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700000032

第32章 “削藩”第一刀(4)

“穿铁裙子的贡妃”早已永远地去了。但她的骨肉还鲜活于世上,那就是他和周王。尽管他和周王彼此间从未涉及“生母”这个敏感的话题,他们也从未表现出过分的亲密,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的感情总是相通的。相对而言,太子朱标,以及秦王、晋王,都比周王朱棣要疏远一些。他相信周王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周王肯定也知道:“穿铁裙子的贡妃”的故事,周王肯定也知道,可怜的贡妃曾经生育过洪武皇帝的四子和五子。他和他无法直面而视,互诉衷曲,公开地议论一下如何祭奠他们惨死的生母,这便是人世间的可悲之处!

那么今夜的恶梦,没准儿也是贡妃即他的生母托梦于他,让他救助自己的骨肉兄弟。因为据说神仙或鬼魂,才有能力“托梦”,而活人是“托”不起“梦”的。想到这一点,燕王顿感毛骨悚然,同时忧心如焚。“必须救他!”他对自己说,“无论怎样,也得把他救出蒙化!”

似乎听到有个声音,来自天上,或者地下,这样清清楚楚地提醒他。无须分辨,那一定是他们的生母贡妃。母亲在教给他“唇亡齿寒”的道理呢!

其实无须母亲教导,他也懂得这个道理。朱允炆的刀子捅在周王身上,血却在两处流——他的身上也有伤口啊!

他非常清楚,现在被“治罪”的是周王,下一个也许就轮到他了。

自从赴京奔丧受阻于淮安,他便预感到,建文帝以及“用事者”齐泰、黄子澄之流,为稳固帝座,必会向他们这些藩王手里收权。“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那仅是第一步。(今后肯定不会有让他燕王节制沿边兵马的机会了!)第二步、第三步……麻烦肯定会接踵而至。他们这些亲王——尤其是他燕王,日子必会越来越难过,处境必会越来越险恶。看不透这一点,那才是傻瓜呢!

他也非常清楚,从现在起,他必须跟朝廷斗心眼儿了!为了生存,甚至得不择手段了!

其实,朝廷不也在跟他们斗心眼儿吗?对付周王令李景隆“假道开封,北征备边”,堂堂朝廷也耍这种花招儿!这不像正经皇帝的来头儿!搞这种小鬼点子的皇帝不会有出息!……

“我知道应该救周王。可我如何救他呢?”燕王朝向繁星密布的夜空发问。

没有回答。只有喝饱了露水的秋虫还在不倦地唧咕;却也莫衷一是。

燕王沿着曲桥、花径来回走。后进入亭阁,坐在石鼓上便再也不动。等到晨曦微露,秋虫也倦睡了,薄雾也从荷塘里升起时,他脑子里总算有了大体的想法。

他知道现在还不能公开跟朝廷对抗。还必须违心地承认朱允炆这个新皇帝。向他俯首称臣。在“忍”的前提下“蓄势待发”。至于救助周王(当然也是救助他自己)的切实可行办法,无非上书建文帝,利用洪武皇帝立下的“祖训”和所谓“亲亲之情”,希望能打动建文帝,对周王减轻处罚。

他记起了上个月里,建文帝曾将周王的罪状写成敕书,颁发诸王“议罪”,即要求诸王对周王的处置发表意见。这未尝不是一次机会。按明洪武皇帝立下的规矩,“皇亲惟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只要周王不是“谋逆”,其他的罪行好办,先认下来再说。鉴于他燕王在宗人府的地位(洪武朝时,宗人府以秦王为宗人令,晋王与他为左右宗正,周王、楚王为左、右宗人,五人的班子现在只剩他和周、晋二王了)应该是有资格说话、说话也应该有分量的。且试试再说吧!

