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0700000039

第39章 真定之役(1)

农历八月中旬,是北平一年中的最佳季节。天气不热不凉,金风频送成熟了的谷黍的香味,树木花草的色彩,也比春天更显丰富而绚烂。著名的燕京八景,头一景便是“太液秋风”。太液池便在燕王府东城墙之外。每年的这个时候,燕王总会偕了王妃、夫人荡舟湖上,品茗观鱼,听歌女弹唱“红藕香残玉簟秋”;当然也会邀请道衍等人雅会,欣赏“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但是今年不行了,战争使人们冷落了这着意装扮的秋景。

战争也使人们忘记了正在临近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各家各户老老少少要在八月十五日的夜晚吃月饼,喝团圆酒。燕军因连续三十余天的征战,将士们疲惫至极,亟须休整;而家在北平的那些人,更希望与亲属们在中秋节的夜晚共享天伦之乐。但战争就是如此冷酷无情——它偏偏选择这样的时刻,让你舍妻离子,拿起刀戈奔赴战场。

八月十三日,亦即燕王起兵三十六天之后,由耿炳文率领的北伐之师抵达真定。真定府在洪武初期曾隶属于河南、山东,后划归北平布政使司。其治所距北平城三百余里。燕王很快便得到了这一消息。燕王那一天刚洗去了身上的征尘,补了补因战事耽误了的觉儿。下午未时许刚刚醒来,计划着与徐妃扯几句家务事的,恰这时候,内侍禀报说张玉从真定回来了,现在存心殿东便门等候王爷召见。他连忙更衣,离开后宫。说实在的,这是一个多月来他在后宫呆的惟一的一夜。他一气睡了十个时辰,醒来后眼皮仍觉沉重,而双腿站都站不稳了。

一刻钟后,燕王与张玉、道衍、朱能、丘福、张信等聚在了存心殿东便殿里。

张玉已经五十六岁,中等身材,胖瘦适中。他在元朝时就曾做过枢密知院。元朝灭亡后,一度重走漠北,洪武十八年归降大明。此人多次随燕王征战,以“善谋”闻名,颇为燕王倚重信任。日前燕王派他到真定一带侦察敌情,他这是风尘仆仆刚刚返回。他一身商旅打扮,眉毛和胡须上沾满灰尘,两眼满布血丝,嘴唇上千裂出血渍。看上去极度疲惫。据张玉禀报,他带领随从赴真定侦察,得悉耿炳文兵号称三十万,但实际到达的仅十三万。其中都指挥潘忠率二万余人驻郑州,杨松率九千人为先锋据雄县,与忠互为接应。张玉说:“南军虽气势汹汹,但纪律松懈,难以约束。杨松部强占民房,潘忠部践踏庄稼,乡民颇多怨言。此二将勇而寡谋,不足惧也!”

燕王说:“耿炳文倒是宿将,治军有方……”张玉说:“炳文虽长于用兵,怎奈廉颇老矣。臣听说他刚至真定,便受了寒凉,患上腹疾。集众将开会时,他真的是‘三遗矢’呢!……”说着,噗哧笑了。众人也哄地笑了。笑罢,张玉又说,“依臣看来,趁南军立足未稳,我军应迅即出击。”燕王说:“世美的意思是,不要等敌军来攻,而是杀出北平,挥师南进?”张玉说:“正是。臣以为,潘忠、杨松扼吾南路,宜先破之!”

燕王想了想,转对道衍:“斯道先生你看呢?”道衍说:“张将军所论极是。臣早知潘、杨二将勇而寡谋,当不难破。大王赶快发兵吧!”燕王又略作沉吟,说道:“如此,我们就到涿州过中秋节吧!”

燕王当即决定,由他亲自率中军,朱能为先锋,张玉殿后,即夜出师南进。而令道衍、张信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并保证粮食补给供应。散会的时候,他爱怜地抚着张玉的肩说:“世美,真是辛苦你了!……”

燕王回到后宫,趁着晚饭的工夫与家人道别。徐妃微有些酸楚地悄声说:“你看,中秋节眼看就要到了……”朱高炽被母亲提醒,想起了什么,忙跟内侍耳语几句。稍顷,内侍端来了一盘月饼。燕王很高兴,说:“我们就提前过节。来,一起吃月饼吧。”

