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400000016

第16章 那不勒斯乐派与意大利歌剧

法国作家斯汤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欧洲,只有3座城市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作都城,它们就是巴黎、伦敦和那不勒斯!”

18世纪的那不勒斯是音乐和艺术的中心,它的文化成就是如此辉煌,连原本倾心于米兰文化的斯汤达也不得不对它由衷称赞。

那不勒斯几乎就是戏剧和诗歌的同义词,它的每个夜晚都在向人们展示这个复杂文化世界的多姿多彩。夜色中,意大利歌剧的动人旋律、戏剧演员的精彩对白,还有那在观众中爆发出的阵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在大剧院周围缭绕不绝,为那不勒斯增添了更多梦幻般的色彩。

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音乐剧等类型。其音乐部分通常由序曲、咏叹调、宣叙调(或说白)、重唱、合唱、间奏曲、舞曲等组成。这种艺术形式将舞台戏剧与布景、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结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它的艺术魅力也因此经久不衰。

近代西方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后来风靡欧洲各地。在此之前也有歌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以歌唱的形式出现。此外还有一种以音乐伴奏的“悲剧”,可是随着古希腊的灭亡,这种“悲剧”也随之消失了。到13世纪的时候,法国北部吟唱诗人阿莱在创作田园剧《罗宾和玛里昂的嬉戏》时,在其中插入了通俗歌曲。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歌剧雏型。而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是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产生的。

在16世纪70年代的佛罗伦萨,有一个名叫“卡梅拉塔”的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经常在贵族巴尔第伯爵的家中聚会。这个俱乐部由学者、音乐家、诗人和画家组成,早期歌剧作曲家雅各布·佩里、朱里奥·卡契尼以及几位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音乐理论家,如文森佐·伽利莱(科学家伽利略的父亲)等,都是其中的成员。

在聚会中,成员们讨论了研究古希腊著作的学者吉罗拉莫·梅伊的音乐观点。梅伊认为,古希腊音乐之所以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是因为它以单音旋律为基础,这种旋律特别能够通过人的声音的自然表现而传达歌词中的情感。这种观点对俱乐部的成员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力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的魅力。歌剧作曲家佩里和卡契尼更是身先士卒,开始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尝试。

[知识雨滴]卡契尼(Giulio Caccini,约1546—1618):意大利作曲家、歌唱家。160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参加以贵族巴尔第为首的人文主义文艺集团。在文艺复兴思潮影响下,他摆脱当时流于僵化的声乐复调的束缚,致力于创作主调风格的吟诵式歌调。所作牧歌集《新音乐》,为世俗性主调风格独唱歌曲较早的重要作品,其序言及唱法说明,是有关宣叙调及美声唱法的重要历史资料。

1597年,佩里和卡契尼为诗人利努契尼的诗歌《达芙妮》谱写了音乐,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最早的歌剧。1600年,他们又为利努契尼作词的《尤丽狄茜》谱曲。这部作品是为庆祝法国亨利四世与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女儿玛丽的婚仪而创作的,并在宫廷婚礼上演出,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部作品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

就这样,在浩瀚的文艺复兴浪潮中,意大利歌剧就像一位婉约优雅的少女翩翩来到人世间,为人类的艺术园地种下了一朵长盛不衰的奇葩。

罗马乐派与威尼斯乐派

由于最初几部歌剧的成功,歌剧很快就从佛罗伦萨流传到罗马和威尼斯等地,并逐渐流传到欧洲各国,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和推崇。

罗马歌剧的题材偏重于神话寓言故事,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由于罗马是教廷和王室的所在地,因此罗马歌剧崇尚奢侈浮华的场面,舞台美术追求奢华富丽的效果,以此来迎合贵族的情趣。

1600年,前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曲家奥·德·卡瓦里埃利创作了歌剧《灵魂与肉体的表现》,并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道德剧,以寓言故事的手法宣扬了宗教的道德理念,其介于说白朗诵和歌唱之间的曲调显示出罗马早期新型单声音乐的特有风格。

1623年,教皇乌尔班八世在罗马即位,这对罗马歌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乌尔班家族非常支持歌剧发展,1633年前后,乌尔班八世的侄子巴贝里尼王子在王宫修建了能容纳3000名观众的歌剧院,并研制出供歌剧舞台使用的机关布景等。这一时期的歌剧大多是根据史诗创作的神话剧和圣人剧,如1634年在新落成的罗马歌剧院开幕典礼上演出的《圣·阿莱西奥》。

