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300000004

第4章 矮檐下的少年天子(3)

果然,顺治问的正是这个问题。事实是,那些日子里,多尔衮不仅在夜里经常出入慈宁宫,就是大白天,多尔衮到慈宁宫来,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吉特氏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妻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与吉特氏理应是叔嫂关系。这一叔一嫂,不仅在皇太极驾崩后成了情人,就是在皇太极还活着时,俩人的关系就已经相当暖昧。

但问题是,究竟是多尔衮威胁吉特氏逼迫她顺从,还是吉特氏心甘情愿地做了多尔衮的情人?

这似乎成了一个莫大的谜。谜底也只有吉特氏自己才能揭晓。顺治当年铲除多尔衮的时候,确曾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但由于种种顾虑,顺治的心中还是留下了遗憾。现在,顺治以为,如果再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将抱憾终身,所以,他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向自己的母亲询问。

显然,这是一个让吉特氏颇觉尴尬和难堪的问题,尤其发问者还是她的亲生儿子。不过,顺治多少还给她留下了余地。他只是向她问询那种“传闻”“可否属实”。即便如此,吉特氏又将如何回答呢?

吉特氏虽然有些紧张,心中也多少有些慌乱,但她毕竟是一位经历过大风大浪考验的人。故而,经过短暂的缄默之后,她还是比较从容地回答了儿子的提问。

“孩子,既然你现在提起,那么我也不想对你隐瞒。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终究是事实。你既然想知道,那我就告诉你,你说的那种传闻,确确实实曾经发生过。在那些日子里,我与你皇叔多尔衮,的确过从甚密。就是你父皇健在的时候,我与你皇叔在私下里就已经有了来往……孩子,我现在把一切都告诉了你,如果你现在看不起我这个做母亲的了,我决不会怪你……”

“不,不,”顺治赶紧道,“母后,孩儿只是想释去心中的疑团,别无他意……如果孩儿今日刺伤了母后的心,祈请母后宽谅……孩儿决非故意所为……”

吉特氏的脸上现出了一丝微笑,只是这种微笑里多少有些惨淡。“孩子,你并没有刺伤我的心。这些事情埋藏在我心中多年,我也早就想把它告诉你……我想告诉你的是,当年,你父皇一开始并非想立你做太子,后来,多尔衮帮了我的忙。你父皇虽是皇帝,但多尔衮当时就权倾朝野,加上大清朝那时还未能完全占据关内,你父皇在很多方面就不得不倚仗你皇叔多尔衮。我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私下里与你皇叔来往。待你父皇驾崩,你才年仅六岁,为了保证你我的安全,为了保证你能顺利的亲政,我就不得不继续保持与你皇叔的关系……好在一切都如我所愿。我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顺治朝着吉特氏深深地鞠了一躬。“母后,您为了孩儿,吃尽了千辛万苦,孩儿真不知该如何报答……”

吉特氏笑道:“孩子,我还需要什么样的报答?大清朝在你的手里,能有今天这副模样,我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谁知,顺治忽地又提出一个问题。“母后,当年,孩儿亲政之后,立即逮捕了皇叔多尔衮,不知母后那时对孩儿可有意见?”

是呀,吉特氏与多尔衮毕竟来往多年,而几乎是顷刻之间,多尔衮便烟消云散,这,吉特氏的心中会怎么想呢?再进一步说,如果吉特氏真的是多尔衮心甘情愿的情人,顺治对多尔衮采取那种极端措施,那么,吉特氏的心中定然会有某些看法的。

实际上,顺治当年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铲除了多尔衮势力,多尔衮太过霸道固然是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原因就是,顺治早已风闻了吉特氏与多尔衮之问的关系,顺治不想让这种“关系”再继续下去,因此,顺治当年对多尔衮采取行动之前,并没有事先告诉吉特氏。如此一来,顺治打那时便落下了一块心病:母亲对我当年的行动,可有什么太大的不满?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治。对顺治而言,惟一的“心药”也只有母亲吉特氏了。更何况,顺治还以为,如果这块心病不除,他即使马上死去,也将会死不瞑目。

