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89700000060

第60章 几笔流水账 一份不了情

高等教育研究所 杜作润

1958年,正是如火如荼的 “大跃进 ”年代,党号召我们向科学进军。第二年我就要考大学了,在紧跟形势、奋勇苦战之余,还要悄悄地琢磨考什么大学的问题。因为一些老师同学在议论复旦大学,知道那里有许多科学家和学术大师:苏步青、谈家桢、陈望道、周谷城…因为对数学家苏步青人生历程的向往和人格的敬仰,因为自己也还喜欢学数学,因为身体条件的制约,最后选择了学数学力学,选择了复旦。

1959年夏,经过困苦但远比今天平静的高考,真的圆了梦,进了复旦数学系。从入学到毕业分配留校,再到1999年年底,满60岁按时退休,一晃就是40年。到今天,年近七旬,在暮色苍茫中东张西望,却又还时常回头看复旦,和她保持着这 “割不断、理还乱 ”的联系,还有这 “说不清、道不明 ”的不了情。

1960年2月14日,我被批准为中共党员。这是一个让我记忆一生也安排了我一生的日子。从此以后,我学习更加刻苦努力,在班主任王家莲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下,慢慢克服了语言方面的困难,逐步缩小了和班上的上海同学学习成绩的差距 ;另外,还服从组织的安排,担任了当时数学系共青团工作组的组织干事,在龚雅如同志 (“文革 ”后期去世,这是一位绝对忠实的共产党员 )的指导下接受社会工作的锻炼,也确实培养了我的实际工作能力,只是多付出了许多时间。

五年的校园生活,除了社会工作的重压,除了每年 “三夏 ”或 “三秋”和同学们一起到农村劳动锻炼,除了接受政治形势教育,包括1962年的反右倾、1964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反对 “时代精神汇合 ”论和反对 “合二而一 ”等等。除了在这些方面不少的时间支出之外,主要的时间当然还在教室里、在图书馆,在听老师们的教导。其中,有欧阳光中先生讲数学分析,那是我们学时数最多的一门课,上课时先生总是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激情澎湃,犹如在吟诵。物性论。那样的长篇哲理诗,那情境,似已嵌入脑际,令我至今难以忘怀,事实上我至今还在享用他教给我的分析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还有宋家骕老师讲理论力学课,虽然没有欧阳先生那样的激情,但让人细嚼慢咽,也可回味无穷,后来 “文革 ”后期,“复课闹革命 ”以及工农兵学员进校 “上、管、改”,我讲机械振动学课,也很得益于宋先生的教诲,虽然远没有他从容、自在 ;此外,黄城超先生讲的高速空气动力学,叶敬棠先生讲的流体力学,陈开明先生讲的概率论课,孙振宪先生讲的解析几何,黄缘芳先生、屠伯熏先生讲的代数,谢惠民先生所讲的常微分方程,等等,也都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我后来给管理学院的学生上课和应邀去海运学院为研究生讲线性代数,都想模仿他们的教学风格。可惜,终因修炼不够,连自己也不满意。当时,这些前辈师长们讲课的那种较真、虔诚、投入甚至忘我的态度,令我似乎感受到世界上只有数学的科学性最真实、最纯洁。以至于后来,因为研究教育评估的需要,我自学过的模糊数学,我也坚持这种多少有点过激的见解。我相信,参加工作后,我在教学和研究中的付出,千真万确得益于恩师们首先对我的付出。我和师兄王文亮先生曾参加当年708工程的项目,并因此于1986年有幸因为 “动态子结构方法的改进及其推广运用 ”的课题得了个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其中我的工作除了亮兄的在学识上的引领之外,也完全得益于这些前贤师长们的教诲,包括直接借用了曹志浩师兄引进和已经程序化了的求解对称矩阵特征值的 GH方法 …遗憾的是:慕苏先生的名来复旦数学系读书,却从来没有正式听过苏老上的课,只有一次去偷听了他上的几何学课,因为我读的是力学专业,方向是粘性流体力学,违规偷听几何学,完全是猎奇。为了猎奇,我还去偷听过胡曲园先生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偷听过张世禄先生讲广韵。当然,更多是到图书馆去偷看、偷抄,那里有无穷无尽的、同样令我毕生难忘的和助我稍解无知的学问、知识和对人生的种种启示。除了整理上课笔记和完成课外作业,在那里,我模模糊糊地知道了许多人、许多事 (包括复旦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许多学科、许多文史哲典籍和我还没有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模模糊糊地知道了世界的多样性、人的多样性、真理和主义的多样性。当时的复旦图书馆,特别是文科图书馆阅览室,也是我的一个课堂,至今我还保存着的20多本已经发黄的硬封面的笔记本就是证明。我对复旦的体认和亲敬之情,首先就包括了对当年复旦图书馆的体认和亲敬之情。这样的校园生活,虽然一开始有遗憾或误会,但全面反思,我还是很快乐,甚至很留恋,如果可能,我愿意再过一次。

