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700000026

第26章 遗憾的诏书(1)

朱允炏的登基仪礼在朱元璋崩逝后第六天举行。

这一天,他先去南郊告祀天地。继去太庙追尊四世宝册,谥洪武帝为高皇帝,庙号太祖。尔后到社稷坛再行祭祀。回到皇宫,脱下祭服,换上衮冕,登临奉天殿。其时早有拱卫司陈卤簿,锦衣卫列旗仗,教坊司置大乐。典仪所还在文楼、武楼之南摆出了由马、犀、象驾驶的天子车辂。只听钟鼓敲,鞭鸣,大乐奏响,天地间回荡着韶乐《飞龙引之曲》的旋律。嗣后文武百官依序上贺表,行礼,舞蹈,以手加额三呼“万岁”,声浪如山呼海啸。然后,突然沉静下来了。万物生灵屏住气息,只听承制官宣读新皇帝的即位诏书。诏曰:

天降下民,启祚之君。我皇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统有万邦,宵衣旰食,弘济民艰,凡事有益于天下者,无所不用其心。政教休明,规模宏远。朕以眇躬纂承大统,恭依遗诏,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即皇帝位。夙夜思惧,思所以克相上帝,以无忝皇祖之大命,永惟宽猛之宜,诞布维新之政。其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于戏!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当遵先圣之言,期致雍熙之盛。百弼卿士,体朕至怀。

然后又是群臣们的山呼“万岁”。新皇帝下御座,离殿。他的前头有尚宝司官员捧着传国玉玺,由导驾官引导,走向后面的华盖殿。此时韶乐大作。乐工们演奏的是《定安之曲》:

九五飞圣龙,千邦万国敬依从。鸣鞭三下同,公卿环佩响丁冬,掌扇护御容。中和乐,音吕浓,翡翠锦绣,拥还华盖赴龙宫……

这是一个云开日朗的好天气。对这样的一个好天气,人们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希冀。特别是蒙受大赦的囚犯,获得了再生的机会,对新皇帝感恩戴德啊!

但是也有窃窃私议:按古礼,“天子七月而葬。”然而老皇帝的梓宫才仅仅呆了六天,连“殡”的日期都不到,便在新皇帝登基的当日,安厝于钟山孝陵了。此太平盛世,非战乱年代,何必匆遽乃尔?

又有怪者:依新天子的仁慈本性,他是不会轻易惩治人的。然而刚刚登基,便向太医院开刀,治诸医罪;而独擢戴思恭为太医院使。那些被杀或被关押的御医,是不是冤枉呢?

这也都是小事,无所谓的。但又据说,高皇帝临终前密召驸马都尉梅殷,令他“小心燕王”。一旦燕王闹反,梅驸马即辅佐新皇帝讨叛。梅殷乃宁国公主之夫,是太祖十六个驸马中最喜爱的一个。曾被太祖誉为“精通经史,堪为儒宗”。虽则喜爱,但以太祖之英明,会托一介“儒宗”去讨叛吗?……可疑。但确有人如此议论。

关于太祖密召梅殷之事,也仅是空穴来风。然而,在新皇帝刚刚登基,宝座尚未坐热之际,他便惹恼了燕王,使得叔侄间尖锐对立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可是真的,不容置疑。国人被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震懵了!……

长眠于钟山的大明朝开国皇帝呀!你所构想的“周公辅成王”的太平世界,这叔侄俩能给你办到吗?

“皇上晏驾了!”

“皇太孙即皇帝位!”

中国毕竟太大。当京师的文武百官朝向朱允炆山呼“万岁”的时候,在遥远的北平,燕王刚刚得到他父亲去世的消息。

那一日,他正与燕山左护卫指挥张玉、中护卫千户丘福、蒙古人骑兵指挥观童、千户火真、王府右护卫副千户徐祥等,在存心殿饮宴。他们刚刚检阅过骑兵的训练。他们对骑兵的刀、枪、箭等兵器的使用进行了考核。根据“骑卒必善驰射枪刀,步兵必善弓弩枪”的“教练军士律”,按规定,每人给十二矢,至少有一半即六矢须达到一定距离,并在规定距离内射中。将弁的射程标准是一百六十步,军士则一百二十步。而在五十步之内则必须射中,才算及格。但这标准对有些兵校来说还显得过高。他们在马下尚能达到,而一旦上马奔驰,几乎箭箭都要射飞。燕王发急,令观童、火真等好好教习。

