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2300000002

第2章 游天台山日记

【解题】

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属仙霞岭脉的东支,有赤城、桐柏、琼台、华顶诸峰。山中寺庙甚多,隋建的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发源地。本篇为徐霞客第一次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为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四月初一至初八(1613年5月20日至27日)。

篇中首先略叙沿途风光,然后依次重点记叙了华顶峰、断桥、珠帘瀑布的美景;对阔大的明岩石洞、高耸的洞外石壁也有重笔描绘;对寒岩、鸣玉涧和琼台等景点也分别倾注了不少笔墨。

【原文】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遂越潦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极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暝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聩,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壁、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围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岩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反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初七日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馆中,循坞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竟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然胜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

初八日离国清,从山后五里登赤城。赤城山顶圆壁特起,望之如城,而石色微赤。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所谓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俱无甚奇。

【今译】

癸丑年(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的最后一天。我自宁海出西门。这天云开日出,人的心情和山的颜色,都喜气洋洋的。行三十里抵梁隍山。听说这一带路边常窜出老虎,每个月要咬伤几十人,所以我只好找旅店住下。

四月初一日。清早下雨。行进十五里,来到岔路口,我骑马走上西边往台山的那条路,这时天逐渐转晴。又走了十里,到达松门岭,山势陡峭、道路滑溜,只好下马步行。自奉化以来,虽经过了多重山岭,但多数是顺着山脚走;到这里却是迂回曲折地登高,都是在山脊上行走。由于雨后刚刚转晴,山泉流动的声音和山色交替变化,青翠的树丛与杜鹃花互相辉映,令人忘记了攀登山路的辛劳。又行走十五里,在筋竹庵吃午饭。所在山顶到处都是麦苗。从筋竹岭往南,就是通往国清寺的大路。恰好和国清寺的云峰和尚一同吃午饭,他说由这里到石梁,山势险、路又远,带着行李不方便,不如轻装前往,行李则由挑夫集中挑到国清寺等候。我同意了,于是让挑夫随云峰和尚前往国清寺,我则同莲舟和尚走上往石梁的路。走五里,过筋竹岭。岭上矮松很多,屈曲虬枝,盘根枝叶苍老秀美,就像阊门家里的盆景。又走三十余里,到达弥陀庵。山岭高高低低,深山里荒凉寂寞,为防止树丛中藏卧老虎,草木都被焚烧殆尽。山泉鸣响,山风吹过,艰险的山路阻住了旅行者前进的脚步。弥陀庵建在群山的低洼处,小路长满杂草而且曲曲折折,伸延到很远,庵正好在小路的中点,可供食宿。

初二日。饭后,雨渐渐停止。于是起身越积水攀山岭,山溪石路渐渐幽深。走二十里,于暮色中抵达天封寺。睡在床上想着次日早晨攀爬山岭,天气晴朗才好动身,这几天雨停得迟,并不是一早就天晴。五更时分自睡梦中醒来,获知明星满天,高兴得再也睡不着了。

初三日。早晨起床的时候,果然看到阳光像火苗子一般,于是决定向山顶走去。攀爬了好几里,到达华顶庵;再攀爬三里多,到了太白堂,已经快到达顶峰了,然而在前往这座山峰的道路两旁没有看到一点值得玩味观赏的景致。听人说太白堂的左下方有一个黄经洞,于是顺着小路向前走。走了二里之后,低头发现一块大石头凸出来,给人一种极秀美华丽的感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僧人在黄经洞口修造居所,他担心风从洞里面吹出来,于是用大石头封住洞口,我不禁为此大为叹惋。我只好再次返回太白堂,之后顺着山道攀上天台山的最高峰。顶峰上强劲的山风吹得那些荒草纷纷倒伏,又因为山峰太高,山风寒冷而且凛冽,草上的寒霜大约有一寸厚,我回头环顾四周的山峦,到处都是玉一样的冰花,还有被冰花包裹而显得洁白如玉的树木,远望去一片透明光亮。山脚下山花盛开,但是山顶上的花却没有开放,这大概是地势高,天气寒冷的缘故吧。

