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4700000015

第15章 主要征引文献

中国史料《诗经》,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尚书》,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左传》,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穀梁传》,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公羊传》,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周礼》,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仪礼》,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论语》,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孟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梁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陈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

《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版。

《文苑英华》,中华书局影印版。

《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版。

《宋版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版。

《北宋版通典》,(唐)杜佑撰,〔日〕长泽规矩也、尾崎康编,韩昇译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魏略辑本》,(魏)鱼豢撰,(清)张鹏一辑,陕西文献征辑所刊,关陇丛书。

《建康实录》,(唐)徐嵩撰,孟昭庚、许述圻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影印版。

《荀子集解》,(唐)杨倞注,(清)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撰,学海堂本。

《金石萃编》,(清)王昶撰,扫叶山房本。

《海东金石苑》,(清)刘喜海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木版印刷。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仁和寺本黄帝内経太素·仁和寺本黄帝内経明堂》,日本大阪,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年。

《金光明最胜王经》,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

《大智度论》,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

《广弘明集》,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

《高僧传》,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

《续高僧传》,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

《海东高僧传》,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

《集古今佛道论衡》,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

《大宋僧史略》。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朝鲜史料《三國史記》,日本朝鲜史学会刊本,韩国,景仁文化社,1988年。

《三國遺事》(正德本),韩国,瑞文文化社,1988年。

《東國通鑒》,韩国,朝鲜古书刊行会,1909年。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日本东京,朝鲜史学会,1930年。

安鼎福《東史綱目》,韩国首尔,,1977年。日本史料《古事記》(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仓野宪司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78年。

《日本書紀》(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坂本太郎等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65年。

《日本書紀》,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續日本紀》,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日本後紀》,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續日本後紀》,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三代實錄》,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文德天皇實錄》,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日本書紀私記·續日本紀》,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釋日本紀》,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類聚國史》,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令義解》,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令集解》,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延喜式》,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類聚三代格》,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朝野群載》,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扶桑略記》,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元亨釋書》,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公卿補任》,黑板胜美,国史大系编修会编,新订增补国史大系,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

《寧樂遺文》(三卷),竹内里三编,日本东京,东京堂出版,1962年。

《平安遺文》(十五卷),竹内里三编,日本东京,东京堂出版。

《大日本古文書》,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编,东京大学出版会。

《新撰姓氏録の研究本文篇》,佐伯有清,吉川弘文馆,1982年。

《風土記》(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秋本吉郎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58年。

《古語拾遺》(岩波文库),斉部広成撰,西宮一民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85年。

《遍照発揮性灵集》(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空海著,真济编,渡边照宏、宫坂有胜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65年。

圓仁原著,小野胜年《入唐求法巡礼行記の研究》(1—4),日本东京,铃木学术财团,1964—1969年,法藏馆,1988年。

《聖德太子集》(日本思想大系),家永三郎、藤枝晃、早岛镜正、筑岛裕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75年。

《上宮聖德法王帝說》(岩波文库),狩谷望之证注,平子尚补校,花山信郎、家永三郎校译,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41年。

《善隣国宝記·新訂続善隣国宝記》,瑞溪周凤撰,田中健夫編,日本东京,集英社,1995年。

《萬葉集》(1—4册,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佐竹昭広、山田英雄、工藤力男、大谷雅夫、山崎福之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99—2003年。

《万叶集》,杨烈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懷風藻·文華秀麗集·本朝文粹》(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小岛宪之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64年。

《日本靈異記》(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景戒選述,出雲路修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96年。

《增補元興寺編年史料》(三卷),岩城隆利编,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83年。

《最澄:顕戒論·山家学生式·他五篇》,最澄著,安藤俊雄, 薗田香融校注,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91年。

《蕉堅藁·年譜》,绝海中津著,梶谷宗忍译注,日本京都,相国寺,1975年。著作(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発掘された古代の在銘遺宝》,日本奈良,奈良国立博物馆,1989年。