然后他便开始构思这封奏书该如何写。书中不好否认周王之罪,却也不说该当何罪。重点是说两点:一是“亲亲之情”、“骨肉之恩”;二是宜按“祖训”处置,不宜逾越“祖制”。总之措辞要软中带硬,有情有理。

此时天已亮了。霞光染红假山一角,枝叶间也有了莺鸣。燕王神清气爽,暂时放下忧心之事,就在亭阁上比划起拳脚来。

建文帝是很容易动感情的人。

上午的朝会上,当刑部尚书暴昭、御史巨敬等议论到某几位藩王”在国多不法”时,这位二十一岁的皇帝曾拍着龙案,声色俱厉地表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朕就重办几个不法者,让天下人看看!”且还当场列举了周王的例子。说“周王尽管是朕叔父,但只要违犯法律,一样追究!”在朝会上,他鼓励有司查访包括藩王在内一切王公大臣的罪行,“只要属实,按律惩治。”话说得慷慨激昂,显示了这位新皇帝的魄力与胆略。然而,当他退了朝,坐到乾清宫里,读到秉笔太监刚送来的一封书信时,情绪马上变了。他暗暗地为刚才所说的话而后悔了。

书信是从北平发来的。燕王在书中说:

……若周王柿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显著,祖训具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

读罢,他心头呼地一热。说实话,这是自他登基以来所接到的燕王的第一封书信。——当然,燕王曾经进过“贺表”,但“贺表”与书信不同。贺表仅是为了礼仪之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形式,讲究的是“格式”,而无实在感情。书信则不同了。书信是两个人面对面的谈话,有感情存焉。他读过第一遍,最先的感觉便是:燕王老老实实称他为“陛下”了,甘心情愿地自称为“臣”了。燕王已不是在淮安时,张口闭口称他为“我侄儿”如何如何了。

他再读第二遍。发现字里行间体现着谦逊或卑躬(如“臣何敢他议?”如“臣之愚议”,等等),同时也洋溢着骨肉亲情(如“幸念至亲”,“骨肉之恩”,等等)。这写信人毕竟是他的亲叔父啊!毕竟是在群臣中享有颇高威望、亦曾深受先皇帝厚爱重用的亲王啊!燕王能用这样的口气说话,不容易啊!——此时他的胸口已有些发烫了。

他读第三遍时,感情渐趋平静而思维接近理智了。他知道这封信的用意是为周王求情(如“曲垂宽贷”等语);但求情的同时,却又与他讲理。讲理的根据便是“祖训”。说是“何敢他议”,但按照“祖训”,这事还真该议一议。在哪儿议?在宗人府议。既然要议,便须先摆出犯罪人的罪状。周王“其迹显著”乎?抑或“形迹暖昧”乎?说实话,所谓“谋逆”也者,真还都是些含含糊糊的东西。因为周王毕竟没有公开地造反啊!“其迹”怎么能“显著”呢?——此时他的心倒有点发虚,而脸倒有点发烫了。

然而,读到第四遍,他的心便踏实了,而脸也不烫了。因为信中提醒他:“体祖宗之心,廓日明之明,施天地之德”。这是为皇上找到了下台的梯子。周王不是无罪,因而逮治他完全有理;燕王现在要求他做的,仅仅是看在“祖宗”面上,法外施仁,从轻发落,而这恰能体现新天子的“仁政”呢!

建文帝反复阅读,思忖再三,觉得燕王的书信无懈可击,人情人理。如搁置不问,说不过去。尤其是当他回忆起父亲(即懿文太子)薨逝前,当着洪武皇帝的面,在东宫里张挂《负子图》的情景时,真是百感交集,心颤鼻酸,扑簌簌落下泪来。《负子图》上马皇后所保护的婴儿,其实不仅是他的父亲朱标,亦应包括燕王、周王,以及故去了的秦王和晋王。他们都是洪武皇帝和马皇后的亲骨肉。马皇后以性命所养护的亲生儿子,逝者逝矣,乃天命也;然而,尚在世者,如因他朱允炆之故而丧命……,他如何向祖宗交代呢!岂不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吗?!……

