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9600000080

第80章 帝王品味(5)

事实正是如此。乾隆自己也时时为自己的鉴赏之精而沉醉。内府所藏殷、周、汉的古铜、玉器甚夥,分别标以甲、乙等次。一天皇帝检阅旧器,发现一枚土渍尘蒙的玉斧珮被弃置于库房角落,上面标列“丙等”。他仔细端详后,以其型制古朴,遂命玉工刮垢磨光,果然为三代古器。为此,皇帝特别写了《古玉斧珮记》一文,并由此联想到世上也必然有屈伏沉沦的良材,该文以“吾于是乎知惭,吾于是乎知惧”煞尾。

据说康熙皇帝曾为书画赝品所蒙骗,而乾隆皇帝的眼光则非常犀利。有一次,在江南充任税关监督的一个内府包衣不知从哪里搞到一纸米芾字迹,献给主子时特别在奏折上表明自己识见粗鄙,不敢判定是否真迹,恳求皇上法眼鉴别。乾隆一眼就看出是伪作,对自己的家奴不必讲什么客气,于是在折子上用朱笔批了四个字:“假的。不要!”

皇帝七十九岁那年见到了一幅署为“宋徽宗书李嵩画”的字画合卷,画的是宋徽宗时赵通任泸南招讨出师破敌的故事。卷后有元代余阙的跋语说,赵通凯旋,受到徽宗的召见,徽宗亲书“笃恭”二字赐他,又命宫廷画师李嵩补绘“泸南平夷图”,遂有宋徽宗书、李嵩画的合卷传世。经过乾隆把玩赏鉴,看出“笃恭”二字不类徽宗瘦金笔法,又进一步找出伪书的铁证:所书纸幅并非宋纸,而是元代所制“明仁殿龙笺”。乾隆据此论定“合卷”为后世伪作,但仍以画风的古雅浑厚而得出了虽非李嵩所画,但“非宋人不能”的判断,于是将“合卷”题为“宋人画赵遹平夷画”。日理万机的君王能在甄别古画真伪上胜过五百年来的鉴赏家,乾隆在自我欣赏时,仍有余兴未尽之感,因而命文臣对此再详加鉴别。和珅、彭元瑞、董诰遵旨考证,自然称颂圣明,奏称:“皇上于一展卷之际,斥伪致疑,不差銖黍,固由圣鉴精确,实本典学崇深。”皇帝听了臣下恭维,诗兴大发,又写了一首“题宋人画赵通泸南平夷图”才算了结。

乾隆皇帝堪称一个狂热的古今艺术品收藏家,连同他从其父祖那里继承来的字画珍玩在内,毕其一生所搜集的稀世珍品数量之巨是举世无双的。这些光彩夺目的绝世精品,大部分来自于臣仆的贡献。乾隆二度南巡时,以礼部尚书衔在籍食俸的“江南大老”沈德潜前往接驾,一次就进献书画七件:董其昌行书两册、文征明山水一卷、唐寅山水一卷、王鉴山水一轴、恽寿平花卉一轴、王犟山水一轴。以贡品之精备受乾隆青睐的总督李侍尧曾被治罪抄家,结果抄出“黄金佛三座、真珠葡萄一架、珊瑚树四尺者三株”,都是准备呈献的贡品。和珅进的金佛更是硕大无朋,“长可数尺许,舁入阙中”。乾隆六十年查抄福建巡抚浦霖在籍家产,有“三镶玉如意大小共一百五十七柄”。在同案犯闽浙总督伍拉纳京内寓所也抄出了一百余柄如意,乾隆皇帝很吃惊,在谕旨中诘问道:“此与唐元载查籍家财,胡椒至八百斛何异?”其实皇帝大可不必如此惊诧,胡椒至八百斛可能吃不了,百数十柄如意却是稍有头脸的大臣必须常备的。因为一年三节,再加上皇上的万寿,且不说进京陛见,拜谒权贵,处处打通关节,那一项应酬少了“如意”能如意?

