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82500000016

第16章 校园知识科学教育主题活动指导(3)

5、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班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班会的各个节目,都是学生平时积累的,吹笛子表演是我们班的特长,从这些表演中,学生深深地明白了,无论学什么都要勤奋、专心,才能学好。中小学学生正是抓学习的大好时机,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从而爱学习,学会学习,使他们的意识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每一个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次班会在这方面做了一引起尝试,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并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从而促进他们学习兴趣的提高。

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教育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又提到改革以后的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应注重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为小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新教材既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扎实的语文训练内容,又含有大量的科普知识。

例如,小学第一册的《理想》就向刚进学校的娃娃介绍了一些高新科技知识:天上的航天飞机、卫星;地上的悬浮式列车、太阳能汽车;水中的大轮船、汽垫船等。第二册到第四册的课文则出现了《燕子飞回来了》、《动物过冬》、《数星星的孩子》等许多课文,向孩子介绍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到第五六册,类似《看月食》的一系列课文介绍了像哥白尼一样的科学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史、科学世界观的启蒙教育。

教材注意到了对学生实施科学意识启蒙教育的问题,这些内容成为语文学科进行现代科技教育的载体。

有机地渗透科学意识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要求中,多次提到要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如人教版第一册教学用书在“说明”中就有两处强调了这一问题。第一处是在“指导思想”中写道:“这册教材在安排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和文字,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第二处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中指导怎样处理入学教育的第四课课文——《理想》:“教学时,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图上画了什么,认识一些事物,然后联系实际,粗浅谈谈他们长大了干什么,现在应该怎样做。”显然,这表明语文教学的任务已不再只是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或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把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理想的问题摆到了明显的位置上,而且更加具体化了。

“利用教材中的科普知识培养小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的教学要求同样也写进了课文的“导读”中,使执教者在落实的过程中具有了可操作性。仅举两例为证:第七册第五组“导读”中有这么一句话:“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第八册第三组“导读”中写道:“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科学知识,受到爱科学、学科学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科学意识培养与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关系,“载道”、“工具”、“科学意识”是三位一体的相容关系。三者之间应该而且可以做到有机的结合。

现以《观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类文章看似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有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只要文章本身具有潜在的科技因素,仍然可以找到激发学生产生科学兴趣的切入点。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成为天下奇观?原来与地形有关。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江潮流散受阻,潮浪推涌时,潮头壁立,潮差可达8至9米,天下少有,故成奇观。把这些知识讲给学生听,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传授了科普知识,两者的结合并不显得牵强。舍此,就失去了一次为学生注入科学兴趣燃料的机会。

1、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兴趣的培养

强调利用语文课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但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依然要上出语文课的个性来。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儿童诗,以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识字和理解比喻句的含义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则不必单独提出来细讲。

2、恰当地把握住分寸

利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要会“利用”文章。教师巧作点拨,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要适可而止,不可大讲其中的科技原理。如第三册的归类识字,介绍了播种机、插秧机、抽水机、联合收割机、脱粒机、扬场机等农业机械,教师只须在对比中引导学生知道机器收种要比人力快得多,让学生产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朦胧意识即可。

3、要善于设疑并恰当地存疑

如教学《动物过冬》这一课时,可设疑:课文里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全文,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获取有关动物过冬的科学知识。学了全文后,可适当存疑: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这样既拓展了他们的阅读量,又丰富了其科学知识。

又如《鸟的天堂》教育学生要保护益鸟,教师就可存疑:那么,害鸟或害兽是否就可以任意捕杀呢?学生通过课外大量地搜集有关资料后,可进行一次讨论,让他们明白“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我们都有理由保护起来,因为这样才可保持生态的平衡”这一道理。

在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容乐观的问题存在。这就是一些教师以传统的观念为指导,重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轻视科学意识的培养。即使为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些科普知识的介绍,也并没有自觉的行为意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教师意识到了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但由于知识老化,在高新科技方面仍是“科盲”,做起来力不从心,也只好搪塞过去。两者都是令人遗憾的。因而,语文教学又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接受高新科技知识的继续教育,承担起利用语文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历史责任。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指导

科学精神主要是指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就是罗长青所说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就是指学生的创新意识;“能注重事实”就是指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包括谦虚谨慎、不断进取的求知精神、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顽强执着的奋斗精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即要求学生具有怀疑和批判的勇气以及协作精神。

科学创新,作为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被上升至如此高度,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主阵地,科学课更应该将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一件大事放在首位。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课程改革对科学学科提出的要求。我国的科学(自然)教学一向有重知识传授、轻实验探究的传统,这就使得受教育者无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更是无以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提出了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要形成的科学精神,包括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这些精神与一般的科学精神相比,在内容方面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作为对小学生的要求,在程度方面要比一般的要求低一些,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科学阅读中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

科学教育离不开科学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阅读到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如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居里夫人传》,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在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光辉一生以后,我们从中得到的教益和启迪是深刻而广泛的。

第一,受压迫、处于困境的人们,只要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勇于攀登,胜利与成功之路是可以走通的。