朱允炆主意已定。当即令秉笔太监将燕王书奏让齐泰、黄子澄传看。其御笔朱批说是让此二臣先议,拿出意见,但他本人的意思,已是要赦免或宽宥周王的了。

齐泰见到燕王书奏,并看了御批,对建文帝的态度深感忧虑。他连夜找到黄子澄,两个人就在黄府交换看法。黄子澄不惟忧虑,甚且有点愤恨,冲口而出道:

“皇上这是‘妇人之仁’,将坏大事也!”

齐泰说话比黄子澄谨慎,不会拿古人对项羽的评价来比喻当今皇帝,但也觉得“妇人之仁”几个字,用在建文帝身上十分合适。由此他倒没来由地打个寒噤。

也许,在这一刹间,齐泰朦朦胧胧地预感到,他陪伴着建文帝走上了一条危险道路。但这种“危险”的意识甫萌即逝。他来不及想它。他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说服建文帝,对藩王们不能心慈手软。

一文死谏,武死战’”。齐泰说,“你我要做忠臣,无论如何不能让皇上因仁慈而坏大事!”

“说的对!”黄子澄说,“我等就学一回宗孔先生吧!”

“宗孔先生”指的是洪武中期大理寺卿李仕鲁,字宗孔。此人性刚介。因规谏洪武皇帝“勿舍圣堂而崇异端”(此异端指释道教之怙恶不悛者),帝不听,宗孔先生即愤怒地将笏板往地上一掼,说道:“还陛下之笏。请把我的骸骨送归家乡吧!”激帝大怒,令武士当场杖死阶下。

第二天,齐泰、黄子澄进宫见建文帝。他们指出燕王的书奏居心叵测,力劝皇上决不能过于仁慈,“法外施仁”。其态度虽没有“宗孔先生”那么过激,将笏板掼于地上,但的确也十分激烈。尤其黄子澄,直指皇上的弱点是“心太善而耳太软”。说得建文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建文帝最后修正了自己的意见:对周王朱棣既不赦免,也不宽宥,而只是照顾到他的身体、生计等具体难处,将其迁回京师,关押于高墙之内;其子辈继续流徙,不改。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戴高乐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戴高乐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话说中国——军事名家

    话说中国——军事名家

    战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军事将领又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选取了古代几位战功卓越的军事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
  •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主人公扫六国,平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千古一帝奠基业;焚书籍,坑儒生,严刑法,苛暴政,万世骂名任评说。其内容包括定九鼎,年轻始皇吞六国、乱世王孙苦少年、一统六国霸业成等。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海子是最受青年人喜爱的诗人之一,也是最具传奇色彩和最受争议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读过海子,你会突然感到活着挺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无可比拟的想象力,这是诗人的灵魂和生命,是关于自由的低吟。真心推荐海子,可以带你走进另外一个纯洁安静的世界。本书从以细腻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海子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同时用清新的文字对其作品进行了赏析,才情并茂。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海子的童年以及人生路上的成长变化,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海子在对待友情以及爱情方面的态度,认识一个完整的热血沸腾的诗人。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爱之树

    爱之树

    从一次同桌,一次罚跑,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一次又一次的帮助,让他们两个已离不开对方,他们两个一直都在喜欢这对方,却不知道对方喜欢着自己,以为对方都把自己当成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对方的心意,可是,她却患上了癌症,对于这个,她不想让他担心,也不想成为他的负担,她做了一个决定,出国......
  • 惹上旧情人

