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2600000034

第34章 庙会

在火车站铺开地图,便能对一座陌生城市采取鸟瞰的姿态。南北东西,一目了然,胸中自有城廓浮现。惟独北京例外,北京的地形物貌有藏龙卧虎之势,令作为移民的我琢磨不透,想是古往今来太多神灵怪异的缘故吧。出门常迷路,就像唱歌老跑调一样,挺扫兴的。然而,西郊有一方净土名卧佛寺,我想会牢记于心的。出苹果园地铁站,换乘往香山去的郊区车,那年初秋(红叶尚稀疏的季节)我就是这样背着行囊抵达山门的。难忘的路线。

十几位来自外省的诗人,在卧佛寺饭店里谈玄论道达一星期之久——留下遍地烟头和揉皱的稿纸。星级宾馆我见识过不少,都不如卧佛寺亲切平和——藏身古刹的平房式饭店,由一座座民间特色的四合院组成,晨钟暮鼓,老树昏鸦,豁达如隔世的水墨画。木质结构的套间,不铺地毯,不设席梦思——代之以纤尘不染的板床、造型古朴的藤椅,窗明几净,适宜于黄卷青灯。庭院深深,青草很轻易地高过足跺,我们围绕雕花的石桌而坐,若是手中再多一柄大蒲扇的话,清风徐来,颇能渲染禅境。修身养性在前,避暑纳凉则退居其次了,何况我辈的话题是缪斯——与卧佛迥异的神明。

在庙堂里面开会——而且是诗会,是个好主意!远离滚滚红尘,投身于明月松涛,既有助挑剔我辈的悟性,也契合并革新了“庙会”的涵义。佛门讲究清心寡欲,诗家不可无动于衷,由此比较,又自相矛盾。试想一班酒朋文友在禅房花木中高谈“流浪”、“主义”,即便不算大煞风景,那画面是否有点滑稽?去殿堂里烧了头一炷香之后,面临四大天王的眈眈虎视,我们便不大敢作雀噪了。倒是睡懒觉的积习未改(服务员送开水来了还未见坐禅的诗人们起床开会),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和卧佛的距离。

青春诗会声名遐迩,以舒婷、顾城的朦胧诗派为创始,十载花期柳讯,会址的选择见仁见智:或登名山,或临大川,都是激扬文字的好去处,至我辈却退守一隅古寺(况且供奉的是一尊慵懒的卧佛),足以管窥诗坛兴衰和人间消息。或许在媚俗的眼光里,诗人本来就与绝缘于烟火的苦行僧无异,是走火人魔的与世态背道而驰者,抑或,是不显山不露水的空中楼阁,孤僻于人类精神的高枝。而文弱的缪斯,在物欲横流的光天化日之下也几乎无处立足藏身,只得借宿于古香古色的翘檐下了。遮风,但不蔽雨,在卧佛寺苍凉的晚钟中谈论诗歌江河日下的地位和命运(乃至整个艺术被物质挤压呈现的变形),我们感到好冷清。

这不妨碍我们由衷地赞美卧佛寺的辉煌富丽。它倚傍于香山东麓,有数百年历史而香火缠绵不绝,随处可见参天老树或前朝帝王将相的碑刻题字。据说光一尊铜身镀金的大佛,就用去多少公斤(数据我记不清了)的贵重金属,而今的门票收入也颇可观。令我神往的是佛祖所采纳的姿势——恬适而淡泊地侧卧于高堂之上,睡眼迷离俯瞰岁月的走廊上人来客往。朱漆的香案上,陈列几双庞大如坐椅的绣花布鞋,是清代皇帝的供品,淡淡地蒙上了一层灰尘。鞋子的造型被夸张和放大后,便显得形状古怪,不像鞋子,倒像是别的什么东西了。卧佛卧佛,你何时起身来穿上它呢?否则,它只能永远地作为道具了,历史的道具。

左近有樱桃沟,闻其名而知其义。我头脑里摇曳着或青嫩或红润的字眼。某夜结伴而游,一路耳闻沟底泉水潺潺,相迎相送,直达纵深方知樱桃沟徒具虚名——就像木樨地没有美人香草,苹果园不见得真的硕果累累一样。北京一带的地名大多起得空洞玄虚,而又不剔除诱惑的成分。归途之中便充满受欺骗的颓丧和愤懑。遁人空门才渐渐心平气和,便懊悔这一夜自作多情的踏访:何不保留那一份原始的想象呢?这世界上好多事情是不应该寻根问底的。我们侥幸在卧佛寺做了多日的门客,但并没有真正地彻悟。

