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0500000053

第53章 正心(7)

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心。情感活动于心中,就在声音上加以体现。声音形成文理,就叫做音乐。所以,治世的音乐安适而欢乐,反映政治祥和。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反映政治乖戾。亡国之音悲哀而忧虑,反映人民困苦。声音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象征君、臣、民、事、物。宫音为君,商音为臣,角音为民,徵音为事,羽音为物。五音协调不乱,就不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了。宫音乱,整个音乐就显得荒散,反映国君骄纵。商音乱,整个音乐就显得颓废,反映官务败坏。角音乱,整个音乐就显得忧愁,反映人民怨恨。徵音乱,整个音乐就显得悲哀,反映国事劳苦。羽音乱,整个音乐就显得危急,反映物资匮乏。如果五音全部紊乱,相互侵陵,这就叫做慢音,慢音是极端放肆没有规矩的音乐。这样,国家就面临灭亡没有几天了。古代郑、卫两国的音乐,就是乱世的音乐,接近于慢音了。濮水之上有个地方叫桑间,那里的音乐是殷纣王的亡国靡靡之音,反映着国政荒散、人民流离、欺骗上司、各行私欲而不可禁止的时代。【原文】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①。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注释】

①几:音基。

【译文】

一般说来,音是产生于人心的,乐是通于人情事理的。所以,禽兽只懂得声,而不懂得有节奏文理的音;民众只懂得有节奏文理的音,而不懂得反映人情事理的乐;只有君子才能够懂得反映人情事理的乐。所以,审察一般声借以进而了解有节奏文理的音,审察有节奏文理的音借以进而了解反映人情事理的乐,审察反映人情事理的乐借以进而了解国政民风,从而也就具备了治理的途径。所以,不懂得声的就不可以与他研讨音,不懂得音的就不可以与他研讨乐。理解乐的功效,就接近于理解礼的真谛了。对于礼乐都深有所得,就可以称作有德。德的意义就是在精神、理智上的完美获得。【原文】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①,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②,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③。

【注释】

①食:音嗣。

②大:通太。和:音贺。

③好:音浩。恶:音物。反:通返。

【译文】

所以隆重的音乐,并非极其动听的音乐。贵族们举行的食礼、飨礼,即隆重的宴会、酒会,也并非最精美的滋味。周代宗庙大祭,用以伴奏《清庙》乐歌的瑟,张上朱红丝弦而疏通瑟的底孔,一人领唱而三人应和,用乐十分质朴简单,自然有许多美调遗而不用了。宗庙合祭先王的大飨礼,玄酒即清水与醴酒并设,而玄酒设在上位,俎中置放未经烹煮的生鱼,铡中的肉汤不加盐、菜调和,这样安排,自然有许多美味遗而未用了。由此可见,古圣先王制礼作乐,目的不是极力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将用以教导人民摆正好恶之心从而返回做人的正道。【原文】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①,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②,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③,有淫泆作乱之事④。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⑤,勇者苦怯⑥,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注释】

①知知:上知同智。

②夫:语助词,音扶。下同。

③悖:音背。

④泆:音益。

⑤知:同智。

⑥怯:音窃。

【译文】

人生来就心静,这是天生的本性。感受外界事物而心动,这是本性派生出的情欲。外界事物纷至沓来,心智加以感知,然后心中形成了爱好和憎恶两种情欲。如果爱好和憎恶在心中没有适当的节制,而为人感知的外界事物又不断的诱惑,不能反躬自省,那么天生的理性就要灭绝了。外界事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的好恶的情欲又不能加以节制,那么就等于外界事物的到来而竟人随物化了。所谓人随物化,就是灭绝天理而尽情人欲。这样一来,人们就要产生悖乱忤逆、欺诈虚伪的念头,就要发生纵情放荡、为非做歹的事情。因而强者胁迫弱者,多数欺侮少数。聪明的诈骗愚昧的,胆大的苦害胆小的,疾病的人得不到调养,老幼孤独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这种灭绝天理、放纵人欲的做法,是导致社会大乱的歪道。【原文】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①,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②。昏姻冠笄③,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④,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注释】

①衰:音崔。

②乐:音勒。

③昏:婚的本字。冠:音贯。笄:音基。

④食:音嗣。

【译文】

为了防止人欲横流而酿成大乱,所以古圣先王制礼作乐,人为的加以节制。丧服的等次,哭泣的礼数,是用以节度丧事的。设置钟鼓和作为舞具的盾牌、巨斧,是用以协调宴乐的。制定婚姻制度以及男子成人加冠、女子成人加笄的典礼,是用以章明男女各自的本分的。制定射礼、乡饮酒礼、食礼、飨礼,是用以规范人们交际接触的。用礼来调节民心,用乐来协和民声,用政令来推行,用刑罚来防奸。礼乐刑政四事通行而不相悖,那么君王的治道就完备了。【原文】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译文】

