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3000000041

第41章 民风民俗(3)

8.火锅的历史演变

什么叫火锅?其实只要是底部有火,上有锅子,就是火锅了。至于是使用什么样的锅子、何种燃料,自古以来的演变,可谓多姿又多彩。

最早的火锅大约是在10000年前用鼎煮的。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无论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成为一大锅的食物,当时叫做“羹”,这就是最早的火锅了。不过仔细一想,当时并没有所谓的盐,也没有调味料,更没有酱,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会好吃吗?加上鼎太大,不能移动,只能固定陈列在一定的地方,不方便随时享用。于是,到西周时代,人们不但发明了铜与铁,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适合一般人使用。铜与铁的产生,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器皿也开始与近代的锅子非常相近,铜制的锅子与陶制的砂锅,到现在还是最实用、最普遍的火锅器皿,而大的鼎最后则转变为权力的象征物了。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一样,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材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就像“花椒”在没传进中国前,怎会有麻辣锅?“辣椒”在未进入中国时,又怎会有辣的调味出现呢?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成了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而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片在汤中涮熟,沾着调味料吃。利用这样涮熟的吃法,林洪觉得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随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各种肉类或蔬菜,皆可如此涮食。

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的容器除了锅盖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只是在制作上更为精致,多已使用几千年以上,而现今使用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具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虽然火锅器皿的变化不大,但是在燃料使用上的进步却是一日千里,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煤气、电磁炉,以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也最有风味,但也最污染空气。电磁炉虽然最干净也最方便,但风味较差,煤气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过却也较危险。

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化,调味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保密。涮羊肉的调料千年不变,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蘸料还有酱油、葱、蒜、蛋、麻油、辣椒等等,样式不少,如何同中求异,都依赖各家的独门调配。

一般而言,市面上的火锅基本上只有3大类别,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调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作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

三五好友或一家团聚,吃火锅是最原始的做法,想吃什么就放什么,是现代人最喜欢的一种吃法,怎么样,来一锅吧!

9.为何纳西族崇拜老虎和牦牛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纳西族,世代聚居于玉龙山下、金沙江畔及泸沽湖边。历史上,纳西族长期处于吐蕃、南诏、中原几大势力之间,因此,和纳西族的各种文化一样,延续至今的纳西族传统民居,也融合了汉、白、藏等民族的建筑文化。

丽江一带纳西族民居的平面组合,常见的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重院、两坊房和一坊房等几种形式。四合五天井及两重院多为富商等有钱人家所建造,两坊房和一坊房多为捉襟见肘的贫民所居住,而最为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形式。三坊一照壁是由较高的一坊正房和稍低的两坊厢房,加上正房对面次低的围墙(照壁)所组成的封闭式院落。院门一般设于院落的东南角,门楼却不似白族的门楼那样不惜糜费着意装饰,而显得比较庄重、朴素。尤其不同的是,纳西族民居院落门口两侧多竖立两块高约0.5米的锥形石头。纳西族群众称为“董鲁”、“塞鲁”的这两块石头,既是这一带传统民居建筑重要部位——门楼的装饰构件,也是董神美利董阿普和塞神勒琴塞阿祖的象征。

在纳西族神话和东巴教经籍里,董神美利董阿普和塞神勒琴塞阿祖是一对夫妇,是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大神,是惩治怪兽、造福于民的善神,是纳西人心目中极为神圣的守护神。在东巴教的许多祭祖活动里,均要首先举行敬请董神、塞神降临的祭礼,然后方可进行其他祭祀活动。在民间,人们则以两块锥形石头为象征,安置在住宅院门的左右,早晚以酒茶献祭。