当然,乾隆的收藏品,除臣仆贡献、外国使臣进贡的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内府制造的。现摆设在故宫博物院乐寿堂后间的“大禹治水玉山”,就是由内务府下属养心殿造办处与内廷如意馆合作设计,然后将蜡样、玉料运往扬州,交两淮盐政督工制作,历时六载完成的超大型玉雕。这座玉山高九尺五寸,重一万零七百多市斤,堪称玉器之王。除“大禹治水玉山”外,还有重三千斤的“南山积翠”,重五千斤的“云龙玉瓮”。这些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空前巨大的精美玉雕前后辉映,构成了中华艺苑中的奇绝景观。

乾隆藏品,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珍品,有些来源于抄家所得,也是无庸讳言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驻伊犁领队大臣承安因罪其家产被严密查抄。此公是康熙朝权相明珠嫡嗣,富甲一方,乾隆早有耳闻,这次得以下手,首先谕示九门提督绵恩、大学士阿桂“其住宅宽敞,可改为王府”,随即盯上了承安家的轻易不示人的字画手卷。明珠在世时,家有巨仆,即人称安三的安尚义,靠主家声势,在天津经营盐业获利,乃成巨富。安三之子安歧购得一批书画精品,藏于“古香书屋”。安氏父子眷念主恩,将大批珍宝孝敬明珠,其中绝世古玩奇珍犹为人所艳羡。明珠过世,这批书画珍玩便传给了承安。查抄承安家产时,乾隆正在巡幸山东返回的路上,他等不及回京观赏,便密谕阿桂等留京大臣说,书籍浩繁厚重,即使有宋元旧本,只可小心存贮,俟回銮时进呈;“惟字画一项,伊系世家,必有唐宋名人真迹,可供鉴赏等物。著彭元瑞、金简择其佳者数件,先行寄至行在,以备途间遣兴。其单内所开西洋器皿,想自非钟表,或另有制作精巧足供玩赏者,一并附寄呈鉴”。承安革职籍家,罪名仅为“玩偈性成,复耽曲蘖”,世人难免有其祖上所遗富厚,且多书画极品以致家产被抄的议论。

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从全国搜剔到的艺术精品,皇帝鉴赏后往往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章,以示珍藏之意,然后让各精其道的儒雅词臣,分门别类,编为目录,经皇帝审定,再编印成书。如《西清古鉴》、《宁寿鉴古》系古铜器目录集;《西清砚谱》系古砚目录集,内廷珍藏的历代书画目录集,前后曾有《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的初编、续编和三编。而乾隆皇帝最引为自豪的,当是数十载如一日地对历代书法名帖的搜集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恂《伯远帖》最为乾隆所宝爱。乾隆十一年(1746年)他将这三件绝世瑰宝藏于大内养心殿西暖阁内,并以“三希堂”名之。第二年,又选出自钟繇、王羲之以下,至唐宋元明历代书法佳作,命探花出身、精于书法的梁诗正同汪由敦、蒋溥等排定等次,勒石名《三希堂法帖》,共计三十二册,将这些珍贵的墨迹刻石嵌于阅古堂(今北海阅古楼)壁间。随后,又将陆续搜集到的褚遂良等人的墨迹刻石,嵌于惠山园(今之颐和园)之“墨妙轩”壁上。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将宋帖善本《淳化阁帖》初拓本,命于敏中摹刻上石,并指示利用圆明园长春园内“含经堂”后身的回廊,将帖石砌在其间。回廊中原有的“蕴真斋”北移,在它的基础上另盖“淳化轩”以贮之。乾隆对千载争讼的《兰亭》一案也颇有兴味,并为此汇辑了《兰亭八柱册》。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354年)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朋友、子弟会集山阴兰亭,举行“修禊”盛会,当场赋诗,王羲之就留下了这篇千古传颂的诗序——《兰亭序》。底稿系行书,嗣后唐太宗觅得,极为推崇,命当时的书法名家钩摹了几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兰亭序》真迹后来作了唐太宗殉葬品埋进昭陵,从此不见天日。而传世的石刻所谓“定武本”、“开皇本”等,以及摹本所谓“神龙本”、“虞摹本”、“褚摹本”等,是真是伪,历来众说纷坛,聚讼不休。乾隆四十四年,皇帝命将内府珍藏的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和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四个真本——《戏鸿堂帖》中“柳公权书兰亭序”原刻本、于敏中奉旨为这个原刻本填补阙笔的全本,董其昌的《兰亭序》临本,以及乾隆手临董其昌《兰亭序》本——一共八种《兰亭序》本墨迹刻石名“兰亭八柱”。

当然,乾隆对自己倾毕生之力搜罗的历代碑帖并不敢自信,他承认,由于年代久远,真伪莫辨,“如谓鉴赏不爽锱铢,则犹未敢深信”。到皇帝晚年时,曾说自己一生乐此不疲地搜集、刊刻书法名帖,“虽日兴文,颇自厌且自愧”。既厌且愧,这话恐怕言不由衷;如果改为自我陶醉且自我夸耀,似乎更贴近乾隆皇帝的真实心理吧!

作为一个学者、艺术家、诗人、鉴赏家和收藏家的乾隆皇帝,他的审美情趣究竟有些什么特殊之处呢?

