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2600000015

第15章 面前的艾青

我刚来首都工作不久,住在三里河一带,单位却远在农展馆附近。每天上下班都要横穿北京,骑自行车单程就要一个小时左右。秋天一过,天气说变就变了,早晨出门我刚骑了5分钟就感到冻得不行,却又懒得回去取手套和围巾。遇到有红灯的十字路口停了一下,我趁机把夹克衫的拉链直拉到下巴,又把袖口的纽扣系紧。在单位门口锁上车,我发红的双手几近于麻木了。

我呵着双手踱进中国文联大楼,已经有十来个人在一层等电梯了。我首先看见的是人群里的一辆轮椅,更确切地说是轮椅上那个穿黑呢短大衣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在焦急地等电梯的人群里,他显得尤为平静,像一块礁石,安详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包括对缩着脖子走进玻璃大门的我也看了一眼(事后想起来我觉得自己那时的形象很狼狈),那种目光笼罩着特殊的光泽,我知道那是叫做睿智的东西。一位老人仍然拥有如此明澈的眼神,真不简单。我低头想了一会,忽然从记忆中发现了某种似曾相识的东西,几乎要失口喊出他的名字。

身后走来的陈秘书证实了我精确极了的猜测。她和推轮椅的那位妇女打招呼:“你是推着他来的,高瑛?”我知道高瑛是诗人艾青的妻子,在好多书刊上我见过他俩的合影。

我所在的这幢文联大楼,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界一大中心,经常有知名人士来往,但我从来未曾预感过会在这个初冬的日子里,见到了自己最崇敬的中国诗人。我用如此虔诚的语气来描述,也许会使很多人笑话我的浅薄。对名人我并不是崇拜狂,但在那一瞬间,我头脑中确实闪耀过无数幅黑白片般遥远而真切的影像。我看见了一位少年在南方一所中学图书馆里最初读到艾青早期诗作时的惊喜。

可以说是艾青导致我迷恋上缪斯的。从他印在中学课本上的《黎明的消息》,到我那时反复咏诵的他写在大堰河上的其他诗篇,在我心目中,如同面前这位老人的眼神一样,始终笼罩着一层特殊的光泽。我难以忘怀那些做完数学题后的夜晚,把所能收集到的艾青的诗一首首抄录在日记本上的情景。透过15岁的窗口,我看见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自北方的道路辚辚驶过,一位诗人高举火把,向当时也向多少年之后蜂拥而来的人群传达着诗歌的力量……

啊,艾青,此刻我已说不出其他内容了。这么些年来,我一如既往地迷恋着诗和许多至善至美的东西,同时肺叶里也无可避免地沾染上更多世俗的尘埃,已经不再是那位如今看来尚徜徉在童话阶段的少年,然而当心目中纤尘不染的偶象预料不到地如此真实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当一个人的感觉在世俗尘事中逐渐麻木之后,自以为早已淡忘了诗之后,为一种至圣至美且突如其来的力量所怦然唤醒,这个瞬间是多么好。

面前的铁门哐当一声开启,由于电梯地板比地面略高一点,高瑛连推两下轮椅也没推进去,我和陈秘书帮忙把它抬了进去,我感到了一种重量。抬起头来,看见艾青不易察觉地对我们微笑了一下,就像许多年前他以诗歌对我所表示的那样。电梯梦一样缓缓上升,诗人和他的轮椅就停留在我身旁,我拎着公文包的手甚至接触到金属的冰凉。然而站在温暖如春的电梯里,我几乎遗忘了来之前一路上的寒冷。

陈秘书还在和高瑛聊天,询问着诗人近来的身体状况,她甚至还半开玩笑地指了我一下:“这也是我们单位新来的诗人,写了不少呢!”然而我已忘了脸红,久久凝视着面前的艾青。诗人的额头是那么宽阔,虽然上面布满深刻的年轮。我联想起某一期《诗刊》发表过艾青头像的照片,那是一位著名女美术家的铜雕,下面空白的版面还登了艾青为之题的一首诗。那期《诗刊》是上高中时阅读的,而且早已遗失了,但我仍记得它们是登在封二的位置。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诗人在诗篇之外的面容,使我阅读作品时朦胧的印象和想象得以证实。面前这位老人额头的皱纹,和曾使少年时的我惊叹的诗人头像上的皱纹同样深刻,也同样清晰,雕塑家没有夸张。经历了悠悠岁月的精雕细刻,诗人的特点就是这样。我终于知道大堰河是怎样从诗人的额头上流过的。