吉特氏不紧不慢地说开了。“孩子,事已至此,我就没有任何隐瞒的必要了。想当年,你突然将你的皇叔多尔衮打人囚牢,我心中确实有些不解,也有些不快,但后来,我终于想开了,也想通了。我这样想,如果你不果断地铲除你皇叔的势力,那么,你虽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却也只能是徒有虚名。无论是对你,还是对整个大清江山而言,你能如此地大义灭亲,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孩子,我现在对你说,你当年的所作所为,我不仅没有什么意见和看法,相反,我是非常地赞同和赞赏。”

顺治迫问一句:“母后不是在安慰孩儿?”

吉特氏回道:“孩子,这么多年了,我还有安慰的必要吗?”

顺治长揖道:“母后,您如此一说,孩儿就可以放心地去了……”

顺治口中的“放心地去了”显然有别样意思。吉特氏本是个极聪明之人。若是平常,她早就听出了顺治话中的言外之意。可今日不同。顺治的突然提问,使她不由自主地就回到了过去的那段让她刻骨铭心的岁月里。皇太极,多尔衮,还有年幼的顺治,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风风雨雨,她,如何能轻易释怀?所以,顺治说了声“放心地去了”,她也就没怎么留神,只是顺口问了一句道:“孩子,你现在要到哪里去?”

倒是顺治“留神”了,赶紧言道:“母后,孩儿想回养心殿去休息……”

吉特氏“哦”道:“是呀,已是深更半夜,你应该回去休息了。”

顺治留给吉特氏的最后一句话是:“母后,孩儿告辞了。孩儿恭祝母后四体康健、寿比南山……”

顺治离开了佛堂,离开了吉特氏。对吉特氏来说,顺治这一回是永远地离开了。可惜的是,吉特氏当时几乎全然不知。尽管,刻骨铭心的往事,她不可能完全忘怀,但在平日,她是竭尽所能地不去想过去的事情。所以她给自己找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做。在慈宁宫里建佛堂便是一例。她的主观想法是。要把过去的一切完全彻底地埋葬掉。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这一主观想法差不多就要实现了。可今天,在这个佛堂里,顺治那么一问,便把她所有的主观努力全盘否定。她十分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陷入到往昔的岁月里而不能自拔。待她步履蹒跚地走出往昔的泥淖时,她终于醒悟出,顺治此番前来,定有不可告人之事。然而,她自己也明白,一切都太迟了。因为。顺治已经离开了她,而且,是永远地离开了。

实际上,顺治离开她之后,一切看起来都还很正常。他很正常地回到了养心殿。甚至,他还很正常地喝了一杯浓浓的茶。只不过,侍奉他的那几个太监和宫女不知道,他在他喝的那杯茶里,放入了一种别样的东西。这种东西,使他在喝过茶之后没多久,呼吸顿然困难起来。慌得那几个太监和宫女,忙着便要去喊御医。但顺治制止了。

顺治斜斜地倚在龙床上,虽然呼吸十分困难,但面色却也从容镇定。他冲着那几个太监和宫女道:“你们不要……惊慌,朕暂时还不会……有事……”又吩咐一个执事太监道:“你,去把议政王各大臣、内阁各大臣……还有……六部各大臣,统统叫到朕这儿来……要快!”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最高的中枢机构。议政王大臣人数不多,全由满族的王公贵族充任。内阁大臣又称内阁大学士。雍正皇帝执政前,大学士的官阶不高,仅为五品,但却掌有很大的实权,地位当在“六部”之上。“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每部设有满族、汉族尚书各一人,满族、汉族侍郎各二人,还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属官。而实际上,无论“六部”中的哪一部,权力都掌握在满族人之手。

很快地,数十位议政王各大臣、内阁各大臣和六部各大臣,都诚惶诫恐地来到了养心殿。由于时间太过匆促,有好些大臣的官服都未来得及穿戴整齐。只不过,对此时的顺治来说,他已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顾及那些大臣们的仪表了。他要抓紧有限的时间,他要利用有限的精力,来完成他生前的最后一件事。

顺治在龙床上吃力地欠起了身子。“众位爱卿,都……到齐了吗?”

