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000000048

第48章 固江山灭南汉(1)

乾德六年(公元968年)二月,当和煦的春风在汴梁城内外柔柔地吹拂时,赵匡胤正式册立宋氏为大宋皇后,因为此举非比寻常,所以赵匡胤在册封皇后的同时,还大赦天下。

此时,宋氏因得到赵匡胤的殷勤眷顾,已怀有龙种。足月之后,她产下一子,是为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

三月,大宋朝廷组织京试,得进士十人。其中,位居第六名的叫陶邴。陶邴是翰林中丞陶谷之子。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回到汴梁后,“请”周世宗柴荣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禅位”的时候,因行事仓促,一时苦于没有禅位文。就在这当口,时任翰林学士承旨的陶谷掏出了早已拟就的禅文,帮助赵匡胤顺利地“继承”了帝位。

按惯例,考取进士者的名单要呈给皇上审阅。当赵匡胤御览那十位登进士第的名单时,赵普也在旁边。于是赵匡胤就问赵普道:“这第六名的陶邴可是那陶谷之子?”

赵普回道:“皇上的记性真好!这陶邴正是陶谷之子。”

赵匡胤又问:“朝中上下,纷纷传闻,说是这陶谷虽然是学富五车,但却教子无方。赵普,可有此事?”

赵普点头应道:“臣也听过此类传闻,说是陶邴性倔,不服陶谷管教,而陶谷也拿陶邴没有办法。”

赵匡胤不觉皱起了眉:“既然如此,那陶邴如何能考中进士?”赵匡胤当即吩咐赵普去查一查这次科考的主考官是谁。一查,赵匡胤更起疑心:主考官正是陶谷。

赵匡胤问赵普道:“儿子参考,父亲为什么不回避?”

赵普答道:“臣听说,陶谷本想主动回避的,可不知为何,最终还是做了主考官。”

“这里定有些问题!”赵匡胤道,“去把陶邴的文章拿来让朕一览。”

赵匡胤看过陶邴的文章后,觉得确实不错。赵普也有相同的看法,且认为若依陶邴的文章来看,名次应该在第六之前。换句话说,赵普以为,陶谷虽然是主考官,但不仅没有作弊,反而降低了儿子的排名。

“不!”赵匡胤摇头道,“这里肯定有问题!陶邴的这篇文章,许是在科考前就写好的,说不定,它还是出自陶谷之手!”

赵匡胤下旨:令赵普会同中书省对陶邴进行复试。赵普虽然认为此举大可不必,但还是依旨行事了。

赵普把陶邴叫到中书省衙门。陶邴就坐在衙门内,当着赵普和中书省官员的面做应试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陶邴交卷。赵普及中书省官员阅后,都认为陶邴的文章写得精彩。

赵普带着陶邴复试的文章面见赵匡胤,且言道:“臣等一致认为,陶邴确有真才实学!”

赵匡胤在看过陶邴的复试文章后,依然有些不相信:“赵普,这篇文章真是出自那陶邴之手?”

赵普回道:“禀皇上,陶邴作文之时,臣等就坐在他的对面,寸步也未离开。”

赵匡胤好像还是不相信:“陶邴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赵普多少有些不快了。因为很明显,皇上不仅怀疑陶邴和陶谷,连他赵普也怀疑上了。于是,赵普就静静地言道:“臣以为,陶邴虽然性倔,陶谷虽然教子无方,但这与陶邴有无真才实学本不是一回事。如果皇上真的以为这其中有假,那皇上可以亲自面试陶邴!”

赵匡胤自然听出了赵普话中的隐隐不快,所以就轻轻一笑道:“爱卿,既然你复试过了,朕还有何必要再来一次面试?朕只是觉得,为国家选拔人才,应当慎之又慎。如果稍有不慎,出了什么差错,恐就要耽误国家大事!”