我顺着原路下山到达华顶庵,途中经过水池边的小桥,又翻过三座山岭。这里的溪流弯弯曲曲而且山峦重重叠叠的好像要合拢在一起,树木繁茂丛生、岩石光彩美丽,每转过一个地方都会发现一处奇丽的景致,使我观赏玩味的兴趣得到很大的满足。走了二十里,途经上方广寺,到达石梁,在昙花亭敬佛,没时间去观赏那石梁飞瀑的奇丽景色。往下走到下方广寺时,抬头仰望石梁飞瀑,忽然觉得它简直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又听说断桥、珠帘水是闻名的胜景,僧人说用过饭后再去看还来得及往返。于是便从仙筏桥走向山后。翻过一座山岭,沿着溪涧行了八九里路,就可看见溪水形成的瀑布从石门直泻而下,回旋流经三个溪水湾:最上面的一层是断桥,由两块巨大的倾斜的石块结合在一起,溪水进流于两石间,浪花飞溅,汇合之后流入潭中;中间的那层有两块巨石相对峙,像窄门一样,溪水因为被窄门约束,流势非常汹涌;最下面的一层潭口非常宽阔,然而溪水倾泻的地方像是受到门槛的阻隔一样,仅能由低洼的地方斜着奔涌而下。三级瀑布都高达数丈,各个景致奇丽非常,但是溪流沿着台级倾泻而下,弯转的地方被溪湾所遮掩,不能够一览而尽。又行了一里多路,就是珠帘水了,溪水倾泻之处很是平坦宽阔,水的流势也因此低缓散漫,汩汩的流水溢漫潭中。我赤着脚跳进草丛中,攀着树枝爬上山崖,莲舟和尚没有跟我一同爬上山崖。夜幕降临,我们返回。站在仙筏桥上,欣赏着彩虹似的天然石桥,以及水珠像雪花般喷飞的瀑布美景,这绝妙景致叫人无心入睡。

初四日。天台山青绿得像黛玉一般。我顾不上吃早饭,就顺着仙筏桥上到昙花亭,石梁就在亭外。梁宽一尺多,长三丈,架在两山的山坳里。两道瀑布从亭的左边飞流而下,到了桥下合流下泻,像雷电轰鸣,又似河堤崩决,长百丈以上。我在石梁上走着,低头看下面的深潭,顿觉毛骨悚然。石梁的尽头,被一块大石头隔住,不能通往前山,只好转身回来。过了昙花亭,进入上方广寺。我又沿着寺前的溪水,来到那块隔山的大石头上,坐在上面观看石梁,直到下方广寺的和尚催着吃饭,才回到寺中。吃罢饭,走了十五里,来到万年寺,登上藏经阁。藏经阁有两层,收藏着南经和北经。寺的前后有很多古杉,统统要三个人才合抱得住,有鹤在树上筑窝,叫声嘹亮而清远,也可算是深山里一种高雅的音乐。当天,我想到桐柏宫,寻找琼台、双阙,但不知路怎么走,于是决定去国清寺。国清寺距离万年寺四十里路,中间经过龙王堂。每下一道岭,我都以为该到平地了,谁知下了几道岭,前面还是山岭,这才领悟到华顶峰之高,简直离天不远了。傍晚,进入国清寺,和云峰和尚相见,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和他商量游山探奇的行程。云峰说:“名胜再没有比得上两岩的了,虽然远一点,但可以骑马去。如果先到两岩然后步行至桃源,再到桐柏,那么翠壁、赤城的景色,就可以一览尽收了。”

初五日。虽然有下雨的迹象,但也顾不得了,选择了通往寒岩、明岩的道路,自国清寺到西门去寻找乘骑。找到马匹时,雨也下起来了。在雨中走完五十里,到达步头。雨停了,舍马步行。二里路后,进入山中,四面盘绕的山峰倒映在萦绕流动的溪水中,树木秀丽、岩石奇异,我的心情很愉快。一条溪流自东阳流来,水势湍急,很像曹娥江。环顾四处没发现有竹筏可以渡人,只好让仆人背着涉水过溪。溪水深没膝盖,渡过一条溪涧,大约花去了一个时辰,又走了三里路,到达明岩。明岩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隐居的地方,见两山迂回曲折,即《大明一统志》所记载的“八寸关”。进入八寸关,四周的石壁陡峭得像城墙一样。最后面有一个山洞,有好几丈深,可以容纳数百人。山洞外面,左边有两座石岩,都悬于半壁之间;右边有石笋高高耸立,石笋顶与石壁相齐,两者只有一线之隔,石笋顶上有青松和紫色的花蕊,蓊蓊郁郁、十分茂盛,石笋正好和左边的两座石岩对峙,真可谓奇绝的景致了。走出八寸关,又攀上一处石岩,也是朝左伸出。来的时候仰望它就像隔着一线缝隙,等攀登至石顶,才看清它非常宽阔,可以容纳数百人。石岩中间有一口井,叫作“仙人井”,水虽浅却从不枯竭。石岩外矗立着一块奇特的石头,高达数丈,上部分成两部分,就像两个站立的人,此地的和尚称之为寒山、拾得的化身。回到寺中。晚饭之后阴云散去,一弯新月悬在碧空之中,我站在回岩顶上,对着月夜,只见岩壁上洒满了明亮皎洁的月光。