1647年,晚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曲家路易吉·罗西以时髦、怪诞的流行素材改编了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在罗马歌剧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662年,由多梅尼科·马佐基创作的《阿多内的锁链》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典型的“罗马式”风格的歌剧,它的歌剧前奏曲成为后来普遍采用的歌剧序曲的早期形式。

后来,由于题材和思想主题上的局限性以及贵族化倾向,罗马歌剧远离社会大众,过分追求奢华,最后终于慢慢淡出歌剧舞台。在此期间,威尼斯乐派迅速崛起。

意大利歌剧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王公贵族们在文化娱乐和享受方式上的一种特权,演出也基本上局限在宫廷中。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欧洲第一座公开的歌剧院——圣卡西加诺剧院。剧院向公众出售余票,歌剧公开演出的形式才被确定下来。到17世纪末,威尼斯已经拥有10多家专门用于演出歌剧的剧院,上演歌剧近400台,演出季也由狂欢节期间的一个演出季增加为三个。这使最初仅供少数王公贵族享受的歌剧艺术,普及到了中等和较低阶层的人群中,成为大众的歌剧。

蒙特威尔第是威尼斯乐派的杰出代表,他在文艺复兴末期的复调传统与佛罗伦萨歌剧草创阶段的朗诵风格的基础上,创立了威尼斯歌剧乐派。

蒙特威尔第生于1567年。他很小的时候就对牧歌产生了兴趣,曾长期从事牧歌创作,并由此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590年至1612年间,蒙特威尔第担任曼图亚公爵的乐师、乐长。1607年,他为曼图亚宫廷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这部作品堪称早期歌剧的典范之作。1612年,蒙特威尔第来到威尼斯,开始了在威尼斯的艺术生涯,一直到76岁去世。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新作品,如《阿多涅》、《埃涅阿斯与拉维尼亚的婚姻》、《尤利西斯的归来》等。1642年,蒙特威尔第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波佩阿的加冕》,这也是最早的历史歌剧之一。

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能深刻表达人类的情感,并且要同歌词内容相吻合。他的作品大胆运用不协和和弦,利用序曲、重唱、间奏曲以加强戏剧音乐的表现力与舞台气氛。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乐和舞蹈被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

蒙特威尔第还创用弓弦乐器的震音、拨弦奏法,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性能,为近代管弦乐法的先导。蒙特威尔第的音乐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的风格。在创作过程中,他运用了更加连续不断的宣叙风格,把朗诵性的部分和抒情性部分混合起来,并把那些最现代的朗诵性音乐放在特别有戏剧性的场景中运用,非常富有感染力。

此外,蒙特威尔第还运用了独唱的咏叹调和二重唱以及一些牧歌式的合唱,并在歌剧中加入了一些舞曲和器乐间奏、前奏或尾奏,这种段落对组织场景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

蒙特威尔第的创新使歌剧创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鉴于他对意大利歌剧的奠基性作用,后人称他为“近代歌剧之父”。

除了蒙特威尔第,威尼斯歌剧的主要作曲家还有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弗朗切斯科·卡瓦利和安东尼奥·切斯蒂,以及彼得罗·西莫内·阿戈斯蒂尼(约1635—1680年)、安东尼奥·萨尔托里奥(1630—1680年)等人。他们在歌剧创作上的发展和创新,使歌剧从简单的叙述形式改变为戏剧性形式,题材也逐渐从田园生活转变为悲喜剧相间,并且加入了更多的日常生活情景。这极大促进了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知识雨滴]卡瓦利(Francesco Cavalli,1602—1676):意大利作曲家。生于意大利克雷马,是蒙特威尔第的学生,曾任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管风琴师及管弦乐队领队。作为歌剧和教堂音乐作曲家,他为斯卡拉蒂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歌剧明珠

意大利歌剧诞生后,在威尼斯和罗马的发展并未突破蒙特威尔第所开创的风格。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下半叶那不勒斯乐派的形成,才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上,那不勒斯是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市,17世纪下半叶出现在这里的那不勒斯乐派是意大利歌剧中的一颗耀眼明珠。而那不勒斯乐派的创始人之一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更以其罕见的音乐才能和迷人的个人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歌剧爱好者。

早在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开始出现角色增多、布景豪华、强调壮观场景和娱乐性的倾向,宣叙调和咏叹调也开始被明确地分开。17世纪后期,意大利歌剧在那不勒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那不勒斯乐派。17世纪80年代,意大利歌剧的中心从威尼斯转到那不勒斯。到18世纪初,那不勒斯乐派独具个性的歌剧风格达到成熟,那不勒斯也逐渐成为欧洲歌剧的中心。