赵普言道:“皇上所言极是!不过,臣听说,那陶谷对中书省复试陶邴一事颇有看法,据说,陶谷有辞职之意。”

“他这又是何苦呢?”赵匡胤道,“这样吧,爱卿,你代朕拟一道旨意:以后凡是朝臣子弟考中进士者,一律由中书省予以复试,复试合格者,方为真正中第,否则取消进士身份!”

赵普觉得皇上的这道旨意颇有见地,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朝中大臣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在科考中营私舞弊。故而,赵普就真诚地吹捧了赵匡胤一句:“皇上真是圣明啊!”

因此,当陶谷找到赵普,说是皇上不信任他、他要辞官时,赵普就劝慰陶谷道:“亏你还是饱读诗书之人,天子多疑的道理你也不懂吗?如果你真的辞官不做,那皇上就真的不再信任你了!”

陶谷听了赵普的话,不再提辞官之事。而赵普也兢兢业业地料理朝政,与赵匡胤相处得十分融洽。数月之内,大宋朝廷可谓是政通人和。最紧要的,宋军在入蜀平叛之后又恢复了元气,大批宋军精锐云集在汴梁周围。赵匡胤一统天下的步伐又要开始起动了。

可就在这当口,也就是乾德六年七月份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情的发生,不仅使得赵匡胤与赵普这君臣二人之间重生裂隙,也使得赵匡胤一统天下的进度大为迟缓。

这件事情并不是发生在宋朝内部,而是发生在北汉国内。北汉国皇帝刘钧患病死了,因刘钧膝下无子,便由其养子刘继恩承继了北汉帝位。刘继恩是一个既没有多少才能又性格软弱的人。北汉孝和帝刘钧在世时,任刘继恩为太原尹(相当于赵光义的职位)。刘继恩在太原尹任上,了无政绩。刘钧对此很是忧心忡忡。刘钧患病时,曾召来宰相郭无为问道:“朕时日无多矣!继恩虽很孝顺,但无治国之才,朕走后,汉家天下如何是好?”郭无为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而正是郭无为的这种缄默,导致了刘继恩的极大不满。刘继恩以为,郭无为是不赞成他继承北汉帝位的,只是不好意思明说而已。所以,刘继恩登基称帝之后,尽管表面上对郭无为不无尊重,但实际上,他对郭无为却是日渐疏远了。而郭无为身为北汉宰相,又深得刘钧的器重,身边自有一帮亲信骨干。这样一来,刘钧死后,北汉国朝政就明显的分为两大势力:一大势力以刘继恩为首,另一大势力以郭无为为首。刘继恩虽是皇帝,但比较而言,郭无为的势力要强得多。

刘钧病死,刘继恩继位之事,赵匡胤不可能不知道。而刘继恩与郭无为之间互相矛盾的事情,赵匡胤也知道了。所以,在一次朝会上,赵匡胤面对着文武百官突然宣布道:“朕已决定,不日发兵讨伐刘继恩!”

赵匡胤一言既出,包括赵普、赵光义在内,文武百官大都十分惊诧。因为,在此之前不久,赵匡胤还与朝臣商议南征之事,从没有提过什么讨伐北汉的问题,可现在,赵匡胤却突然变卦了。

一部分朝臣赶紧去看赵光义,更多的朝臣却是去看赵普。赵普觉得义不容辞了,就先瞥了赵光义一眼,然后望着赵匡胤道:“敢问皇上,为何放弃了先南后北之战略!”

赵匡胤微微一笑道:“爱卿,你说错了!朕并没有放弃先南后北的战略,只是现在形势有变,朕将战略稍作调整而已!”

赵普继续问道:“皇上,形势如何有变?”

赵匡胤仿佛大为惊讶道:“赵普,你身为大宋宰相,如何这般孤陋寡闻?刘钧已死、刘继恩上台,这你也不知?刘继恩软弱无能,且与那郭无为明争暗斗,这你莫非也不知?”

赵普言道:“皇上所言,恐朝中大臣尽人皆知。然臣不明白的是,这些事情与皇上改变先南后北的战略有何关系?”