更大的误会还在后来。1964年,毕业分配时,我报名去甘肃,想参加国家的宇航航空建设,以发挥我所学之长,但组织上偏偏要我留校在数学系任职。这虽非所愿,但由于害怕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暴露,还是表情愉快地服从了分配,使以下的流水账还能继续。

留校开始时的具体工作,是担任当时刚进入二年级的625班的指导员,持续时间不到一年,但这段短暂的经历,因为经常和同学们谈心,交流思想,还对上海同学进行家庭访问,使我和这些实为师弟师妹的学生之间,建立了同样令我毕生回味又毕生难忘的友谊。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毕业分配后,有在西安的、在杭州的,有在湖南的,还有在美国的,更多是在上海的,不少人至今还和我有来往,在我孤独时或忧伤时,还会有人宽慰我。我对复旦的情,对曦园的情,就包括了对这些师弟师妹们的不了情。

1965年夏初,不知是何原因,我被借调到上海市招生委员会工作,同时借调去的,复旦还有中文系的丁锡根先生。我们同在宣传组工作,相处得很好,丁先生既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在 “外系 ”的师长,他的成熟和稳重,至今仍然是我应该学习的榜样。

招生工作结束后,1965年秋,刚刚回到系里报到,党总支书记告诉我,组织上安排我跟苏老工作,担任他作为当时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数学专业组副组长的秘书,而且据说是我分派留校时就计划好的,因为当时上下还未沟通好,没有告诉我。对这样的安排,我虽然不满,但我不能作任何表白,因为服从组织分配,是共产党员的本性。

在我的记忆中,苏老虽然兼任数学所所长,但去数学所的次数非常少,我所知道的也就那么两三次。其中有一次,所里开会,讨论秘书给他的关于数学所的发展方向和人事安排的报告。苏老说些什么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老先生对报告文字的批评责骂令我颤栗,也令我毕生难忘。我开始理解参加了工作和在校读书之间的差别,真实的人生和书本的差别。同时,我也更加努力,多方面地设想我的工作,多方面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水平。只可惜,在一种不太宽松的环境中,提高并不显著。经过一番准备,在苏先生的授意下,我代表他先后到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进行了一轮访问、调查。还到北京参加了科委秘书长召集的秘书会议。初步调查完毕后,我写了一个向国家科委的报告。苏先生看了后很高兴,立刻批了 “打印六份,尽快上报 ”,并签了大名。这份报告的原稿,至今还保留在我的身边。既是记念苏老的纪念品,也是自我反刍的素材。

1966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一切都乱了,这笔流水账就更难记了。只能简单地说:当时我激情喷发,贴大字报,混入 “红卫兵 ”队伍,贴的大字报,包括对张涛同志的、李明忠同志的和苏先生的,还有王零同志的。后来,我又被推进了系的 “文革 ”领导小组。但以我既柔弱而又自负的个性,真的不想再疯狂表现自己 “革命 ”到底的决心,所以后来又贴出 “罢官声明 ”自动辞职 ;此后,开始当逍遥派,还加入红卫兵步行串联的大军,从上海走到井冈山,再走到韶山,再走到长沙;后来,还和一大批复旦师生步行到浏河去学习一位顾妈妈的先进事迹,她是一位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 ;后来,工宣队、军宣队进校,我被 “结合 ”进数学系的革命领导小组 ;后又下乡到宝山罗店或罗泾农村备战 ;再后来被 “保送 ”进奉贤 “五七 ”干校、“毕业 ”后又被 “保送 ”到崇明 “五七 ”干校,在那里,我这个少小就务农的人,没有苦和累的记忆,却平添了许多快乐,因为认识了复旦许多当时与我同类的领导干部、著名学者和师长,而且都是相互平视的,甚至是经常嘻嘻哈哈的,他们也都是我复旦情缘之一源 ;后来,就是复课闹革命,就是工、农、兵学员的上、管、改…我们一直都畅想着那理想之花,可培育这美丽的花朵,实在让我们支付了太多的投入,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

