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89700000012

第12章 我的老师周同庆先生

物理系 潘笃武

1952年下学期,国内大学刚进行了院系调整,我考进复旦大学物理系。进校后不很长一段时间里就认识了物理系的多数教授和老师,其中就有周同庆教授。周先生白皙的面庞,架着黑边眼镜,瘦瘦的身材,说话不多,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他当时正带领几位青年研究人员研制 X光管。1953年,解放日报第一版报道复旦大学研制成我国第一个 X光管的报道时,登载了周同庆教授和方俊鑫先生手拿 X光管的大幅照片。

我在大学二年级时上周同庆先生讲授的原子物理学。周先生不仅给我们上大课,还亲自给我们上习题课。他总是要求学生多提问题,写条子给他。他在习题课上不是简单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还不厌其烦地指出学生们所提的问题中不恰当、不合逻辑的地方。周先生不仅自己讲课思路清楚、逻辑严密,也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对学习和科学研究都是特别重要的。

原子物理学的考试是我大学学习的转折点。当时考试的方法是口试,记分是5分制。学生抽题,准备半个小时,然后到老师面前口头回答考题,老师还要提问。轮到我进入考场,抽出考题一看,觉得很有把握。但是在回答到第二道题时,我表述不严密,周先生抓住不放,我被追问得狼狈不堪,冷汗直冒。幸而第三题答得还不错。周先生说:给你3分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了鼓励鼓励你就给4分吧。这一番话给我很大的刺激,我各科的考试成绩虽然没有把握一定得5分,但考4分是没有问题的。这一次连4分都差一点得不到,何其难堪 !

走出考场时我觉得很委屈,埋怨周先生太严厉了。后来慢慢想想,就感到自己确有不足,周先生严得好。从此以后,我更加用功读书学习,并改进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大学毕业后,一位老师曾对我说:“大学一、二年级时,我们对你没什么印象 ;到大学三、四年级时,我们对你的印象好起来了。我”自己心里明白,我的变化、进步,周先生所赐 !

大四时,我又听周先生的分子光谱学。上课我用心听讲、记笔记;课后,认真阅读周先生指定的英文参考书,悉心领会周先生的思路。考试的时候,我按照周先生讲课的逻辑回答了考题,周先生二话没说就给了我5分。大学毕业,我有幸成了周同庆先生的研究生。

当时,研究生人数很少,没有专给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代之以自己学习导师指定的专著和文献。作为研究生,我定期到周先生那里汇报和请教。有一次,周先生在指导我阅读一本英文专业书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字他也不认识。他当着我的面找来字典,查阅以后给我讲解。堂堂的一位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当着学生的面坦白承认自己不认识这字,并立即查字典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坦荡胸怀,是真正的科学家的风范。

在我1956年9月开始做研究生到1957年夏天的一年中,复旦大学物理系光学教研室在周同庆先生领导下开展了许多学术活动,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当时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王大珩先生来做了研制光栅的学术报告。列宁格勒 (现在的彼得堡 )大学的潘金教授来复旦讲学,讲授。气体放电光谱学。一个月。北京大学光学教研室主任赵广增教授带了他的两位研究生也来复旦参加潘金讲学活动。潘金还带来一块苏联制造的光栅的次品赠送给我们。我在周同庆先生和潘金指导下设计了一台用这块光栅作色散元件的光谱仪,并请金工场的杨雅南师傅制造安装。

那时光学教研组还有一位叶蕴理教授。叶先生年纪较大,身体也不好,所以光学教研组的担子都落到周同庆先生一人肩上。在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下,教研组不仅要开出专门化课程,还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在1956年到1957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周同庆先生讲授了分子光谱学和光学专题讲座,其他几位老师也都分别开了高等光学 (叶蕴理先生)、应用光学 (周雄豪先生)、实验光谱学 (毛清献先生 )等新课程。那个时候,虽然已在周同庆先生领导下研制成了我国第一个 X光管,但基础科学研究还十分薄弱。作为学部委员的周同庆先生要带领一批青年人改变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落后面貌。他自费订阅了俄文的物理杂志,每期都仔细研究,了解世界上物理学和光学的最新进展。他常对我们讲:搞科学研究就要开垦处女地,要能提出合适的、别人没有做过的题目。

