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700000002

第2章 东宫烟雨(1)

对皇太子朱标来说,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春天,是最烦人最痛苦的季节。

但他也不曾想到,这是他在人世间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

新春正月,恰是“千门万户瞳瞳日,却将新桃换旧符”的时节,帝都应天城内洋溢着一派升平景象。战火早已远去,人们在废墟上建起了比“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古金陵更显雄伟的应天新城。街衢店肆焕然一新,士庶商民摩肩接踵。到处炸响着爆竹,到处飘溢着酒香。秦淮河上更是彩灯映粉面,丝竹伴桨声。连一向苦惯了的引车担浆者流,那冷了一冬的脸上都绽现出春意盎然的微笑。

但是,皇太子朱标却感受不到这春的气息。

太子所居住的东宫谓“春和宫”,也可称为“龙兴宫”,在这里听不到鞭炮,也听不到喧哗笑语。因为防卫的需要,殿内向来不植花木,故而不可能看到枝头的花蕾或新绿。在这里你只能根据寒暑的变化来判断冬春四季。

惟一能使朱标意识到节日气氛的,便是过春节比平常更繁忙更劳累了。

朱标所处的时代,朝廷尚没有颁布春节休假的制度,君臣们照常上朝。在这点上真不如普通的老百姓活得舒服。

朱标为朱元璋的嫡长子,系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他自洪武元年正月被立为太子,迄今恰好二十五个春秋。洪武十年,因朱元璋颁诏:“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国家一般政务实际上已落到他的肩头。又因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一职,析中书省之政以归六部,六部之奏直达圣裁,所以太子的公务就特别繁忙。每日案牍如山,闹得他宵衣旰食,席不暇暖,任是铁铸的躯体也架不住日锈夕蚀。更不消说,他的身体本就不强,兄弟之中最显孱弱,故而虽四十岁刚过,正值如日中天的盛年,却已渐渐觉得力不从心了。

遵照《周礼》并沿袭历朝规矩,从“正旦”夜漏未尽七刻钟鸣,皇帝及在京文武群臣在奉天殿行大朝仪,大家互相拜年;拜年而后又于谨身殿大排筵宴,君臣举觞同贺;再而后浩浩荡荡前往太庙祭祀皇帝的祖宗及配飨的功臣英魂……最隆重最繁琐的则是大祀天地。祀前斋戒七日,使其以整洁之身面对神明。到了大祀之日,又是戴月起床,冒寒出宫,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之方泽。连同大明、夜明、星辰、太岁、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及风云雷雨诸神都已祀过,皇太子略松口气,已然卧床难起了。

所以,上元灯节的前夕,宫内即悄悄地流传着太子得病的消息。却只见太医们一遍遍被召进东宫,又各自冷着脸子回去。据说只是“偶感风寒”,但吃的什么汤药,却严格保密,无人能够知晓。

当然,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太子妃吕氏即是晓得病情的一个。

这一日,姓左的一位年长御医给太子把了半天的脉,而后说句:“不妨事的,将息数日便好。”然后开了药方,无非人参、黄芪、甘草、白芪之类。待向太子床前跪辞过,拿起医包走到廊前的时候,却被太监唤了回来,说吕娘娘有话要问。御医便又躬着身退回。在西厢房里,隔着纱幔与吕妃唧咕了几句。吕妃忍不住呜咽起来。后来,送走了御医,吕妃重新洗了脸匀了面,等再至太子榻前,已是笑意盈盈了。

不一会儿,汤药已然熬好。吕妃便用一只耀州窑的白瓷刻花碗盛了药汤,一匙一匙,亲自喂进太子嘴里。

“没事的,”吕妃说,“御医只是嘱咐你注意歇息。‘三分医,七分养’呢。”

“你拿药方我看。”太子说。

他看了药方,果然也没有什么,随手扔在一边。又问随侍的太监:“刚才我打盹儿的工夫,可有人来过吗?”

太监说:“是秦王遣一位姓莫的长使来过。”

太子便有点警惕:“秦王府的人?来做什么?”

“说只是代秦王问太子的春安。他自己不方便来,否则早就专来拜年了。”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他都说些什么?”