对具有如此辉煌神迹的开辟大神,人们却仅以两块锥形石头作为象征,安置在宅院大门左右两侧,对此,《东巴经》是这样解释的:传说董神、塞神奉了劳阿普之命从天上到人间时,董神的坐骑是牦牛,塞神的坐骑是老虎。来到人间以后,董神把牦牛拴在宅院门口左边的石桩上,塞神把老虎拴在右边的石桩上。3年过后,董神和塞神夫妇俩生下一对男女,男的叫董盘若金,女的叫塞盘若金。有一天,兄妹俩去打猎,挖了陷阱,埋下地弩,这时,带去的猎狗却不慎误踩了陷阱以致身亡。这件事触怒了董神和塞神的坐骑牦牛和老虎,于是,牦牛便顶死了董盘若金,老虎也咬死了塞盘若金。对于牦牛和老虎失去理智的过火行为,仁慈的董神、塞神并不加以责难。后来,董神、塞神老了,当董神、塞神离开人间各自朝着“古洛”(北方)和“叶时蒙”(南方)不同方向走去时,他们把自己的灵魂分别托付给宅院门口两边拴牦牛和老虎的两块石桩。从这以后,纳西人住所的门口就竖立两块石头,作为董神、塞神的象征,也作为宅院大门的一种装饰,并借助、依仗董神、塞神无比巨大的威力,抵御来自四面八方侵扰居宅的妖魔邪恶。

从保存于《东巴经》里的这个神话故事看,丽江一带纳西族民居院门两旁的锥形石头,不仅象征着董神、塞神,同时也象征着董神、塞神的坐骑牦牛和老虎。而这种象征观念的形成,与纳西族先民的崇虎、崇牦牛观念不无关系。也就是说,宅院大门两边的这两块锥形石头,实际上就是纳西族先民老虎崇拜和牦牛崇拜观念的物化形式,是老虎崇拜和牦牛崇拜的历史遗存。

10.宋元瓷枕上的民间文学

在世人熟知的黄粱梦这个故事里,道人递给卢生一只“两端有窍的青瓷瓷枕”,应当说此事并非虚构,因为那正是中国最大的民窑——磁州窑的典型产品,当时的磁州窑窑址就离黄粱梦的发生地不足百里。

磁州窑遗址在邯郸市的磁县观台镇地区,因这一带古属磁州,故称“磁州窑”。它是我国古代北方民间瓷窑的杰出代表,是一个独具特色、范围极广的民窑系。其影响遍及晋、冀、鲁、豫、陕及南方数省。磁州窑历史悠久,宋代时其风格正式形成,装饰工艺、产品质量、品种产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成为当时我国陶瓷出口的主要产品。1993年从渤海湾通往韩国的一条古老水道上打捞出一条元代沉船,从中出水了110件完好无损的磁州窑古瓷,这一发现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印证了磁州窑的历史地位。

磁州窑的产品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有黑、白、黄、褐、绿及窑变色。装饰则以黑白对比为主,运用铁锈花、刻画花、红绿彩等技法。其中尤以铁锈花最为突出,即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作颜料,在瓷胚上绘制各色图案,经烧制而成。当时官窑多以单色釉为主,而磁州窑则以多种技法创造丰富的纹饰,成为宋元400多年间我国北方民窑的突出代表,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新纪元,为宋以后青花、五彩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并对日本、朝鲜等国的瓷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磁州窑由于是民窑系,其产品以民众日用品为主,绘画装饰也更加富于平民味道。仅从目前出土和收集到的十数个瓷枕上所写的诗文中,便可以看到一幅幅鲜活的宋元民间生活写照。