那不勒斯乐派在当时是一个新的歌剧流派。那不勒斯的作曲家们将宣叙调与咏叹调清晰地区分开来,并更加侧重于咏叹调,尤其强调美声演唱技巧,发展管弦乐以服务于歌唱,还固定了歌剧序曲的三个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后世意大利歌剧风格的主要特点。可以说,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民族性是由那不勒斯乐派确立的。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是那不勒斯乐派的开创者之一。他1660年5月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巴勒莫,有关他的童年以及音乐教育情况世人所知甚少。可能出于逃避饥饿或瘟疫等原因,他在少年时代就来到了罗马。当时的罗马有很多合唱学校,斯卡拉蒂加入了其中的一所。

斯卡拉蒂相貌英俊,非常讨人喜欢。在罗马,他度过了快乐的青少年时代,然后就于1678年早早地结了婚,当时还不满18岁。第二年1月,他的第一个孩子就出生了。斯卡拉蒂一共有10个孩子,著名古钢琴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就是他的儿子。

斯卡拉蒂是个大器早成的音乐天才。1679年,在还不到20岁的时候,他就在罗马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剧,并担任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乐队乐长。1683年,斯卡拉蒂迁居那不勒斯,任那不勒斯宫廷乐队的指挥。此后,他继续进行歌剧写作,很快成为意大利歌剧界的杰出人物。

斯卡拉蒂一生作品甚丰,共创作了115部歌剧和150部清唱剧,可惜流传下来的并不多,歌剧只有40部保存完整。他的早期作品有《无知的过错》、《真诚的爱情》、《庞贝大将》等。创作于1707年的《米特里达特·尤帕托》是他的巅峰之作。他的后期作品有《皮罗和黛梅特廖》和《十人团的垮台》等,创作于1715年的《雌虎》是他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此外,他还写有10部弥撒曲及大量经文歌和牧歌。

在斯卡拉蒂的歌剧中,优美的声乐旋律线条被简单的和声所支持,形成简洁的织体。宣叙调被分成两类:一类是干唱宣叙调,只用通奏低音乐器组伴奏;另一类是助奏宣叙调,由弦乐伴奏,有时也使用乐队中的其他乐器。这种宣叙调通常用于比较紧张的戏剧性场景之中。在咏叹调中,斯卡拉蒂大量使用“返始咏叹调”。返始咏叹调指的是一首歌曲唱完前面两部分后再回到开头将第一部分再唱一遍。歌手们很喜欢这种套路,观众们也普遍乐于接受。

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也很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在他晚期的歌剧创作中,他首创了在序曲中使用“快板—慢板—快板”的三段形式,这成为后来典型的意大利歌剧序曲形式。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斯卡拉蒂的所有这些创新,都直接推动了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和交响曲的形成。

继斯卡拉蒂之后,那不勒斯乐派又出现了三位歌剧大师,分别是佩尔戈莱西(1710—1736)、奇马罗萨(1749—1801)和皮钦尼(1728—1800)。

他们是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后期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也代表了这一歌剧乐派的顶峰。

[知识雨滴]正歌剧:歌剧体裁之一。18世纪盛行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为其发展中心,流传至奥、德、英、法等国,受到宫廷贵族的支持和提倡。以希腊神话或历史故事为题材,剧中无合唱及芭蕾场面,而由宣叙调、咏叹调串联构成,剧前冠以序曲。其咏叹调结构均为“反复三段体”,歌唱家演唱时,可以任意增加花腔,即兴唱出华彩段。主要作曲家有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等,脚本作家有麦塔斯塔西奥等,歌唱家有法里奈里等。18世纪末趋于衰落。

那不勒斯乐派在歌剧中不使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技术。可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到18世纪20年代,喜歌剧兴起。这种歌剧体裁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

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佩尔戈莱西创作的《女佣作主妇》,这部歌剧也是欧洲第一部喜歌剧,是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作之一。佩尔戈莱西是位天才歌剧作曲家,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只活了27岁。他创作完成《女佣作主妇》的时候只有23岁,该剧原是1733年上演的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插剧”,共两幕13曲,剧长不足50分钟,讲的是一个女佣如何做了自己主人的夫人的故事。该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非议,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佩尔戈莱西去世前不久完成的《圣母哀歌》,也是当时意大利歌剧中的典范之作。

此后,奇马罗萨创作了《秘婚记》,皮钦尼创作了《好姑娘采基娜》,这两部喜歌剧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从结构上看,都已经非常成熟。此时,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风格已经影响到整个欧洲。

