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000000072

第72章 满志觊觎南唐美女(10)

潘美没有船只,如何率五万宋军过的江?这过江的功劳,潘美已经记在了一个叫樊若水的人身上。

樊若水是南唐国的一个考进士而落榜的书生。落榜后,空有报国志向的樊若水就常常驾小舟在长江里钓鱼、捕鱼以消遣。有时,他还登上长江北岸闲逛。巧的是,他那天在北岸闲逛的时候,恰好遇见了潘美。

潘美到长江岸边自然是在寻找过江的法子。他领五万宋军步兵几乎是一溜小跑地从汴梁赶到了长江北岸。因为行进的速度太快了,抵达长江北岸之后,一时打探不到曹彬的消息。潘美不想被动地等候着曹彬的船队到来。

潘美不想干等,他想立即渡过江去。可是,勉勉强强地弄到了几只小船,又何时才能把五万大军渡完?若是让南唐军队发现了,还凭添麻烦。就在潘美紧锁眉头之际,那落榜书生樊若水出现了。樊若水已经对南唐失去了信心。他含蓄地告诉潘美,他有办法将宋军送过长江。潘美当即许诺道:“只要你所言不虚,我定在大宋皇上面前举荐你!”

樊若水得到允诺后,忙着划一只小舟借捕鱼为掩护进行打探。打探什么?打探哪段江水最浅、最窄、最适合架设浮桥。打探来打探去,采石矶一带的江水最为理想。

原来,樊若水虽是一介书生,却精于架桥之术,尤其擅长架设浮桥。他精确地测量了采石矶一段江水的深浅和距离后,领着一些宋军官兵开到石牌口(今安徽怀宁),借助一些小船,建造了一座浮桥。然后,他将这座浮桥乘着夜色漂至采石矶一带。刚好:浮桥的一端顶着北岸,另一头抵着南岸,尺寸拿捏得几乎不差分毫。潘美高兴地对樊若水言道:“你的确是个人才啊!”

樊若水堆上笑容道:“小生今后全靠潘大人栽培了!”

潘美不再和樊若水客套,大手一挥,五万宋军就一路接着一路地踏着浮桥过了江。当然,潘美没忘了派人沿江去和曹彬联络。从采石矶过了江,向东北行二百来里,便是南唐都城江宁。一手下问潘美道:“我们是否等待曹大人?”

潘美回道:“既然过了江,那就当直扑江宁!”

五万宋军在潘美的统领下径向江宁方向开去。前番攻打南汉,潘美是主将,自然要沉稳持重、全盘考虑,不能想着自己出风头。这番不同了,宋军主将是曹彬,他潘美没有理由不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更何况,曹彬一路打来,他潘美在过江前还没捞着仗打呢。

当然,潘美毕竟是个沉着的将领。当得知有二万多南唐军向宋军开来时,他嘱咐部将道:“领军后撤,打唐军一个埋伏!”

向潘美开去的南唐军是从秣陵关来的。秣陵关在江宁以南六十多里处,距那条著名的秦淮河不远。驻守秣陵关的南唐将领是郑彦华和林真。闻听宋军已经过了长江,郑彦华和林真也没向江宁报告就急急地领兵开往江边。他们的想法是,待把过江的宋军截住再向江宁报告也不迟。

潘美对手下言道:“郑彦华和林真只带二万多人就想把我等堵住,这说明他们根本不知情,同时也说明他们胆大。对付这样的人,得玩点小技巧。”

在采石矶以北三十多里处有一个大湖,叫慈湖。慈湖以西不远就是长江。潘美派一部将率万余宋军主动迎击郑彦华和林真,然后佯装不敌,向慈湖一带退却。郑彦华和林真当然穷追不舍。待二万多南唐军全部钻入慈湖和长江之间时,潘美开始“关门打狗”了:南唐军的北面有二万多宋军,南面也有二万多宋军,而西面是长江,东面则是慈湖。

如果,郑彦华和林真率所有军队只朝南或只朝北冲,那兴许还会冲出一条大道来,但郑彦华和林真没有这么做。他们一人率万余军队分别向南、向北冲。这样冲的结果,南北两端的宋军越压越紧,最终,两端的宋军会合了。而南唐军呢?大半战死,小半落入江中或湖中淹死,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这其中包括郑彦华和林真。有人告诉潘美,郑彦华和林真是游过慈湖逃走的,潘美当时惊讶得半天没说出话。

宋军乘胜占领了秣陵关后,潘美得到情报:曹彬的水军也已经通过了采石矶。曹彬命令潘美:沿秦淮河向江宁攻击。

潘美由南向北打,曹彬由西向东攻。两路宋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步步地向江宁逼近。