    惹上旧情人

    初遇的时刻,彼此都心惊胆战。梦中捧鱼的女子不知是情缘的缔结还是劫难的开端。死去活来的折磨,无数次流连辗转,可以抗拒世间万千苦痛,抵抗不住真爱的呼唤。两颗心重合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挖掘坟墓的时刻。他为了她,与妻子勾心斗角,鱼死网破。自以为高明的剖白,却无意走进妻子绑架的预谋,引来黑色狐女的魅惑。为了她,他不惜抛弃万贯家财,虚情假意于女人的周旋。她为了他,忍受强光灯的照射,变作水中红鱼,如玩物供人游览。不期却遇花花公子的痴爱,抛金洒玉,紧追不舍。恨知情人垂危,为了他,她不惜忍辱负重,桃花架下,奉献美人鱼绝世惊艳。最痛苦的时候,却听到天穹边美丽的呼唤!天佑他们,让他们有团圆;天妒他们,让美人鱼命悬一线
  • 若飞离

    若飞离

    于若言,镜湖山庄三公子。因成全二哥的婚姻而闯荡江湖。还没等走多远,就被人绑架,还被自称是自己“未婚夫”的家伙吃干抹净……生子文
  • 中华武王

    中华武王

    清朝末年,远在日本,由统治者发起的一场关于武术的角逐赛事金匾武王争霸赛,即将展开,许多日本贵族、武士,组织、将目光锁定在武术历史更为悠久的中华大地,一场由武术引起的血雨腥风正在上演,热血男儿卓延廷,身处乱世之中,朝廷、洋人、乱党、帮派,烽烟四起,阴谋叠生,而他立志要在中华大地危难关头,以自身的一身武艺,冲破层层阻碍,击败洋人的种种阴谋,强健国人,重振国威,与侵略者对抗到底,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 创世纪:星际浩劫

    创世纪:星际浩劫

    公元2069年,千疮百孔的地球总算经受不住人类的摧残,以最狼狈的状态毁灭,走投无路的人类,最终决定将自己的基业建立在宇宙中,对于他们一无所知的世界,不知道最深处有着什么在等着他们,在无尽的宇宙中人类将何去何从,在真正的灾难来临之际,人类又将如何瓦解,这一切的一切,是否只是个梦……
  • 全系剑客

    全系剑客

    一个没落的氏族,一次平凡的祭祖,一把神秘的武器,一场千年前的浩劫,一切仿佛自然,又仿佛已被写定。负气离家的宅男高材生,千年前令世人恐惧的少年,鬼神界,人界,交织的枪舞与剑舞,玩转的法术与权术……一把刀连接着一个时代的命运,因爱而生的恨,因恨而燃的力量,浩劫将至,历史留下的一切在千年后重启。无人能幸免的所有,是命,还是局?
  • MC之王国沦陷

    MC之王国沦陷

    该故事讲的是主角所在的王国沦陷,主角想办法提升实力找到杀害母亲的凶手的故事
  • 见习男友是保姆

    见习男友是保姆

    他是金光闪闪的单身钻石男,全球女性年度最佳择偶梦想,矜贵优雅得掉地一根金针都不会睨上一眼。她是超级幼齿御宅女,喜欢在夜里敲击键盘,眼睛里露出蓝盈盈的兴奋光芒,一个月足不出户才是她的光荣记录……幼齿女PK钻石男,当霉运找上他,等于明彦希遇见宁筱欣。
  • 恶魔王子俏精灵

    恶魔王子俏精灵

    三位IQ达到180的天才美少女,她们拥有庞大的家世,绝世的面庞,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帮派——秋舞,可是她们的心中依然存留着一道伤;三位天才美少年,拥有与秋舞不相上下的帮派——血煞。当她们遇上他们,在爱情的嫩芽在滋长时,在误会过后他们之间的爱能否继续,当一次计划好的阴谋是她们失去记忆,当再次相遇时,她们又是否能忆起彼此……
  • 临界罪恶

    临界罪恶

    萧宇是市区十四中学的一名在校学生,受着普通的教育,有着一个传统正宗原汁原味的中国式家庭,当然,同样的,过着一个平常人的生活。直到一天在失恋的归家途中意外的获得了一种奇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