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000000007

第7章 自命天龙下凡(6)

在众宾客畅饮美酒的当口,杜氏为何要把赵匡胤叫到一个小房子里密谈?其实,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杜氏要对儿子讲授一些男女情事方面的知识。赵匡胤虽然不小了,又长得人高马大的,但男女情事方面的知识,他却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这么说,女人身体究竟是什么模样,他都几乎一无所知。因而,在赵匡胤入洞房之前,杜氏为他补补课,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又及时了。

杜氏讲授得很耐心,也很细致。她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面色从容而镇定。只是苦了赵匡胤,他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自,心口还“突突突”地跳个不停。若是摸摸他的两颊,定然会烫得怕人。

杜氏讲完了,问赵匡胤是否听懂了。赵匡胤回答:“孩儿听得……很仔细!”

听得很仔细,心里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以至于,当别了母亲,走到酒席中与宾客们杯觥交错的时候,赵匡胤忽然对酒不是那么太感兴趣了。他虽然也喝了十多杯酒,但却似乎是在给自己壮胆。其实这也难怪,一个从未沾过女人的十八岁的大小伙子,一想到洞房里正有一个女人在等候着自己,热血岂不早就沸腾?热血早就沸腾了,自然就不需要美酒来刺激了。

酒宴依然在如火如荼地继续。赵弘殷舌头都喝长了,但还是不停地把酒往嘴里倒。赵匡胤耐不住了,瞅了个空档,偷偷地跑向了洞房。等终于来到洞房的门口时,他不觉大口大口地喘了几口气。是呀,从这里迈进洞房,他就要从一个大小伙子变成一个大男人了。

赵匡胤以一个大男人的气概迈进了洞房。红烛掩映下,一个从头到脚都红艳艳的女人正端坐在床沿。那一身红妆的女人自然就是新娘子贺大小姐了。只是一块红布遮住了她的脸,他看不出她的模样。

他一步步地向她靠近,每一步都很紧张,且每一步都比上一步更加紧张。紧张得很难受的时候,他挪到了她的眼前。

赵匡胤愣愣地对她道:“你,站起来。”

赵匡胤为何要贺氏站起来?原因是,他要看看她的个头有多高,是否真的已经长大成人。

贺氏很听话,乖乖地站了起来。嗬,她的头顶差不多平着他的鼻梁骨了。从身高来看,她确实是一个大姑娘了。赵匡胤似乎放下了一半心。

赵匡胤又对贺氏道:“你,把红布拿下来。”

贺氏伸出纤纤手指,轻轻地一拉红布的边缘,那块遮住她面目的红布就飘飘忽忽地打着旋儿轻落于地,就像是秋风中的一片枯叶,更像是她短暂一生的形象写照。

赵匡胤的眼睛不禁一亮。他面前的这位新娘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小美人:瓜子型的脸,柳叶般的眉,杏眼、桃腮、樱桃口。再加上烛光的映衬,赵匡胤恍惚觉得,他娶的这位新娘子,简直就是仙女下凡了。至此,赵匡胤似乎又放下了另二半的心。

心全都放下了,赵匡胤便又倏地紧张起来。因为,按照母亲的讲授,他现在要解下新娘子的衣衫了。用自己的双手去脱下一个小美人的衣裳,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但紧张归紧张,赵匡胤还是遵照母亲大人的吩咐去做了。只不过,他在为贺氏脱衣服的时候,脱得很艰难,因为,他的双手实在抖动得太厉害……他再也遏止不住了,手忙脚乱地扒光自己的衣裳,又手忙脚乱地扑在了她的身上……

在这么一个桂花飘香的晚上,赵匡胤终于理解了女人为何物。虽然,他理解得还很肤浅,还很稚嫩,甚至还有些可笑,但毕竟,他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

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是可喜的,更是令人兴奋的。所以,兴奋不已的赵匡胤在这个秋风沉醉的新婚之夜里,几乎一宿没合眼。虽然,他在她肉体上折腾的时候,看着她那可怜兮兮的表情,心中着实有些不忍,但是,他体内那一股股充沛的激情,却又只能在她的肉体上发泄。直到鸡叫三遍的时候,他才一手抚着她的乳房,一手抚着她的大腿昏昏沉沉地睡去。

然而,赵匡胤刚睡着不一会儿,就被母亲在门外叫醒了。赵匡胤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对着门外言道:“娘,我困死了,你就让我再睡一会儿吧!”