按常理,宋军都快打到江宁城下了,那李煜不可能不知晓。而事实是,当两路宋军径向江宁逼近的时候,李煜全然不知。他一如既往地与小周后一起在官内饮酒赋诗、鸣琴填词。

直到有一天清晨,李煜灵感勃发,携小周后登上江宁城楼远眺觅诗,这才发觉情况有异:江面上陈列着数百艘大战船,船上分明飘扬着大“宋”旗帜。又接报告,说江宁南郊也发现赵宋战旗。李煜终于明白了:赵匡胤的军队已经打到他的家门口了。

李煜勃然大怒。他怒的是:宋军都兵临城下了,他这个“江南国主”为何毫不知晓?略略一查,事情清楚了:早就有人入江宁准备向朝廷报告宋军入侵的事,可这消息却全被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封锁了。有心降宋的皇甫继勋不仅封锁了宋军入侵的消息,还将得知这一消息的人大半处死。

李煜当即传旨:将皇甫继勋就地正法。可怜的皇甫继勋.虽有降宋之心,却并无什么具体的准备。得知李煜要处死他,他仓皇逃出江宁,可没逃多远,就被捉住杀死。

杀死皇甫继勋之后,李煜应该做什么?他应该从别处召兵来保卫江宁。但李煜没有这么做。而是派徐铉到汴京开封,企图劝说赵匡胤罢兵言和。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江南无罪,但李煜有罪!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好一个“岂容他人酣睡”!说白了,就是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别人就只能俯首称臣,还要看赵匡胤的眼色行事。李煜想在江南惟我独尊,就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徐铉知道再多说也无用,便又颇费周折地回到了江宁。一直到这个时候,李煜才似乎真正明白过来:不与宋军开战是不行的了!

当潘美的宋军涉过秦淮河、攻破江宁外城时,李煜曾派人前往江西,着南都留守朱令赟速来救驾。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宋军面前,朱令赞的南唐军竟然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朱令赟是于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秋率军离开洪州前往江宁的。若论军队规模,朱令赟确有引以自豪之处:大小战船一千多艘,官兵整整十五万众。然而,这十五万南唐军,却被曹彬的数万宋军杀得七零八落。

说起来,朱令赞落败,南唐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其中似乎也不乏“天意”的因素。他庞大的船队抵达江宁西南江面时,正是半夜。他发现,曹彬的船队就横亘在前面不远处。

如果,朱令贽等天亮后再向曹彬的船队发动进攻,或者,朱令赘直接催动大军扑向曹彬的船队,那么,那“天意”也许就不会出现了。可是,朱令赟没有这么做。他与许多部下一样,从心眼里惧怕宋军,不敢与宋军直接交手。这倒也罢了,他却还又想趁着夜色去偷袭宋军。他惨败的命运便这么决定了。

朱令赟接受了一个部下的建议:用火攻的方法去偷袭宋军船队。可“天意”就在这当口出现了。当时明明刮的是西南风,可当南唐官兵点燃了小船上的干柴之后,风向突然变了,变成了东北风,而且风力还特别强。风力变了,火势也就朝反方向蔓延。小船上的南唐官兵大半来不及跳水就被大火活活烧死了。更要命的是,那几十只小船在大风的吹刮下一起向着朱令赟的船队滑去。那可不是什么几十只小船啊,那是几十堆正熊熊燃烧的大火。朱令贽的千余艘战船挤得那么紧,怎么也躲不开,被几十团大火烧个正着。

上千艘战船被大火燃着了该是一副什么景象?而十几万人一齐从着火的大船上往长江里跳又会是一种什么光景?站在江岸上的曹彬都忍不住地笑出了声。

说来也巧,曹彬本也想用火攻的方法来对付朱令赟的。他只留曹翰率少数宋军呆在船上,自己带大部宋军摸上了岸。曹彬的想法是:置宋军战船于不顾,只要水攻敌船得手,就能彻底打败朱令赟。

这下好了,曹彬用不着费事烦神了,南唐军被自己的大火烧得焦头烂额。对当时的曹彬而言,世上恐没有再比江里的大火更让他兴奋和高兴的事了。十几万南唐官兵虽然都奋力往江里跳,但战船太多,到处都是阻碍,而且江水也太深,如果是从江中间一带跳人江里的人,大半是游不到岸边的。所以,十几万南唐军,被大火烧死者、被江水淹死者,实在难以计数。

没有被烧死、淹死的南唐官兵,要么游到了长江北岸,要么就爬上了长江南岸。游到长江北岸者,大多拣得了一条性命,因为北岸没有宋军,虽然后来曹翰领兵赶到,但已经迟了,上岸的南唐军多已经落荒而逃了。而爬到长江南岸的南唐官兵就没那么幸运了,曹彬率军正在那等着呢,先爬上岸的南唐军大都被宋军杀死,后爬上岸的南唐军还不错,多半成了宋军的俘虏。

那朱令贽属于那种既不幸运又不乏幸运的人。不幸运的是,他爬上了长江南岸。幸运的是,他是最后一批爬上岸的人。当时,他正在江岸上惊慌失措地爬着呢,一个人走到了他的跟前,踢了他一脚问道:“你是何人?”

