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2500000010

第10章 下略卷下①

【原文】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②同。求贤以德,致圣以道。贤去,则国微③;圣去,则国乖④。微者危之阶,乖者亡之徵。贤人之政,降⑤人以体⑥;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⑦。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⑧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⑨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⑩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11]佚而有终。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故日: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

舍己而教人者逆[12],正己而教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13]。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故夙兴夜寐,礼之制也;讨贼报仇,义之决也;恻隐之心,仁之发也;得[14]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施之竹帛名日令,奉而行之名日政。夫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邪臣胜,则主威伤。

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16],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人,而下尽力。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

善者得其祐,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

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

使怨治怨,是谓逆天;使仇治仇,其祸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宁。

犯上者尊,贪鄙者富,虽有圣王,不能致其治;犯上者诛,贪鄙者拘,则化行而众恶消。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17]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18]乱之机,知去就之节。虽穷[19]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扬于后世。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20]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所以优游恬淡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

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

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杀生在君,国乃可安。四民[21]用(灵)〔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

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

内外失宜,祸乱传世。

大臣疑[22]主,众奸集聚,臣当君尊,上下乃昏,君当臣处,上下失序。

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受其害;嫉贤者,其名不全;进贤者,福流子孙。故君子急于进贤而美名彰焉。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注释】

①下略:本篇所叙,较为驳杂,其主要精神,则如作者自述,为“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使人主“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②六合:天地四方。③微:

衰败:衰弱。④乖:违背,不协调。⑤降:降服。⑥体:本体,实体。此与“心”(精神)相对,指实在的措施政令之类。⑦乐:音乐,古有乐教之说。即以音乐实施教化。⑧乐:使快乐。⑨乐:音乐。

⑩乐:使快乐。[11]佚:通“逸”,安逸,安闲。

[12]逆:不顺,与“顺”相对。[13]要:要领,关键。[14]蹈:踩,踏。[15]得:获得,引申为事情做得了。[16]不肖:原指子不象父,此指不才,不正派。[17]修:整治,治理。[18]治:与“乱”相对,指治理得好,太平。[19]穷:不得志,不显贵。[20]爝:火炬,火把。[21]四民:指士、农、工、商。[22]疑:通“拟”,比拟。

【译文】

能医抉天下危难的人,就能安享天下的太平;能消除天下忧患的人,就能享有天下的快乐,能解救天下灾祸的人,就能获得天下的幸福。故而恩泽施及民众,贤人就归顺他,恩泽施及昆虫,圣人就归顺他。贤人归顺,他的国家就强盛;圣人归顺,天下就和谐一统。以德行求致贤人,以大道求致圣人。如果贤人离去,则国家衰败;圣人离去,国家就背离常轨。衰败是国家危险之道,反常则是国家灭亡之道。

贤人的政治,以政体使人归顺;圣人的政治,以精神使人感服。以政体使人归顺,可以图谋事业的开创,以精神使人感服,可以使事业保持终了。以礼法从事政治管理,使人归顺,以乐教则凭精神使人感服。所谓乐教,不是金石丝竹之类的乐器,说的是人们从自己家中得到快乐,从自己家族中得到快乐,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快乐,从自己居住的都市中得到快乐,从美好的道德中得到快乐。象这样治理民众的君王,才推行乐教,节制人们的行为,使人们不丧失和谐。

所以,有德之君,以音乐使别人快乐,无德之君,以音乐娱乐自身。让别人快乐的统治长久;只使自己快乐的统治不能长久而灭亡。

舍近图远的人,必定劳而无功;舍远图近的人,安闲而有结果。平和的政治,产生众多忠臣,苛烦的政治,产生众多的怨民。所以说:致力于开拓疆土的,则内政荒废,努力广行德政的,必定强盛。能保有自己拥有的,就平安无事,贫图别人之所有的,就会受到伤害。暴虐的政治,世世代代都受其害。做事越过分寸,即使成功,最终也必败亡。

把自己除外去教别人,就会产生抵触,端正自己,再去教别人,就顺理成章。逆,招来动乱,顺,是太平的关键。

道、德、仁、义、礼,五条是统一的整体。道,是人所遵循的;德,是人所应有的操持;仁,是人所亲近的;义,是人所应该做的;礼,是人所身体力行的,缺一不可。所以,早起晚睡,是礼法规定这么做的;讨贼报仇,是依循义作出的决断;侧隐之心,是由仁爱所产生;自己和他人事情做对了,是德所指使;公正地任用人才,不让他们失去当有的位置,是道的作用。

君主给臣子下达的指示,叫做“命”,把“命”写在竹帛上,叫做“令”,按照“令”行事,叫做“政”。“命”失当,则“令”难以发布;“令”难以发布,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畅通;“道”不畅通,则邪恶之臣得势,“邪臣”得势,则君主的权威受到伤害。

