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2200000071

第71章 开外衅失律丧师 缔和约偿款割地

却说清廷拟简放江督,廷臣多推胡林翼,独肃顺奏称林翼未可轻动,不如任用曾国藩。咸丰帝从肃顺言,遂命国藩任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国藩奉旨,即具奏道:

目下安庆一军,已薄城下,为克复金陵张本,不可遽撤。臣奉恩命权制两江,驻扎南岸,以固吴会之人心,而壮徽宁之声援。臣亟商官文、林翼,酌拨万人,先带起程,仍分遣员弁回湘募勇,赶赴行营,以资分拨。至于粮糈军械,必以江西、湖南为根本,臣咨商两省抚臣,竭两省之力,办江楚三省之防,布置渐定,然后可以言剿矣。是否有当?伏乞圣鉴!

奏上,奉谕照所拟办理;并因胡林翼奏保左宗棠,特给四品京堂,襄办国藩军务。国藩复与胡林翼会商,调鲍超部下六千人,及朱品隆、唐义训等所领三千人,渡江而南,驻扎徽州祁门县。

秀全闻曾国藩出驻皖南,料知东图江宁,遂封李秀成为忠王,带同古隆贤、赖裕新等,率长毛数万,直入安徽。时左宗棠、鲍超各军,尚未到皖,李秀成已由广德州趋宁国府,守将周天受战死,宁国被陷,徽州戒严,国藩即遣李元度接办徽防。元度甫至徽州,长毛酋侍王李世贤,率大股长毛又至,元度不能支,退保开化。世贤破徽州府城,进逼祁门,国藩惶急万分,幸亏鲍超率军到来,张运兰亦闻警驰援,于是遣鲍超出守洹亭,张运兰出守黟县。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忽由北京递来八百里加紧排单,促国藩带兵勤王。小子只有一枝笔,不能双方并叙,只好把祁门军事,暂搁一歇,先将那北京紧急军情,叙述一番。

上回说的天津和约,须至次年互换。次年便是咸丰九年,各国舰队,驶赴天津,遵例换约。适值僧格林沁,在大沽口经营防务,修筑炮台,丛植木桩,遥见洋舰飞驶前来,忙遣员荡舟出口,往晤各国使臣,告以大沽设防,请改由北塘驶入。使臣多半听命,独英舰长卜鲁士,系额尔金兄弟,抗不遵行,竟驶入大沽,把截住港口的铁链,用炮炸裂,卜鲁士坐船当先,随后有英、俄、法小轮船十三艘,鱼贯而进,居然竖起红旗,要与中国开战。僧王也传下军令,俟外人逼近炮台,方开炮轰击。卜鲁士竟将港内的铁锁木桩,一概毁掉,进攻炮台。守兵开炮还击,把英舰轰沉数艘,余船亦中炮不能行动,只有一艘逸去。英兵死了数百,炮台上面的武弁,亦伤亡数人。只美使华若翰遵约,改道行走,才得换约。

清廷狃于小胜,方私相庆贺,不料英人暗图报复,在广东修造船只,招募潮勇,再图入犯。咸丰十年六月,英使额尔金、法使噶罗,复率舰队,北犯天津。僧格林沁料洋人必取道大沽,或由北塘袭入大沽后路,遂派重兵守住大沽南岸,一面在北塘密埋地雷。英将额尔金狡猾异常,先将各船在口外游弋,一步儿不敢放入,暗中却派遣汉奸,入口侦探。岸上守兵,总道英舰未曾拢岸,没甚要紧,谁知里面的虚实,早已被汉奸窥去。英人用了舢舨小船,乘夜入北塘口,挖去地雷,长驱而进。副都统德兴阿驻守北塘里面的新河,率兵拒战,连吃败仗,英、法联兵万八千人,追入内港。适潮水退出,舟被胶住,额尔金、噶罗颇惊慌起来,连忙竖起白旗,佯称请款,僧格林沁还道他有意议和,不敢邀击。谁知潮水一涨,英、法各舰鼓棹直前,僧王尚不在意,等他傍岸登陆,方麾劲骑堵御。英、法联兵排成一大队,各执精利火器,专俟清军过来,一声号令,众枪兢发,发无不中,清兵都从马上坠下,霎时间三千铁骑,如墙齐陨,只剩七人逃回。僧格林沁始悔失策,然已不可救药了。