[知识雨滴]奇马罗萨(Domenico Cimarosa,1749—18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生于阿韦尔萨,后在那不勒斯学音乐。1772年创作完成自己的第一部歌剧。曾在圣彼得堡和维也纳任宫廷乐师,其喜歌剧《秘婚记》在维也纳获得很大成功。1793年返回那不勒斯。他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作品,如教堂乐曲和室内乐。卒于威尼斯。

从总体上看,那不勒斯乐派注重独唱者声音的美感和音乐外在的效果,追求音乐语言和形式的程式化,音乐织体比较简单,主要是独唱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缺点是缺少真实性和戏剧力度。这种倾向导致了它在18世纪的衰落。

到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传统经由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作曲家,传承到了威尔第手中。威尔第是欧洲歌剧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因把意大利歌剧推到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而著名。此后,意大利歌剧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每个阶段都涌现出很多著名的作曲家、歌唱家以及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如今,这种艺术形式在经历了4个世纪的风雨之后,依然在世界众多艺术形式中独放异彩,拥有无数热情的观众。而那不勒斯乐派,无疑已经成为意大利歌剧发展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道虚

    仙道虚

    作为一个秉玄幻潮流应运而生的主角,宋振说:我不日天,也不干地,以生存为第一要义!宋振觉得很郁闷,为啥他行为处事处处小心谨慎,却偏偏还有辣么多傻缺紧咬着自己不放?一定是哥哥装B的套路不对!于是乎一代B神带着一件究极至宝游荡于装B界巅峰。什么?你不服,等你能在哥哥的玉佩面前保持清醒,呢个时候再来这么说话吧。就这样一代B神的成长史正式向你招手。
  • 豪门暖婚之名模娇妻

    豪门暖婚之名模娇妻

    所有的天长地久,都源于见色起意。但这是一个暖心萌爱的故事,更是一个女模特自强不息的励志成长史。CR总裁商业奇才,S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莫小北:T台模特,摸爬打滚一年,依旧名不见经传。翟墨对莫小北说:你走我为你定制的show,跟我一起站在T台中央,让众人感叹我们是天生一对。T台下,翟墨对莫小北说:我想脱掉你身上的衣服,包括你戴的这张假面。我的女神,你已伪装太久!这一上一下,说的便是,腹黑总裁与顶级女模间不得不说的故事。有四宝:左三从,右四德,夫纲在脚下,老婆在心头!潜规则?陷害?绯闻?黑幕?怕什么!只要HOLD得住,你就是女神!
  • 魔兽世界之泰坦之王

    魔兽世界之泰坦之王

    看一个遗孤如何找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何成为泰坦之王
  • 地之魂

    地之魂

    一只游魂的故事,被夺走了身体的游魂游荡在人间努力的夺回自己的身体。
  • 温柔木头男

    温柔木头男

    活了二十多年,被老妈逼婚了几年,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让他心动的佳人;怎么能不撒开手的追求,好不容易获得佳人的心。岂知,半路杀出一个恶魔,为亲亲老婆,他要豁出去了。袁袁,美容院的老板,标准的大事精明小事迷糊的可爱小女人。当温柔的木头男遇上迷糊的可爱女,谁受谁吸引呢?
  • 重生之阴阳鬼妻

    重生之阴阳鬼妻

    江希望,恐怕不会有人知道,自她在妈妈生日那天发生意外之后,她就再也不是一个普通人了,她的心已慢慢融进了并不属于她的鬼,幽灵,冥三阴界之物中--鬼灵珠内。所以她渐渐地变得强大起来!但是她有这些异能的代价,却是签了鬼契约带来的。这个契约将是她一生所累,一生所痛!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魔神游戏

    魔神游戏

    一次空难让林浩来到元幻世界。这是个神和魔创造游戏世界,在这里游戏者可以依靠各种卡片提升实力,变强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径。为了凑足一千万积分回到地球,林浩不得不开始艰难的冒险之旅……
  • exo之炮灰女配翻身记

    exo之炮灰女配翻身记

    哦莫,谁能告诉她发生了啥!不就是看了本小说睡了一觉吗,穿越个毛线球啊!还有,话说穿越不是应该自带主角光环吗?说好的高冷强大呢?给我个女配是什么鬼啊喂!陆北夜无限怒吼ing
  • 冷王盛宠:娇妃归来

    冷王盛宠:娇妃归来

    现代生活里,她是个失败者。一次意外的穿越,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摇身一变,变成了令人崇尚的公主,婚姻联姻,她不得不嫁给他不认识的君主,本以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可她还是逃脱不了倒霉的束缚,三千佳丽,她定要反败为胜!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