赵匡胤愕然言道:“刘继恩与郭无为明争暗斗,几成势不两立之志,北汉军定然混乱不堪、无所适从!北汉国变故如此,朕的战略自然要随之变通!”

“皇上!”赵普不觉提高了声音,“北汉国虽然有变,但辽国未变!辽人兵马依然十分强大!如果皇上发兵讨伐北汉,那辽人定会发兵来救!皇上,臣以为,我大宋军队虽然兵强马壮,但尚不足以与辽人一决雌雄啊!”

“赵普,”赵匡胤有些不悦了,“你休要在这朝堂之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朕且问你,如果辽人果如你说的那般强大,为何在朕发兵攻蜀、平叛之际,辽人未敢轻举妄动?”

赵普回道:“皇上许是忘了,我大宋军队在蜀平叛之际,辽人的数万兵马岂不是开到了太原附近?臣也知道,辽人自己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一时还无力南犯,但是,如果我大宋发兵攻打北汉,威胁了辽人的安全,辽人定会倾全力来相助北汉。到那个时候,恐我大宋军队就进退两难了!请皇上三思啊!”

赵匡胤却不以为然地道:“赵普,朕用不着三思,朕现在只有一思,那就是:速速派兵讨伐北汉!”

赵普又要发话,赵匡胤立即打断道:“赵普,你休要再劝朕!朕主意已定,任何人也不能动摇!北汉动乱如此,朕如果不趁机攻而灭之,岂不是错失良机?”

赵普无言了,只能轻叹一声,然后去看赵光义。赵光义呢?半低着头,默默不语,显然是在思考着什么。

事后,赵普问赵光义道:“莫非兄弟也认为此次北伐定能成功?”

赵光义回道:“不瞒赵兄,听你在朝中所言,我觉得很有道理,但同时又觉得。皇上所言,也不无道理。我在想,如果辽人不发兵救助刘继恩,我大宋岂不是就可以把北汉这个心头大患一举除去?”

赵普缓缓摇头道:“兄弟啊,即使辽人不发兵救助,我大宋想在短时间内灭掉北汉也是谈何容易啊!汉兵不是蜀兵,汉兵的战斗力实在不可小觑。更何况,北汉与辽人唇齿相依,北汉若真的危在旦夕,辽人岂能坐视不救?”

赵光义浅浅一笑道:“赵兄虽说的在理,但皇上已作出决定,我等岂能更改?”

“是呀,”赵普一脸的无奈,“如果辽人真的不来相救,而刘继恩又和郭无为闹得不可开交,那么,皇上此举就也许能够成功!”赵普认为宋军此次北伐“也许能够成功”,而且还有辽人不来相助、北汉君臣纷争不已这两个前提条件。而赵匡胤则不然,赵匡胤以为,此次宋军北伐,定能一举成功!

这年(乾德六年)八月,赵匡胤任命宋军大将李继勋为北征大元帅,统兵五万,讨伐北汉。

出征前,李继勋问赵匡胤道:“皇上,微臣应该先攻打何处?”

赵匡胤回答了四个字:“直攻太原!”

太原是北汉国的首都。看来,赵匡胤已认定北汉内讧、无力抗拒宋军,所以就想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一蹴而攻下太原。

赵匡胤还这般对李继勋言道:“爱卿攻下太原之后,朕亲率满朝文武到城外迎接爱卿凯旋归来!”

李继勋是个行事谨慎的人,他没敢在皇上的面前吹大话,只是恭恭敬敬地对赵匡胤道:“臣一定尽心尽力为皇上效忠!”

赵匡胤又嘱咐李继勋道:“爱卿,此次北伐,当速战速决!如果耗时过长,恐有麻烦啊!”

李继勋听出来了:虽然皇上认为北汉内讧不堪一击,但终究也在担心辽人会来相救。所以李继勋就向赵匡胤保证道:“臣决不会浪费一天的时间!”