英、法联兵,遂自后面攻北岸炮台,提督乐善忙上前迎敌,英兵连掷开花弹,飞入火药库,訇然一声,好似天崩地裂,不但守台兵弁向空飞去,连那炮台都坍陷一半。此时的乐提台,也不知冲至何处,连尸首都不见了。僧格林沁尚兀守南炮台,朝旨飞促退还,僧王不敢违旨,遂退军张家湾。遇着大学士瑞麟,统京旗兵九千出防,僧王道:“我守南岸炮台,还好保护津门,不知上头听了何人,令我退守。我退一步,敌进一步,如何是好?”瑞相道:“现在顺亲王端华、尚书肃顺,都主张抚议,所以上头召王爷退守,且已令侍郎文俊,前粤海关监督恒祺,往天津议款去了。”正议论间,探报天津被陷,僧格林沁顿足不已。忽又报文俊、恒祺,被洋人拒回,朝旨已改派桂良前往。僧王道:“此时议和,恐怕没有这般容易。”随与瑞麟同驻通州,静待后命。

桂良抵津与英人开议抚事,英使额尔金,及参赞巴夏礼,提出要求条款:一是要增军费,二是要天津通商,三是要各国公使,酌带洋兵数十名,入京换约。桂良以闻,咸丰帝严旨拒绝,饬僧格林沁、瑞麟,严防外人内犯。京师亦饬令戒严。英使见和议不就,复从天津派兵北上,扰及河西务,京城里面,一日数惊。端华、肃顺,想了一个避难的法儿,请咸丰帝驾幸木兰。这语一传,廷臣大哗,十个人中倒有六七个不赞成。咸丰帝踌躇未决,因召南军入援。

副都统胜保,时在河南,接旨最早,急会同贝子绵勋,调九旗禁兵万人,驰赴通州助剿。且闻咸丰帝有北狩信息,上疏谏阻,力请咸丰帝坐镇京师,不可为一二奸佞所误。咸丰帝优诏褒答。胜保正拟出师,英法兵已逼张家湾。胜保未曾与外人交战,还道外人没有能耐,遂上马驰去,不意洋人一见面,就“扑通、扑通”的枪声,放将过来。胜保起初倒也不怕,麾军上前,往来督战。英法领队官,望见胜保戴着红顶子,穿着黄马褂,料知是督兵大帅,命军士丛枪注击,胜保防不胜防,一粒弹子飞到面前,适中右颊,胜保忍不住痛,颠落马下。亏得亲军救起,上马逃走。主帅一逃,将士自然溃散。僧、瑞二营,不战先怯,也从通州退还北京,驻扎城外。

咸丰帝闻报,一面遣怡亲王载垣,再赴通州议和,一面收拾行李,出驻圆明园。载垣驰至通州,由桂良接着,议好照会,请英、法两使入城议和。英、法两使,答于次日相见。越日,载垣、桂良等,在通州城内天岳庙,预备筵宴,恭候英、法使臣。约至巳牌,始报英、法使臣到来。载垣等慌忙迎接,但见一排儿洋兵,护着两乘绿呢大轿,直入庙中。轿子歇下,跨出两人,一个是法使噶罗,一个不是英国正使,乃是参赞巴夏礼。两下相见毕,载垣便命开宴,两下分宾主坐定,酒至数巡,载垣方谈到和议。法使噶罗,倒还和颜悦色,口中说是情愿修和,独巴夏礼攘袂起道:“今日的事情,须面见中国皇帝,方可定约。”载垣、桂良两人,面面相觑,不能回答。巴夏礼又道:“我等远居欧洲,久欲观光上国,现拟每国各带千人入京觐见。但两国礼节不同,此番请用军礼罢了。”载垣沉吟半晌,想出了“请旨定夺”四字,回答巴夏礼。巴夏礼露出不悦情状,宴毕,傲然径出;法使噶罗,总算还欢然道别。适值僧王带兵进来,探听和议消息,载垣与他谈起巴复礼情形,僧王跃起道:“待我去拿住了他再说。”当即跳上马鞍,一鞭径去。桂良恐干和议,忙上马随了出来,行未数里,遥见僧王已将英、法二使截住,急加鞭赶到。僧王正把巴夏礼捆缚停当,并要去缚法使噶罗。桂良连忙遥手,向僧王道:“法使恭顺,不可缚他。”僧王道:“桂中堂替他恳情,就饶他去罢!”噶罗才得脱身,由桂良送了一程,道歉告别。