执事太监慌忙回道:“禀圣上,议政王各位大臣、内阁各位大臣、还有六部各位大臣,已经全部到齐!”

“好,好……”顺治勉强地笑了一下。这一笑不要紧,差点把他笑得憋过气去。唬得各位大臣都一起惊恐不安地盯着顺治。

是呀,数十位大臣的心中肯定都有一个疑问:皇上虽说失去爱妃、心中悲恸,可无论如何,也不会变成现在这种光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殊不知,顺治已下定决心要为心爱的董妃董小宛殉情。这种石破天惊的情感,寻常的大臣们又如何能知晓、更如何能理解?真所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性命相许?

顺治竭力地平静了一下自己,然后用一种慢慢悠悠的语调道:“众位爱卿,朕……这么晚了把你们召来,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你们宣布……”

夜已深沉,皇帝召群臣宣布一件事,这事情当然至关重大。所以,所有的大臣不仅连眼皮都不敢眨,而且一个个都屏住了呼吸。

顺治费力地喘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朕……已身患重病,朕自知……当不久于世。所以,朕现在向众位爱卿……口谕,如朕遇有不测,着三皇子玄烨……继朕为帝……”

众臣一片默然。忽地,众臣一起颂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顺治想笑,但又不敢,只得撇了一下嘴。继续艰难地言道:“……三皇子玄烨,年岁尚幼,一时……实难为政,所以,朕想为三皇子……挑选几位……辅政大臣……”

众臣更加默然。谁都明白,当上了辅政大臣,就等于当上了半个皇帝。当然了,并非所有在场的大臣都有这种非份之想。既是辅政大臣,那就要有辉煌骄人的业绩和出人头地的身份地位。寻常的大臣,即使平日与皇上走得很近,恐怕也难以沾上辅政大臣的边。还有,如果你是汉人,纵然你官高入云,也实难入围辅政大臣之列。

顺治接着道:“朕……思虑再三,决定由下列四人……担当太子玄烨的辅政大臣……四人的地位排列,以朕宣布的顺序为序……”

众大臣的耳朵几乎全都竖了起来。顺治竭力均匀了一下呼吸。“第一位辅政大臣……索尼……”

“老臣在!老臣接旨!”看起来老态龙钟的三朝元老索尼,哆哆嗦嗉地向前爬了两步,然后将头叩在了地上。

“第二位……苏克萨哈……”

“臣叩谢皇恩!”一位身材十分魁梧的大臣,爬到了索尼的身侧。

顺治歇了歇气,然后言道:“第三位辅政大臣……遏必隆……”

“臣……在!”一位看来很像书生的大臣,急急忙忙地跪在了苏克萨哈的旁边。

“第四位……鳌拜……”

一位敦敦实实、异常粗壮的大臣,和遏必隆跪在了一起。他,便是后来让朝野上下谈之色变的鳌拜。跪下之后,鳌拜声如洪钟般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顺治挑选出的这四位辅政大臣,都有一番不凡的来历。首先,从身份地位上看,索尼是正黄旗出身,遏必隆和鳌拜都属于镶黄旗,而苏克萨哈则来自正白旗。正黄、镶黄和正白这三旗,在满清“八旗”中称作“上三旗”。其次,这四位辅政大臣都有着显赫的过去。索尼、遏必隆和鳌拜都是清太宗皇太极的亲信旧臣,长期以来,为皇太极入主中原而驰驱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那个鳌拜,曾救过皇太极的性命,为此,他的胸部至今还留有几道醒目的伤疤。而苏克萨哈,虽然不是来自皇太极的黄旗,却是多尔衮的得力干将,更主要的是,多尔衮刚一死,他便起来揭发多尔衮,站到了顺治的一边,因而大受顺治的器重和赏识。