《国际シンポジウム 古代日本の国际化》,日本东京,朝日新闻社,1990年。

《堀敏一先生古稀纪念 中国古代の国家と民衆》,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95年。

《武宁王陵》,韩国首尔,韩国文化财管理局,1973年。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坂本太郎《日本古代史の基礎的研究》,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64年。

贝冢茂树、江上波夫、司马辽太郎监修《日本の古代》(十六卷),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86年。

滨口重国《唐王朝の賎人制度》,日本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66年。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朝鲜社会科学院、朝鲜画报社编《德興里高句麗壁畫古墳》,日本东京,讲谈社,1986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帳研究:概観·録文》,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

池田温编《古代を考える 唐と日本》,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92年。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大林太良编《日本古代文化の探求 船》,日本东京,社会思想社,1975年。

渡部忠世《稲の道》,日本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7年。

渡部忠世《アジア稲作の系谱》,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出版局,1983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

甘怀真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

高明士《唐代东亚教育圈的形成——东亚世界形成的一侧面》,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

高明士《隋唐天下秩序与羁縻府州制度》,台北,“国史馆”印行,2000年。

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关晃《帰化人》,日本东京,至文堂,1956年。

鬼头清明《日本古代国家の形成と東アジア》,日本东京,校仓书房,1976年。

鬼头清明《白村江》,日本东京,教育社,1981年。

韩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韩昇《隋文帝传》,人民出版社,1998年。

韩昇《正仓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韩昇《海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后藤守一《汉式鏡》,日本东京,雄山阁,1973年。

江上波夫《騎馬民族国家》,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67年。

今井启一《秦河胜》,日本京都,综艺舍,1968年。

今井启一《帰化人》,日本京都,综艺社,1974年。

津田左右吉《日本上代史研究》,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30年。

金善昱《隋唐时代中韩关系研究——以政治、军事诸问题为中心》,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73年,未发表。

金锡亨《古代朝日関係史:大和政権と任那》,朝鲜史研究会译,日本东京,劲草书房,1969年。

金煐泰《韩国佛教史概说》,柳雪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井上光贞《日本古代国家の研究》,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85年。

井上光贞《井上光貞著作集》,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85年。

井上秀雄《古代朝鲜史序说》,日本东京,宁乐社,1978年。

井上秀雄《古代日本人の外国観》,日本东京,学生社,1991年。

井上薰《日本古代の政治と宗教》,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61年。

堀敏一《中国と古代東アジア世界——中華的世界と諸民族》,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93年。

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3年。

笠井倭人《研究史 倭五王》,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73年。

笠井倭人《古代の日朝関係と日本書紀》,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2000年。

林屋辰三郎《古代国家の解体》,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55年。

李孝定编《甲骨文集释》,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1965年。

柳田国男《海上の道》(岩波文库),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78年。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

茂在寅男《古代日本の航海術》,日本东京,小学馆,1979年。

梅原末治编纂《欧米蒐儲支那古銅精華》(七册),日本大阪,山中商会,1933年。

木宫泰彦,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

奈良国立博物馆编《特别展 発掘された古代の在銘遺宝》,日本奈良,奈良国立博物馆,1989年。

鲇贝房之进《雑考日本書紀朝鮮地名考》,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1937年。

平野邦雄《大化前代社会組織の研究》,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69年。

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修订版。

轻部慈恩《百済遺跡の研究》,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71年。

三木太郎《古鏡銘文集成——日本古代史研究要覽》,新人物往来社,1998年。

三上次男《古代東北アジア史研究》,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66年。

森冈秀人、中园聡、设楽博己《稲作伝来》,日本东京,岩波书店,2005年。

山崎宏《支那中世仏教の展開》,日本东京,法藏馆,1942年。

山尾幸久编《日本古代王権形成史論》,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83年。

上山春平、渡部忠世编《稲作文化——照葉樹林文化の展開——》,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85年。

