历史条件下,把自上而下地确定接班人的做法,改为自下而上地民主选举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制度,并规定干部任职年限,废除干部终身制。

过去,在粉碎“四人帮”不久,宣传“你办事,我放心”是当时历史所需要的,起了很大作用,但突出宣传“你办事,我放心”,使人觉得华国锋同志所以成为党的领袖,是毛泽东同志授权给他的。这样的宣传,不符合党章,不符合宪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华国锋同志是经过党的中央政治局选举,成为党的主席的。他的确得到党员和群众的拥护,但这并不是由于那“六个字”,而是由于他在粉碎“四人帮”事件中的实践,符合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群众早已对“四人帮”恨入骨髓,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执行了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帮”,并且决心要搞现代化,因此得到人民的拥护。华国锋同志也因此被党和人民选为领袖。我们在宣传中如果强调这一点,该是多么好,该是多么理直气壮,多么符合马克思主义。可是,自然而然这两年有人宣传不去强调这一面,而是强调那“六个字”,好像只有这样,领袖地位才合法,这哪里有一点马克思主义?而且把领袖的地位放在“六个字”的基础上,在政治上是危险的。如果有人忽然又拿出另外的几个字来,证明毛主席对另外一个人更放心,又找谁来判断真假呢?这不乱了套吗?

三、要科学地宣传个人

少宣传个人,不是不宣传,而是要科学地宣传,不要过头,要实事求是,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国人民经过这些年的实践,眼光是敏锐的,头脑是清醒的,很善于思考。人民爱自己的党,爱自己的领袖,但是要把他当作自己可亲可敬的同志来爱,而不愿意把他当作神来崇拜。人民愿望听真理,不愿意听那种言不由衷的假话。人民讨厌热衷于搞现代迷信的人,大树特树,名义上树领袖的权威,实际上是树立自己的权威,借“高举”以营私之人。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树立了丰功伟绩,人民世世代代不会忘记。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这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人民世世代代会高举这面旗帜。中国人民也知道毛泽东同志有错误,这是任何一个伟大人物都难免的。我们在实事求是地肯定毛泽东同志伟大功勋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说出并纠正这些错误,绝不会有损于社会对他的爱戴之心。如果不承认或掩盖这些错误,甚至美化这些错误,那倒正好损害了群众对他的感情。

华国锋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进行自我批评,并且提议少宣传个人,不但一点也没减少群众对他的信任,反而大大增加了这种信任。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真诚的信任。因此,我们党、我们军队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

我们搞宣传工作、理论工作的干部,应当和群众心连心,应当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出理论上的正确说明,应当讲真话,不要用“套话”去敷衍。这样我们就会用自己的工作,使群众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此文系1979年3月在浙江省宣传系统干部会上的发言)

同类推荐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全书分为时代大舆情、改革大舆情、网络大舆情、社会大舆情、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五个部分。
  •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本书以周恩来在1967年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危机中的应对、苦楚及其心路历程,全方位地展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周恩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党、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不朽贡献,揭示出周恩来这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

    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

    作为资深外交官、总理秘书、全国人大主管外事工作的领导,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中,本书作者亲历与见证了共和国在外交领域的诸多卓越探索与实践。本书既是对那段风云岁月的回望与讲述,也是对新中国外交发展的追忆与思索,更是对所有外事工作者的启示与借鉴。
热门推荐
  • 灼之花,末世情缘

    灼之花,末世情缘

    这个世界,也许真的有平行世界,也许它的路口很远,也许它就在你家花园,它的名字叫——梦之棱镜!故事发生在梦之棱镜的奇迹大陆上,奇迹大陆,它是一个封建王国,有三个组织——salvation,涟漪和嗜魂,它从不参与什么,大陆上一片和谐,从没有什么黑暗,预言大师曾说过,若是黑暗降临,传说中的救世主就会携带着赤焰之花降临
  • 萌妖嫁到:老公,请签收