瓷枕是当时磁州窑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作用是夏天做凉枕(如黄粱梦里卢生的那种),或作陪葬品。久之,成为人们案头把玩的摆设,因而其上多有图画诗文。而这些诗文大多是由磁窑美工自己随意创作的。如已出土的一件黑地白花长方形瓷枕上写的是:“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投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仿佛是双亲在慈祥地叮咛即将上路的游子。而题在香港杨永德先生收藏的一件瓷枕上的一首则更像一位乡里老人,用朴实的语言劝导一个毛头青年:“在处与人和,人生得几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由于磁窑美工不少是落第文人,因而更多题诗反映了一种类似卢生的出世心态,如“晨鸡初报,昏鸦争噪,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人不见了。”还有“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金堆玉无边无岸,限来时后悔晚。病患边关,谁救得贪心汉。”还有一首题于白地划花长形瓷枕上的,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金兵入侵(磁州是北宋末年宋金交战的主要战场)的情形:“老书生白屋中,说唐虞,道古风。一朝事业成春梦,不游迁,门闭户,叫(教)几个小梦童。忽然喧哗一片,好不觉,金兵到门庭”。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加上存世数量极少,宋元瓷枕成为磁州窑收藏的上品。行家们说,一件标有“张家造”、“张大家造”款式的真品,价值连城。

11.剪纸是如何起源的

剪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1959年,在新疆高昌故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对猴”等剪纸,以实物印证了有关文献记载,说明早在15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剪纸。

扬州是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隋唐时期,人们就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生活。说起来,这和隋炀帝杨广还有一定关系。杨广当皇帝后,从大业元年(605)开始营建扬州,至邗沟修竣,运河通航,便在这里大兴土木,广筑离宫别馆。他三下扬州,恣意游乐。在扬州城西的上林苑中,有全国各地的奇花异卉,宝兽珍禽。每当他夜间和宫女们游园,不张灯火,反而令人捕捉许多萤火虫送来,萤光漫山遍谷,照耀如同白昼。到了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炀帝游兴不减,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营造出如同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以此来取乐。

这种“萤苑”、“剪乐”,同那“迷楼”、“龙舟”一样,反映了隋炀帝奢侈荒唐的生活,但从剪彩为花这个侧面来看,却说明扬州剪纸源远流长。

在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唐诗人李商隐所写“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称赞了剪纸之美为人们所喜爱。那时的剪纸还具有迷信色彩。扬州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就是用于祭奠鬼神的。大诗人杜甫在《彭衙行》诗中写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之句,就是这种民情风俗的反映。1980年春,扬州各界迎接“鉴真大师像”回故乡“探亲”,扬州艺人作了一套《鉴真大和尚》剪纸,赵朴初先生为之写《忆江南》词一首,中有“明月满城歌过海,神工剪纸与招魂”之句,援引了千年风俗,以神来之笔,表达了故乡故国亲人对鉴真大师怀念之情。

唐代造纸业兴盛,扬州有较大的造纸作坊,唐宋时已大量生产质量很高的贡纸。这种雄厚的物质条件,也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扬州的民间刺绣就和剪纸有不解之缘。刺绣的图案先画出底样,剪成纸型,再粘贴在面料上,进行刺绣。这种方法在扬州延续了很久,直到现在民间刺绣还有沿用此法的。刺绣又叫绣花,以前扬州人一直称剪纸艺人为“剪花样子的”,就源于这两种艺术的密切关系。

清代扬州,由于江淮盐业的发展,带来城市的繁荣。盐商巨贾固然生活奢靡,市井民家也讲究穿戴。居室之内大至门帘帐沿、被服枕套,小至镜袱香囊、绢帕笔袋,都以绣花为美。至于结婚做寿、年节喜庆,所用绣品花样更多,这些绣品以剪纸为底样。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几张素纸,凭着心灵手巧,剪出生动活泼、寓意吉祥的各式花样,因而扬州城内赖剪纸为生的民间艺人颇多。据传,嘉、道年间,著名艺人包钧就以一剪之巧而声名远扬。在包钧的剪下,花、鸟、鱼、蝶无不形神兼备,引人入胜,因而有“神剪”之誉。时人对他的剪艺甚为赞赏,给以“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的高度评价。