英使额尔金闻参赞被擒,不由得愤怒起来,便率洋兵长驱而北。警报递入圆明园,雪片相似,端华、肃顺一班大臣,惊惶万状,惟怂恿咸丰帝北狩。于是咸丰帝命端华入宫,密挈后妃等出幸。此时康慈王太后,早已去世,只由皇后钮祜禄氏,皇贵妃那拉氏以下,统随端华至圆明园,约有一百多人,皇长子载淳亦在其内。咸丰帝又令四春娘娘,也收拾完备,于咸丰十年八月八日,启銮北狩,后妃以下,皆随驾同行。端华、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等,一律扈跸。途次始传旨到京,命恭亲王奕为全权大臣,留守京师,僧格林沁、瑞麟、胜保各军,仍驻城外防剿。

此时京内居民,闻皇帝出走,纷纷迁避。禁旅多奉调扈驾,剩下几个老弱残兵,也渐渐逃散。连僧、瑞等麾下兵弁,亦都解体。偏这英、法兵不肯罢手,扬旗鸣炮,直逼京城。恭王忙召在京王大臣商议,王大臣主见不一,惟大学士周祖培、尚书陈孚恩等,仍拟主抚。恭王没法,也只有讲和的计策。忽由桂良递入英照会,索交巴夏礼,恭王再与王大臣会商,许久不决。恭王道:“巴夏礼于前日解到,我曾谓僧、怡二王,未免卤莽,现在不放不可,欲放又不能,恰是为难得很。”恒祺此时在京,便禀恭王道:“巴夏礼不放,抚议断无成日。且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本是我国古礼,现在不如放他回去,借他的口,去报英使额尔金,速来换约。”恭王道:“照你说来,也是有理,就着你去办罢。”恒祺去了半日,回报巴夏礼已放出城外,叫他去问抚议了。恭王稍稍放心。

又阅半日,突闻外面人声马嘶,闹成一片,接连是隆隆的炮声,拍拍的枪声,不绝于耳。正欲派人出探,忽一内监踉跄奔入,报道:“不好了!洋兵攻入内城了。”恭王道:“僧王、瑞相、胜副都统等,到哪里去了?”内监道:“这也不知底细。但闻城外各军,见了洋兵,统已逃去,剩得僧王爷、瑞中堂、胜大人三个,赤手空拳,无可迎敌,只得由洋人入城了。”恭王大惊失色,忽见恒祺又趋入道:“洋人纵火烧圆明园。”恭王顿足道:“怎么好?”恒祺道:“现在只好向洋人说情,叫他不要纵火。”恭王道:“劳你前去一说便是。”恒祺不敢违慢,跨着马驰到圆明园,园外统是洋兵守住,恒祺会说几句英语,说是前来请和,洋兵始放他进去。一入园门,见祝融氏正在肆威,兰宫桂殿,凤阁龙楼,已被毁去数座。恒祺向没火处走入,劈面正碰着巴夏礼同一个洋装的中国人,巴夏礼佯作不见,还与那人指手画脚,导引放火。恒祺忍着一股气,先与那洋装的中国人,搭讪起来,问他姓名籍贯。他却大声道:“谁人不晓得我龚孝拱,还劳你来细问!”