上田正昭《帰化人》,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65年。

太田亮《日本上代に於ける社会組織の研究》,日本东京,矶部甲阳堂,1929年。

太田亮《姓氏家系大辞典》(三卷),日本东京,角川书店,1976年。

藤原犹雪《日本佛教史研究》, 日本东京,松本书店,1974年。

樋口隆康《古镜》,日本东京,新潮社,1979年。

西岛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初版,文物出版社,1985年重版。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

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經濟史研究》,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42年。

曾我部静雄《律令を中心とした日中関係史の研究》,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68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

张志立、王宏刚主编《东北亚历史与文化——庆祝孙进己先生六十诞辰文集》,辽沈书社,1991年。

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佐伯有清《新撰姓氏録の研究》(全九册),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出版。本文篇,1962年;研究篇,1963年;考证篇(1—6),1981—1983年;索引论考篇,1984年。论文(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安部健夫《中国人の天下観念——政治思想史的試論》,哈佛燕京同志社《东方文化讲座》第六辑,1956年。

安金槐《豫西夏文化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

岸俊男《“吴、唐”へ渡った人々》,《日本の古代》第三卷,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86年。

安志敏《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对海东的影响》,《考古》1984年第5期。

岸俊男《日本における“户”の源流》,日本,《日本历史》197号, 1964年。

八木充《百濟の役と民衆》,收于《国史論集》,小葉田淳教授退官记念会出版,1970年。

池田温《裴世清と高表仁》,日本,《日本历史》1971年9月号,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出版。

池田温《義熙九年倭国献方物をめぐって》,《江上波夫教授古稀記念論集 歴史编》,日本东京,1977年。

村尾次郎《氏姓崩壊に現はれたる帰化人同化の一形相》,日本,《史学杂志》52—8,1941年。

大庭脩《親魏倭王》(增补版),日本东京,学生社,2001年。

奉化县文管会《奉化白杜汉熹平四年墓清理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文物出版社,1981年。

冯永谦《东北古代长城考辨》,收于《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991年。

福山敏男《景初三年、正始元年三角縁神獸鏡銘の陳氏と杜地》,日本,《古代文化》第26卷第11号,1974年。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收于《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1935年。

冈崎敬《安岳第三号墳(冬寿墓)の研究》,日本,《史渊》第93辑, 1964年。

關口亮仁《扶桑略記の所谓継体天皇十六年仏教傳来説に就て》,日本,《歴史地理》第77卷第1号。

高明士《从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韩关系》,收于《中韩关系史论文集》,台湾,韩国研究学会著作丛书之二,1983年。

谷川道雄《東アジア世界形成期の史的構造》,收入日本唐代史研究会编《隋唐帝国と東アジア世界》,汲古书院,1979年。

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收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韩昇《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人民大学资料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87年第7期。

韩昇《四至六世纪百济在东亚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回百济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百济社会的诸问题》,韩国忠南大学百济研究所,1994年。

韩昇《隋と高句麗の国際政治関係をめぐって》,收于《堀敏一先生古稀纪念 中国古代の国家と民衆》,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95年。

韩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韩昇《南北朝与百济政治、文化关系的演变》,载韩国忠南大学百济研究所编《百济研究》第26辑,1996年。

韩昇《净土教在日本的流传与发展》,《闽南佛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韩昇《隋文帝抗击突厥的内政因素》,《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

韩昇《〈隋书·倭国传〉考释》,《中华文史论丛》第6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韩昇《五行与古代中日职官服色》,《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韩昇《百济与南朝的文化交流及其在东亚的意义》,收入石源华、胡礼忠主编《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河上麻由子《佛教与朝贡的关系——以南北朝时代为中心》,载《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河上麻由子《遣隋使と仏教》,日本,《日本歴史》717号,2008年。

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二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年。

胡肇椿《广州市西郊大刀山晋冢发掘报告》,广州黄花考古学会编《考古学杂志》创刊号,1932年。

贾峨《说汉唐间百戏中的“象舞”》,《文物》1982年第9期。

金廷鹤《任那と日本》,日本东京,《史学杂志》87卷4号,1978年4月。

金子修一《隋唐交代と東アジア》,收于池田温编《古代を考える 唐と日本》,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92年。