杜氏言道:“胤儿,你爹要去打仗了,你起来送你爹吧!”

听到“打仗”二字,赵匡胤睡意全无,一骨碌就爬起了身。因爬得太快,他大脑不禁一阵晕眩,又因起得太过仓促,不小心压着了她的身,她不禁低呼了一声,但他全然不顾,慌慌张张地穿好衣裳,跌跌撞撞地就朝房门摸去。还没出房门呢,他便大呼小叫地问道:“娘,爹要去哪打仗?是不是契丹狗又打过来了?”

原来,自兵败汴梁城外之后,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一直怀恨在心。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他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再度南侵。而且,这次南侵的统帅,就是他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亲自领兵来犯,后晋皇帝石重贵在群臣的鼓动下,这次也不示弱,急急地调来各路兵马北上抗击。赵弘殷身为指挥使,又有与契丹军作战的经验,自然就成了后晋军北上抗敌的主要战将之一。

赵匡胤恳求与父亲一同北上。赵弘殷不同意:“胤儿,你刚刚成婚,撇下新婚妻子征战沙场,你于心何忍?”

赵匡胤又去央求母亲。杜氏这回也不同意:“胤儿,听你爹说,这次抗战恐要耗很长时间,也许是半年,也许是一年,这么长的时间,你若把媳妇一人撇在家里,你岳父家那边人心里会怎么想?”

父亲母亲都不同意,赵匡胤就没辙了。他在想:如果没有结婚,这次岂不就可以随父亲一道上阵杀敌了吗?故而,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一身戎装离家之后,他便不无埋怨地对贺氏言道:“都是你!若不是你,我现在就跃马横刀地同契丹狗拼杀了!”

贺氏十分地委屈,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郎君,是公公大人和婆婆大人不让你去的,妾身从没有想过要阻止你……”

赵匡胤有些生气地瞪着贺氏道:“你是没有阻止我,可要是没有你,我爹我娘能不让我北上吗?”

贺氏无话可说了,只任泪水无声地滑落。见她那副珠泪涟涟的模样,赵匡胤不禁轻叹了一口气。是啊,真要说起来,贺氏也的确没有什么责任的。于是,赵匡胤就一边为她拭泪一边轻轻地道:“好了,娘子,不要再哭了!我只不过说了你两句,你又何必如此伤心?”

既然不能上阵杀敌,那就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吧。白天,赵匡胤不是逗弟弟匡义玩,就是出门找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胡吹,或把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叫到自己家里来神侃,胡吹神侃之后,再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对饮几杯,其乐也融融。晚上,赵匡胤搂着贺氏那温柔的身体恣意地享受着,享受之后再酣然长眠,其乐也融融。这样一来,赵匡胤的日子就过得颇不寂寞又有滋有味了。而且,与贺氏在床上亲热的次数多了,赵匡胤就不仅对男女情事更加地熟悉,也对贺氏培养出了几分真情。过去,贺氏是不敢在赵匡胤的面前多言语的,而现在,她有时也会与自己的丈夫对上几句。

有一天晚上,赵匡胤正在跟贺氏亲热着。贺氏忽然问道:“赵郎,你想过你日后会成为一个何等样人物吗?”

赵匡胤还沉浸在快感中,于是就信口答道:“我将来,不是一个文臣,就是一个武将!”

贺氏言道:“在妾身看来,郎君既不会是一个文臣,也不会是一个武将。”

“什么?”赵匡胤不能不认真了,“娘子,你是说我将来一事无成?”

贺氏羞答答地言道:“郎君误会了。妾身的意思是,郎君日后若能成为皇上,那妾身岂不就成了皇后?”