当时,周先生打算在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光谱学,这是周先生比较熟悉的领域,光学教研室也有一点基础 ;另一方面是固体发光,固体物理学是当时比较新的学科,周先生要把它和光学结合起来研究。光学教研组的教师和研究生都积极地围绕着这两个方向开始做准备工作,我也为周先生给我提出具体的研究课题做准备。

可是好景不长。1957年夏天开始了反右运动,一切工作都停了下来。到1957年底,我和同班同学、周同庆先生的另一研究生贾玉润和许多青年教师一同下放到农村。半年以后,物理系的青年教师都调回学校,唯独周同庆先生的研究生我和贾玉润留在农村,且整整待了一年,全复旦也只有此一例。当时,周先生正好去印度参加学术会议,未得周先生同意而将他的两个研究生调开,是公开表示对他的不信任、不支持。对于我来说,当时当然是要听党的话,“义无反顾 ”

地到农村去了。但是,当周同庆先生从印度回来,发现两个研究生已不告而别,心里的滋味可以想象。光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不仅要求导师提出研究课题,也需要有学生配合,完成大量的实验工作,没有研究生,老师孤掌难鸣。

我们在农村期间,听说周同庆先生在学校受到批判、斗争,具体情况我不得而知。到1958年底,我们在农村劳动了整整一年后又回到了学校,名义上仍然是研究生,但立即被分配担任教学和其他任务,事实上已不再是研究生了,也没有见到周同庆先生来实验室。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不能去看周先生,他也不便于找我们。1960年初,我接到人事处通知,将研究生学生证换成教师工作证,就此结束了我的研究生生活。论文没有写,副博士学位当然也没有。那时学位制度已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东西,必须取消。

1960年,“大跃进 ”终于结束了,一切又逐步回到正路上来。周同庆先生重又来到实验室。1961年,周先生参加了给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摘帽 ”的广州会议,情况开始有些好转。周先生积极性也高起来,他打算通过组织教研组学术讨论会把教研组的科学研究组织起来。但是,因为大家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很分散,对讨论会的兴趣不大,不久就不了了之。周同庆先生虽然是学部委员,但也得不到充分的研究经费的资助以及研究人员的配备。

有一次,周先生突然把我叫到他家里去,和我商量,要我帮他在光栅光谱仪上为他做一点试验。当时我有比较多的基础课教学任务,还有些其他的工作,就婉言推辞了周先生的要求,心里还想:你周先生平时不关心我的工作和学习,也不为我争取一些研究经费,要用到我的时候就来找我了,再说这又不是教研组正式安排的任务。现在想起这事,觉得当时情况确实很微妙。周先生作为教研室主任,却不能正式安排我的工作,只能以个人的名义要我帮忙。要说周先生不关心我,也不能责怪周先生。自从反右、“大跃进 ”以来周先生实际上已不再全面指导教研组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了。

1963年,光学教研室中一位党员教师提出研究激光,得到校党委的支持。按照周同庆先生的学术造诣,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理应请他出来主持、指导激光研究。这对于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都有好处。但是,周先生始终没有参加进来。我当时也是研究小组成员,明显感觉到有关人士并不欢迎周先生参加这项研究,我在组内也只能打杂、跑腿。周同庆先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又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如不诚心诚意地请他来指导,他自己又如何提出要参加该项研究呢 ?其实,周先生是很关心激光研究的。我在协助周同庆先生的子女整理周先生的遗稿时发现周先生从那时候起读了许多关于激光的文献资料,还准备写有关激光的文章。