井上秀雄《古代朝鲜》,日本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2年。

井上秀雄《“記纪”に見る古代の外交》,收于《古事记、日本书纪総覧》,日本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90年。

堀敏一《東アジア世界史への提言》,日本,《历史学研究》276号, 1963年。

李健才《唐代高句丽长城和扶余城》,收于《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991年。

李永植《古代人名からみた“吴”》, 日本,《日本历史》1990年3月号。

刘安国《天门石家河出土的红陶小动物》,《江汉考古》1980年第3期。

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

罗宗真《南京西善桥油坊村南朝大墓的发掘》,《考古》1963年第6期。

卢茂村《福建建瓯水西山南朝墓》,《考古》1965年第4期。

那珂通世《上世年紀考》,《史学杂志》第8编第12号。

南京博物院《江苏宜兴晋墓的第二次发掘》,《考古》1977年第2期。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北郊五塘村发现六朝早期墓》,《文物资料丛刊》第8期。

平势隆郎《大国·小国の関係と漢字伝播》,收入韩昇主编《古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多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平野邦雄《秦氏の研究》(一)(二),日本,《史学杂志》第70编第3、4号, 1961年。

平野邦雄《8、9世纪における帰化人身分の再编》,《历史学研究》第292号,日本,1964年9月。

旗田巍《新羅の村落》〔Ⅰ〕、〔Ⅱ〕,日本,《历史学研究》第226、227号, 1958~1959年。

三浦圭一《吉士について》,日本,《日本史研究》第34号,1957年。

三上次男《百济武宁王陵出土の中国陶磁とその歴史的意义》,末松保和博士古希记念会编《古代東アジア史論集》下卷,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78年。

森公章《朝鮮半島をめぐる唐と倭——白村江会戦前夜》,收入池田温编《古代を考える 唐と日本》,吉川弘文馆,1992年。

山田統《天下という観念と国家の形成》,收于《共同研究古代国家》,啓示堂,1949年;后收入《山田統著作集》第一巻,日本东京,明治书院,1981年。

山尾幸久《大化前后的东亚形势与日本的政局》,日本,《日本历史》229号。

石晓军《唐日白江之战的兵力及几个地名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谭其骧《唐代羁縻州述论》,《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藤贞干《好古日录》,日本,江户时代刊行。

田村圆澄《末法思想の形成》,日本,《史渊》第63辑。

田村圆澄《欽明十三年仏教渡来説と末法思想》,日本,《日本史研究》178号。

樋口隆康《武寧王陵出土鏡と七子鏡》,日本京都,《史林》第55辑4号,1972年。

屠思华等《南京梅家山六朝墓清理记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4期。

王尔敏《中国名称溯源及其近代诠释》,台北,《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5卷第8期,1973年。

王宗维《汉代属国制度探源》,《马长寿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王仲殊《关于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问题》,《考古》1981年第4期。

王仲殊《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综论》,《考古》1984年第5期。

王仲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考古》1984年第6期。

王仲殊《景初三年镜和正始元年镜的铭文考释》,《考古》1984年第12期。

王仲殊《吴县、山阴和武昌——从铭文看三国时代吴的铜镜产地》,《考古》1985年第11期。

武义县文管会《从浙江省武义县墓葬出土文物谈婺州窑早期青瓷》,《文物》1981年第2期。

吴玉贤《浙江上虞蒿坝东汉永初三年墓》,《文物》1983年第6期。

西岛定生《東アジア世界と冊封体制》,收于岩波讲座《日本历史》第二卷,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62年。

小倉芳彦《華夷思想の形成》,收于氏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研究》,青木书店,1970年。

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收入《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 永恒的巨流》,三联书店,1991年。

徐苹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考古》1984年第6期。

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第1、2期。

严文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杨泓《吴、东晋、南朝的文化及其对海东的影响》,《考古》1984年第6期。