初六日。凌晨自寺中出发,走了六七里路到达寒岩,石壁笔直向上,如刀劈一般,抬头仰望空中,发现有许多洞穴。岩壁的中部有一个洞穴,宽约八十步,深约一百余步,洞中平坦且明亮。沿着石岩朝右走,自岩石的狭窄小径朝上攀行。山岩的低洼处有两块岩石相对耸立,下面的部分是分开的,而上面的部分紧紧相连,这就是“鹊桥”,其景致可以和方广寺的石梁争奇,只是少了飞泻的瀑布而已。返回僧人的处所用完饭,我找到竹筏渡过一条溪流,顺着溪流行至山下,这一带峭壁陡崖,荒草曲结、树枝盘垂在上面,其中大多是海棠和紫荆藤,浓荫倒映溪中更添美景,香风吹来,是玉兰花和芬芳的香草,处处不绝。行到一山嘴处,岩壁笔直地插入涧底,涧水深而湍急,四旁没有道路可以行走。岩壁上凿有石孔可以通行,而石孔也仅仅可以容下半只脚,我紧贴着岩壁而行,真是惊心动魄啊!从寒岩走出十五里,到达步头,再从小路朝桃源洞行进。桃源洞在护国寺旁边,护国寺已是一片废墟,询问当地居民,都茫然不知。跟着云峰和尚在杂草丛生的曲折山路上行走,太阳已经落山,仍然找不到可以住宿的地方,于是再向人问路,终于到达坪头潭。自坪头潭到步头只有二十里路,如今从小路走,反而迂回了三十多里。住宿。真是桃源洞耽误了我们呀。

初七日。从坪头潭开始,我们在弯曲的山路中走了三十多里,渡过一条溪水进入五台山。又向前走了四五里,山口渐渐变得狭窄,有一处房舍唤作“桃花坞”。顺着深潭边缘向前走,潭水碧绿清澈,飞溅的山泉自上而下注入潭中,唤作“鸣玉涧”。涧水沿着山势流转,人则顺着涧水行走。涧水两边的山全是裸露的石头,簇拥着山峦,夹杂着翠绿的树木,目光所及都是值得欣赏的景观,优美的景致大致都在寒岩、明岩两岩之间。涧水的尽头无路可走,但是却发现一条瀑布从山坳中间倾泻而下,其水势和形态非常奔放。饭后我便从桃花坞出来,沿着山洼向东南方向走去,翻过两座山岭,去寻访传言中的“琼台”、“双阙”,竟然没有人知道。又走了数里,才打听到在山顶。于是便和云峰和尚顺着山路向上攀登,到达山巅。俯身看那陡峭环转的山岩,和桃源洞十分相似,其岩壁的苍翠险峻却又胜过桃源洞。山峰的顶端中部被断隔开,为“双阙”;双阙的正中间夹着环形的石头台子,即“琼台”。琼台的三面全是绝壁,向后转去则和双阙相连结。我站立在双阙的上面,天色渐黑,来不及再攀上琼台,但是这里的优美景致已经被我赏尽。于是下山,从赤城后面返回国清寺,这段旅程总计有三十里。

初八日。我离开国清寺,从山后走了五里的路程,登上赤城。赤城的山顶上有圆形的岩壁高耸而起,非常特别,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堵城墙,但其颜色有些微微发红。岩洞全部成了僧舍,显得混杂凌乱,其天然的景趣被这人为的因素掩盖殆尽。人们所说的诸如“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都没有什么特别、奇异的地方。