贺氏本是说的玩笑话,且也不无讨好赵匡胤的意思。所幸的是,她对赵匡胤的预言后来真的实现了。而不幸的是,赵匡胤虽然最终成了皇上,但她却未能看见皇后的宝座。

赵匡胤内心一阵激动。别看他嘴里“文臣”、“武将”说的就跟真的似的,而实际上,在他内心深处,早就有了当皇帝的念头。只是,他现在一文不名,如何才能成为皇上,他心中没有路数而已。

“娘子放心,”赵匡胤信誓旦旦地道:“我一定会成为皇上,你也一定会成为皇后的!”说完,他就更加勇猛地在她身上运动起来。却见贺氏,牙关紧咬,眉头紧锁,似乎不胜痛楚。

第二天早晨起来,吃过早饭后,赵匡胤就逗弟弟赵匡义道:“你长大了准备干什么呀?”

赵匡义小头一昂回道:“哥,我长大了要当皇上!”

一边的贺氏忍不住地对赵匡胤道:“赵郎,我们家有两个皇帝了!”

赵匡胤却认真地对贺氏道:“这不奇怪。我先当皇帝,等我老了不行了,就把皇帝的位子让给匡义!”

杜氏闻之,把赵匡胤叫到身边言道:“儿呀,当皇帝的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若叫人听见告诉朝廷,可就闯了弥天大祸了!”

赵匡胤笑道:“娘,您放心,这种话,我是不会在外面说的,也不会当着外人的面说。”

赵匡胤的确没有在“外面”说过什么自己想当皇帝的事,但是,他却又在“外人”的面前吐露过这种心声。这“外人”便是他在破庙里结义的那些弟兄们。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约好了一起到赵匡胤的家来串门儿。来的时候是上午,等海阔天空地吹过之后,就已经是中午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要告辞,杜氏留住了他们,并亲自下厨与贺氏一起弄了一大桌子香喷喷的菜肴。

杜氏很喜欢赵匡胤的这帮小弟兄们。这帮小弟兄们有不少人已结了婚,成了大男人了,所以杜氏不仅留下他们吃饭,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大坛酒。只是在喝酒前,她提醒赵匡胤等人道:“不要喝的太多,喝上几杯也就是了。”

赵匡胤本来是想按照母亲的提醒去做的。可常言说的好: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赵匡胤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乃是结义的兄弟,就当时情形而言,足可以称得上是彼此的知己了。既是知己,说话当然投机,说话一投机了,那一坛酒岂能让它剩下?

因是在别人家做客,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本也不想放开量喝的,但赵匡胤却屡屡催促道:“喝!喝!今日不把一坛酒喝光,谁也别想走出我家的门!”

这时的赵匡胤,其喝酒时就已经显出一种豪气和霸气了。赵匡胤如此,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也就不再拘谨,学着赵匡胤,一杯一杯地往口里灌。半坛酒下去,无论是赵匡胤还是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一个个全喝得红光满面的,确乎有些类似那座破庙里的关公。

酒喝多了话就多,尤其是年轻气盛之人。而年轻人在一起所谈的话题,无外乎有两大内容,一是关于女人的,一是关于志向的。在赵匡胤的家里,杜氏和贺氏经常在桌边走动,赵匡胤等人即使很想谈有关女人的问题也不便开口,故而,赵匡胤等人除了喝酒之外,就只能大吹特吹自己的志向了。

年轻人谈志向总是远大的,特别是在酒喝多了之后。当年在那座破庙里结义的时候,赵匡胤曾说过要当皇帝的话,而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也曾说过要跟着赵匡胤做一个大将军。后来,年岁渐长,赵匡胤不再在石守信等人的面前说要当皇帝的话了,而石守信等人也不再轻易地言及什么大将军。然而现在,在赵匡胤的家里,热血已被酒烧得沸腾,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又豪情万丈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倾吐着自己的远大志向:以后一定要当一名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只有赵匡胤没有吱声。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表达自己志向的时候,赵匡胤不言不语地默默地喝着酒。石守信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就打着酒嗝问赵匡胤道:“大哥,你的志向是什么?”