杨建《略论秦汉道制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

叶国良《唐代墓志考释八则》,载《台大中文学报》第七号,1995年。

尹武炳《对武宁王陵与宋山里六号坟砖砌结构的考察》,韩国大田,忠南大学校百济研究所《百济研究》第6辑,1974年。

于省吾《释中国》,收于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学术论文集》,1981年。

斋藤忠《百済武寧王陵を中心とする古墳群編年的序列とその被葬者に関する一考察》,《朝鲜学报》第81辑,1976年。

曾凡《关于福建六朝墓的一些问题》,《考古》1994年第5期。

赵志军《植物考古学与农业起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1日。

冢本善隆《石経山雲居寺と石刻大藏経》,日本,《东方学报》京都第5册。

佐伯有清《9世紀の日本と朝鮮》,《历史学研究》第287号,日本,1964年4月。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回到明朝去闯荡

    回到明朝去闯荡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既有邪恶的北方鞑子,又有温柔的江南美女。高官厚禄要不要?遍地金银拣不拣?美女投怀收不收?看我陈浩南也闯荡一回大明天朝!
  • 九朝为王

    九朝为王

    少年雷冽,打从出娘胎就被亲生爹娘遗弃,在快要踏上黄泉路的瞬间,被一贫如洗的捡破烂的爷爷白活一时手痒救下小命,从此后,和白活爷爷浪迹天涯,十六年后的一个冬天,爷爷白活被一群无赖打伤,扔到井底,性命堪忧。雷冽为了救活爷爷,把半条命压在井神吴湛的手中,让吴湛把自己送回了遥远的大秦王朝,本以为可以救回爷爷的命,却从此后,一切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妈的吴湛说要自己能够找出他那两千多年前的肉身,这不是说笑吗?还两千二百多年,二十年前的恐怕都化为灰烬了,雷冽强忍住心中的怒骂,这个三眼怪物真他娘的以为自己是神仙啊!为了爷爷,少年雷冽被井神吴湛一巴掌扇到了大秦王朝,开始了他九朝为王的神奇经历??????。
  • 鹰狐天下

    鹰狐天下

    这是一部虚构历史场景的小说。所以它与历史若即若离,关系暧昧。中国历史是个分分合合的怪圈,一个又一个朝代唱着换汤不换药的颂歌,民族的融合和个性的成长一遍遍的出现,又被一遍遍消磨。包括英雄。历史会赞美英雄,却从来不懂得善待苏东坡这样的英雄,到了最后,它青睐的只是刘邦、李世民等追逐权力者,甚至黄巢、张献忠这样的杀人魔王。是枭雄,是鹰与狐。是为《鹰狐天下》。好在小说这种体裁既提供了辽阔的想象空间,又无需为历史的出路提供答案,这真是写字者的幸福。
  • 明策

    明策

    一场空难,一场穿越;梦回皇明,东江裂变;辽海波诡,峥嵘初显;鞑虏叩关,力挽狂澜;登州危局,借势而起;流寇肆虐,大义天下;四国鼎立,谍谋暗涌;神州陆沉,一木擎扶;逐鹿中原,复我正统;天堑决战,华夏定鼎。他一介亲卫小兵,崛起于辽海,占岛、赚钱、武装、种田只为自保,奈何被时代裹挟,被利益驱使,被权利迷惑,最终被卷入到了天下的争夺之中…穿越如戏,全靠策略,且看《明策》为您展现大明王朝末世烽火的史诗画卷。
热门推荐
  • 邪之眼

    邪之眼

    他醒来时世界已经毁灭,他在想怎么会这样?难道是我得邪眼毁灭了世界?不可能!!!!!我要拯救这个奇幻世界!!生命女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从死神手里醒来,他的人生之路改变了,一路高歌,手持方天畵戟;掀起一阵血雨,不知不觉中,世界被他拯救也被他踩在脚下……即大怒:挡我者----死!!
  • 一统三国之斗神