看官!你道龚孝拱是何人?他是晚清文人龚定庵长子,他的学问,不亚乃父,旅居上海多年,各国语言文字,统知一二,只性情怪僻得很,不屑与人谈话,巧遇了英人威妥玛,在上海开招贤馆,延为秘书,月致千金。孝拱得了脩脯,便去孝敬歌妓,父母妻子,一概不管,只纳了一个妓女为妾,颇称眷爱,时人叫他龚半伦,他亦以半伦自号。这次英人北犯,他恰跟了入京,烧圆明园,实是他唆使。恒祺见不是路,乃与巴夏礼扳谈,巴夏礼才脱帽行礼。恒祺便道:“现在我国与贵国议和,何故在此纵火?”巴夏礼道:“你们中国人,专会放刁,今日议和,明日又议和,终究没有结果,还要把我去监禁数日,你想天下有无此理?所以我在此纵火泄忿。”恒祺再向他谢罪,巴夏礼道:“如中国果真心议和,限你三日开紫禁城,迎我入议。再我被执的时候,还有几个从员,也被拿去,现应立刻放还,方可议和。”恒祺唯唯从命,但请他不再放火。巴夏礼也含糊答应。恒祺忙回报恭王,恭王再命恒祺释放英俘,不想到了狱中,已有英人数名倒毙。恒祺这一急,真急得手足冰冷,也不暇去问狱卒,转身就飞报恭王。恭王又呆得木偶一般,还是恒祺想了一法,照会巴夏礼,说是待和议成后,一律释放。偏这巴夏礼耳朵很长,已探悉英人监毙数名,索性大烧圆明园,把这一二百年的建筑,几千百间的殿阁,连那点缀的亭台花木,摆设的器皿什物,烧了三日三夜,变成了一堆瓦砾场。只有珍奇古玩,由龚半伦带领洋兵,搜取净尽。半伦得了百分之一,运到上海变卖,作为嫖费,嫖光吃光,发狂而死,这是后话。

且说巴夏礼既毁圆明园,复声言要攻紫禁城,恭王又召入恒祺,商量救急的法儿。恒祺想了一会,方道:“法使噶罗,倒还和平,若去请他排解,或可转圜。”恭王闻言,又欲令恒祺往会法使。恒祺道:“这个差使,还是请桂中堂去罢。桂中堂与法使有些投机,可以去得。”于是恭王遂遣桂良去见法使,法使颇肯居间调停。桂良先回,随后法使的照会亦到,内说英使额尔金,索抚恤监毙英人银五十万两,须立即付过,方可莅盟修好。恭王不得已,大加搜括,凑足五十万两银子,解至英营,并约于礼部衙门内恭候议和。

九月九日,与英使议约,免不得又要设宴。是日黎明,恭王奕,率同大学士贾桢、周祖培,尚书赵光、陈孚恩,侍郎潘曾莹、宋晋等,具了仪卫甲仗,先至礼部衙门等候。好一歇,才见英使额尔金、参赞巴夏礼,乘舆而至。恭王率众官迎入,行过了礼,分东西坐定。额尔金提议换约,除八年原议五十六条外,还要加添数条,赔偿兵费,增开口岸,派驻领事。经恭王再四磋磨,通事往返传命,议定偿他兵费一千二百万两,增辟天津为商港,各口许驻英国领事。双方允妥,彼此入席,酒酣兴尽而散。翌日,复请法使噶罗,至礼部共商和议。法使算是有情,只索兵费六百万两。恭王一口应承,也照英使例盛筵相待,迎送如仪。

