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从北方对蜀国发动全面攻击,与此同时,孟获领导的蛮邦不断骚扰蜀国的南方。要防卫北方的魏国,就必须先解除南方的威胁。于是,丞相诸葛亮挥军南下。
诸葛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攻占人心,而非城池;心战为上,兵站为下。赢得人心是最关键的。
在交战中,诸葛亮设下陷阱,掳获了孟获大部分的军队,孟获本人也被俘虏。然而诸葛亮没有惩罚或处死他们,而是以食物和美酒款待,士兵们眼含热泪,感谢诸葛亮对他们的恩惠。
诸葛亮对孟获说:“如果我放了你,你会怎么做?”
孟获回答:“我会再度召集军队,与你决一死战,如果你能再度俘虏我,我就会臣服。”于是诸葛亮就将孟获放了。
孟获果然再度进攻。但他的部下受到诸葛亮的善待,反戈一击,把他绑住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再次问孟获相同的问题,孟获回答:“我不是在公平决战中被打败的,而是因为手下背叛,所以我会与你再决胜负,如果第三次被抓,我就会臣服。”于是,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智擒孟获,但是每一次孟获都有借口:误中诡计或是运气不好。
第六次被擒后,孟获主动说:“如果你第七次俘虏我,我会忠心归顺,永不反叛。”
孟获第七次又被擒住了,诸葛亮派遣使者告诉孟获说:“丞相特令我来释放你,如果你办得到,再去找一支军队来决战,看你能否击败丞相。”
孟获垂泪不止,跪倒在地,终于臣服了。
诸葛亮设宴招待孟获,让他重新登上王位,将征服的土地全部归还,然后带领军队返回了,南方的威胁也就此解除了。
“智慧点拨”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一直被广为传颂。其实,征服人心是战场上最高明的战术,也是智慧最有力的证明。在硬性解决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时,不妨松开拳头,以最柔软的方式化解对方坚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