此时月亮已出来,轩前洒一片清辉。他刚吃了几口月饼,便觉得已经饱了。离开饭桌,踱至轩外,望着月亮出神。徐妃知他有心事,便也跟了过来,问他有什么事儿放心不下。燕王便说:“原来我是想在中秋节宴请众将的。可战事要紧,只好作罢。如今我想请你代我于中秋之夜,将众位将领的家属接至宫里,一同吃月饼赏月……你着如何!”徐妃说:“这是多好的事呀。放心吧,我自会安排好的。”燕王又嘱咐:“不要忘了张信的老母亲,她可是识大体知大节,有功于我们呢。”徐妃说:“忘不了。臣妾自会安排好的。”

随后徐妃便又给燕王找出甲胄,帮其披挂。她带领全家人,以及内官和宫女们,将燕王送出宫门。那时候号角响起,鼓声也响起,新月圆圆地显桔黄色,已挂在了承运殿的飞檐上。

八月十五清晨,燕军抵达涿州。

涿州城西南约十五里处有一娄桑镇,乃三国时刘备故乡。燕王下令,就在娄桑安营扎寨。他要求将士们秣马蓐食,养精蓄锐。燕王曾听传说,这娄桑镇当年有棵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如车盖,相者断定“此家必出贵人”。后来果然出了刘备,贵为天子。刘备当年曾是皇叔,而朱棣现今也是皇叔。说起来二人还真有些相似之处呢。朱棣有意地看了看这娄桑镇,确有几棵大桑树,都“遥望如车盖”,但肯定不会是刘备时的桑树了。

燕王在娄桑建了方形大营。他自领四千人为中军。张玉、朱能等统领左右虞侯、左右厢四军,共六营,每营二千五百人,围绕中军。六面中军大纛就在一棵高大的桑树旁边。大纛后面,又是指挥用的五方旗,以及严警鼓、角号之类。燕王在洪武年间多次带兵,在建营、行阵上颇有李靖遗风,为众将所宾服。

立营之后,他到各个分营巡视了一遍。刚刚回到中军大帐坐定,准备坐到胡床上小憩一会儿,这时张玉来了。他带来了一个极好的消息。原来,涿州的知州近日接了“平燕布政使”暴昭的令,中秋节须到雄县杨松的营里犒军。一位判官带领几个衙役,押着二十来车酒食,刚刚出城,不期正与燕军一队马队相遇。马队便截得了这批酒食。张玉乐悠悠地说:“兵校们都道是有口福儿,刚踏涿州地儿,便有人送来中秋节的酒食呢!”

燕王也很高兴。便说:“看来选在娄桑下营,真是选对了地方。”又问:“他们呢?”张玉以为他问的是那二十来车酒食,便说:“放在了朱能的营里。”燕王却说:“我问的是涿州押来的人。不是还有什么同知吗?”张玉说:“那几个人,也在朱将军营里。”

燕王捋着髭髯若有所思。稍顷他说:“世美呀,我看这些酒食……还是送去雄县吧?”

张玉一愣,但接着就理会了燕王的心思。便问:“殿下莫非是想用这些酒食作诱饵赚城吗?”

“正是。”燕王说,“今夜恰是中秋节,雄县守敌必然饮酒行乐。他们想不到我军来得如此之快,更不会提防我军攻城的。”

“殿下英明!”张玉说,“那就下令准备吧。”

于是,燕军下午渡过白沟河。黄昏时,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四面包围了雄县城。与此同时,那二十几辆载了酒食的骡车,辘辘辚辚沿了官道来到城的北门。守门兵士借着夕照,看到来了一车车的酒坛和肉食,精神先就为之一振,那喊话的嗓音,带出了馋味儿:

“什么人儿?哪儿来的?”

“在下是涿州判官的胡本。”骑在马上的一名官员说,“今奉平燕布政使暴大人之命,送些酒食犒军。请快开城门!”