    一统三国之斗神

    妙人轩窗,宣纸青墨残痕隐龙青麟,踏破神魔法阵聆听古刹梵音,化身青石镇神魑魅魍魉叹一缕清魂笑我一世轻狂,但凭三尺青刃千年相守看秋雨纷纷
  • 警卫传说

    警卫传说

    这是一个传说,多年后那些共和国的将军们还会常常想起这个人,谜一样的一个人,他又有怎样的故事……没有人知道。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他又出现……
  • 万域魔尊

    万域魔尊

    【免费火爆玄幻新书】少年江小凡打开千古封印释放妖魂,获得通天神境,踏天称尊,看谁不爽就要杀,我命如魔,不随天道,一剑斩魔,一吼震神,一念之间万物灭。
  • 穿越之邪瞳

    穿越之邪瞳

    她是“黑蔷薇”公司的总裁,运动万能,智商超神,绝色的面容。外人传:她的身手鬼魅,没人能超越她。她的商业才能绝无人能敌。她冷淡无情,见人不爽就大开杀戒。其实真实是:她睡在沙发上,头发乱哄哄,嘴中嚼着薯片,听着属下的报告,一脸悠闲。。。这样的她,却意外的穿到了古代,遇到了多情潇洒的他。其实,本文就一种田文,写男主无限宠女主的宠文哈。
  • 开仙界

    开仙界

    九鼎出世,九龙浑天!“吾,业世龙凰,为灭龙神一脉而来!”死气逆冲,阴阳错乱!“吾,死亡之神,为得死神之源而来!”一轮黑日,照耀轮回!“吾,死国冥王,为杀圣魔之子而来!”神威浩荡,天无昼夜!“吾,弃天之帝,为夺创世圣器而来!”一剑,斩碎了天!“我,龙神一脉传人、死神转世、圣魔之子、创世三神之一在此,相杀吗?”
  • 青城清歌

    青城清歌

    魔神之力,战争之源,正义力量守护和平。拥有魔神血统的懵懂少年突发变异,机缘巧合,结交真诚伙伴,几经周折,晋升大陆强者,驰骋匹斯大陆……
  • 基层镇长

    基层镇长

    《基层镇长》是一部揭秘官场游戏规则、文风诙谐幽默的小说。副镇长金福为一己官位与贪婪的县长花东兴沆瀣一气,令花妖镇镇长花二几次三番丢掉职务。仕途之上,几经风雨的花二重返镇长之位,和金福、花东兴等人拉开持久战的帷幕……
  • 魔眼冥王

    魔眼冥王

    在异界大陆天元大陆,被划分为人、魔、神、妖、冥五大界。冥界幽冥地狱中始终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那就是关于地狱魔眼的传说。当地狱魔眼出现,那魔眼的主人将成为天元大陆的灾星,从此天元大陆灾祸横行,天道崩裂。九层地狱之中的外来户的后代暗七在五岁时觉醒天赋时,被发现血脉异于常人,地狱大祭司怀疑暗七就是传说中地狱魔眼的传人,十年后暗七身份被揭穿,九重地狱的最高掌权者阴司冥王颁布的绝杀令,从此暗七和他的家人过上了逃亡的生涯。作品更新时间调整为每日上午十点和下午六点,请喜欢本书的读者,选择合理的时间阅读本书!当前日更两章,后续有所变动再另行通知!
  • 重生:蝴蝶的罗曼史之恋

    重生:蝴蝶的罗曼史之恋

    她是一个美丽的蝴蝶仙子,由于外界因素她能够像人类一样生活,却是唯独不能碰到水,甚至会感到生命的脆弱气息,小蝴蝶在一天同时失去了自己的亲爹娘,有种无数的伤感夹杂在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用他那温暖的话激鼓了她让她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念,小女孩却是以身相许为自己定下了婚约,并以水晶之链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了小男孩;并约定了10年后再相见。可却事实并非如此,10年后他是那高高在上的公子,可她孤独流浪在外的小蝴蝶,当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后,顿时觉的诧异,高兴,却被自己的娘亲重重阻扰,艰难重重!殊不知,在生死大爱中该如何抉择!当女孩面临死亡的时候,却是毫无畏惧,心中仍然充满着活下去的信念令她支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