十一日与英使换约,恭王据实奏闻。咸丰帝已至热河,览奏未免叹息,但木已成舟,不能再变,只好降旨允准。独俄使伊格那替业幅,圆滑得很,所得权利,比英、法要加数倍,他表面还非常和平,暗中却厚索利益。中俄通商,向止恰克图一处,咸丰三年,始行文中国,假勘界为名,阴图占地,清政府征剿长毛,且来不及,还有何心对付外人,自然把此事搁起。俄人竟自由行动,直入黑龙江,通过爱珲。黑龙江将军奕山,派员禁阻,俄人不听,乃奏闻清廷。政府命奕山与他交涉,俄人索龙江北岸地,奕山竟唯唯从命,订了《爱珲条约》。后来英、法兴兵,俄使也率领舰队,随在后面,大沽一战,英、法各舰多遭损失,退还广东,独俄使入京,于咸丰十年五月,另订专约十二条,大致是两国往来,平等相待,海口通商,照英、法例。还要派遣领事,随带兵船,这叫作《天津专约》。到了英法联军入京,硬要入城开议,恭王胆小,不敢照允,俄使伊氏趁这机会,入劝恭王叫他在礼部衙门会议,可以无患。原来礼部衙门,与俄使馆相近,所以担任保护。恭王才放着胆,与英、法使臣相见。和议成后,俄使便来索酬,再订北京条约,举乌苏里河东岸地,统划归俄人。看官!你道这俄使乖不乖?巧不巧?正是: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哀我中华,蹙国万里。

外患稍平,有旨阻南军入援,于是太平天国气数将尽了。小子且停一歇笔,再叙详情。

同类推荐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场霍乱使性情乖戾的玛丽成了孤儿,她只得被送往远在英国约克郡的克莱蒙庄园生活。玛丽意外地在知更鸟的帮助下找到这个秘密花园的大门和钥匙,并认识了男孩柯林。在玛丽的帮助下,柯林感觉到了生活的温暖,在秘密花园里学会了奔跑和大笑。大自然的力量改变了一切,长年笼罩在阴霾之下的古老庄园及其主人也一同获得了新生。
  • 萌之恋守护同盟

    萌之恋守护同盟

    听说边采采被绑架了!听说为了生病的妈妈,她签了保密契约!听说边采采要去当富豪孙子的女仆,其实是监视他的恋情!听说他谈过很多恋爱,被女生甩过很多次!听说边采采女仆当得不太顺利!听说她要进行降伏大作战!听说她成了他的恋情破坏大王!听说他们……嘘,不是听说,是真的哦!
  • 美丽女王的真爱

    美丽女王的真爱

    漂亮,充满魅力却美中不足的广告公司总裁,私下却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魔女,与西餐料理家发生怎样的故事……
  •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

    小说描写地主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兄弟间因金钱和情欲引起的冲突和最后酿成的悲剧。作品借助对人物心理鞭辟入里的分析刻画,揭示了当时俄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尖锐矛盾。
  •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房客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房客

    本书为女作家王晓玉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其中的《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和《田教授家的28个房客》均已改编成了电视剧,分别播出和即将播出。除了以上两篇,另外还有《五妹》、《妖戏》、《母子本命年》、《鬼手百局,你在哪里?》等4篇近作。
热门推荐
  • 弃妇难为

    弃妇难为

    不甘心归不甘心,老天,你给偶来个穿越,穿就穿吧,好歹你也让我穿得好一点嘛!干嘛一穿就穿到一个搞自杀的未来新娘身上,真是太不吉利了。她自己噎死了,穿过来又是一个搞自杀的新娘,这到底是什么跟什么?新婚当晚,新郎还没有接下头盖就直截了告诉她,他爱的人不是她,而是那个被封为天下第一美人的青楼花魁崔羽儿。没有珍惜那千金一刻的春宵,相对而坐,只为商量以后各过各的日子。当崔羽儿爱上的人不是南宫昱,却是深爱着叶雪菲的当今圣上龙君嶙时;当南宫昱发现自己爱上的人不知什么时候从崔羽儿变成了叶雪菲时;当叶雪菲发现这段凌乱的感情与她这个穿越者相关时,她选择视而不见,继续自己的生活时…
  •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一夕被夺走清白,顾言微恨陆行入骨,可是面对强势的陆行,她的所有怨恨都只能化作心有不甘。“我和别的男人上床了。”为了逃离,她用身体做交易,挽住了另一只同样强势的臂膀。可是婚礼前夕,丈夫却带着陆行来到她跟前:“微微,这是我三弟,也是你的小叔。”——原来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她始终还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陆行,看在我伺候过你们兄弟俩的份上,放过我。”她被逼至墙角,终于无力再逃。男人却面无表情的摩挲她的唇,然后掏出手帕将碰过她的每一根手指细细擦干净,他对她说:“真脏。”他打碎她仅剩的骄傲,笑着看她绝望,然后,他说:“微微,没有我点头,你想嫁给谁?”要我放了你,可以啊。求我,或者,我死。
  • 小凰不是仙