守城门的兵校大喜。他们不曾提防这二十来个手无寸铁的人会带来什么危险,当即乐悠悠地把吊桥放下,城门也隆隆地洞开。扮作涿州同知的张玉,便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微笑,领着骡车进了城。在城门洞里,扮作车夫的燕军兵士极幽默地向守城兵士挤挤眼儿,守城兵士们心领神会,便假作帮忙推车,飞快地抢下了几缸酒。然后也幽默地吹响口哨,表示谢意。

南军先锋官杨松的军帐,是设在一位乡绅提供的闲置宅院里。其时杨松正与他手下十几位军官准备吃酒贺节。酒宴就摆在厅外露台上,等会儿可一面饮酒,一面欣赏新升的圆月。杨松三十余岁,虬须满面,豪爽勇悍,嗜酒如命。听到卫兵报告涿州来人犒军,自是高兴,便说“快请”!遂将酒食从车上卸下,旋即分配到各分营。然后请押车来的“通判”及随从人员入席。

杨松与张玉以往并不认识,且他对涿州的情况也一无所知。端起酒杯之前,他还多少有点警惕。故而询问张玉:涿州的知州叫什么名字?他为何没来?等等。张玉早有准备。因为他曾审问过那位真正的涿州判官胡正,所以回答得滴水不漏,毫无破绽。端起酒杯之后,杨松的兴趣就全集中在酒上了。他不断与张玉碰杯。

张玉说:“我实在不胜酒力。”不料杨松把眼一瞪说,“那不行,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张玉只好奉陪。其实张玉的酒量颇大——人都说他有“酒漏”,不管喝多少酒皆会从腋窝里“漏掉”。张玉倒是怕杨松不肯多饮,便提出要与他“猜枚”。杨松哈哈大笑说,“猜枚便猜枚。我还怯你不成?”随即抓了一把莲子作枚。猜来猜去,杨松被罚了不知有多少杯。于是,等月亮上来,张玉提醒他赏月时,他眼中的月亮,似乎有三五个之多了。

酒气弥漫雄县城。兵营到处是碰杯声、猜枚行令和笑骂声。巡逻的兵士因喝了酒,脚步已蹒蹒跚跚了。

此时潜伏于城外的燕军,由朱能带领着,悄悄接近城墙,开始用云梯等工具攀登……

而杨松与张玉正喝到高潮处。张玉说:“今日与杨将军等幸会。我且吟一首曹孟德的《短歌行》为公等助兴,如何?”杨松及部将们鼓掌说“好”。当下张玉便从杨松身边卫士的手里夺过一杆枪,就在月亮下边舞边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杨松和他的部将们摇头晃脑连连喝彩。张玉一面吟舞,一面留神听外面的动静。当吟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时,突然挺起长枪,朝杨松刺来。

杨松虽是醉着,但毕竟久经沙场,历练得十分机敏;见明晃晃的枪尖刺来,本能似地一闪,张玉便扑个空。正惊诧间,却又见张玉趔趔趄趄继续吟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杨松便认为方才必是一场玩笑了。

远处却有炮声传过来。杨松原以为是节日里民间放的花炮,但细辨却又不像。随后街上又传来喊杀声和兵器撞击声。杨松本已酩酊大醉,此时猛然警觉,一面去兵器架上取刀,一面喝问张玉:“你究竟何人?”“张玉说:“我乃燕王帐下都指挥张玉,奉命前来收取雄县。杨将军快快投降吧!”杨松哇呀一声大叫,酒也随着叫声全去了。他咬牙切齿地骂:“你也真不仁义,竟在中秋节动兵,真小人也!”张玉笑道:“自古兵不厌诈,弗论仁义。惟要取胜。杨将军莫生气啊!”说着,又挺枪刺来。杨松用刀架住。两人便对打起来。

此时随同张玉进城的那些“衙役”、“车夫”也都抢夺了兵器,跟杨松的部将展开搏杀。南军将领毫无防备,有醉得厉害的,任凭身边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兀自趴伏在酒桌上说着醉话。酒醒过来的,匆忙夺马而逃,回到自己的营地去召集兵士指挥战斗。杨松边打边退,逃到街上。恰好朱能带领北军潮水般涌过来,他立刻被潮水淹没了……

接近黎明时分战斗结束。雄县城被燕军完全占领。杨松的九千人马虽顽强抵抗,但因平素军纪不严,仓促应战时又是一片混乱,结果除极少数投降者外,几乎全部战死。

杨松多处受伤而拒不投降,最后自杀。

燕王骑着他的汗血马,披着曙光进入雄县城。到处是尸体。街衢中充斥着血腥气。他验看了杨松的尸首,见其虽死而怒目圆睁。他长叹一声将死者的眼睑阖上。而在一堆堆的尸体旁,尚有未吃完的月饼;有的死者手里拿着的,竟不是刀枪,而是酒碗……燕王心里沉沉的。这就是中秋节啊!他们是在“团圆的日子”永远地离开了家人。战争就是这样地残酷无情!