同游者:南方沿海的汤养宗,生着一副渔民面孔,走平地也如立足甲板;本地的阿坚,是土生土长的胡同窜子,几乎每个省份都留有他云游的足迹;前面提到过的蓝蓝,穿红裤、蓝印花布衫,系红头绳,刻意追求陕北女子的打扮,唱一口动听的信天游……主人是诗刊社的李小雨,邹静之,从接风到送行,他们二位都面带和善的微笑。

同类推荐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杀手正传

    杀手正传

    在本书中,作家刘墉用他特有的生花妙笔,写出了一只螳螂的一生。一只螳螂的一生,与一个人的一生有什么不同?有爱有憎?有生有死?有伤有悲?……却原来,世间种种,与一只螳螂的一生异少同多:一样“无喜无悲”,一样“有喜有悲”,一样“大喜大悲”……在本书中,一只螳螂的“生活日记”贯穿起它的一生。借由这只螳螂的爱恨故事,作家刘墉巧妙衍射出你和我的故事,我和你的悲喜……是往日情仇,是爱恨交织,是无奈的狡诈,是被动的抵抗;是杀戮、挣扎,是纠结、犹疑,也是心事万千,往复沉浮。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三清之首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尊神,居于清微天的玉清境。
  • 我把阳光寄给你

    我把阳光寄给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读者》。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成功的秘诀,丑陋的苹果,向上帝借一双手,美丽生命的出口,藏在掌心的秘密,没有人拒绝微笑,失去双腿的飞翔。相信自己是一颗珍珠砂,去迎接岁月的淬砺、生命的打磨,你的人生一会光亮圆满。
热门推荐
  • 天价聘金:校草的66日恋人

    天价聘金:校草的66日恋人

    “上官辰风,你滚开……”“你想的那个他都不要你了,你除了要我,还有其他的选择,嗯?”一场邂逅让他们本应平静的生活彻底打乱。情动之初,狭路相逢,却不想交心之后,便是万劫不复。当她独自带着孩子前往莫斯科时,他却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回国。“上官辰风,莫斯科的雪很美,你什么时候来?”
  • 一个人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在七八年的时间里陆续写完的,描述了新疆一个边缘村庄黄沙梁的人与自然,有梭罗《瓦尔登湖》和法布尔《昆虫记》的味道,作者也因此被称为“乡村哲学家”。
  • 首席老公,深入爱

    首席老公,深入爱

    【本书已完结,推荐太后新书《闪婚老公,晚上见!》】麦七七一直觉得他是个正人君子,可是有一天……“席总,这是办公室!”她握着拳头,咬牙切齿。“嗯,我的确是在‘办’公啊!”他上身微倾,解开她上衣纽扣。“尼玛!”她又惊又羞,恼羞成怒:“赶紧放开我!”“乖,这里有情调!”
  • 一世风华嫡女翻身

    一世风华嫡女翻身

    初夏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车祸死亡,幸而上天垂怜,灵魂穿越到古代一个小姐的身上,后而得知竟是相府嫡女,本来以为可以在这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沾沾自喜,可谁知,这个大小姐的本尊竟然是个傻子...好吧,傻就傻吧,原本以为这样可以安安稳稳的平平静静的生活,可谁知麻烦却接踵而来......
  • 长剑相思

    长剑相思

    他的头被死死按在枕头上,一双玉手正紧紧掐住他的脖子。她猛卡住他的脖子,骂道:“你这混账东西!看你还敢!”“咳咳咳……你这样就想杀死我?”“道歉!”她冷冷地盯着他。“你疯了!……宋襄从十岁以后,从不知道歉为何物。”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流苏北落

    流苏北落

    这是一段回忆,也是一段青春,亦或许只是一个梦。
  • 婚后甜宠:傲娇boss高冷妻

    婚后甜宠:傲娇boss高冷妻

    被亲生父亲下药送到男人的床上,林娇拼死逃跑。逃离虎穴,又进狼窝,被自家boss堵在办公室吃干抹净。林娇:“那件事是个意外,请忘了吧。”方以擎:“我承认上次是意外,那这次呢?你总得负责了吧!”在遇到你之前的苦难与背负,忽然有了意义。
  • 魔法群异族

    魔法群异族

    千万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前赴后继。不断地向往着仙业大道!曾经你坐拥万里江山么?曾经你乱世称雄么?曾经你是一教之主,受万人顶礼膜拜么?曾经你……假如以你一生的荣耀换得升仙的资格,你愿意么?
  • 护花警探

    护花警探

    一桩不同寻常的绑架案牵扯出一个惊天阴谋,铁血刑警深入虎穴营救豪门千金。护花警探,不一样的警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