1971年初,我奉命进入708工程项目。前期,去龙华飞机场708设计组工作,寄居中山西路小学,主要掌握 “运10 飞”机的结构和空气动力设计 ;后期,包括已经调到学校教育革命组之后的80年代初,则主要在校内600号数学系二楼719机房,用 GH方法,计算运10飞机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突风响应、着陆撞击响应、跑道滑行响应,我曾为这些计算入过迷,确实太投入了,经常通宵达旦,有时晚上就睡在燕园西首的 “708 实”验室,为此还受到师兄兼同事的陈康元先生的批评,他告诫我,也要多关心家庭、关心妻子、关心孩子。康元兄也是我在复旦毕生难忘的契友,我们还约定过,还要一同到罗泾公社潘桥生产队去看看当年我们劳动过的地方,看看我们认识的人。

“文革 ”结束,又发生了一场误会。因我作为老革命王零同志在崇明干校的校友,我被他第二次认识。又因为他被 “解放 ”、被重新任命为校党委领导之后,需要人手,1979年,就将我调出数学系,他诙谐地挤兑我,要我快点从防空洞里出来,参加当时的教育革命组工作。虽然有点自负但全无自信心的我,只好顺势离开数学系力学专业。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也由于学术发展的机会较多,几经转折,我开始了与719计算机房毫不相关的高等教育研究,直到退休。

几笔流水账本可到此结束,但思之再三,似有两笔账还应该补充记录一下。第一笔:那是1981年的春天,王零同志一早到我们在 “四幢楼 ”的办公室,要我仍旧回去担任苏老作为复旦大学校长的秘书,还说,这是苏老提出来的。老革命来得很突然,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我要求让我想一想。后来我终于到老王那里表示了不愿去的态度,并且解释了藏在心中的原因。我因此至今还有愧感,对王零同志,对苏老,都有愧感。记得老革命还到当时复旦第四宿舍我家里去动员我,还因此惊动了我当时的友好邻居大陆先生等 …因为有愧感,所以我对复旦的意更深、情更切。第二笔:那是1989年,发生了一些容易使人激动的事件,虽然我已经是 “知天命 ”之年,但仍旧激动不已,十足的是个老顽童,居然也去游行了,去签名了。为了此事,后来恢复我的组织生活即党员登记时,还一度成了问题。最后,经老强出主意,以检讨自己幼稚、不成熟为基调,终于渡过了难关。为此,我深深感谢老强,至今仍然服帖,他既是我的老上级,也是我的老朋友。

1990年,我申请去加拿大参加一个国际研讨会,居然也没有被人阻拦而顺利成行,我还是很幸运。在多伦多,有朋友要我留下 “避难 ”,享受加方政府每月800加元的救济金生活,我权衡之下,还是回来,不为大话爱国,为的对复旦还有一份情,对教育过我、关怀过我的师友和领导也还有一份情,淡淡的,忧伤的,却是难以割舍的。面对我敬仰和留恋的母校复旦,我宁愿永远是老顽童,永远幼稚,永远不要成熟,永远磨蹭在她的鞭策之下。

同类推荐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名校班主任教育案例精选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名校班主任教育案例精选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上.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应当像...案例二使我体会到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分析能力。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中国传播思想史:古代卷(上)

    中国传播思想史:古代卷(上)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热门推荐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济南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济南

    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济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恨天生之我不平凡