然而观童、火真他们对战马的不足甚有牢骚。因为那时候朝廷实行的是“官牧”与“民牧”相结合的办法。牧马的重点放在江北。太仆寺专在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设立牧马草场,每年正月至六月上报“定驹”,岁终就要考其“马政”,看究竟产驹如何。或许措施不得力之故,这几年马驹产的少,种马死亡或得疾者倒渐渐增多。这种状况,根本无法跟北元的骑兵相抗衡。所以他们发急,皇上也发急。皇上在前不久予燕王的几道敕谕中,最担心的就是骑兵。整个国家的骑兵总数,不足北元的五分之一。皇上对此幸也知晓,故指示燕王:“方今马少,全仰步军。”对这数量极少的骑兵,则必须加强骑射训练,“养锐以观胡变。”

他们在议论骑兵的时候,自然也议论到皇上对燕王的眷爱与倚重。尤其最近的一道敕谕中,皇上对燕王称“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将燕王已视为独撑国家社稷的柱石了!作为燕王的直属将领,怎不由衷高兴,引为自豪!他们频频向燕王敬酒,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

而恰在此时,突然端礼门上的一名将校飞也似冲入殿内禀报:

“皇上,晏、晏驾了!……”

犹如平地一声炸雷,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一片杯盏落地破碎之声。

燕王在那一刻头脑里一片空白。他忘记了怎么出的存心殿,忘记了怎么在王府外迎接颁诏钦使。他接过诏书,先急急浏览一遍。

皇帝诏曰:朕受皇天之命,膺大命于世,定祸乱而偃兵,安民生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今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益于民。奈何起自寒微,无古人博志,好善恶恶,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忧惧,惟恐不终,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念之有?皇太孙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凡丧葬之仪,一如汉文(帝)勿异。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尚未读完,只觉得眼前金花乱溅。顿足捶胸喊一声:“天啊!”几乎晕厥过去。

他强使自己镇静下来,忍住眼泪,注意到遗诏上尚有几条命令:

一、天下臣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嫁娶饮酒皆无禁。

二、无发民哭临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晡,各一十五声,举哀,礼毕。非旦晡临,毋得擅哭。

三、当给丧及哭临者,皆毋跣,身带毋过三寸,无乐车兵器。

四、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中外官军戍守官员,毋得擅离戍地,许遣人至京。

五、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护卫官军王自处分。

六、诸王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这诏令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不禁令他疑窦顿生:为何不准诸王赴京哭丧?这岂不是有违人伦之理吗?为何指示“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这岂不是释去了诸王们的兵权吗?诸王们的兵权以他燕王最重,这一条分明是冲着他来的,是朝廷对他采取防范措施了!

燕王怒发冲冠,气愤填膺。他怀疑有人谋权矫诏,甚至皇帝的死因都值得怀疑呢!……

燕王急令左右:“快请道衍来!”不想背后应一声:“和尚早来也。”果然,道衍已站在了他的面前。燕王将“遗诏”扔给他。道衍遂字逐句琢磨了半天,才说:

“此可疑也!”

道衍劝燕王冷静,先弄清京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再说。怎奈北平与应天相去遥远,偏偏颁诏的使者走得又慢(或许是有意走慢),实际上使者也不可能会了解内情的。他只知道朝中“用事者”现今是兵部齐大人和翰林院的黄大人。问皇上何病而死,使者亦不甚了了。不过他倒是提供了“太医们除戴思恭无事外,其他人多被治罪”的消息。他们说这话的时候,洪武皇帝已经安葬了。但燕王觉得死因可疑,决定去京里看看先皇的遗容后再说。

燕王与道衍计议一番。一面派人分头和宁、齐、周、辽等王联系,邀约他们一起行动,都去京师哭丧;一面紧张地筹备赴京事宜。

第二天,燕王点了王府护军一千人,由屡建奇功骁勇善战的蒙古族指挥使观童统领,中护卫千户丘福为副。他和世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服了“斩衰”,匆匆上路。道衍和尚随驾从行。

风雨兼程,晓行夜宿。燕王晴时骑马,雨时坐辇。有时他也把道衍拽进辇内,两人议论着,到了京师之后将会看到些什么,以及如何应对。

车辚辚,马萧萧。辇内的燕王时而泪雨纷纷。道衍知道他这泪不全是为先皇流的,大半应是为自己流的。这两三个月,以至近几年来,燕王经受过两次痛苦的重创。先是太子薨逝后东宫之位本应属他,而先皇亦曾有过明示的,不料风云突变,让他的侄子取而代之!伤口刚刚抚平,他将烦恼置诸脑后,遵朝廷之令尽心竭力守边,先皇视他为国之柱石,且以“成周之治”来暗谕他在将来朝廷中的地位。没想到朱允炆不但不将他拿周公对待,竟然一登基便削他的兵权,还不准他进京奔丧!这回的打击比上回来得突然,也来得沉重。真叫他忍无可忍,却又手足无措呀!……

此时道衍忽然自言自语:“天象有变?天象有变?……”

燕王拭一把泪,莫明其妙:“你说什么?”