朱令赟倒也诚实,报出了自己的姓名,还反问那人道:“你是何人?”

那人回答:“我是曹彬!”

这场颇富戏剧性的战斗便以朱令赟成了曹彬的俘虏而宣告结束。巧合的是,当朱令赟从江边直起身的时候,天刚好亮了。

朱令赟惨败之后,李煜和江宁就再也没有什么援兵了。虽然当时江宁以东的一片地盘尚属南唐所有,也驻扎着一些南唐军队,只不过这些南唐军队已经无力西援江宁了:占据苏杭一带的钱赞已率兵北上攻占了常州,正在太湖以北、长江以南之间扫荡。需要说明的是:钱赟率军从东边攻打南唐,是奉了赵匡胤的旨令。

李煜既无援军,曹彬和潘美就放心大胆地率军将江宁团团地包围了起来。只要攻克了江宁城,南唐国就算是正式灭亡了。

曹彬和潘美原先估计:顶多一个月,宋军便可打进江宁。江宁城内已无多少南唐军,南唐军几无斗志,焉能久守城池?而城外的宋军求胜心切、士气正旺,即便江宁是铜墙铁壁构成,宋军也能踏而破之。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一连数月,曹彬和潘美也未能踏进江宁。直到这一年(开宝八年)十一月的下旬,宋军才终于攻破城池。宋军不可谓不英勇,曹彬不可谓不善战,而江宁城内也确无多少南唐军,那李煜还根本不问守城之事,宋军又为何久攻才得手?是南唐军中出了什么优秀的将领?不是。是宋军在攻城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也不是。原因是,江宁虽不是铜墙铁壁构成,但城防也的确太过坚固。坚固到什么程度?用“一夫守城,万夫莫开”来形容,实不为过。

李煜虽然一直在担心赵宋来攻,却又疏于防范。最起码的,江宁城内应该储备必要的粮食。但事实是,当曹彬、潘美的宋军将江宁团团围住的时候,城内就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在宋军围困江宁的日子里,城内“斗米万钱”,而即使有万钱在手,却又难买到斗米,所以当时的江宁城内又“死者相枕”。宋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得以攻破城池的。如果城内有充足的粮食,李煜也能花点心思放在守城上,那么,宋军何时才能攻破江宁牢固的城防,恐就很难说了。

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曹彬、潘美昂首挺胸地跨进了江宁城。曹彬令潘美立即着手维护城内的秩序,自己则直奔南唐皇宫。

曹彬率人开进南唐皇宫时,那李煜正在宫中与小周后一起饮酒填词。填的是一曲《临江仙》。可惜的是,因曹彬来得太快,李煜只填了第一句:“樱桃落尽春归去……”

曹彬当即派一千亲兵专门守护李煜和小周后。李煜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而那小周后也实在太美貌了。曹彬有幸见过花蕊夫人,在曹彬看来,小周后虽不敢说一定比花蕊夫人美貌,但至少不会比花蕊夫人逊色。这样的女人如果不重兵看护,那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至此,南唐国灭。南唐十九州、一百零八县土地和六十五万五千多户百姓尽归赵匡胤所有。

南唐既灭,赵匡胤就基本上统一了南方。虽然当时南方尚有两个独立的政权——占据苏杭一带的钱俶和占据福建漳泉一带的陈洪进,但这两个政权也只是在形式上独立而已:钱傲和陈洪进早就对赵宋表示臣服了。赵匡胤若想夺取钱傲和陈洪进的土地,可谓易如反掌。

最可怜的当然还是李煜。当他在宋军重重护卫下乘船渡江、回首江宁时,曾含泪赋诗一首。诗云:“江南江北旧家乡,二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阙今冷落,江宁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该诗真切地道出了李煜在被解往汴梁时的凄苦心境。实际上,李煜也一直未能忘怀他被迫离开南唐皇宫、离开江宁的情景。后来他曾填过一首《破阵子》,词云:“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同类推荐
  •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由明华锋著,作为一本二战将军山本五十六的传记,分章节介绍了山本五十六的童年时代、海军军校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航空兵战术思想形成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也涵盖了山本五十六的家庭生活和意外身死,以及对太平洋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作者以鲜活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二战中的知名将领,点评名将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历史性与趣味性并存,《山本五十六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铁骨铮铮