赵匡胤忽地拍案而起。也真的是拍案而起,手掌往桌面上一掼,身体就蹿起多高,几乎把石守信等人吓了一跳。

只见赵匡胤,浓眉倒竖,怒目圆睁,两片厚实的嘴唇一动,竟然喷着酒气吟出一首小诗来。诗云:“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

赵匡胤所吟乃一首咏物诗,咏的是日出时景象,如果给它加上一个标题的话,则就叫《日出》似乎也很恰当。大凡咏物诗都是借物言志的。

赵匡胤自然也是借咏日出景象来言自己志向的。如果仅从文采角度考虑,这首诗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但若从志向角度考虑,这首诗就颇耐人寻味了。赵匡胤岂不是在把自己比作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

小诗的第一句“欲出未出光辣达”,是说的赵匡胤人生第一曲,即闯荡天涯阶段。这时候的赵匡胤,虽然具有“光辣达”般的志向,但毕竟还在闯荡天涯,是故“欲出未出”。

第二句“千山万山如火发”,是说的赵匡胤人生第二曲,即南征北战阶段。这时候的赵匡胤,峥嵘乍露、神威大发,“如火发”一般地在“千山万山”间南征北讨。

小诗的第三句“须臾走向天上来”,是说的赵匡胤人生第三曲,即陈桥兵变阶段。这时候的赵匡胤,经过第二曲的有力铺垫,根基已经打牢,所以在“须臾”之间就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从而“走向天上来”了。

第四句“赶却流星赶却月”,是说的赵匡胤人生第四曲,即统一天下阶段。这时候的赵匡胤,虽然荣登皇帝宝座,但如“流星”、如“月”一般的大小割据势力还很多,赵匡胤奋起龙威,将这些割据势力统统“赶却”,独留他这一轮红日光照天下。

当时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几乎都未能听懂赵匡胤所咏何意。不过,当赵匡胤将四句小诗吟完的时候,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还是一个劲儿地鼓掌叫起“好”来。

“好”声太长,引来了杜氏。当得知四句小诗的内容后,杜氏不无爱怜地摸了摸赵匡胤的后脑勺道:“我儿有出息!”

看来,杜氏至少是听明白了赵匡胤诗中所隐含的莫大抱负了。

同类推荐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他从未拜过老头子,也未开过香堂,却成为了旧上海青帮的头号大亨。自誉为“天字辈”;他把持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一职长达20余年。与人称“桂生姐”的妻子,一明一暗,干着偷盗、抢劫、开烟馆、设赌场的勾当,疯狂敛财;他从未“出将入相”。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要。甚至连蒋介石都不得不对他俯首帖耳,尊一声“黄老板”;他身为流氓大亨,但在国家和民族大义之前,他对日伪的利诱不动心。威逼不动色。《黄金荣全传》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他罪恶滔天,却能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过,积极改造自己。他便是民国帮会的“天字号”人物——黄金荣。
  • 赵一曼传奇

    赵一曼传奇

    《赵一曼传奇》讲述的是:她端庄秀丽,亲切迷人。她冲破了数不清的障碍,同这片黑土地上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发生了骨肉般不可割舍的联系。她手持双枪、红装折马,在东北的密林中叱咤风云。她率领着抗门联军剿鬼子、杀汉奸,狠狠地打击了这群嗜血的豺狼。她让百姓和战士们敬佩拥戴,却让敌人魂飞胆丧。她被捕后,受尽酷刑。审判过她的人,在战败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请求她灵魂的宽恕。被日军枪杀前,她给儿子写了一封感人的遗书。就义前,她高唱《红旗歌》,视死如归,时年31岁。这本《赵一曼传奇》适合青少年阅读。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面对成就,他没有喜悦,因为对于他而言,成就永远是过去时;面对危险,他没有畏惧,当刺客用剑相逼时,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没有仁慈,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面对暗算,他没有畏惧,用自己的狡黠和对手周旋;面对弹劾,他没有失落,在隐退后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司马懿,人称“冢虎”,人如其名。没有性格,正是司马懿最为鲜明的性格。深藏不露的性格成了他抵御他人的最佳屏障。他总是在沉默中令人难以捉摸,并在别人放松警惕时给以致命打击。
热门推荐
  • 假面囚徒

