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个令人陶醉而幸福的字眼,她创造了这个五光十色、缤纷多采的世界,酿造了甜蜜芬芳的幸福生活;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她像一朵洁白的花,带来生活的芳香;似一块无暇的美玉,雕琢出心灵的向往;爱是生命的甘泉,她带给我们以智慧的火花、希望的彩霞、理想的风帆、未来的图画。谁能说,人的智慧中没有闪耀着爱的火花?
爱,包容着丰富的内涵,囊括着深邃的哲理,演奏着青春美妙的旋律,构筑着人间的灯塔。爱,是人类的灵长,万物的精华。她赋予生命和万物以魅力。这束绚烂的光芒,应该伴随人生的全部里程,不仅应该创造着人们的生活,还应该创造人们的事业,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不停追求和进取。爱,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发光;爱,只有与事业结合才能辉煌。鲁迅说过:“不要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生活是爱的源泉,事业是爱的动力和结晶。如果我们仅仅为了爱而爱,那么生活就变成了一片遍布荒茔枯冢的坟地,爱就会变成恐怖的地狱,成为精神上的牢笼。
爱是人生最温柔的伴侣,岂止年轻男女,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孤独的老人,从孩提时代的稚梦到晚年的寄托,无不充满着对爱的期待、憧憬、追求和向往。然而,有不少人感受不到爱的美妙和激情,没有享受到爱带来的幸福感觉。他们或是烦恼自己庸俗的家庭生活和沉闷的社会生活而一味埋怨生活本身;或是信守理想主义而在期待、希望中走完生命的里程。他们盼望爱神的降临却有屡屡坐失良机,他们羡慕别人的爱而又不懂得爱要自己来创造。
爱是一种活动,不是一种消极情绪。她是永恒的,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才干。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们存在的价值正在给予的行为。
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这四个要素。爱蕴涵着关心,这在母亲对孩子的爱中最为明显,如果我们看见母亲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如果她不注意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不能使孩子感到舒服那么就没有任何人相信她的爱,也不会打动我们。如果一个人说他很爱花,而我们看见的竟是他经常忘记给花浇水培土,我们便不会相信他是真正爱花的。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缺少这种积极关心,就根本没有爱。关注和关心包含了爱的另一方面,同时也是责任感的表现,责任常是指职责,从外部加于人身上的某些事。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如果没有爱的第三种要素———尊重,那么责任就有可能蜕变成支配和占有,尊重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的蕴涵没有剥削,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你。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爱的责任若没有了解作为向导便是盲目的。了解若无关心为动力便是一句空话。了解有多种层次,作为爱的一个方面的了解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本质。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成熟的人身上才能找到这四者的交融形态。
爱是有条件的,包括最伟大的母爱。爱,只有在给予别人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父母之所以能得到子女的爱,是因为他们给予了子女以生命、温暖、关怀,他们抚育子女的成长;子女能得到父母的爱,是因为他们是父母的希望;情侣之间能相互关爱,就在于他们互相给予对方快乐和幸福。“给予”是爱的必要条件。你要想得到爱,就应当勇于付出和奉献。不能给予对方幸福的人,也不会得到幸福。爱的另一个条件是文明修养的程度。野蛮人是不懂爱的。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知识修养,自身的成熟程度是一个极重要的爱的条件。正因为爱是有条件的,并非由天生的自然素质所决定,所以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按着自身规律创造和获取这些条件,从而赢得爱。要注意爱的条件决不是金钱和名利、地位。恰恰相反,因为财富和地位、名利去“爱”的人,既不会奉献给“爱”的对象以真诚的爱,也不会得到纯洁和神圣的爱,只能把爱给玷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