第二,要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要用创新精神去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一切工作,并且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去完成它。

第三,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时可能会遇到不应有的压抑和歧视,但只要有信心,有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精神,保守的枷锁和禁锢是可以打破的。

第四,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地去创造条件,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些对孩子们的影响将是终身的。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李远哲教授等3人。李远哲在初一时就吐露了想做个伟大科学家的理想,促使他形成献身于科学的思想正是《居里夫人传》。伟大科学家的勤劳不懈、热爱生命的高贵情操和理想,为李远哲的生命旅程照亮了一条光明大道,使他确立了一生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科学阅读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形成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离不开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以及形成结论时的逻辑推理等。在开展此类活动时,学生就在逐步地形成相关的科学素养。实验操作必然要求学生做到尊重事实,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必然会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并在形成结论时听取他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独具创新意识的结论。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又是意志与品质的考验。

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活动的过程中贯穿始终,虽然并没有刻意将科学精神的内容具体化呈现给学生,但却比任何形式的呈现更能感染学生。

学生热爱科学教育主题活动

“想象+实践=创造”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1、活动背景

11月是传统的“爱科学月”,开展科技活动能够丰富队员们的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科技兴趣,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因此我班以当前提出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针对学校的科技特色的优势,并根据学生想象力较丰富、可塑性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发挥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想象,运用到实践中,开展小创作、小发明活动。

2、活动目的

通过对事物的想象,学习科学家大胆想象,发明创造的故事以及自己动手实践创造,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只有丰富的想象与不断努力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创造。

3、活动准备

(1)课前每组做好1至2个小制作。

(2)排练诗朗诵、小品。

(3)比赛用的材料(一般是废弃物,如牙膏盒、牙签、泡沫塑料等)。

(4)挑选男女两个主持人。

同类推荐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学生情感故事——倒数第一的未来

    学生情感故事——倒数第一的未来

    《倒数第一的未来》是“学生情感故事(小学版)”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内容包括:达西、雕塑家、爸爸妈妈的态度、沮丧、成绩、希望、后来等。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在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会计学占有重要地位,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明确会计的含义、职能和任务;了解会计学科体系和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弄清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能力。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因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在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爹地,放开我女人

    爹地,放开我女人

    三年前,温晴对陆子奕说,“给我三十万,我就是你的。”三年后,她带着萌娃相亲,不巧被他撞个正着。陆子奕:“老子找了你三年,敢情你带着老子的种找野男人!”温晴:“对不起先生,我不认识你。”“好一个不认识!来人,给本少爷打包带走!”温小浩:“坏人,你出去!不允许你欺负我妈妈,妈妈是我的,我要和我妈妈睡!”陆子奕大掌一拎,将小不点高高拽起,冷喝,“老子的女人,自个儿还没睡个几次,倒是让你占了便宜?靠边儿站去!”
  • 都市之逍遥游行

    都市之逍遥游行

    一个小婴儿被抛弃在一条小溪边,眼看就要被野狼吃掉。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天见犹怜,上天当然是不希望这么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么丧身狼口,就在那些散发着幽光的狼尚未来到孩子身边的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了孩子的面前。没有人知道老人是怎么来的,只是看着那鹤发童颜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宽大的衣袖对这远处的狼群一挥,一股无形的罡气如秋风扫落叶般将瞬间就让狼群土崩瓦解。于是,一个牛B的少年,就这样得救。
  • 狗狗追女记

    狗狗追女记

    想读到地道的英语动物笑话吗?想英语学习变得不那么枯燥吗?让“无趣”的英语插上鸟儿的翅膀在“有趣”的大自然里自由翱翔吧!本书为《雷死你的英语笑话》丛书之一,提供给读者的是让人捧腹不止的动物笑话。力图从幽默和学习两方面入手,让读者在尽享幽默大餐的时候,也能赶上学习英语的时尚。
  • 一字封尊

    一字封尊

    强者可,一拳蹦星辰!一掌遮天地!一箭射阳星,一剑吾为尊!而我可,一指覆苍穹,一语蹦九天!一念幻天地,一字为不朽!
  • 异能者之地球巅峰

    异能者之地球巅峰

    一代衰神赵宇非无缘无故地就进入了达拉然超级科学研究学院,紧接着他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他究竟遇到了哪些事?他今后的人生又会变成什么样?是继续当一个衰神还是站在世界的巅峰?......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七颂堂词绎

    七颂堂词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栀子花开遇见你

    栀子花开遇见你

    一场意外,她失去了之前所有记忆。但在五年后的栀子花盛开之际,他为她而来。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作为“中国企业史三部曲”系列研究著作的第三部,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
  • 极修武致

    极修武致

    这个世界谁比谁更加平凡,总有一些自大狂妄之人到处嚣张,而等他们踢到铁板的那一刻后悔确已经来不及了。杨勇一个平凡的学生但身上却有一些常人不知的秘密。“嚣张是你的事,但在我面前嚣张那对不起。”杨勇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