乐是为了和同人们的情感,礼是为了区别等级的差异。情感和同就能互相亲近,等级差异就能互相尊敬。不过,乐过分了就会招致放荡,礼过分了就会产生隔阂。联合人们的情感,整饬人们的仪容,这都是礼乐方面的事宜。礼仪建立了,就显示了贵贱的等级;乐章相同,上下情感得到交流也就互相和睦了。好恶的标准昭明彰著了,那贤人与不肖之徒就有了显然的区别。用刑罚严禁凶暴,以官位拔举贤能,政治就均平公正了。凭着仁心来爱民,依据道义来匡正,仁义并施,这样,民众大治的局面就得以实现了。【原文】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译文】

乐从人的内心发出,礼在人的外表兴作。乐从内心发出,所以显得平静;礼在外表兴作,所以就有文饰性的姿态。隆重的音乐必定平易,盛大的礼仪必定简约。乐教通行了,就彼此无怨;礼教通行了,就彼此不争。所谓揖让而治天下,就指这礼乐的效用说的。暴民不作乱,诸侯恭顺服从,兵器不使,各种刑罚不用,百姓没有忧患,天子不再恼怒,能够这样,就是乐教通行了。四海之内,融洽父子的亲情,显明长幼的次序,都来敬奉天子,能够这样,就是礼教通行了。【原文】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也①。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注释】

①□:同沿。

【译文】

盛大的乐与天地有同样的和气,盛大的礼与天地有同样的节序。有了和气,所以万物才不丧失生长本性;有了节序,所以才按时祭祀天地,来报答天地生成万物的功德。明处有礼乐教化,暗中有鬼神监护,这样,四海之内就能相敬相爱了。所谓礼,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仪节形式使人互敬的活动;所谓乐,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乐曲形式使人互爱的活动。礼乐教育人们互敬互爱,基本情致是相同的,所以历代明王圣主都相沿遵用。因而,所规定的礼事与其时代相符,所命名的乐曲与其功业相称。【原文】

故钟鼓管磬,羽篱干戚①,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②,乐之文也。簠簋俎豆③,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④,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注释】

①籥:音月。

②缀:音赘。

③簠:音府。簋:音鬼。

④还:同旋。裼:音西。袭:音席。

【译文】

因此,钟鼓管磬等乐具和雉尾、笛形的六孔筲、盾牌、巨斧等舞具,是乐的用器;屈伸、俯仰、舞蹈的队列、舒缓急速的动作,是乐的表现形式。盛稻饭粱饭的筻,盛黍饭稷饭的簋,盛牲肉的俎,盛肉酱、酶菜的豆,各种规格、文饰,是礼的用器;升阶降阶、上堂下堂、转身行走、袒开外衣、掩住外衣等等,是礼的表现形式。所以,理解礼乐的情实的人,能够制礼作乐;懂得礼乐表现形式的人,能够传述礼乐。能够制作的人称作圣,能够传述的人称作明。所谓明圣,就是指传述和制作说的。【原文】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译文】

乐体现天地的和气,礼体现天地的秩序。有了和气,所以万物化生;有了秩序,所以万物又都显出区别。乐是依从天的和气化育万物的道理而制作的,礼是根据地的高低上下生成万物的道理而制作的。制礼产生偏差,就会造成混乱;作乐发生了过错,就会导致暴慢。认清天地的道理,然后才能够制礼作乐。【原文】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①,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注释】

①庄敬恭顺:刘台拱云:“‘顺’疑‘慎’字之误。”王引之云:“《正义》日‘谦恭谨慎’,则所据本作‘慎’不作‘顺’可知。”

【译文】

符合伦常而无害,是乐的情理;欣喜欢爱,是乐的职能。中正无邪,是礼的本质;庄敬恭慎,是礼的准则。至于君主将礼乐通过钟磬,播出声音,用于祭祀宗庙社稷,事奉山川鬼神,这便是与民众所共同应用的了。【原文】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①。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②,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淞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

【注释】

①辩:通遍。

②孰:熟的本字。亨:通烹。

【译文】

帝王创业成功就制作音乐,政治安定就制作礼仪。那功业大的,所作的乐就完备;那治绩广的,所制的礼就周全。单用盾、斧的舞,不能算是完备的乐;仅用熟牲的祭祀,不能算是完具的礼。五帝彼此时代不同,不相沿用前代的乐;三王各自朝代有异,不相因袭前王的礼。嗜乐过分了,就会有沉迷废事的忧患;行礼粗略了,就会发生不诚不信的偏差。至于厚爱乐而没有沉湎之忧,完备礼而没有徒具形式的偏差,那只有大圣人才能做得到吧!【原文】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①,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注释】

①长:音掌。

【译文】

天高在上,地低在下,万物散布而品类殊异,礼制就依据这种尊卑差别而实行的。天地万物,流动不息,和合化育,乐就依据这种合同变化而兴作的。春生夏长,这体现着天地的慈爱:仁;秋收冬藏,这体现着天地的严正:义。仁和乐的性质相近,义和礼的性质相近。乐贵在和同,遵循圣人的精神而顺从天道;礼重在区别事宜,遵守贤人的精神而顺从地道。所以圣人作乐来顺应天,制礼来配合地。礼乐昭明完备,犹如天地各尽其职了。【原文】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①,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②,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注释】