    萌妖嫁到:老公,请签收

    狐妖妖自认为穿越到现代,可以称霸世界。但,谁来告诉她,她的法术呢?为什么她只剩下一门读心术。读心术就读心术,但谁又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对眼前这个男人无效,反而他能读出自己的?“老公,你就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好不好?”“想和你永远在一起。”“……”“那你觉得我在想什么?”“想和我永远在一起。”“……”
  • 这真的只是一个梦

    这真的只是一个梦

    梦,是什么?是现实世界的幻影,还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我无从得知。虽然,梦境往往是昙花一现,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我在睡梦中,灵魂其实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 公子娇媚相公妖娆

    公子娇媚相公妖娆

    皇家有女,艳动满天下林家有子,呆傻小痴儿原本不会有的交集可是,扮猪吃老虎,斗智斗勇的故事,正在上演……
  • 未待晨晞思君齐

    未待晨晞思君齐

    那时的未晞以为他们度过的每一天只是漫长人生中最普普通通的一天,然而当有一天他们被世事万物相隔开来,被世俗琐事割裂开来,才发现那些被时间碾压的过去,是那样的美好而又整体,所以在这阴霾而又清冷的夜里,未晞总是想起陆思齐上课时被阳光勾勒的侧脸,和她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时,浅浅的笑和偷偷举起答案时纸上好看的字,不知道他是不是也一样……
  • 豪门权宠之隐婚暖妻

    豪门权宠之隐婚暖妻

    【宠文1v1+豪门暖婚+虐渣+复仇】低调、内敛、清风朗月。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商界传奇,谈笑间却能将对手置之死地。呸!乔岑斜眼,通通都是屁话!分明就是腹黑毒舌,吃醋成性!温婉、雅致、气质如兰。她是隐于人后手段过人的世家名媛,抬手间便制敌无力还击之境。啧!霍少咋舌,确定这是乔岑?分明就是......老婆我错了,这说的就是你!【小剧场一】:某男负手面向乔岑:今天,我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乔岑皱眉:什么?某男突然单膝下跪,手举钻戒:嫁给我,我一直就很爱你!乔岑挑眉:那你不直的时候呢?【小剧场二】:情敌孔雀示威脸:“我貌美如花,身材傲人,人人追捧!”乔岑风轻云淡脸:“喔,他是我的!”情敌气急败坏脸:“我家世傲人,联姻无敌,人人觊觎!”乔岑风轻云淡脸:“喔,他是我的!”情敌怒火中烧脸:“我性格温柔,解语谈心,人人爱慕!”乔岑云淡风轻脸:“喔,他是我的!”情敌楚楚可怜脸:“你这个毒妇,你会遭报应的!”乔岑云淡风轻脸:“喔,他还是我的!不信你可以问他。”某人义正言辞郑重其事脸:“我是岑岑的!”
  • 雾神

    雾神

    一名碌碌无为,前途灰暗的现代宅男,在一次画展的奇遇中,使他穿越到了异界,却也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雾使,精灵斗者,迷一般的民族,与被灰尘所掩埋的历史。实力,却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则!是要逃避?还是以一己之力,搅动万千风云,以雾神之威,震惊整片大陆!
  • 透视仙医

    透视仙医

    天仙武神元神陨落,进入高中生赵灵云的肉身,从此气海觉醒。冥思,透视,修仙,练功,强者回归!救死扶伤已经变成了职业,新一代仙医驾临都市。什么?闭着眼睛做手术,这样也行?只有闭着眼睛,元神才会透视的更加深入彻底!
  • 天痕猎人

    天痕猎人

    天,有天之痕人,亦有人之痕它是力量的终点,亦是灾劫的起点
  • 仙剑梦影之惊虹初现

    仙剑梦影之惊虹初现

    天地无情,岁月沧桑。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后,人类历史掀开了修仙的一页。亲情,爱情,友情……都将由满腔热血来守护!风起吹仙袂,白骨覆秋霜。傲然一剑过,且笑世间荒。手握仙影剑,睥睨尘世间!以一己之力,绝仙灭魔,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