李继勋带着赵匡胤莫大的希望率军北上了。这五万宋军,不仅有一万骑兵,更有数百名能征惯战的战将,的确堪称是一支精锐之师。

宋军北上前,李继勋把数百名将领都召集到身边,言道:“皇上命我等速战速决,我等当日夜兼程、奋勇向前,决不允许有任何懈怠之事发生!否则,虽我李某有情,但军法无情!”

李继勋虽然这么说话,却也不敢莽撞。他命令一万骑兵先行,且对骑兵将领言道:“尔等遇有汉兵拦阻时,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速速派人回报,决不可意气用事!”

一万宋军骑兵就率先出发了,李继勋带四万步军及粮草供应紧随其后。从汴梁到太原,不足二千里。李继勋用玩笑的口吻对左右言道:“如果汉兵不加拦阻,我等一月之后,当站在太原城下!”北汉军队当然不会放任宋军前行。不过,李继勋得到的消息是,一万宋军骑兵攻入北汉境内后,势如破竹,几入无人之境。

北汉军队虽然几次与宋军骑兵交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累计起来,宋军骑兵至少已消灭了万余北汉军,自己的损失却很小,还没有耽误多少行程。

李继勋颇有些不解地问左右道:“汉军如何变得这般不经打?”

没人能确切回答李继勋的问题,只一部下笑着言道:“大人,照此速度推进,一月之后,我们就该在太原城内散步了!”

李继勋却摇头道:“我们不能太高兴了,更不能高兴得太早!如果我所料不差,我们将很快与汉军展开一场大战!”

果然,宋军骑兵派人回报李继勋:柏团谷一带发现数万北汉军,领军的两位北汉大将叫刘继业、马峰。

李继勋立即命令骑兵部队:原地待命,决不可轻举妄动!

柏团谷在今天山西省祁县的东南,正好夹在汾河与昌源河之间(昌源河乃汾河的支流),距太原城不过二百多里。北汉在此集结了数万军队,显然是想在此把宋军牢牢地堵住。不然,再过个两三天,宋军就真的要开到太原城下了。

李继勋之所以要命令骑兵部队原地待命,倒不仅仅是因为北汉军队多,而宋军骑兵少,以少击多,恐会吃亏。个中主要原因是,李继勋认为,那刘继业和马峰两员北汉大将,尤其是那刘继业,不是寻常等闲之辈。刘继业和马峰都与后周军和宋军交过手,虽然最终都未能击溃后周军和宋军,但在交手的过程中,却是胜多负少。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那个刘继业。刘继业并非与北汉新帝刘继恩有什么血缘关系。刘继业本姓杨,名业,因自小便事从北汉孝和帝刘钧,深得刘钧的赏识,所以,刘钧就不仅擢他为北汉统兵大将,还赐国姓为刘,名继业。

却说李继勋命令骑兵部队不得擅自妄动之后,自己也带了些亲兵赶到了骑兵营中。骑兵将领告诉李继勋:驻守在柏团谷的北汉军共有五万人,那马峰率三万人驻扎在柏团谷之西,刘继业率二万人驻扎在柏团谷之东。这两支北汉军互为犄角,牢牢地扼守着柏团谷通往太原的道路。

同类推荐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张笑天历史小说力作,讲述永乐大帝的一生兴亡功过。历史向来是胜利者所书写,但是非功过却由不得自己来评说。永乐大帝是一个凭才智、权谋驱动历史并导演一朝的君王。天阙恩怨,惊心动魄、沉浮无定,谁来评说。朱棣是大明王朝十三个皇帝中,所作所为仅次于朱元璋的一代枭雄。
  • 胡雪岩: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从最开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伙计,到最后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不过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有的人可能经过几世的人脉和财富累积,也不能获得像胡雪岩那样的成绩。但是,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在给胡雪岩提供了崛起和发展的无限的可能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弊端,胡雪岩身处其中,避免不了地要受到周围大环境的影响。加上胡雪岩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个曾名扬一时羡煞无数世人的商业奇才,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衰败下去,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疑惑和叹息。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热门推荐
  • 枭雄后裔