喜雅而恶俗,是士大夫品味,乾隆亦如是。那时封疆大吏、盐政关差,以至内廷翰林们,每到给皇帝进贡时就颇费心思。就以列在诸多贡品首位的“如意”来说吧,玉如意、整玉如意、金如意、金镶玉如意、三镶玉如意……已经显得俗不可耐了,如何花样翻新来讨皇上欢心呢?巡抚王亶望从富丽堂皇人手,在玉如意上镶嵌真珠为饰。乾隆中广东珠价,重四分的真珠一颗大约值四五千两银子,重五分的则需六七千金,如像龙眼果那样罕见大珠竟值白银两三万两,仅此一件镶真珠玉如意。王亶望倾一年廉俸也买不起,但为了固宠,硬着头皮也得办。聪明的词臣钱陈群另辟蹊径,在皇帝六十万寿时献了一柄竹根雕如意,与那些贵重的金玉如意比较,乾隆更欣赏这价值微薄的根雕如意,并在钱陈群祝寿的折子上风趣地批了“未颁僧绍之赐,恰致公远之贡。文而有理,把玩良怡”这几句话。还赐给远在南省的钱陈群木兰围场所获之鹿,祝他长寿。王亶望所献的范金如意、镶珠如意皇上也收下了,但降旨申饬。皇帝以为钱雅而王俗,固然不脱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但他对如意的抑扬,似乎又透出了富有四海的天子的豪气,一般士大夫口气可不敢这么大的。鉴赏把玩玉器,是乾隆的一个嗜好,他特别喜欢中亚一带痕都斯坦玉工所出的水磨玉器,所以在诗中说:“专诸巷里精工者,三舍真当退避行。”又说“水磨天方巧,专诸未足论”。“专诸”指苏州专诸巷,那里玉工高手云集,足以与内府相埒。皇帝之所以不欣赏专诸巷玉工所制玉器,是因为那里的玉工“兢夸”新样、追求时髦而不知其俗。后来专诸玉械揣摩皇帝之所好,和在皇帝好恶所引导下风尚的趋向,也逐渐雅了起来,或据唐诗语意,雕琢成“和田玉孤山图”;或以名胜为本,琢磨成“和田玉栖霞图”;或仿三代器物,制成古朴厚重的玉器。这一来,皇帝高兴了,连连赞美说:“俗样专诸大减今,贾亭西绘雅堪吟”,“予原俗器付不顾,斯却行宫肖弗差。”不过皇帝毕竟是皇帝,乾隆从玉工的投人主所好,联想到“人君左右窥伺好恶者,正复相类”,于是有所感触地说:“避其恶习投其好,足见君难惕以嗟。”乾隆的艺术鉴赏时时不离政治,这又是乾隆品味异于一般士大夫的地方。

推重气韵,轻视雕饰,是乾隆皇帝美学思想体系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在他周围那些各擅其长的画师中,乾隆最佩服的当属江南人张宗苍了。当乾隆首次南巡发现这位须发皤然的老翁时,就有过“艺苑于今谁巨擘?中吴宗苍真其人”的极高评价,随即将宗苍携回京师,令其供奉内廷。几暇临幸画院,皇帝每问宗苍画成与否,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气韵尚未至。”乾隆对此念念不忘,以为此语“深契画理”。气韵,或气,是乾隆品评书画时常用的词。何为“气韵”?说起来似乎很玄妙,精神、韵味、意境、风格,或许略近其义;没有气韵,或气韵不足,指的则是工于雕琢,惟事浓施粉黛而已,这素来为大家所鄙薄。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云:“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乾隆之欣赏张宗苍,正因为他“绘事属铺张,偏能脱华藻”,正因为他的山水画“生风叠树郁葱蓓,吐云绝壁堆嶙峋”,画中有一种飘逸流动、神采飞扬的气韵。品评诗文,乾隆也作如是观。他特别推崇幼时恩师蔡闻之(世远)先生的两句格言:“惟理足可以载道,气盛可以达词。”终生奉为衡文之圭臬。乾隆看不起当时的读书人没有古文根基,做出的文章非常轻浮,因而屡屡降谕告诫说:“朕自幼学为古文,所以一见知其优劣。作文之道,以气为主,气厚则文佳。至于琢饰字句,不过一时美丽,这是气味不够深厚。譬如松柏,经冬不凋,正是靠气厚才能经久;水陆草木之花,在其初开时,未尝不鲜艳可悦,然而却不能经久,正是它们气薄的缘故。朕以为文章之道,亦复如此。”乾隆擅长古文,他的一些名篇读起来精神十足,很有昌黎韵味,这和蔡世远教导他古文以韩愈为宗有关系。他对诗的品评也着眼于气韵,无论陶潜的幽隐,还是庾谢的清新,无论李白之放,还是老杜之愁,这些传世佳作尽管风格各异,但其中都有一种诗人贯注的神韵,因而乾隆说:“于诗岂不然,奚在藻绩修?似淡味弥永,我朴中乃腴。”现在人们常批评乾隆皇帝的诗信手涂鸦,不加锤炼,这虽不无道理,但也应看到,乾隆所追求的正是“似淡味弥永,我朴中乃腴”的境界,只不过他的诗多未能达到这种艺术极致而已。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黎元洪传