千里才能迎来贤人,那道路是遥远的;招来不肖之徒,道路很近。因此,贤明的君主,舍弃近的而求取远的,所以事业完满成功,尊重人,那么下属就能竭尽全力。

废弃一项善举,那么其它许多善举都受到损害;奖赏了一项恶行,那么其它许多恶行会接踵而至。行善的人得到庇祐,做坏事的人受到惩治,那么国家安定太平,善举不断出现。

民众猜疑,就不会有国家的安定,民众迷惑,就不会有奉公守法。消除了猜疑,澄清了迷惑、国家才会安定太平。

一令不顺,那么百令失效,一项坏事得到纵容,那么许多坏事都来了。所以将善举施加于顺从的民众,酷政施加于凶恶的民众,那么令行禁止而不会产生怨恨。运用怨恨治理怨恨,这叫做违背天理;用仇恨治理仇恨,招致的灾祸,无法补救。治理民众,使他们平和,以清明的政治,达到民众的平和,那么民众各得其所,天下就安宁了。

犯上的人得以尊崇,贪婪庸俗的人得到富贵,即使有圣明的君王,也不能治理清明;犯上的人受到惩罚,贫婪庸俗的人受到约束,那么教化畅行,诸多恶行得以消解。不能以爵位奉禄来求得清白之士,不能用严厉的刑法相胁迫,来求得节义之士。所以明君求贤,必定考察他们的品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聘请。聘请清白之士,要讲究礼仪;罗致节义之士,要讲究道义,这样做了,士人才可罗致聘用,而且君王的名誉也得到保全。

圣人君子,明察盛衰的根源,道晓成败的起因,洞悉治与乱的关键,知晓去留的时机。即使任途不亨通,也不在要败亡的国家做官,即使生活贫困,也不在混乱的邦国谋求奉禄。隐名而胸怀治国安邦之道的人,时机到了才行动,一行动就居于人臣的最高位;遇上德行与自己相同的君主,就要建树特别的功勋,所以圣人君子用世之术高明,能名扬后世。

圣明的君王用兵,并非他乐于此事,而是用来诛伐残暴,征讨叛乱。以正义诛伐不义,就好象挖开江河去浇灭星星之火,好象推挤站在不测深渊边又快要掉下去的人一样轻而易举,其成功是必然的。圣王之所以优游恬淡而不轻易用兵,只不过因为那样做,会太多的劳命伤财。兵器,是不吉祥的器物,天道厌恶它,不得已才运用它,这才符合天道。

人与道的关系,好比鱼生活在水里,鱼得到水就生存,失掉水就死亡。所以君子常常心怀惴惴小心谨慎,不敢失道。

豪强把持大权,国威就削弱,生杀大权掌握豪强,国势就会消尽;豪强臣服,国运久长,生杀大权在国君,国家才安定。士农二商财用匮缺,国家就没有储备,士农工商财用充足,国家才会稳定安乐。

贤臣在朝内任用,那么奸邪之臣就排斥在朝廷之外;奸邪之臣任用在朝,那么贤臣就被陷害。内外任用的失当,祸患动乱就累世不绝。

大臣之权与君主相当,那么众多奸邪就聚集在一起,大臣之尊与君主相当,上下关系就混乱不清,君主处于大臣的地位,上下秩序就失去规矩。

伤害贤者,祸害殃及三代;埋没贤者,个人身受其害;嫉妒贤者,自己名声不能保全;举荐贤能的人,福祉流布子孙。所以君子急于举荐贤能,自己也就美名扬世。

一人得利而使百人受害,民众便离开城市;一人得利而使万人受害,全国民众便人心涣散。去掉给一个人的好处,而使百人得到好处,众人就会想念你的恩德;去掉给一个人的好处,而使万人得到好处,国政就不会混乱。

同类推荐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墨学十论

    墨学十论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承,始有创造。而继承的关键在乎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 贾岛集

    贾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十四史-宋史

    二十四史-宋史

    宋代的版图固然不如汉唐盛世,但其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诸方面皆有独到之处,这也是宋代历史的魅力之所在。本书的编译,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宋史》大致面貌,也从而对宋代历史有大致了解。由于《宋史》篇幅庞大,只能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内容,进行现代汉语的翻译。读者朋友或能借以引起对宋代历史的兴趣,更加关注这段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异界之鬼道