①齐:音基,通跻。

②暖:音宣。

【译文】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本书包括信息世界的哲学解析、灵魂信息论、人的自需属性、人的共生属性、人性的基本矛盾、科学的长生不老等共七章内容。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马斯洛的智慧

    马斯洛的智慧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不定期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热门推荐
  • 凰逆天下:魔帝的特工狂妃

    凰逆天下:魔帝的特工狂妃

    她是华夏古武的传承人,亦是地球的巅峰强者,却不料竟是因为一场任务魂穿异世,成了另一个世界的智障儿。对此,夏婉溪表示,有一群宠溺无边的家人,逆袭什么分分钟搞定。可是强者之路上总有那么几个变数,比如说,那个死皮赖脸一直缠着她的真的是她在地球的好友么?总而言之,这是关于两人在强者之路上虐渣打怪升级,时不时秀个恩爱,装个小逼的异世生活。
  • 邪魅师叔:娘子,别跑!

    邪魅师叔:娘子,别跑!

    因为一只手镯,她却莫名穿越到了一个神魔混乱的奇异大陆,再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宗修仙派弟子,还掉落在那个面若桃花、心比冰寒的酷冷帅气师叔浴桶里…好吧!被他打晕,她认了。罚去思过,她进了。可是该死的,古板顽固少年老成的桃花师叔竟然跟她论辈排宗,口口声声划清界限、保持距离?
  • 王妃带球萌萌哒

    王妃带球萌萌哒

    一朝穿越,再度醒来,她已是怀有身孕被赶出府的相府小姐。世人辱骂,被人欺负,没关系,这些她统统都会毫不留情的还回来。六年后,她强势回归,此时的她,早已不是那个可以认人拿捏的软柿子。身边不仅多了一位腹黑呆萌的小萌娃,更是多了一位如冷面修罗却万般宠她护她的男子。黑心继母来讨好?请问你哪位。莲花妹妹来道歉?我们认识么。更有帅哥美男来求婚,沐璃落挑眉,你们一起上,打得过我家这位么?萌娃小宝跳过来,“你们敢和爹爹抢娘亲,大白,咬他!"(大白是小宝养的一条兽犬。。)且看傲娇王爷如何拿下腹黑女主,从此创造出一片属于他们的辉煌!
  • 情圣战神

    情圣战神

    神秘的大陆上孕育着神奇的人类,当情力和战气共存当一代战神降世,所谓情圣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当情圣之谜解开时,谁会有那个机缘成为真正的情圣?一个是控制,一个是战斗两者的成王之路有何不同?神奇的大陆,将要因为他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 培养卓越孩子的100个自我管理寓言

    培养卓越孩子的100个自我管理寓言

    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管理他人之前,必须先懂得管理自己。优秀的孩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拥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越强越能把握与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与人生,而这也是其将来成为成功人士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至关重要。本书依据权威科学理论,把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系统地划分为8个部分:管理自我、管理品行、管理学习、管理前途、管理才能、管理态度、管理挫折和管理人际关系
  • 魔帝记

    魔帝记

    卡赞的诅咒在血液里流淌,祷告之书的能量冲击着灵魂。少年手握魔剑,将世界劈成两半,一半是服从,一半是死亡。
  • 我在异界开网吧

    我在异界开网吧

    某三星宗门宗主:“嘿嘿,凡哥,让我玩会呗。”“啥?档次太低,不行!”某幻天境强者:“小友,这是绝品丹药,你看可否?”“嗯?这不是我每天当糖豆吃的吗?垃圾!”我是网管我怕谁,想玩游戏?可以,先哄我高兴再说。
  • 绝版贵族巨星小甜心

    绝版贵族巨星小甜心

    升高中时她莫名其妙的被老妈安排去了美国的黎蓝贵族学院?又被坑人死党和同谋老哥强行拉去选秀?什么鬼?本来平平常的学校生活被彻底打乱出道后便一炮走红!她便从此走向了成名的道路.........................
  • EXO伯贤我只爱你

    EXO伯贤我只爱你

    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为巧合。不说什么,看正文谢谢。
  • 浮图

    浮图

    这年头,赚足名声的大侠想着如何才能金盆洗手,初出茅庐的小子总想着能够一步登天女侠以为入了江湖便可以快意恩仇,剑客考虑着怎样才能扬名立万于是在里边的人想着怎样出来,在外边的人想着怎样进去江湖就是一趟浑水,只看谁能摸到鱼,山崖之下有没有绝世武功谁也说不准,白发飘飘的老头也不一定就是绝世高手。朝堂之上风云变色才知道世间哪里有万人敌的高手,少年拿起酒杯对着远处雪路尽头的秀才遥遥举起“兄台,晚晴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该是怎样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