“莫长史也没说什么。只是说,秦王感谢太子殿下的关照。”

太子便闭上眼睛,且挥手让他们退出。

太子呻吟似地长叹口气,心里怨道:

“朱校啊朱校啊!我这病恰是你折腾出来的呀!”……

太子的病的确与秦王有关。

洪武帝共有二十六位皇子。乃是:太子标、秦王樉、晋王、燕王棣、周王棣、楚王桢、齐王榑、赵王杞、潭王梓、鲁王檀、蜀王椿、湘王柏、代王桂、肃王模、辽王植、庆王、宁王权、岷王楩、谷王橞、韩王松、沈王模、安王楹、唐王、郢王栋、伊王。最后一位皇子楠,刚刚满月便夭殇,故未册封。

以上二十六位皇子之中,秦王樉、燕王棣、晋王、周王柿、楚王桢、齐王樽、赵王杞、鲁王檀为洪武三年册封。而蜀王椿、湘王柏、代王桂、肃王模、辽王植封于洪武十一年。直到洪武二十四年,即皇太子朱标得病的去年,又封了庆王、宁王、岷王、谷王、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伊王。

在朱标的二十几位亲兄弟之中,有的已经天殇,有的年纪太小;而年纪不算太小,已经能够参与国事“为皇上分忧”的,或直言日“能对明王朝产生影响的”亲王之中,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属皇后所生,即他的嫡亲兄弟,共有四位,即老二樉、老三桐、老四棣、老五棉。其他的,都是洪武帝之孙妃、李妃、郭妃或其他姓氏不详的妃们所生的了。

太子对朱樉、朱相、朱棣最为重视,十分操心;尤其是老二秦王樉,他更是爱护备至。但竟是老二让他伤透了脑筋啊!

此事还得从建国之初说起。朱元璋雄才大略,放眼长远,曾与群臣商议迁都。候选的城池如洛阳、开封等虽也有诸多优势,但权衡再三还是选中了关中即陕西西安。恰如御史胡子祺所说:“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普天下莫如关中也!”朱元璋很以为然。但不知为何,此事议过,却不了了之。

迁都事虽已搁浅,但毕竟“普天下莫如关中也”之论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为控制西北,便将其嫡亲二子朱樉封为汉王,驻藩西安。足见其对二皇子的器重。然而,不承想朱校并不领情,倒是私下里常吐怨言,怨父皇罚他来边远贫瘠地方受苦。埋怨倒也罢了,竟十分娇纵,对地方官吏和驻边将帅多有不恭,甚至滥杀无辜,惹得民怨沸腾。他以为离京城太远,父皇对他的言行听也听不清看也看不爽,想管教亦是鞭长莫及。殊不知父皇因过分的器重,也便予以格外的“关心”。洪武帝何等人物?他可不是浑浑噩噩糊糊涂涂的庸王。秦王的诸多恶行劣迹早已通过不同渠道传到他的耳朵。于是,龙颜震怒,决定治朱棱以罪。

然而,真要治罪了,他却又考虑得很深很深……

洪武帝担心的倒不是一般的犯法违科,而是朱棣这小子在关中究竟有无“异谋”?倘有“异谋”,这小子以“河山之胜”、“诸侯之望”,“举天下”而与老子抗衡,那可怎么得了啊!

思忖再三,洪武帝秘密将秦王押回,交宗人府看管审查。同时令皇太子前往陕西,调查取证,然而太子出行的名义是“巡抚陕西”,慰问关中父老及驻边将士。

就在去年的中秋八月,太子朱标点齐了随行的文武臣僚,浩浩荡荡地出城了。

出城那日,本来天气晴朗,却忽然彤云蔽日,轰隆隆一阵霹雳震撼殿宇。洪武帝大为惊骇,是夕竟夜无寐。辗转反侧,遂召来精通《周易》者入宫占卜吉凶。然后遣中官持谕追赶太子的车驾。

第二天,太子在路上见宫中秉笔太监胡公公飞马而来,喘吁吁高呼“太子接旨”。他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未免忐忑。不想圣谕的意思却是:

“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是威震西北之兆也。然一旬久阴未雨,惟有雷火,颇令人疑。因占有‘阴谋’,特嘱尔宜慎举动,严加宿卫。至陕则施仁布惠,以回天意。钦此!”

太子连读三遍,一时未捉摸透皇上的深意。

经数千里跋涉,好不容易到达西安,时令已是秋末冬初。顾不得鞍马劳顿,太子忙巡查视事。陕西本是大省,辖八府二十州九十五县。不要说踏遍山山水水,就是挨个儿到九十五座县城站上一站,那也不是轻松的勾当!更无须说,还要接见地方官吏,赏赐有功之臣;还要视察兵营,激励各级将士;还要理刑狱,查仓廪,访问耆老,拜谒寺庙……虽是象征性的,却也劳神乏骨。

自然,最要紧的还是调查秦王究竟犯了怎样的罪愆。查来查去,看来主要是恃宠放纵,未能严于律己。间或潜出王府拈花惹草,竟至强奸民妇,进而又指使扈从将民妇之夫活活打死。此外秦王口无遮拦,常于酒后发泄对皇上的不满;尤其对“迁都西安”一事过于敏感,竟至口吐脏字,大骂持此议者纯是“浑鸟”!……自然,如果设身处地为秦王着想,其真实意思,大概是担心迁都之后,失去他所眷爱的这座王国吧?

然而,秦王究竟有无“异谋”?