    异界之鬼道

    70年代,中国的一个修真者跑到异界,如果这个修真者还只是个配角的话,那故事怎么发展呢?
  • 傲世极尊

    傲世极尊

    上古龙玉之中,有万年道法凝练;远古强者传承;奇石怪铁修筑空间;十重帝级束缚链。自那次龙玉碎裂,引来惊天大变。十六岁痴呆傻儿不再痴呆傻,原本逆天五骨修炼天赋再生,为寻仇、为报恩,他茹毛饮血与天来斗,数万年的平静在悄然间打破。
  • 武科状元在都市

    武科状元在都市

    宋朝状元张云明因遭奸人嫁祸调戏当朝公主被一路追杀,最终因跌落悬崖而神奇异灵穿越来到了现在,与同名同姓的短命鬼交换了灵魂。却因为感恩短命鬼,救他生母,被迫与一名校花签了一张假扮男友的协议,从此张云明的命运就从这名叫许曼的女人生命中逐渐融入了这个世界。都市人会武术,流氓鼻祖也挡不住。
  • 星希

    星希

    魔界的黑暗之门打开,无数的魔族魔物涌进人类城市。在这个战乱的悲惨年代,人性的阴暗一面都显露出来了。活下来,只为了寻找心中的光明······(一个很深刻的故事。)
  • 流年九歌

    流年九歌

    诛仙台上,一身大红嫁衣的她迎风站立。阿爹,娘亲都已经离开了她。遍寻四周,却独独不见他的身影,大红的喜衣上面沾了片片血迹,将那红衬托的更加好看。一身长喝:抽仙骨!脊背传来一阵刺痛,她还是紧紧咬紧牙关。在跳下诛仙台的瞬间,她大声呼喊他的名字,不为别的,只为从此跟他是陌路。再世回来,她什么也不记得,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原来她是世间至高无上的神,前世的一切不公都要一一讨回来。
  • 盛夏女王之恣意盛开

    盛夏女王之恣意盛开

    七岁,微夏初凉,她妈妈葬身黑道,小小年纪不懂事,疯了似的把爸爸赶出家门,从此一个人独立骄傲的活着。仍是七岁,她穿着纯白色的裙子古灵精怪的走向他:苏瞳,我需要你的才华。他微微侧目,从此踏入她的万丈深渊。“她是王,我是侍。她要什么,我便给她就是了。”--苏瞳。至此,他跟随了这个女人一辈子。便是初二,她懂得了自己姓氏的意义,被庞大的家族所不认可,更是被追杀。可是仍是悠然自得的从薛家的逮捕名单上抢下了三名女子:如果现在我说,薛家的人,已经到楼下了,你们跟我走么?降落伞带着四人坠落的那一瞬间,她放肆大笑:我是薛家的人!现在这种情况,你们就理解为自相残杀吧!现是十七岁,她已以“薛家嫡系大小姐”的正式身份,回归薛家。如今:我不管你多调皮多有个性,我只要你,最后的归属,是这个男人。薛家老头子下了最后通缉令,要她联姻。联姻对象是同样是世家的司家:司家长子,司陌寒。她不惧:我不反感联姻,但不代表我不反抗。我有能力挣脱联姻,但我嫌累。我要以旁人的身份,去审视我的未婚夫。司陌寒,迎战吧!
  • 月圣归来

    月圣归来

    九月行空,方为拜月。千年前,拜月神国成立,月圣独幽巅峰寂寞。倾举国之力,构筑轮回,沟通浩渺宇宙。存金身、炼神魂,以游太虚。却在最后一刻被圣火令主偷袭得手,金身崩灭。千年后,月圣归来,神国已觞。圣火教带领中原各派,与天外邪魔打得火热。他嘴角微撇,邪邪一笑,这世道,终于热闹了。
  • 至你离去方懂珍惜

    至你离去方懂珍惜

    这不是爱情小说只是一个女孩的成长的爱与痛与家人的摩擦纠葛结果嘛自己看呗反正第一本书全书免费
  • 苍穹丹

    苍穹丹

    一丹逆天闯江山,欲踏巅峰破苍穹。我亦持丹天下行,缘来缘去一场空。是命运?我却不信命;是使命?我一定会守诺;是守护?我会努力来守护自己所有,这就是我的宗旨。一丹在手,天下我有,风头正盛的他,当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别人实现阴谋的一枚棋子的时候,他该何去何从?一生问心无愧的他会如何选择?只留下一句,全凭本心。
  • 靖康志

    靖康志

    北宋之末,靖康之初;六贼乱政,金兵围城。世祖初立,李纲请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难道,我们只能在虚幻中演绎辉煌?难道,曾经的屈辱是上天注定的宿命?想知道,一个具备了现代思想的皇帝,对于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想知道,当历史还原的刹那,现代文明是否会变成风中摇摆的枯叶?让我们的目光回到东京汴梁——那个曾经代表了中华文明颠峰的城市;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靖康元年——书中故事缘起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