道衍作沉思状,仍自言自语:“先皇帝敕谕中曾说钦天监观天象有变,道是‘胡兵入寇’。然则胡兵未入寇,倒是皇上晏驾了……莫非钦天监报错了吗?”

燕王一愣。听出道衍话中有话。他暂时丢开伤悲和烦恼,思路也转到“天象”上来。他想,“天象”有变,乃朝廷之变,而非“胡兵入侵之变”,钦天监果然报错了。

然而道衍和尚似乎悟出点儿什么,双目灼灼地对燕王说:“钦天监看天象有变,谓寇自北方来,南侵帝座,帝座危急。钦天监报的也未必错呀!”

燕王心里一动,若有所悟。他扪心自问:南侵帝座者,倘非胡人,那又会是谁呢?……

道衍似乎已大彻大悟,颔首说道:“天象有变,势所趋也。先皇帝三番五次敕谕殿下,无非要殿下做好‘应变’的准备呢!”

燕王终于听清了道衍的“话中之话”。便沉默起来。两手紧攥,胸也挺直,身上陡然充满了力量。

此时光线忽暗下来。燕王透过辇车左门,见南面天际风起云涌,随即有大滴的凉雨飞进辇亭。道衍想闭一闭辇门,燕王却说“不必”,反把辇门开得更大了。不一会儿便降下瓢泼大雨。

燕王看到雨打在车辕上、马背上,溅起尺高的浪花。他的军队仍在风雨中继续行进。他觉得不能自己坐在辇里避雨,便将身子探出辇门,招呼护辇的军士:“把我的马拉来!”

燕王也骑上马,与他的将士们一起顶风冒雨。在这灰色的旷野里,无情的雨浇在燕王雪白的丧服上,更增添了悲壮色彩。

建文帝坐在乾清宫里。黄龙袍外罩了麻裳。

即皇帝位后,他对礼部官员说,他要为高皇帝服丧三年。礼部请“以日易月”,即服丧三十六日。建文帝说:“朕非效古人凉阴之言也。朝则麻冕裳,退则齐衰杖,食则粥。郊社宗庙如常礼。”果真如此,每餐以粥充饥,身体哪堪其负呢!但他的至孝早就朝野闻名的,大家也只好依他。

他只把自己迁入了乾清宫。他的妃子马氏仍住在东宫。他们已有了儿子。他准备等明年元月立了建文年号之后,再册封皇后、皇太子。在目前的这个时期,他的母亲吕妃,以及他的祖母们,都还住在原来的地方。

在这显得过于高阔的乾清宫,二十一岁的建文帝总觉得御座过于高,龙案过于大。祖父的灵魂应该是极亲切的,但不知为什么,他拒绝这灵魂。他怕听到他的气息,怕看到他的影子。为此他令内侍通宵都亮着灯烛。他还要求佩刀宿卫的锦衣卫时刻不离寝室。

经常到他这儿来的是齐泰和黄子澄。齐已升兵部尚书,黄则以翰林院修撰为太常卿。二人为新皇帝左膀右臂,同参军国事。关于齐泰。过去朱允炆对他虽不如对黄子澄更熟悉,但此人颇为高皇帝赏识。他原名齐德,有一年因雷震谨身殿,高皇帝准备去郊庙祈祷,选择历官九年无过错者陪祀,选来选去就选到了齐德,皇上当即赐名为泰。改名的意思,无非是希望以其人之德,换取国家之泰,足见高皇帝对此人的器重与期望。为此,建文帝对他格外存了敬意。高皇帝遗诏中关于不得诸王临国奔丧,以及王国军队一听朝廷调遣这两条,即出自齐泰之意。

建文帝受此二位文士的影响,登基后想马上表现出与洪武朝的区别。针对老皇帝刑法过严等弊端,极为突出其“仁政”特色。刚刚安葬了老皇帝,泪渍尚未洗去,君臣三人便在乾清宫商讨以下方案:一,广求人才。下令文臣五品以上及州县官各举所知;二,下令省并州县,革除冗员;三,下令赦死罪、宽刑狱、蠲逋租(即免拖欠租税)、赈灾荒……忙得不亦乐乎。

这已是六月之初。早朝之后,齐、黄二人又被召进乾清宫。今日要商议的还是选用人才的事。建文帝将吏部送来的一本花名册先递给黄子澄。黄子澄便与齐泰一起翻阅。名册极厚,人才济济,二人看得头晕眼花。忽然黄子澄“啊”一声,手指往名册上一戳。齐泰一看,是汉中府教授方孝孺的名字,便说道:“啊,希古先生,听说过,这可是旷世之才呢!”