同类推荐
  • 雪域莲花

    雪域莲花

    我希望籍沿佛陀的脚步,从尼泊尔向印度,一路追寻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源头,以一名心灵探寻者的所失所得所感,向大家呈现在异域色彩下的生命意义。我更希望,籍我对佛教密宗的深入理解,用自己的脚步重走这段已被湮没的梵路,为以后的朝圣者找出一个最全、最清楚的朝拜路线,籍着行走与思考,燃亮生命的一束光灵性之光。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只为与你相遇:王秋杨的珠峰日记

    只为与你相遇:王秋杨的珠峰日记

    国内第一部全程记录珠峰攀登的作品,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及登山探险家王秋杨女士最新力作,记录了她在2007年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其间的真实经历。
  • 世界我知道-亚洲——缅甸

    世界我知道-亚洲——缅甸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热门推荐
  • 我的师父是只猪

    我的师父是只猪

    销售精英再见三年后重回众盛公司,命运的安排让她和师父季作伟有了新的交集。一次再见在朋友的介绍下遇到了优质男郑浩,却不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面对局促的婚姻,再见意识到了她对季作伟异样的情感.....。婚后,郑浩发现了再见心底里的那个秘密,朝夕相处,已对再见渐生情愫的郑浩,慢慢对她开展了爱情攻势。往事已过,爱情如白驹过隙,谁是谁的遗憾!接二连三的碰撞,郑浩和周炜彤的过往渐渐浮出水面,原来,感情是一生最不能随便的事........。她想要的,不过是师父的关怀,他的陪伴。却不知一场由游戏开始的暗恋追逐,早在过往便隐藏着本心。他一语道破,颇感疲惫的将目光直逼再见。她巧声附道:”师父!原来我是爱上猪...
  • 441女生寝室

    441女生寝室

    古老的信仰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继七星夺魂阵后,441女生寝室再起灵异风暴:死而复生的奇怪女生,抱着心爱的男生神秘自焚;死去多时的寝室亡灵,不时在深夜低声细语;陈旧的彩色电视机,频频传来鬼魂的讯号;深山里的古宅,暗藏着谁都逃不出去的死亡循环;悄然而至的传染怪病,引发恐怖的瘟疫灾难;再入月神地下宫殿,惊现诡异惊悚的人体变异,还有阴魂不散的嗜血恶灵……经历种种生死考验,揭开441,女生寝室的最终谜底——原来,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她。
  • 日常生活宜忌全集

    日常生活宜忌全集

    本书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入手,分别对进食、饮水、烹饪、儿童、孕妇、老人、美容、锻炼身体、睡觉、习惯、穿戴、存放物品及其他日常细节应该注意的宜忌做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例如,进食宜忌有:日常进食宜忌,春夏秋冬进食宜忌,常见疾病进食宜忌;饮料宜忌有:不宜用饮酒保暖,男士宜喝牛奶,女士宜饮豆浆;烹饪宜忌有:吃茄子不宜去皮,蔬菜不宜用冷水长时间浸泡,生熟食品宜分开;儿童宜忌有:婴儿头垢不宜久留,不宜高抛婴儿逗乐,儿童不宜常吃洋快餐等等,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
  • 随风起舞

    随风起舞

    本丛书共收入《哲学深处的漫步》、《敲打岁月》、《生而自由》、《行走的声音》、《随风起舞》、《寂静中飞舞》、《狗吃羊》、《真水无香》、《我是第几者》、《走马看黄花》等共十本杂文随笔。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 我的逗比总裁

    我的逗比总裁

    五年前他在街头收留她,被她的性格所吸引对她暗生情愫,五年后她因公回到故国再遇故人,外表高冷而内心逗逼的他会放任她在外招蜂引蝶吗?NoNoNo,怎么可能!
  • 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

    史上最废的技能是什么?男主让你见识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
  • 春色浅寒

    春色浅寒

    陌上花开,伊人何在?武术少女白浅浅,能否寻找到她的真爱?沧浪武馆的师兄们,能否平安归来?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否换回自己的期待?痴心的女孩,能否还清这笔情债?
  •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基于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为总经理提供了最有实战价值的指南,让公司永立不败之地。
  • 圣杀者

    圣杀者

    张峰,一个魔鬼般的天才。在奇境中巧遇一代刀圣,得知联合国的秘密,尽得刀圣真传。圣刀到了他的手里变成修罗之刃,遇魔杀魔,遇神杀神!没钱,去抢!校园我为王,天下我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