周同庆先生过世多年以后,我曾和当时光学教研室的一位党员负责人谈起当时没有充分发挥周先生的作用时,他也认识到这种做法对我们自己、对复旦,以及对科学事业都是损失。

“文化大革命 ”一开始,周同庆先生首当其冲。他和毛清献先生一同被学生揪出去批斗,他们被墨汁淋头、戴高帽、拳打脚踢,受尽了精神上的凌辱和肉体上的折磨。当天晚上,毛清献先生就以自杀来抗争。周同庆先生总算坚强地挺了过来。

在“文革 ”中有一段时间,周先生和学校内理科其他几位老教授曾被吸收到 “理科大批判组 ”翻译外文资料,这是一段比较安定的日子,周先生抓紧这个机会阅读了一些有关激光的文献,即使在那种情况下,他也保持着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1970年以后,周同庆先生开始显现出早老性痴呆的症状了。那一段时期,运动稍微平静一些,开始 “复课闹革命 ”。人们常常看到周先生到物理系图书馆看书、查阅外文资料。他还念念不忘 “文革 ”以前交给他的编书任务。我们以前从来未曾听他唱歌,这段时期总听他哼着那时流行的调子。有一天,我在物理楼二楼走廊里,周先生在走廊另一头喊我的名字,叫我过去。他说:昨天我在图书馆问他的英文字他已替我查出来了。我诧异地说:我昨天没有问过你英文生字,也没有去过图书馆。他反而责问我:怎么会没有呢 !我们都已发现他有点不大正常了。

后来,周先生不来图书馆看书了,每天在校园里散步。我见到他,向他打招呼,他会说:我“认识你的脸,但是名字已经想不起了。”再过一段时间,在校园里见到他,他只是两眼瞪着我,不说话,大概脸也认不出来了。后来周先生家里派了一位保姆跟着他出来。再后来,只好把他关在家中。“文革 ”结束后不久,物理系一位同事打算出国留学,慕周先生的名望,要我帮他找周先生给他推荐。我把这位同事带到周先生家里,周先生完全不认识我,神情木然,外孙女奚青照顾着他,但他还会在指定的地方工整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在周同庆先生逝世前几年就被送进华东医院。我去探望其他老师时也去探望周同庆先生,周先生神智完全不清楚了。照顾他的保姆告诉我,周先生喜欢吃香蕉。下次我就带了一串香蕉去看他,保姆俯在周先生耳旁高声叫道:你的学生来看你了,给你带来香蕉。说着把一只香蕉塞到他嘴里。只见周先生嘴里哼哼发出声音,几口就把香蕉吃下去了。那时他大概还有味觉,知道吃东西。见到这一幕,我心里感慨万分。想当年,周同庆先生脑子特别敏锐,思维条理清楚。他60岁稍多一点,早老性痴呆就开始发作了。周同庆先生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不一般的智力,学业和事业都一帆风顺。但是50岁以后就不那么顺利了,加上 “文化大革命 ”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极度创伤,这些是否是加速他的早老性痴呆症发生的因素,这就要待今后的医学发展来解释了。

在我72岁的时候回忆这些往事,许多情景犹历历在目。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各种事情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我是个一辈子担任教学和科研等业务工作的人,回想起来,我的本领都是老师教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老师们的教育下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学问,学到了工作方法,打下了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想到我和我的老师们都同样怀抱着要在一生中为科学、为祖国作出我们最大的贡献的愿望,可是大家都还留下不少遗憾。记得在卢鹤绂教授80岁的庆祝会上,卢先生表示了没有能为祖国、为科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遗憾。如果周同庆先生到晚年神志仍旧清楚,他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感慨。

没完没了政治运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胡锦涛主席的领导下正在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在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科技界的知识分子有更宽松的环境,更优良的工作条件,我国的科学技术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指日可待。周同庆先生的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理想在他学生的学生的一代一定会实现。