建文帝便问:“这位希古先生何许人也?”

黄子澄便介绍说:“希古先生名方孝孺,字希直,一名希古。此人学问深厚,出自景濂宋公门下,一代大儒也。但说来也有意思——这位希古先生曾两番被荐进京,两番蒙高皇帝召见,知是人才,却未重用……”

建文帝说:“这又怪了。既是人才,为何未重用呢?”

同类推荐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文明灾难

    末世之文明灾难

    末世来临!世界被丧尸占据!人类能苟延残喘!叶天重回末世!人总该有些选择!叶天轻轻擦着手中正在滴血的刀!轻轻的说道“”我还能重来吗?
  • 哥哥也想当主角

    哥哥也想当主角

    十万年前,龙族、凤族、大鹏、火螭、饕鬄、三足乌、混世魔猴......等大妖纵横天地,天地间大妖无数。人类只有和众多种族一样,沦为妖族的奴仆和食物。直到五万年后的某一天,天地间那些家族传承困难的妖族大妖开始悄无声息的消失在鸿蒙大陆。人类发现了,于是开始和众多种族开始策划着反抗妖族的计划。再过五万年,一个家族被自己亲哥哥灭掉的小男孩,面对着自己哥哥的追杀,不得不开始逃亡之旅.....~~以上属于一本正经的简介,下面可无视:主角:火遁—豪火球之术。空中落下一把巨大的血红色镰刀,刀刃上布满了金黄色的花纹,那是鹰长空的武器——断月。要和我缔结契约吗?快唤起内心压抑不住的中二之魂吧。
  • 笔记里的幻想乡:新史

    笔记里的幻想乡:新史

    以一个人类的角度看待妖怪的编年史是怎样的体验?也许它会让人不适,也许它会带来危险。但无论如何,对大部分人来说,这都应该是件很值得兴奋的事情。当这些妖怪所经历的波澜壮阔被刻画在一张张白净的纸片之上时。这大概就是幻想乡了吧。PS:如果说日常脱线就是这本书的剧情的话那还真是太好了。PS1:反正这就是个没事就写在笔记本里的日常过脑东方同人故事。PS2:日更果然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呢,看看大概能保持多久?PS3:请不要发【奇怪的】广告。感谢您的体谅。PS4:旧本已经被算无效了,当新史差不多结尾时会以番外的形式从头补齐旧本。如果各位嫌已经无效的旧本占位置的话,请退一下旧本收藏吧。
  • 阴阳术天才星魂异界游

    阴阳术天才星魂异界游

    阴阳家右护法星魂突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异界,强大的阴阳术在异界又会掀起怎样的狂澜
  • 竹马男神来找茬

    竹马男神来找茬

    “乔乔,我头好昏眼好花……”“乔乔,我肚子好难受……”“乔乔,我下面憋得慌……”婚前,他千方百计费尽心机想着如何把那只青梅吞入腹中。婚后,她总想着如何逼迫这只扮猪吃虎的竹马离婚。终于他签下离婚协议,就在她以为二人再不会有交集时,他却失去一切,成了一个小小的搬砖工……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宋南迁

    大宋南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寻访宋朝的“圆明园”、花石纲“压沉”东京汴梁、满朝宠臣皆酷哥帅男、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自家“神兵”助金人破城、繁华帝都变人间地狱和风的侧面:秦桧“站起来了”!
  • 天台菩萨戒疏

    天台菩萨戒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道之五行神修

    问道之五行神修

    千年修得仙,万载一世神。道不尽世间繁华,亦承载一世悲凉。问道问道,何为道?且看我沈苍生如何踏破这苍穹大地,成就一代真神,君临天下,傲视群雄。管他苍天认与否,我自封神天地间。逍遥一生无人敌,大道唯我沈苍生!
  • TFBOYS灿烂时光

    TFBOYS灿烂时光

    一天,安庆雪在机场,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后来,庆雪和那个人在一起了,还有她的闺蜜,和那个人的兄弟见面了,过了不久,他们也在一起了!!后来,她们有情敌出现,他们会怎么解决捏?细看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萌萌的分界线——————————————后来他们结婚了,生了小宝宝。从此,他们幸福的在一起了!!真羡慕他们啊!希望通过考核,我真的很想写文章,来给读者看捏!!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