此事干系重大,却也最是难查。

何为“异谋”?皇上说的“异谋”指的是什么?

太子倒是在秦王府里住过,却并不见有什么“杀气”。他亦曾拐弯抹角地试探过与秦王最投契的人,包括卫所将校们的口风儿,竟也瞧不出有异常的迹象。总之目前为止他还拿不到秦王有“异谋”的证据。

归根结底,皇上此番令他来处理秦王一案,他老人家究竟想的什么?设若皇上是要治之死罪——依皇上的秉性,未必“虎毒不食子”,“异谋”的小把柄儿说安也是能安得上的!然而,设若皇上不欲治之死罪,而仅仅是要摆一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姿态,做出番“大公无私”的样子给世人瞧,那“异谋”之谓纯属无稽之谈呢!

……对了!父皇曾特为谕示他“震雷”云云,是否要他“雷声大而雨点小呢”?

皇太子朱标反复揣摸。总不得要领。

他当然知道,此番巡陕,是要锻炼他处置棘手事务的能力。皇上亦曾谕示他:“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勋劳,达人情,因物理,故处事妥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这回就是要看他是否能达人情因物理,处事妥当。办得漂亮不但皇上高兴,就是天下臣民亦得服膺钦佩;而一旦将事情办砸,其后果如何,他一时还想象不出……

皇太子又是疑惑,又是愁闷,又有点烦躁不安,又有点胆战心惊。这万般苦处,却又不好向别人倾诉,于是便化作毒液,侵害了五脏六腑。更兼初到西北,水土不服,食也食不好,睡亦睡不宁,爬山越岭,颠踬蹉跌,渐渐便支撑不住,已然有恙在身了。

但他必须强打精神,不能让别人瞧出一丝病态。因为他是太子,是国之“储君”。人们喜爱的当然是一位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而且既有仁爱之心又有治国才能的天才!

毕竟巡抚陕西的时间有限,他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对皇上、对国人甚至对秦王、对自己都要有个交代。于是在征询了护从大臣的意见之后,采取些明里暗里的手段,将秦王强奸妇女致死人命的事情化解,使原告苦主当堂撤诉。至于秦王说的些个“醉话”,虽也有只言片语属实,但迭经人们传播,苍蝇已变成了大象。权且记录在案,待回京与秦王质证,然后请示圣裁。

皇太子好歹熬到农历十一月末。“冬至”将至,陕西早已是冰雪封地,彻骨之寒眼看要将病孱之躯击毙。只好打点行装,撤返京师。

他斜躺在轿车里,一面借手炉、脚炉取暖,一面偷偷服药,在半昏迷状态里与鬼魅抗争。

他有时望着茫茫雪野,觉得此行与此生或许如雪野般的一无所有。

太子此番巡陕,倒是有一件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便是在他离开西安之前,忽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士子来拜,并献上一张陕西省的地图。展开一看,不禁又惊又喜:只见全陕西省八府二十州九十五县,一山一水,一关一隘,沟壑草木,矿产资源,皆朗朗分明,标得清楚而准确。他重赏了进图者。乘着一时的兴奋,准备草拟一份《进图表》。他知道对父皇来说这是一份极好的礼物。父皇不喜欢珠宝,喜欢的就是土地。他太了解父皇的脾性了!

他在《进图表》中含蓄地表达了勘察测绘之苦。他相信父皇能从这地图上看到皇太子的足印……

然而略一思忖,他又突然有了另外的想法,并为刚才的想法感到了羞愧。

他“哧哧哧”地将《进图表》草稿撕碎……

“唉!也真是折磨了二弟!”病榻上的皇太子又喃喃着。

自打巡抚陕西回来,朱樉便三番五次派人来东宫打探消息。但太子不漏一点口风,闹得朱樉提心吊胆,如热锅上的蚂蚁。

其实,不要说朱樉,连太子本人也心里没底。

最近的几年,说是“君臣和睦”、“国泰民安”,但奸佞出的也不少,连开国的功臣勋旧都有不少落马。轻则发配,重则杀头,甚至株连九族。尤其是一个“胡惟庸案”,牵连了多少人啊!先是胡惟庸以左丞相职图谋不轨而伏诛,一时震动朝野。而后又有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胡党”共一万五千人受株连。甚而太师李善长畏罪自缢;致仕大学士宋濂(曾经是太子标的师傅)被抄家、发配,死于路上。父皇近来又命刑部以肃清逆党事“播告天下”,告示上被列入“胡党”名单的就有韩国公李善长,列侯胡美、唐胜宗、陆仲亨、费聚,已故侯顾时、陈德、华云龙、王志、杨璟、朱亮祖、梅思祖、陆聚、金朝兴、黄彬、薛显,以及都督毛骧、陈万亮、耿忠、於琥,凡二十人。对这些人的罹祸,虽多是其咎由自取,但太子心里,却隐隐有些痛惜。