    假面囚徒

    一个人,挑战全世界,面对无休止的追杀,他要弄懂,这是为什么?原KGB导师培养出的工具。他发现了这个世界背后的秘密,一个被规划、被设定、被要求的世界。于是,他和全世界的大人物,有了交集,或敌人或朋友。“我们都是受害者、决定我们命运的、是骰子的任意一掷、是星际的气流还有从众神的风车吹来的游移微风?”最爱《纽约时报》那些畅销书的风格。喜欢陆德伦、喜欢李察德、特别喜欢汤姆克兰西,所以自命粉丝汤。一个彻底的智商游戏,希望能像李察德一样,能让人猜不出结局。
  • 引鬼师

    引鬼师

    这些人负责引导鬼魂到它们该去地方,他们就是引鬼师
  • 主宰一元

    主宰一元

    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白冥”的少年为了找寻她而闯荡人间,离开一元世界。
  • 王爷宠妃火力全开

    王爷宠妃火力全开

    她是倾城女医,武功高强,神秘莫测,穿越千年只为守护那份爱。他是俊美痴儿,记忆惊人,感情专一,一生一世真情不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挣扎于乱世,傲然于世间。身份之谜,江湖纷争,纵使世人笑你太痴傻,我对你的爱恋始终未变。沐华说:“世间纷乱,我们又怎能平凡活在世上,金钱权利我不在乎,我只要你。”燕辰说:“任何人都不能伤害沐沐,就算我付出生命的代价。”
  • 客江南

    客江南

    这是本人逆流创作的一部传统武侠作品。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明朝英宗在位时期。整个故事主要是通过纷繁复杂的社会、武林斗争来讲述人们对正义、平等的追求。故事中牵涉着人与人的矛盾、门派与门派的矛盾还有国家同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整体性与联系性。小说的主人公,是本人通过对“侠义”的理解而虚构出来的一个代表。小说的故事情节里,还蕴涵着本人对人生意义的简单思考。最后解释一下这本书为什么取名叫《客江南》。原因其实有两点,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要突出江南在整个故事中的重要地位,因为有太多事情都发生在这里。至于另外一个答案,请恕在下在这先卖个关子,等到大家看了小说后,自然就会明白了。
  • 拯救与审判

    拯救与审判

    清风吹来我自来,罪恶散落随之去。拯救与审判,科幻大片。
  • 桃之妖瑶,灼酌其华

    桃之妖瑶,灼酌其华

    “这次下界可有收获?”“呃……有……”“说来听听。”“我……我偷了个皇帝上来。”“……”墨凉酌眯起狭长的桃花眼,危险的光芒直逼眼前哆嗦的花珞瑶:“马上,给我扔下去。”
  • 凤舞江山:颠覆天下

    凤舞江山:颠覆天下

    她是令各界首脑头疼的角色,百姓崇拜拥护的角色;她是神偷大盗,在各国贵爵身边穿梭,什么都敢偷,只要是贪污受贿得来的东西,无论贵重还是轻贱,她都敢拿,将东西原物奉还。她的灵魂附身到了一个惨遭抛弃的婴儿身上,流落凤炎山,从此,她占山为王,统领万兽。回到所谓家族,敛其锋芒,养精蓄锐对上恶毒姨娘,狠心庶妹,无情父亲,她时不时反咬一口,让其自食其果。金麟岂是池中物,当她洗去尘埃,露出耀眼的光辉,将超人的才华,锐利的锋芒展露在世人眼中,受万人景仰。
  • 僵尸终极进化

    僵尸终极进化

    不一样的探险,不一样的经历。远古的文明,失落的宝藏,神秘的古墓。当主角把它们从沉睡中,再次翻找出来。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经历呢!主角是继续寻求自己的进化之路,还是沉迷在无尽的探险中?让我们一起追随主角的脚步,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
  • 灵咒鬼话

    灵咒鬼话

    我本是一个大学生,因为意外,步入一个光怪陆离的灵异世界。红衣的厉鬼,复仇的鬼婴,神秘的邪阵,全是活死人的鬼村,同学也深陷其中……第一邪教欲将我杀之而后快,数千年前的死人要复活……一次次事件,令我明白自己已经身陷一个迷天大局……面对的一切的一切,我,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