    小凰不是仙

    开天辟地古往今来哪只凤凰比她更倒霉?开场便是凤落天海被鸡欺,幸而遇见雅量高致俯瞰众生的凤王朝华君,进入神界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之后无意中救下落难的仙界太子关河月微,更因祸得福吃了风神内丹,化为人形,以为否极泰来,与凤王情愫渐生,谁料变数突生。杀神转世的虚天魔帝,上古神威,睥睨六界,无人能制,天界流传着一个重新封印他的预言……在亲眼目睹朝华君与旧情人重逢时,小凰田真赌气外出,正巧遇上睥睨六界无人能制的魔帝,是该“弃明投暗”,还是“忠贞不屈”?三界的命运,竞因她这只小凰而颠覆,冥冥之中,似有一段天意。
  • 刀剑算江湖

    刀剑算江湖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意外身死后,转世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重生成为一个小小镖局的小少爷这里有只存在于小说中的江湖这里有只存在于小说中的高手还有许多许多前世闻所未闻的事物。想着能够在这个世界干出一番大事。却发现自己没有于到世外高人。奇珍异草也没有让自己找到。连主角光环好像也没给自己的套上。到了最后自己仍然是一个屌丝!!
  • 吞噬炙炎

    吞噬炙炎

    三千世界,衍界遭劫,三千世界散落成一个个组合,世界之主陨落,世界之杯遗失,各界从此再无联系,当大千世界面临土崩瓦解的那天,魔物大举入侵的那天…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完结,究竟是谁,最后称为了神明一般的存在,是谁点燃了轮回之火…
  • 心陷囹圄

    心陷囹圄

    【全文免费,已完结】如果我是个杀人犯,你还爱我吗?如果我死了,你还会记得我吗?这是一个小保姆和大学教师之间的爱情。一对一,悲剧结局。
  • 重生之遗憾弥补

    重生之遗憾弥补

    大学生萧桀,一次车祸失去了最爱的女友,后怒骂老天,被闪电劈回了起源时代,为弥补遗憾,他从起源时代一直杀回宇宙时代,只为再见心爱人一面,弥补那一世的遗憾。
  • 爱由自己做主:非若凡尘

    爱由自己做主:非若凡尘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人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只要当事人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就像爱情,到底什么样的才是最适合自己,只有本人知道。爱由自己做主,容不得别人半点参与。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也不稀罕。这就是她对爱的奉养。敢爱敢恨,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这才是真正的她。为了爱情,双双殉情,带着记忆投胎,却不想自己的爱人竟然是亲哥哥,这让她何去何从?经受苦楚煎熬二十载,一次的偶然喝下忘情水,得展翅火凤。穿越时代,回到前世的她,是否能再次得到她的爱情?
  • 霸少驯妻:夫人,来点精气

    霸少驯妻:夫人,来点精气

    白慕音,活了千年的老妖怪。妖艳、腹黑、狂傲,目空一切。祈少陵,商界政界的传奇。被人暗算,生死一线。她,与阎王签下条约,助他破掉死劫。只愿重回自由身。他管制他,约束她:“我祈少陵要是连你区区一个女人都驯服不了,还怎么在这世上立足。”她反抗他,抵触他:“呸,什么女人,祖奶奶我是妖怪。你若敢动我一下,我一定会将你吃的骨头渣都不剩。”“哦?我倒要看看是谁吃谁?”祈少陵邪魅一笑,欺身而上。
  •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本书致力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就当代中国最突出和重要的问题——城市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高屋建瓴、独具匠心的谋略与筹划,尝试在邓小平城市化思想的研究领域展开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