那一回,他大着胆子为李善长说了几句话,不仅未起作用,反倒惹皇上生气,也伤了他们父子间的和气。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凯恩斯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热门推荐
  • 邪域霸天

    邪域霸天

    先前在一个软件上发了一章,这次换一个软件。在七域混乱中的各大势力风起云涌,面对着今后的未知,无比无奈。在这七域之一的邪域有了第一个七星,改变七域排名的事终于发生。(我如果可以的话会将七域都写成书,分别记述七域主人公)
  • 末世之同行

    末世之同行

    黄黄白白的脑浆,满地令人作呕腐烂与新鲜交杂的血肉,身后怪物刺耳的嘶吼与人类的惨叫交织出一首盛大的末日交响曲。东方玄幻类型的末日,怪物使用了山海经的设定,考据党请不要深究本文1v1ps:男主不是人
  • 光明系统

    光明系统

    黑道教父重生携光明系统重新做人,我真的是好人,因为只有多做善事我才能从系统得到更多的功法,超能力......
  • 破坏神传记

    破坏神传记

    一个从仙界的顶端跌落到凡间的捣蛋鬼,看他怎样将破坏神的本质发挥到淋淋尽致,歪打正着的走上一条不平凡的修仙除魔之路。
  • 大兵王

    大兵王

    他是数股国际海盗、悍匪的精神领袖,无数所谓‘恐怖分子’宣布向他效忠。无论是在中东还是东欧,亦或者是北非和东南亚,只要曾经跟他有过敌对关系的人,无不对之闻风丧胆。
  • 溺宠萌妃

    溺宠萌妃

    她:沐氏集团小公主一枚,小小年纪就显示出她卓越的经商头脑,是集团幕后最高决策者。他:南苍摄政王权倾天下,天下第一庄庄主富可敌国;待人冷漠疏离,却独独对她宠溺有加。当迷糊的她遇上那个待人淡漠疏离他;当他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守候着她;【片段】“焰、、、”如玉石般漆黑的眸子呆呆的看着他。“我在,睡吧!”轩辕焰坐在床边,指腹摩挲着沐沐娇艳的脸颊。“焰、、、”“乖、我在”“焰、、、”“宝贝儿你怎么了?”“你可不可以上来陪我睡呀!”说完整个小脸红得都可以滴出血来似的。“好!快睡觉吧!”他叹了叹气,转身上去把她抱在怀里,真是个磨人小妖精。几年后再次相遇她已不认得他,而他依然如初般宠溺着她!
  • 我这一辈子都要赖着你

    我这一辈子都要赖着你

    他们是一对兄妹(没血缘关系的哈)。她深爱着他,他也是。就在千玺生日那天,梦瑶跟他表白了,但是千玺却拒绝了,因为千玺妈妈要让千玺当明星。就在梦瑶伤心的时候梦瑶又遇到了另一位宇宙级别的明星...“哎,世勋,你看那不是晓林“老公”吗?”“什么啊!那是...”不过,有情人终成眷属,千玺给梦瑶坦白了一切,因为,他不希望他的女人跟别人在一起...但是,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千玺的“初恋女友”卡洛儿,回来了!那千玺和梦瑶还能在一起吗?
  • 我是妖精我怕谁:妖骨毒妃

    我是妖精我怕谁:妖骨毒妃

    她是逆来顺受的卑贱婢女,替小姐代嫁,半路被劫,落在一个冷面冷心的人手里,无尽的折磨欺辱,她都不温不火逆来顺受。本想与世无争,便能保全自己,哪知仍然逃不过阴谋暗算,被人下毒丢下悬崖。三年后,浴火重生,她是魅惑天下的鸾凤国圣姑,艳绝天下,貌绝古今。凌野醉,我要让你为我神魂颠倒,更要让你家破人亡。
  • 绝世王妃很妖娆

    绝世王妃很妖娆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有着血腥的一生和悲惨的过去;她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南朝才女,本应无忧无虑,却因溺水而死。死后重生,她变成她,重蹈了上世的路,却又多出一个他……迷茫,不安,占据了整个心灵。是该放手一搏,还是就此放弃?曾经的背叛还历历在目,即使已有千日之久,也依然铭记在心,他,真的可以托付吗?他,曾是南朝的铁血三王爷,手握兵权,却惨遭陷害,双目几近失明,武功尽毁。年少时曾许诺,要给她一个家,却又爱上了另一个她……到底该怎么做?是遵从本心,还是成全诺言?一场爱,双方却都在迟疑,他们,能否走到一起?最终会是是完美,还是遗憾?
  • 天道神捕

    天道神捕

    一人一刀一天啸。一花一木一飘摇。求道却哪知天无道。成神却哪知天无神。亿万光年的追缉,玄世幻空的追捕。定要问鼎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