同类推荐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热门推荐
  • 玄门八神

    玄门八神

    苍天不仁,乾坤无道,是非善恶,正邪妖魔,谁来分辨?会稽山下,被压五千年,山崩之日,大魔神出世!亦正亦邪,亦真亦幻,神还是神,人却非人!八神降世,乾坤入袖,低调!还是低调!(本书修仙等级划分:先天八境,筑基,凝丹,炼神,返虚(上中下),元婴(上中下),渡劫,羽化。先天八境以武学为基础,主炼气,分为微息,绝息,龟息,皇息,玄息,地息,天息,帝息八重炼气等阶。)
  • 黑猩猩之屋

    黑猩猩之屋

    位于堪萨斯城的黑猩猩语言实验室是个特殊的大家庭:伊莎贝尔和她照管下的六只黑猩猩。受过训练的黑猩猩拥有出众的语言能力,他们可以像真正的家人那样沟通玩耍,彼此信任。在伊莎贝尔眼里,它们是比人类更好的朋友。然而,一次飞来横祸使这个家雨打风吹散。黑猩猩们神秘消失,伊莎贝尔也身受重伤,面部严重毁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失踪的黑猩猩突然成了一个24小时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主角,无数人涌到电视机前,看它们玩耍嬉戏、电脑订餐,以及,花样繁多的性活动,这个节目也因此成为传媒史上的奇迹。可只有伊莎贝尔知道,它们在呼唤她,等待她。到底谁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为了将黑猩猩从人类的贪婪和荒唐中拯救出来,伊莎贝尔决心走出脆弱的自我……
  • 大地苍生

    大地苍生

    从民国初年至上个世纪中下叶,关东大地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芸芸众生在这块充满苦难和希望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爱恨情仇中交错着悲欢离合。阴谋与爱情、无私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轮回上演,在关东大地上演绎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
  • 武林高手异界纵横

    武林高手异界纵横

    武林人士苏凡带着《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两套武学穿越来到了异界——天武大陆。然而…他发现这个大陆的人,拥有强大的灵力和武学,但是比斗之中都是一招一式地发动攻击,没有招数可言。深谙功夫之道的苏凡,凭借着并不怎么出色的灵力,却往往能够战胜比他强大许多的敌人,而他的秘诀就在于——精妙的招数。功夫高手在高武世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戒灵纪

    戒灵纪

    古老隐秘的北氏家族,因侍奉的一枚祖石得到了盘踞大陆一方的实力。然而年仅一岁的北家家主之子却在满岁时闯了大祸。童年便历经漂泊与分离,面对开始风起云涌的世界,逐渐置身漩涡之中的少年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 一个人想念一个人醉

    一个人想念一个人醉

    “不介意我抽烟吧?”我摇摇头道:“当然不会。我想不出情节的时候也会点一根。”“要来一根嘛?”我盯着她看了一眼,笑道:“好。”
  • 星宿之命:别来惹我

    星宿之命:别来惹我

    本书是作者的心血之作,星座控的亲们可以进去看看哦!(群号码:521798931)她们曾是那九天之上,只可仰望的星灵们,却因为一场战争而落入时空乱流之中。(本书一点也不高冷,是人都可以看,想要加多一些角色的戏份,都可以和作者说。)
  • 毒女医妃:盛宠嫡妃主沉浮

    毒女医妃:盛宠嫡妃主沉浮

    他是冷情帝王,不善表达,却从没有放开过她的手。而她是倾城皇妃,医术独绝,不为救人只为杀人,人们却仍对她趋之若鹜。明知道她是荆棘,是罂粟,他也只想靠近她,然后,沉沦。无论是被刺伤,或者毒死。
  • 私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实务必备

    私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实务必备

    本书介绍了私营公司企业文化存在的十大误区、私营公司企业文化必备环节、私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流程等内容。
  • 宋词三百首(上)

    宋词三百首(上)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