12.元宵的来历

元宵,原本是元宵节的专有节令食品,说是从宋代一种名叫“(dui)子”的食品发展而来的。子,实际上就是一种圆的薄饼,《玉篇》中说蜀人“呼蒸饼曰”。《北齐书·陆法和传》记载说:“于是设供养,具大薄饼。”这说明,“”作为圆饼并不是宋代才出现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在当时还没有成为节令食品而已。

“子”到了宋代又有很多称谓,而且发展为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了。例如北宋人陶谷撰《清异录》,就把这种子称之为“上元油”了,这说明在北宋时子就已经成为了元宵节的专门食品。可能因为“上元油”又圆又光又好吃,所以又得名“油画明珠”。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元宵节的食品,就有这种子,但并不称“油”,而是称“焦”。《东京梦华录·十六日》介绍汴京所卖元宵节食品时写道:“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惟焦以竹架子出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从这段记载看,“焦”乃是元宵节的重要节令食品,所以售卖时还要“打旋罗”。《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圆子拍”,就是“焦”,是“焦”的另一种称谓。

同类推荐
  • 星楚

    星楚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可惜此身为鹿,无路可选
  • 石头冲村传

    石头冲村传

    本书通过描述一条融汇“中国梦”精髓的小山村——石头冲村的发展变化,讲述了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复兴梦,人民富裕梦,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美好心愿和共同追求的动人故事。书中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段段生动的故事都是中国梦的缩放,是聚合中国梦的最好诠释,为“中国梦”的宏大理想,更为这一梦想增添了丰富的资源。
  • 不朽汉魂

    不朽汉魂

    重生汉末,游历天下,步步为营,重铸不朽汉魂!洱海横流,世态炎凉,看遍黎庶疾苦,何惶惶?龙蛇起陆,金戈铁马,道尽英雄神武,何煌煌!风飒飒,路漫漫,抚剑昂首问苍天:“百姓何辜遭离乱?”得道多助功自成,踏遍四海,愿我大汉生民尽欢颜!
  • 三国小术士

    三国小术士

    土豪术士王宝玉穿越到三国,只想着如何回到现代的他,并不想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扇了几下翅膀就改变历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不学无术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王宝玉下定决心要遵循历史的发展,于是,三国乱了,史学家哭了……
  •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创业起居注

    一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初,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郡文武官治能不称职者,并委帝黜陟选补焉。河东已来兵马仍令帝征发,讨捕所部盗贼。隋大业十二年,炀帝之幸楼烦时也。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智,归心有如影响。炀帝自楼烦远至雁门,为突厥始毕所围,事甚平城之急。赖太原兵马及帝所征兵声势继进,故得解围,仅而获免。遂向东都,仍幸江都宫。以帝地居外戚,赴难应机,乃诏帝率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边朔。
热门推荐
  • 《首席的协议新娘》

    《首席的协议新娘》

    被变卖到一个丝毫不认识任何人的s市,在“魄冰”娱乐城里慌张逃出的任一冉,头晕目眩的撞在s市最有势力和财物,黑白两道相通的穆煜城强有力的胸膛上...“求...求求...求你救...我”她的声音是那么的害怕,带着一丝的颤抖,只求眼前的男人救他。……“这是我们之间的协议,你签了吧!”他的声音带着磁性,双手插在口袋里,眼神无比坚定,好像,不答应都不行。任一冉瞪大了眼睛,脑子里无比空白。男人依然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只不过转了一下身,面对她罢了。“你不是说要报答我嘛!”……
  • 霸道首席好嚣张

    霸道首席好嚣张

    亲眼目睹男友背叛,她愤怒中陷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她赌气嫁了他,他笑了三天。要知道他用尽阴谋阳谋,为的只是把这个小女人绑在身边。婚前婚后他发挥一惯作风,把她身边的花花草草全部斩杀。他以为可以这样宠她一辈子,可是当那些花边新闻出现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她的爱还不够,于是禁门谢客好好教训,直到她的腹中有了他的孩子。在他大宴宾客的时候,她却意外得知这个男人设计了自己整整十年。当甜蜜的爱情变成了算计,她拿着一份医院的诊断书甩在了他的身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才是魔法的世界