可以说,顺治挑选出的这四位辅政大臣,无论是出身还是资历,其他的朝中大臣确实难以一比。至于后来的鳌拜乱政,仿佛第二个多尔衮在世,则是顺治皇帝所始料未及的事。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顺治,因为顺治的一切早已经被董小宛带走了。

忽地,顺治剧烈地咳嗽起来。好不容易他才晃晃悠悠地吐出一口气来。他那已经十分游离的目光,在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的身上缓缓地扫了一遍,然后轻声言道:“你们……四个辅政大臣,在太子玄烨亲政之前,一定要尽心尽力地辅佐,以确保朕之大清江山永远繁荣和昌盛……你们,可听到朕的吩咐?”

索尼排在四位辅政大臣之首,所以他就率先表态:“老臣已把圣上的口谕铭记在心。老臣决不会辜负圣上对老臣如此的重托和信任!”

苏克萨哈接着表态:“陛下,为了辅佐太子,为了这大清江山,臣即使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遏必隆弓了一下腰背,又慌忙伏下身去。“陛下圣明!微臣愿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献给太子,献给繁荣、昌盛的大清王朝!”

该轮到鳌拜表态了。但奇怪的是,鳌拜一时间竟默然不语,只将头颅紧紧地顶在地面上。似乎,他正在思考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顺治感觉到了某种异样。“鳌拜,你……为何不言不语?”

鳌拜开口了:“陛下,臣自知无德无能,实难堪任辅政大臣一职……承蒙陛下垂爱,如此信任于臣,臣则恭请陛下放心,只要鳌拜还有一口气在,鳌拜当竭尽全力地辅佐太子,决不敢懈怠半分!”

“好,好。”顺治断断续续地道,“你们四位辅政大臣的话,朕已……听得明白。有如此……赤胆忠心,朕……也就放心了。朕现在,给你们下最后一道……口谕,你们务必……听清。”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机构,名家辈出,成绩斐然,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 蒋介石大败迹

    蒋介石大败迹

    为什么蒋介石屡战屡败?为什么人民军队百战百胜?从《蒋介石大败迹》看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从《蒋介石大败迹》看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 汤唯历险记

    汤唯历险记

    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说汤唯凭《色·戒》钱名两全已经够了,她休息了;有人说一脱成名的女明星不会路途长远。而谁都不会想到,汤唯选择了做回学生,回到平淡的学生生活。到底是什么让汤唯放下眼前的名利选择回到从前?又是谁带着她强势回归?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文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文学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6位文学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作品、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疯狂的都市修仙

    疯狂的都市修仙

    在纷乱的都市中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面貌,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但是他们都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身份修仙者,妖怪,轮回转世的僧人,灵兽等。他们穿梭于这缤纷大都市中,过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幸福生活。钱永就是这样的一修仙者,百年前偶然在山上随师父摘草药的时候机缘巧合得到一本无道天书,从而走上修仙的道路,钱勇天生爱财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金钱利益始终摆放在第一位。但是他还是做了很多亏本生意。在仙途中遇见了一生的基友夏侯廉,夏侯廉士一只飞廉是上古的神兽在都市中他的身份是一个赫赫有名的11老大手底下分别有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堂会都有相应的帮主,但只有白虎堂主是个最神秘的帮主他是个只有10岁左右的男孩但是有谁会知道这个仅有10岁的男孩竟然是真正的上古神兽白虎,只因为自己离开了群体而流落这个空间。
  • 苍冥遗脉

