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1000000019

第19章 通变

【原文】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①?凡诗赋书记②,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③,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④;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塗⑤,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唏阳而异品矣⑥。

【注释】

①常:不变的。数:术数,方法。无方:没有定规。然:这样。②诗赋书记:这是总论从《明诗》到《书记》的文体论各篇说的。③气:气势。通:会通,通观历代创作而求得它的规律。通变:指继承和革新。变:变革。④资:凭借。故实:指过去作品。新声:新音乐,指新作品。⑤绠:汲水绳。衔渴:受渴。辍:停止。⑥丽:附著。唏阳:晒太阳。

【译文】

文章的体裁是有一定的,文章的变化是无穷的,凭什么明白它这样的特点的呢?所有的文体从《明诗》、《诠赋》直到《书记》,它们的名称和创作规格是有所继承的,这说明体裁是有一定的;文辞的气势和力量,要有变通才能长久传下去,这说明变化是无穷的。名称和创作规格有一定,所以讲体裁一定要借鉴过去的作品;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讲变化一定要参考当代的新作;这样,才能够在没有穷尽的创作道路上奔驰;汲取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如果水桶的绳子短,就会因打不到水而受渴;如果脚力不够,就要在半路上停下来,这不是因为创作方法有限制,是不善于变化罢了。因此,讲创作的方法,作品好比草木,根和干都长在土里,这点是它们共同的本性,但是花叶气味却因吸取阳光的差异而会显出不同的品种。

【原文】

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①。黄歌“断竹”②,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③于黄世;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雕墙”,缛于虞代;商周篇什④,丽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⑤一也。暨楚之骚文,矩式⑥周人;汉之赋颂,影写⑦楚世;魏之篇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搉⑧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⑨。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昧⑩气衰也。

【注释】

①九代:黄帝、唐、虞、夏、商、周、汉、魏、晋。则:法则。②“断竹”:截竹子,系上弦,用来弹泥九,打鸟兽。③广:内容广阔。④篇什:《诗经》中的雅颂,以十篇为一什,这里指诗篇。⑤揆(kuí):道。⑥矩式:以为规矩法式,即取法。⑦影写:模仿。⑧搉:扬搉,大略。⑨淳:朴厚。辨:明析。侈:浮夸。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指艳丽。讹:即伪体,和正确的体裁相反,指写得怪诞。⑩昧:暗昧不明。

【译文】

因此九个朝代的歌唱,在表达情志上都合乎创作发展的法则。黄帝时代唱《弹歌》,是极为质朴的;唐尧时代唱《在昔》歌,便比黄帝时代的歌要丰富些;虞舜时代唱《卿云》歌,比唐尧时代的歌又要有文采些;夏朝唱《五子之歌》,比虞舜时代的歌更富辞采;商周两朝的诗歌,比夏朝的更华丽。至于叙情志,讲时世,它们的原则都是一致的。到了楚国的骚体诗,效法周朝人的一些诗歌;汉朝的赋和颂,模仿楚国的作品;魏国的作品,慕效汉朝的文风;晋代的辞章,仰慕魏国的文采。约略说来,黄帝唐尧时代的作品淳厚而质朴,虞舜夏禹时代的作品质朴而明析,商周时代的作品华丽而典雅,楚汉时代的作品夸张而华艳,魏晋时代的作品浅薄而绮丽,刘宋初年的作品诡诞而新奇。从质朴到诡诞,时代越近滋味越淡。为什么?争者模仿近代的忽略借鉴古代的,是造成文风暗淡文气衰落的原因。

【原文】

今才颖①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蒨,绛生于蓓②,虽踰本色,不能复化。桓君山③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蒨,矫讹翻浅④,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⑤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注释】

①颖:禾芒,指秀出、杰出。②蓝:蓝草。绛:赤。蒨(qiàn):茜草。③桓君山:桓谭字君山,东汉初年学者,著有《新论》。④濯:洗,指提炼。矫:纠正。⑤櫽(yǐn)括:矫正曲木的工具,指矫正。

【译文】

现在有才华的人,很用心学习文章,但多数人忽略汉朝作品,却去模仿刘宋时代的文章,虽然古代和近代的都看,却是接近近代浮浅诡诞的作品而疏远古代华丽典雅的作品。其实青色是从蓝草里取得的,赤色是从茜草里取得的,这两种颜色虽然都胜过原来的两种草色,却不能再变化。桓谭说:“我看了新进作家华丽的作品,文辞虽漂亮,却没什么可取的;等看了刘向扬雄的文辞,往往有所收获。”这就是上述的证验。所以要提炼青赤颜色,一定要用蓝草茜草,要矫正伪体改变浮浅的文风,还得尊崇经书。这样在质朴和文采中间斟酌尽善,在高雅和通俗中间安排妥贴,就可以讲会通和变革了。

【原文】

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①;虽轩翥出辙②,而终人笼内。枚乘《七发》云:“通望兮东海,虹洞③兮苍天。”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入乎西陂④。”马融《广成》云:“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⑤出东,人乎西陂。”杨雄“校猎”云:“出入日月,天与地沓⑥。”张衡《西京》云:“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于濛汜⑦。”此并广寓⑧极状,而五家如一。诸如此类,莫不相循⑨,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