    黎元洪传

    他,就是辛亥首义大都督、民国大元帅、两任大总统;坚持共和政体、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黎元洪。本书细致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稗官野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适合各年龄段的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一日看尽长安花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一日看尽长安花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热门推荐
  • 旧人

    旧人

    黎念今年的新年愿望有三个。第一,和安铭臣离婚。第二,和安铭臣离婚。第三,和安铭臣离婚。安铭臣今年的新年安排也有三个。第一,等黎念离开。第二,等黎念爱上他。第三,等黎念回来
  • 修仙大恶人

    修仙大恶人

    好人活的太累,倒不如做一个货真价实的大恶人,每天装装逼,修修仙,再勾搭几个小妹妹。萌萌妹子,清纯玉女,高冷圣女,闷骚魔女,还有主人家里乖巧可人的大小姐!赵修的生活惬意极了!若有坏人傻逼来犯,二话不说,一把杀猪刀教他们明白所有道理!我嚣张,我跋扈,但我的心中自有天地。任世人敬我,畏我,辱我,恨我,我自恶亦有道,不改我枭雄本色!
  • 我的宇宙之王的复苏

    我的宇宙之王的复苏

    16岁的少年光棱在现实世界中一直过着惨淡无奇的生活,他成绩普通,长相普通毫无过人之处。然而当光棱一直认为无法改变自己永远平淡的命运之时,一次夜间与朋友的旅行完全的改变了他的人生。宇宙,空间,维度,在这疯狂的探索中,光棱的大脑中突然获得了曾经的记忆。他到底是人类,还是一种连他都难以想象的生物?不停的努力是为了回到和平的地球还是为了曾经痛苦的复仇?故事由此展开...
  • 天启星尘

    天启星尘

    他一不小心打开了空间之门。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拥有着神奇的能力,是现代科技无法解释的东西。他本不相信魔法,但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的世界关彻底改变了。
  • 枭雄之无上少年王

    枭雄之无上少年王

    秦空本是一名孤儿,被一位美若天仙的女高手收为了徒弟,并且习得了天下绝顶的功夫,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夏最好的大学,从此,身怀无上神功的秦空在帝京于嬉笑怒骂之间登上了那无上少年王的宝座……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坚定信心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坚定信心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卿非卿

    卿非卿

    关于爱,悲剧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倾颜对太子枫背信的痛恨,是皇月眼睁睁看着漠岚心里怀着另一个女人死去时的无奈,是雪泫等了一千年却没有等到自己最爱的人而哭死花丛……但雪枫与雪澈圆满的结局也算是那一点遗失的温存吧。当放弃了一切,只为了自己爱的人,而自己的心便再也不属于自己。等了一千年,你已不是当初的你,而我,仍然是那个不变的我--卿已非卿,我仍是我。
  • 司灵记

    司灵记

    落魄棋士穿越异界,别人有随身老爷爷给功法、指导下副本,他只有随时被吞噬灵魂的风险。别人杀人夺宝灭恶少。他作为地主家的傻儿子只能每天战战兢兢,期待不被那些天骄看上。别人惊才绝艳师门器重,他资质平庸毫无存在感。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危机重重,稍不注意,小命就没有了。看着那些惊才绝艳,随身带着老爷爷,屠人全家只求自己念头通达的同行们。司北就日了狗了,同样是穿越者,为毛差别这么大?他只好提着三尺青锋,加入人、魔、仙、妖这一大棋局中。黑白不辨我自断阴阳!
  • 情咒:情不可恕

    情咒:情不可恕

    千年的记忆苏醒之际,万年的心痛,卿该如何面对?万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心中的人不在了,不愿面对的人却依旧在身边--迷茫的寻找,无力的挣扎,子矜,你到底在哪?失去记忆的子矜就算找到了会跟卿走吗?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吗?天帝会放过他们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领的趣生活

    白领的趣生活

    这是一位都市白领在城市里每天发生的有趣事件或悲伤,或开心,或喜悦,或痴情,长话短说,反正来看了就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