    苍冥遗脉

    神奇丹药天生灵韵,夺天造化!天兵出世风云悸动,破灭乾坤!强大妖兽化为人形,手掌轮回!高阶玄者碎裂天地,弹指遮天!肉体强悍的蛮族、嗜杀嗜血的血族、预言未来的灵族、来自死亡空间的亡灵魂者——尽在冥之大陆!一个异能消失的异能者,如何在这以玄力为主流的冥之大陆生存下去…敬请关注:苍冥遗脉!PS:(若是各位观书大大觉得这本书还行的,可以动动手推荐收藏一下~O(∩_∩)O~)
  • 重生之前妻的诱惑

    重生之前妻的诱惑

    一对看似很恩爱的夫妻,可是他们的爱情都是建立于势力,家庭长辈的身上,而这样的爱情终纠还是不长远的。终于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个比她还要漂亮百倍的女人,从而他们的感觉发生了破例。那个女人为了得到那个男人,居然将她这个正牌妻子用车子撞入山崖。
  • 吉乐大盟

    吉乐大盟

    诡异的谜局,有待破解,因为他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没有武修功底的少年,又如何在众多高手之间应付自如?原为钟情一女子,怎么就在阴差阳错之中,意外俘获了众多美女的心?看透杀伐世界的险恶,他本想归隐而去,可是却有一股力量,硬要将他推向未知和离奇的境遇中……生活流,热血流,轻喜剧风格:
  • 乱世巨星系统

    乱世巨星系统

    小说,漫画,以及部分电影电视剧世界,有武侠的豪情,有魔戒与冰火的瑰玮玄奇,也有宫崎骏的温馨默默,希望大家喜欢~无尽的旅行中,有一厢情愿的黯然神伤,有随风飘散的美好过往,也有在江南烟雨里弹剑纵歌,在塞外草原上策马飞扬,到最后,驻足漂泊的驿站蓦然回首,才见灯火阑珊,一切不过是记忆中残破的风景……
  • 我姐姐不是我的姐姐

    我姐姐不是我的姐姐

    十年前,宝藏横空出世,一将军发现宝藏后,将其宝藏位置画成地图,地图分成四份地图碎片,将军把其地图碎片赠其四个部下。后来有人财迷心窍,密谋把将军杀害,在那场屠杀中,一小孩侥幸逃过一劫。后来他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的风云。
  • 王之渊

    王之渊

    吾乃,亚瑟·阿尔托莉亚·潘德拉贡。在无尽的轮回中,早已彻底沉沦……跨越不同的位面,只为寻找此生的意义!吾王将重新——降临于世!不断轮回的圣杯……来自盖亚的追杀,在主神空间的惨痛经历。最后,的最后,谁能告诉我?为何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如此天大的玩笑!!!我的意思早已沉沦,龙血早已不在我身体内沸腾!(? ̄▽ ̄)?女性单身,本书注定不会出现一个男的而且还活到最后,有那一定也是幕后boss!!!当然你也可以当后宫漫了,就是郑。。。有点高,我说的是阵亡,比如。。。百合也可以。。。不会嫁人,王注定孤独一生
  • 媚恋酷王子

    媚恋酷王子

    从小被带到沈家开始寄养生活的曼茵,在长大时突然听说她的身份不过是童养媳,为了报答沈家的养育之恩,她默默地承受这个现实。可是在与沈浩然的相处中,她觉得压抑。沈浩然是个蛮横霸道的富家公子,为了和继父沈先生作对,他处处为难曼茵。后来曼茵遇到了冷峻的赛车手上官安信,上官安信没有恋爱经验,可是他却喜欢上了曼茵,沈浩然知道之后,两个人展开了感情的纠葛……
  • 王军武剧作选

    王军武剧作选

    秦天行经过大家的努力,集结戏剧创作和戏剧评论优秀之作的《长安戏剧文集》终于出版闼……
  • 梦那时青春度似水流年

    梦那时青春度似水流年

    这第一次写,我觉得差不多,可以试着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