这两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见过不少文化老人,有一点曾使我很感叹:那就是和艾青一样,他们几乎都在自己的某一方面保持着某种不凡的风采。这种凝聚了一生的生命力,这种内在精神迸发出来的光芒是许多事物难以比拟的,也是任何东西无法涂改的,何况时间呢。

以上这篇题为《面前的艾青》的散文,是我大学毕业不久所写,发表在1990年4月1日《中国青年报》上。那段时间,我接到不少位分配在各地的大学同窗的书信和长途电话,他们为在远方见到我的名字而感到亲切,并赞叹于我离开校园仍能保持对心目中偶像的虔敬,将之树立为精神上的支柱。“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力量”,他们说:“你不会觉得生活是苍白且空虚的,因为你还懂得去尊敬,懂得去爱;你甚至不会把现实等同于现实主义,因为置身现实之中,你也未曾放弃那块浪漫的花园!”

这一切,使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一段文字,围绕艾青这一偶像在我心目中产生的原因及其效果,以分析青春的心灵是否有必要崇拜一些什么,或者怎样崇拜一些什么。

怎么说呢?大学4年,我一直努力保持理想主义者的身份,并以为它与不妥协于世俗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我景仰诗化的生活,相信哪怕貌似平庸的生活,亦有着挖掘不尽的诗意,只要你保持一颗不被世俗尘埃蒙蔽的心。社会的人无法避免涂抹上功利色彩,但在精神领域应积蓄某种与之相抗衡的东西,某种类似于“诗”的东西——它不等同于作为文学样式的“诗”的概念,而是原始意义上的“诗”,诗意、诗化的意思。这是随着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以诗为人生宗教的人越来越少,但诗永远不会从人类精神中消失的原因。总会有人(哪怕是最后一个,实则远远不止于此)执著于此的,他们把诗和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来相信。

同样,只要诗未被所有人唾弃(那是不可能的),诗人就永远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正如古代文明中以桂冠来修饰它。它形容那些超凡脱俗、以美作为人生手段的歌者,他们的声音是唱给自己的,又是属于其他人的,显示出一种温柔的力量。最初被艾青那些正直、热情的诗篇感染之后,继而了解其生平及人格:从他早期在黑夜所吟唱的大堰河上的歌声,直至后来经历误解和流放仍不改初衷的《归来的歌》,我感应到真正的诗人才具备的那颗赤子之心,那颗黄金般的心,艾青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我理想中诗人的化身。我觉得能够和历史并肩的诗人,不仅仅拥有柔曼的竖琴,更应该高举热爱着的火把。除了火把这一意象之外,艾青的诗篇还衷情于黎明的吹号者,骑雪青马的力士乃至海呷上巍然不动的歌手,这些都是人类精神中必要的钙质。

我在武汉大学就读,每逢阳春,珞珈山麓,东湖岸边樱花烂漫,总要举办一届樱花诗会,我是很热衷于其中的。有一次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朗诵了一连串风花雪月之后,一位男中音走上台去,他严肃地清了清嗓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刚刚出现第一句,台下就响起被打动了的掌声。大家都知道,这是艾青的诗。我之所以回忆这一段,在于说明它区别于普通风花雪月之作的力量。这或许就是艾青与普通的人以及普通的诗人的本质区别。伟人永远是值得崇拜的,我向来不怀疑这一点。

如果说中学时代我受薰于艾青诗作的艺术魅力,那么进入大学之后,人生观逐渐成熟之后,更令我惊叹的倒是他的人格力量,我几乎明白了诗人的心灵是如何颤栗的。想到和我同样年轻时的艾青,已经在为大堰河保姆,为中国土地上一位最平凡的农妇而流泪,然后在最粗糙的土纸上写下诗句,我不由得被引导着重新认识“人民”这个字眼,认识善良、勤劳、奉献等朴素的品质,认识生命中可以承受和不能承受的重和轻。联系艾青曾经把“真善美”比作“一辆黄金的三轮马车”,就能了解怎样在人生与艺术之路上印下坚实、深刻的辙痕。站在人类精神的制高点上,才是成为大诗人的前提。我这里所说的大诗人,可以是属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但绝对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正如艾青那支“彩色的芦笛”,会永远陈列于中国新诗史中。