    铁骨铮铮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它由盛转衰、内忧外患的三百年左右时间里,涌现了一大批杰出将领。时势造英雄,信哉斯言!在《铁骨铮铮:千古流传的大清武将故事》中,我们介绍了以下人物: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水师名将施琅;岳飞后人、镇戍边疆、功勋卓著的岳钟琪;忠勇无畏、抗击英法联军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彭玉麟……中国传统上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除了西汉、盛唐等少数几个时期,中国一向是武备松弛的。中国的杰出武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 李敖全传

    李敖全传

    本书不是以“记时”手法,以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李敖全传》从正文来看是文学的;从脚注来看是历史的;从时间上来看又是整体的(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它是文史的结合,作为历史,“务求其真”,立足于真实,真实得像磐石一般稳固;作为文学,“力求其美”,美中亦求生动有趣。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之我是熊孩子

    我的世界之我是熊孩子

    张小凡穿越到了我的世界中,曾今的熊孩子,现在却要拿起武器,帮助村民,对抗骷髅王!直通地狱!
  • 市场·情场·官场

    市场·情场·官场

    社会舞台无休止的旋转,映现出数不尽的人们心理神态的转换。诸如脑体倒挂下老粗腾达、教授卖饼;大款大腕之既作威作福又空虚无聊;个体经营者不止有狡黠手段,还包藏着小蛇吞大象之志;饥来驱我去者仍终日价奔波于生活线上,日逐生长着永不满足的一点微小的欲望。在思潮纷纭中,两代人的代沟继续加深,见仁见智,少长反目;家庭婚变,笑声与哭声齐奏;有识者弃职从商,忐在他国;而笃学者仍浸润于书卷,不羡高楼不羡金。总之世情幻奇,莫能揣测,善恶同在,天使与魔鬼齐飞,由此生发的人间之喜怒哀乐,悲欢与俱,难以穷尽。
  • 大人物

    大人物

    此时是永徽三年,元庆23岁,田心14岁,适逢太医署要面向社会招收一批十六岁以下小少年做药园生,超龄的元庆通过走后门,居然也去了,从此开始他的新的征途。这故事由小孩担纲,走的是轻松喜剧路线,主旨是医卜和励志,它涉及中医和养生,适合热爱生活的人儿阅读,此外它也是个励志的故事,希望为所有向着目标不懈努力的人儿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小动力。
  • 异界迷途

    异界迷途

    他在寻找一条“路”,一条绝无捷径的路。寻找方向时,他除掉无数抵挡前进的他私自判定的障碍。没有人知道他的路在何方,他迷失,他狂妄的决定来诱捕这个世界的“神”,为此不惜生灵涂炭,万物哭泣……当鲜血沾满衣裳,灵魂变质,而他站在路上时……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绿茵上的传奇

    绿茵上的传奇

    这是一个讲述中国传奇球星赵紫龙故事的书“我希望能够带领国家队冲进世界杯,这是我这辈子的追求!”
  • 梦里花开

    梦里花开

    十年前,他们是两小无猜的玩伴;十年后,他们却成了陌人。一切都只因为十年前的那一宗冤案,改变了她的命运,割断了他的爱恋。可是,命运的线将这两人紧紧地缠绕,任谁也隔断不了那千丝万缕的联系。终于,她违背了对母亲的誓言,决定跟着自己的心意走,即使把复仇抛之脑后也在所不惜。可万万没料到,她作出这么大的牺牲,换来的却是金銮殿上他的出卖!命运之轮继续转动,他和她的缘分是否到此结束呢?十年前的冤案又是否有水落石出的一日?
  • 男人35岁前必读

    男人35岁前必读

    本书以“使你的婚姻更美好”作为出发点,通过感性的文字、新异的视角、生动的事例和贴心的提示,帮助你成为一个好丈夫。书中不仅有周到、详尽的计划,还有很多细致、具体的方法,以帮助丈夫们将自己的婚姻推向更美好的境界。
  • 异界之血誓

    异界之血誓

    女主一觉醒来,却已身在异世。还没反应过来,又被亲生母亲抱着跳了崖。女主抱怨“这才刚来呢,怎么又要死啊”。活是活下来了,却背上了沉重的仇恨,在这个异界,以复仇之名,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星空下神话

    星空下神话

    相依为命的兄弟深情,天壤之别的两条命运之线。当命中注定的别离来临之时,他们会如何选择?本文根据同名漫画改编,与漫画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