【注释】

①厥:其。因:沿袭。②轩翥:高飞。辙:车轮的迹。③虹洞:广阔无边。④沼:水池。陂:山旁。⑤大明:太阳。⑥“校猎”:校是木栏,用串联的木栏拦住禽兽来加以猎取,指《羽猎赋》。沓(tà):合。⑦是:此。扶桑:神话中的神树,是太阳升起处。潆汜(sì):日落处。⑧寓:托喻。⑨循:沿袭。参伍:错综。

【译文】

对声音形貌加以夸张,那在汉朝初年的辞赋里已达到极点。从此以后,像转圈般互相沿袭,纵有想跳出旧套,却终于落在圈子里。枚乘《七发》说:“远望啊东海,广阔无边啊连接苍天。”司马相如《上林赋》说:“望起来望不到头,看起来看不到边,太阳从东面的池里出来,落到西面的山坡下。”马融《广成颂》说:“大地广阔,实无边际,太阳从东面出来,落到西面山坡下。”扬雄《羽猎赋》说:“太阳月亮在这里升起落下,天和地合在一起。”张衡《西京赋》说:“太阳月亮在这里升起和落下,好像在扶桑和漾汜。”这些夸张的描绘和极力形容,五家好像一样。类乎这样的,没有不是互相沿袭的。必须错综变化,有继承有革新,才是变通的方法。

【原文】

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②;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③,从容按节,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采如宛虹之奋鬐,光若长离之振翼,乃疑脱之文矣④。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回骤,岂万里之逸步载⑤?

【注释】

①规略:规划,考虑。统:总纲。②摄:统摄,包括。契:契合。③衢路:四通八达的大路。辔:马缰绳。④宛虹:弯曲的长虹。奋髻(qí):弓起背,鬐作背解。长离:朱鸟星,南方七个星宿的总称,因为称鸟,所以联系到鼓动翅膀。颖脱:锥子的头从袋子里脱出来,比喻突出。⑤龌龊:局促。矜激:骄傲偏激。骤:跑马。逸步:快步,指马的快跑。

【译文】

因此规划文章的总纲,应该着重大的方面。首先广博地浏览和精细地研读,抓住大纲加以吸收,然后开拓创作道路,掌握关键,这才能够拉着长长的马缰绳驾着马跑远路,态度从容,依照节奏前进,凭着真实感情来求会通,乘着旺盛气势来适应变革。文采像长虹的高拱,光芒像朱鸟星鼓动的翅膀,那才是卓越的作品了。倘使局限在片面的理解,激动而夸耀自己的一偏之见,这好比在院子里打着圈儿跑马,哪里是在万里长途上奔驰啊?

【原文】

赞曰: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①,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注释】

①果:果断,决断。

【译文】

概括地说:文章的创作规律是运转不停的,每天要创新它的成就。善于变化才能够持久,善于会通才不会贫乏。适应时代需要一定要果断,趁着机会不要怯懦。看准当前的趋势来创作突出的作品,参酌古代的杰作来确定创作的法则。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世说新语》作了典范的论述。作者以鲁迅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对《世说新语》作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和译注,以方便读者阅读。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玉娇梨

    玉娇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万界尊

    万界尊

    我要那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要那地,再也埋不住我的心!要那虚空,再也缚不住我的行!要那诸神,都烟消云散!
  •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她,身份不详,却常伴君侧,因一个女人的妒火,君王陨,被迫不远万里奔赴异国,从此命途多舛;他,冷眼旁观,身负血海深仇,伺机以待雪耻之时;他们相识,匆匆离去,回首却沦为陌路;再次启程,会否相依相偎,一如往昔。
  • 天龙大恶人
  • 发现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

    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品一杯茗茶,馨香绕怀,久久不忘。读一本好书,如与伟人对话,智慧之光映射身心……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克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克隆

    克隆是科学界的“历史性事件”,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创举”,对人类来说克隆是把双刃剑,是悲是喜?是祸是福?但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或许造福人类,或许带来灾难?我们希望克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是福音。本书主要介绍克隆的发明、特征、应用(医学和人类)以及各国在这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科学价值等,这是一本关于克隆的科技小百科,是为了满足青少年了解克隆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了解和掌握克隆的科普知识。
  • 一把木剑闯天下

    一把木剑闯天下

    就在你身处的世界当中,周围很可能隐藏着那么一群‘与众不同’的人,这些人,他们都来自‘江湖’一个跟你差不多的人物,他背负着一把木质的剑,就怎么,闯遍天下!PS:一部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都市。
  • 佣兵王回归都市

    佣兵王回归都市

    他,曾经是佣兵界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之王,十年后,为报父母之仇回归都市,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都市里面竟然隐藏着无数的高手,面对着一个个高手,他不得不使自己变强......
  • 仍此去经年

    仍此去经年

    很多个小故事组成,每一段故事,都温暖一段旅程
  • 四叶草的我源来玺欢凯

    四叶草的我源来玺欢凯

    童歆萌是一名四叶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自己偶像中的王俊凯,他们发生了什么呢?她的闺蜜也来了,由发生了什么呢?敬请期待吧
  • 火影之新生君麻吕

    火影之新生君麻吕

    “大蛇丸大人!!!!!!”君麻吕如是大声喊道。骨锥的尖端已经刺到了我爱罗的瞳孔前,君麻吕咳出一大口血,骨头硬化,他保持住那个姿势,再也不动了。“大蛇丸大人,我尽力了...."君麻吕喃喃道。还记得当年看动画片,看到这里伤心的哭了。只是觉得君麻吕很不值,也有为他英年早逝而感到悲哀。当君麻吕拥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