告别如诗如画的大学时代,我背着简陋的行囊来到北方,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安营扎寨,以一颗涉世未深的心迎接另一种生活。曾有过短暂的失落和困惑,我揣摸不清自己的理想与自己实现它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但又生怕它们无法一致,我毕竟尚未从做梦的年龄完全超脱出来,而面临的一切又是具体、现实的。我甚至下意识地放弃对诗的信仰,以避免自己陶醉于空中楼阁之中,避免在翅膀上拴着金块……而这时,我看见了真实的艾青,一个生活在语言之外、会呼吸的艾青。这平常而又奇妙的邂逅足以使我回味终生。

面前的艾青和我心中的偶像是极其吻合的,并未因为近在眼前而失去那一圈光环,我不再怀疑他们是同一个人,我欣慰于青春的崇拜没造成任何误差。在此之前,我甚至没想象过艾青会出现在我面前,没想象过艾青就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既然自己最敬仰的诗人都真实地显现,我还有什么理由认为生活中没有诗,而不敢继续信仰它?既然“艾青”这个名字及其作品不仅仅是印在纸上的,是和一个真实的生命联系着的,那么就应相信在我们的周围还生活着更多的诗人,还存在着更多的诗意,以及更多和诗一样美好的东西!

同类推荐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走向天安门

    走向天安门

    本集包括七十二首短诗,其内容大致概括了二十八年中重要的前进脚步。诗集尽管薄些,但我却不想人为地硬性添加。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倚栏独语

    倚栏独语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过的散文随笔,或游历山水,或感念亲友,或感悟人生。”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者始终坚守着一份心灵的恬淡,用深情如水的文字和浪漫情怀营造了串串美妙的花絮。一颗真诚质朴之心汇成涓涓细流,流淌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澎湃着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并用一颗善感的心思考着、记录着……展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追求。
热门推荐
  • TFBOYS只是没有如果

    TFBOYS只是没有如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几个痴男怨女相遇了,在追寻幸福的路上终会磕磕绊绊,经过很多的困难和打击他们最终会不会一直走下去呢
  • 绝地王者

    绝地王者

    一出生就被抛弃,师傅与人决斗被杀,只能靠着自己生活在无穷的战场之中,好不容易活了下来,只觉满身怒火。那个天下第一非我莫属,这个世界我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 我不要地老天荒

    我不要地老天荒

    人,被爱,恨,情,仇包围着。当年的梦想,早已丢弃在上一个路口。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陛下,求包养

    陛下,求包养

    他才华横溢,帅气无敌,一直被富婆纠缠不休,他对这种艳遇深感厌烦,宁死不愿做小白脸。直到遇上她,这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超级女强人,时刻都在挑战着他的男性尊严。撕下她女皇般高不可攀的面具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人?她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有着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直被人们当成女神般供奉着。她本以为自己冰封的心不会再被任何男人打动,直到他出现,如一缕阳光照进了她的心房。他说她懒、败金、超自恋、又宅又腐,哼哼,她发誓要让他俯首称臣……
  • 霸道千金玩学院

    霸道千金玩学院

    可怜的欧阳雪儿被自己的爹妈骗了,用她最爱的薰衣草庄园威胁她回国读书。妈咪爹地虽说是让她好好学习,其实是为自己未来女婿啊!而高冷校草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个有些调皮,但又可爱的小雪儿~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EXO女配转正大作战

    EXO女配转正大作战

    女配转正大作战!!女配转正大作战!!女配转正大作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灵侠域

    灵侠域

    落日落叶月连天;三生三世永相恋;千千阙歌与君念;凌云壮志共诺言;小情小爱小爱恋;霜寒烈焰不可变!
  • 孤舟一叶

    孤舟一叶

    这是部穿越到民国时期的小说。现代的一个小偷叶子在一次偷盗过程中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时期成了大户人家的千金和那里的大帅林舟曲折的相爱,但是仍保持着自己小偷的本性,和现代人的气息,这对欢喜冤家有甜有苦,最后演变成恨。回到现实的叶子才恍然发现林舟爱的就是自己而不是自己在扮演的人而痛哭流涕。
  • 追追缘,点点梦

    追追缘,点点梦

    年轻的他们,从懵懂到成熟,从青梅竹马到各行其道,讲述,那些,关于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