燕王在血腥气和酒气尚未消散的雄县城召集众将开会。他判断潘忠驻在鄣州,离此不过七八十里,即使听到雄县城被包围的消息,也不会想到这么快便被攻破,必定驰兵救援。所以他要求将士们,立即做好应敌准备。他胸有成竹地说:“吾必生擒潘忠。”

众将不明白燕王的想法儿,问怎样才能生擒潘忠。燕王说了四个字:“设伏击援”。

按照燕王的部署,千户谭渊带兵千余,迅即潜伏于白沟河上的月漾桥附近。月漾桥是由鄣州到雄县的必经之处。谭渊的人马埋伏之后,先放过鄚州的援兵,等到这边雄县炮声响起,然后占领桥头,断绝敌之退路。张玉、朱能等带大军掩杀过来,前后夹击,则潘忠无路可逃,必束手就擒。

计策无疑是高妙的,然而,当谭渊带领一千余人来到月漾桥时,却发现没办法隐蔽。因为桥两边虽有芦荻,但在大天白日,藏在草丛里很容易被发现。而桥头河岸,又是一望无际的平畴,也藏不住千余人马。怎么办呢?……估计到潘忠的兵马就快要出鄚州城了。谭渊忧心如焚。

恰在这时,一个黝黑面皮的兵士凑近谭渊说:“大人,我倒有个办法儿,不知行不?……”谭渊现在的心情是“病急乱求医”,忙问他:“有何办法儿?快讲!”那士兵说:“我们何妨藏到河水里去?”谭渊一听就泄了气。旁边的兵士也哄地笑了。的确,若藏到水里去,如露出头来会被敌人发现;如不露出头来可会憋死。这办法儿是胡闹。

同类推荐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是一本当代华语艺术名家谈艺录,由作者近年来的亲身采访与资料收集而成,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叙了当代二十余位华人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他们心中对艺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全书共分二十六个章节,汇集众多一手材料,配以独家图片,内容真实可信,情感真挚感人,全面展现了当代华人艺术名家的风采神韵,为读者了解艺术、深入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所涉及人物均为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濮存昕、杨立新、袁泉、冯远征、陈建斌等热心公益的演员,具有广泛的业内好评度和社会影响力。
  • 名人传

    名人传

    世界上优秀的传记作家有不少,但像罗曼·罗兰这样优秀的乃至伟大的作家写传记的,在我看来恐怕只有一个茨威格可以与之相媲美。罗曼·罗兰是写小说的,茨威格也是写小说的,传记差不多只能算是他们的副业。而罗曼·罗兰的传记,也没有茨威格的传记规模宏大。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凤倾华之王妃是个有钱人

    凤倾华之王妃是个有钱人

    她是左相府的庶出二小姐,无才无德无貌。出生时因着久旱的天忽将甘霖,恰逢太后到左相府做客,便将她赐婚与当时由太后抱着,仅有两岁的皇帝第四子尘王。十六年后,尘王与她大姐,大凌过第一人美女互看对了眼,便退了婚。八年前她八岁,穿越而来的她对什么都看得淡淡,既不入眼也不入心,这场退婚于她不过是丢了个长期饭票而已。他是大凌国唯一的异姓王爷修王,大凌的首富。皇帝为补偿她,便再次给她赐了婚,此番对象是大凌的首富,比起一个亲王,首富于她来说可是要好得多。白来的银钱谁不喜欢不是?她淡然,过着平淡的日子,过往的日子里除了赚钱别无其他,想着既然到了适婚的年纪,找个有钱有权有身份有相貌的人嫁了也不错。可是,神秘“天琼”的出现,打破了她原本所有的平静……她能顺利嫁了首富吗?从大凌到东楚,从东楚到遖阳,再从遖阳到独立为政的繁荣富饶之地___丰城,他们之间又经历了什么?修王,是否又只是一个简单的异姓王爷而已?……[小片段]——丫环道:“小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刺绣!”待看清她绣的是一堆金元宝时,眼角狠狠抽了两下道:“小姐,你太庸俗了。”——“庸俗?没钱你能有饭吃么?没钱你能有衣穿么?在我看来,没钱啥事也做不成,所以我就是喜欢钱,恨不得整日抱着一堆金银过日子。若是有一天一觉醒来入眼处都是金子,啧啧,那日子,想想心里都美滋滋的。”说完面上憨笑目光笔直,似是在幻想着那场景。……——“小姐,你不要太伤心,陛下又给你指了一门亲事,对象是修王。”——“什么?你是说那个五年前因为大凌国水灾旱灾不断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之时捐了一笔巨款救大凌国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最后被皇帝封为大凌国唯一一个异姓王爷,大凌国最大、分所最多的酒楼拂篱楼的老板,大凌国第一首富的修王阜修?”……——“小姐,你不是也很有钱么?”——“这你就不懂了吧,自己的是自己的,怎么能比得上别人的也是自己的来得高兴?”……——“小姐,据说他是个病秧子,你嫁过去估计没多久就会变寡妇。”——“病秧子好啊,等他一命呜呼了他的财产岂不全归我了,到时候我可就是大凌国最有钱的人了,想想那数钱数到手软的日子,皇帝太厚道了,冲着这个,我决定现在就去给他画一幅送子观音,赶明儿母亲进宫的时候,顺道给他捎过去,哈哈……生活太美好了!”
  • 重世门