    这才是魔法的世界

    上古的魔剑随着最后一场神魔大战流落于世间,辗转到我手中。魔剑对战斗的渴望,对杀戮的呼唤已按捺不住。身负魔剑的期望,我要为它找到一位强大的主人。我看中过很多人,却又一一放弃。又是一位新的候选人。黑发黑眼,这种特征......我蓦然一惊。他不属于我们!风吟·海无涯。
  • 淅沥时光

    淅沥时光

    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过客,年少时,总觉得人是为了自己活着,长大后,才明白,人活着的意义有很多,我们为了爱情而活着,我们为了责任而活着,我们为了希望而活着,我们为了生活而活着…………李淅是一个平凡高一学生,一次意外喜欢上了班长王耀文,然而王耀文喜欢的不是她,可在她身后还有三个男生在等着她。流氓却阳光的田金山。最爱美女的花花公子刘晓龙。还有心狠手辣却一往情深的李元。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转眼间几个少年都长大了,儿时的恩怨情仇。他们该怎样面对?尔虞我诈的社会,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原来,不是只要相爱就能在一起;原来,要做到一生只爱一个人,真的很难;原来,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唯一。繁华都市中,几个年青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该何处安放?
  • 漠非莫

    漠非莫

    苏小漠,苏小莫,一个偏旁的差别,两个命运的变换。此生,不求荣华富贵,但愿平凡安定。此生,不愿高墙束缚,但求自由自在。此生自做主,从头活一生。此生无牵挂,只做随心人……
  • 一世落英

    一世落英

    罗生族全族本以为女主是全族复兴的希望,可女主身怀的强大力量,为人所利用成为战争工具,并为族人带来灭族的灾厄,男主和女主相爱相杀,最后女主寄情于一个温暖的采药郎,但是采药郎也惨死。
  • 重生之科技女王

    重生之科技女王

    在一場飛機事故中死去的吳越在死後的一秒鐘後重生在一名千金小姐身上和腦海中多了一位會給吳越的科技的人物?重生後錢,人和科技都有,只是吳越傷心地說“為什麼不是高富師是白富美…為什麼…”“沒辦法了我要用科技把全球男生都踩踏到抬不起頭”讓我們看看這位白富美用科技把男生們都踩在腳下
  • 本姑娘乃齐天小胜

    本姑娘乃齐天小胜

    想来是上辈子得罪了佛祖,连穿越都没穿到个常人的世界里,那该死的菩萨,竟然让她穿到了唐僧取经归返的队伍中,这她都忍了,偏偏那该死的月老把她跟那毛脸雷公嘴的猴子绑在了一起。好吧,这她也认了,只是这该死的鬼地方一会一只狼,一会一个番薯,偶尔还会冒出个小强,竟然全是成精的,真个是精灵鬼怪无穷匮也……神仙啊!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无厘头穿越】(本事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模仿,本书与历史无关……)(读者群:96829238)
  • 重生之我不要你了

    重生之我不要你了

    别人家的女主重生是干什么的?建势力报家仇再找个痴情汉子幸福一辈子。要不然就重整家国建立和谐社会,到最后还是要找一个痴情汉子幸福一辈子。再不然至少也要来一个虐渣男虐白莲花虐小三然后一个人潇洒自由一辈子。到了韩苏这里,她不需要建势力,也无家仇可报;更没有重整家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远大志向;渣男白莲花小三这些虽然有,但她也没有虐人家的兴趣。说到最后,只剩下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事实真会这样吗?如果相信了你就太天真了!
  • 说服所有人

    说服所有人

    在说服中应避免犯的错误,说服术的应用。等等。它教你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说服任何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口才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把话说得滴水不漏”,而应是“说服所有人”。因为只有让对方心服。心甘情愿地听从调遣,你才算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