    枭雄后裔

    一直抚养天九的七爷去世之前告诉了他离奇曲折的身世和家族宝藏,从此天九就踏上了一个不平凡的旅程。大圣冢里埋的真的就是齐天大圣吗?这个或许只有去打开棺材才知道。
  • 外星人玩地球

    外星人玩地球

    有扇穿越之门,自己却穿越不了,不仅如此,这扇奇葩门里面还总是时不时的往我屋里穿过来一些外星人,圆古隆冬的合金人,满身火焰图案的汽车人,帅的想吐他一脸的星际巨星……你穿越就穿越吧,我不怕,秉承着地球人团结友爱不打人不骂人的原则,我就好心好意的收留你们了,但是咱老老实实的待着可以吗?咱低调点过日子不好吗?你说你们折腾个啥,地球遭殃了,你们以为我这个地球人的代表会饶了你们吗?世上本没有神,信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外星人——摘自《蝴蝶大兄胡话录》
  • 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全书分为时代大舆情、改革大舆情、网络大舆情、社会大舆情、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五个部分。
  • 诡墓迷踪

    诡墓迷踪

    无阴阳不风水,天下大势离不开,‘捭’‘阖’二字。手掌奇门遁甲,墓下依旧惊魂连连。且看九阳如何在光怪琉璃的墓下世界,翻云覆雨。
  • 中风简便自疗

    中风简便自疗

    本书以问答形式简要阐述了中风的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及预防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适合读者自我治疗中风的简便方法,并对中风防治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作者的观点。《中风简便自疗》是一部融会中西医学,全面反映中风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新成果的科普读物,内容翔实,文字简洁明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不仅适合中风患者的自我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 锁:虐心禁恋

    锁:虐心禁恋

    “不!别走,回来!你给我滚回来啊,呜`````”晶莹的泪珠悄然滑落,平静的声音越喊越沙哑。剩下女人独自蹲在角落,痛不欲生。女人双手撑住额头,不断地抽泣。男人在偏僻小巷里一盏路灯下停住脚步,慢慢转身……
  • 天价娇妻誓不嫁:蜜恋55度

    天价娇妻誓不嫁:蜜恋55度

    “苏颜,你记住!你可以当我的妻子,但也只是名义上的而已!”苏颜和君墨的婚约,是因为家族利益而形成的,所以他们之间,没有爱情。面对君墨的厌恶,苏颜放弃了坚持,选择了离开。一年后重逢,君墨主动要求和苏颜结婚,苏颜百般抗拒,誓不为妻。最后,苏颜以牙还牙,不屑高傲:“君墨,现在是我不要你。我可以当你的妻子,但也只是名义上的而已!”君墨的眼睛凝视着苏颜:“你能不能再爱我一次?”“我爱了你整整一个曾经。“苏颜说,“我还会爱你整整一个未来。”(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遇上你是我的缘

    遇上你是我的缘

    沐芊晨,虞梦紫都是高中学生,她们是因为有喜欢的男生在那所高中里,至于他们能不能在一起,还需要经历一个奇幻的经过……韩氏、皇甫氏还有单氏这三大集团是世交,他们儿子也都是好兄弟,三人长得很帅,有很多的女生都喜欢他们,但是他们会选择谁……在这里,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神奇而又美好的旅程……
  • 战神勋章

    战神勋章

    方明穿越重生到了战神大陆。这里的每个人,胸前天生拥有一处战穴,修炼后可以凝聚出一枚战神勋章,成为强大的战师。战师分为五阶:战兵、战将、战帅、战王、战皇。每阶分为五级:从一级到五级。一枚先天战神勋章,一座残破神秘雕像,引出深藏在上古传说之中的众神之谜。且看方明如何在战神大陆上,勘破众神之谜,踏足战皇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