    重世门

    在这人人手执死神笔写书的世作大陆。书的世界之大,岂止于什么黄金屋,颜如玉!运用至圣才气与霸气,手执死神笔将人引进到你的书中,一笔可封王,一笔可封侯,一笔亦可遮天!书中世界,大千妖物,从穷不断,才气之人,只手遮天失恋大学生聂炎冬日跳湖捞手机,穿越到这里,带着脑海之中的名著诗词记忆,开始:一笔《山海经》,万千妖物,唯我独掌;一笔《满汉全席》,飞禽走兽,百万大妖,任我蒸煮!再一笔《封神榜》,大千圣仙,为我使唤;万千子民,任我封废!执掌《圣道》,挥手一笔,黄金之字;提笔封山,落笔遮天。
  • 大天纪

    大天纪

    一名身世神秘非同凡响的世家少年,一个包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亿万世界。百炼千难终破空,亿万世界任我狂,大天主宰吾为至尊!踏诸天,行万界,修真法,悟至道,成大天!
  • 尊王宠妻无度

    尊王宠妻无度

    流云国丞相府不受宠的懦弱嫡女,原爱慕三皇子慕容祈,却被慕容祈在宴会上设计与男主发生联系,因不堪受辱跳了荷花池,灵魂转换,变成二十一世纪二流杀手,功夫二流,赌术毒术一流,且贪财好色,腹黑狡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护老婆大人

    守护老婆大人

    一名被当做童养女婿的孤儿,一个大他九岁但非常难惹祸的女人,当所有麻烦临头,帝筠只有一个选择——战
  • 卿挽我心

    卿挽我心

    倾挽后来一直在想,人究竟有多少张面目呢?她歪在榻上,饶有兴致看着面前伏低做小的丫环,门外昼警夕惕的护卫,忽而低低一笑,引来他们戒备的目光。镜台映照出她妖娆的身影,一张妆容精致的面庞撞进她的眼中,她的笑意愈深,镜中的面庞也愈发肆意张扬。瞧瞧,就是自己看着都有些陌生了呢!更何况是他,身边娇妻美眷环绕,还有那个……呵,果真是天意弄人。
  • 重生漫画之神

    重生漫画之神

    追忆童年经典,怀旧者请进!新书发布,《异界逍遥人生》,老乔请求书友们的支持,多多收藏推荐,谢谢大家了!
  • 凡人飞升录

    凡人飞升录

    一个平凡少年,一个神秘玉阶。当两者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平凡少年的命运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没有显赫身世,没有逆天资质,没有高人传承。有的只是一颗飞升路上坚韧不拔的恒心......
  • 天师女警

    天师女警

    从她有记忆起,她就在孤儿院,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要自己,是自己不好吗?是自己太调皮吗?她总是想不通,在她六岁那年她遇见了一个人,从那时起,她的命运被改变,不在那么平凡......
  • 美女之最强公子

    美女之最强公子

    吴天蓦然清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周围似乎一切都变了,他发现自己成为了被家族抛弃的弃子,被京都第一美女退婚的苦逼对象,还被同班女生站在讲台上当众拿着他的情书羞辱嘲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