    恨天生之我不平凡

    为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富人,而我连普通的工作都没有,当我发现这个世界有道术鬼怪想要拜师学习道术的时候却得知我资质普通到不能在普通没人愿意收我我只好一个人来回于古代墓室之中,当我道术入门时候才发现世上还有古武存在,就算了道术在高也只能对付一些妖魔鬼怪还是被古武修练者呆打,当我好不容易在古代古武高手墓室里发现武功秘籍竟然被古武高手抢去,只留下他看不上眼的内功基础入门,当我千辛万苦终于练出内力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还有修仙。。。。。。。。看主角怎么把资质逆天身怀大气运者一步一步的踩在脚下
  • 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

    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

    “一剑贯长虹,双龙戏水珠,三魂夺命锁,四相定乾坤,五虎封亡魄,六星连命诀,七煞归一。”凭借一套七煞剑法,他在繁华的都市里,面对新的人生,正所谓盗亦有道,窃玉偷香,他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不是盗了多少金银珠宝,而是盗走了别人的爱。春风拂发遮玉钗,夏雨初晴放霓彩。秋叶旋舞为娉婷,冬雪纷飞万物灵。秦小钗、乐彩儿、杨雨婷、谢羽灵,四位美女您更喜欢哪一个呢?就让《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为您一一解读吧!
  • 再见少年晨

    再见少年晨

    《再见,少年晨》原书名《守护我的天使们》原作者名金韩熙。张允浩从小在大伯家长大,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开他了,而在他心里根本没有父亲。双胞胎妹妹允希大家都已为她死了,谁知允希在生下来的时候被母亲和领养的妹妹颖慧对调了身份。而知到这一切真相的只有张允浩,几年后一个叫颖慧的女孩出现了在他面前,他该怎么办呢?同时还看到自己的好兄弟一直无法释怀以前的事。魅少一个神秘的黑衣少年,外传他是个无恶不作的某黑帮组织老大。身边总是有着愿意把生命交给他的人,他常年带着面具,从没有人见过他的脸,外界甚至对于他的资料一无所知。江雨晨为了找到她,成为世界冠军。他说“她虽不曾在我眼里,却一直都在我心里”......
  • 妾本伊人

    妾本伊人

    高高兴兴服下一颗灵丹,醒来之后,失了美貌也就算了!咦?那两个白白软软的大馒头呢?只不过想找个歇脚的地方,却摔下了高高的楼阁,昏迷过去。醒来之后,忘却所有,成了迷糊惹祸的小吃货!邑王,天下万民景仰的战神,竟然是,断、袖……“邑王,您老喜欢的是男人,请看看清楚,妾本伊人……”……(本文轻松小白,是您吃饭饮茶必备之喷品,喜欢本文的友们,请多多支持!)
  • 青春的温习

    青春的温习

    一觉醒来,身边多了个十二三岁萝莉,还有陌生的熟悉感。这是咋回事,我可什么都没做啊,怎么冒个未成年的在我床上啊。沈毅的重生从人家的床上说起。回到那波澜壮阔的年代该干点啥呢?(这里有本人的很多回忆,也有70,80后很多人的童年,青春的记忆。如果有些东西的时间有些不对,请大家不要太计较,当成平行虚构世界就行。)
  • 逆向爱情

    逆向爱情

    他,从小爱上一位千金~可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包括她~她,从小和他是好的朋友~他,是他最好的伙伴,一起玩,一起打架,一起玩耍,最忠实的兄弟。有一天,他陷入了苦境,小店的生意便是走向关门的地步,而没有任何办法,没人帮助他,没人去可怜他,父母还在他失去她的时候双双因为车祸而丧生。他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更加没有兄弟!他,在要刚拉下门夹的时候,一位女性进来,跟他要了一份三明治,然后丢下一百块钱转身就走,男孩当时喊住她~“哎!找你钱!”女孩转身说了一句“不用!下次在有缘在还我,我有事”。他开始满世界得走~身上永远装着八十四块钱~就是为了有一天能遇到她。把钱还给她。
  • 九年之约:总裁太霸道

    九年之约:总裁太霸道

    “六百万,换你九年的时间”男人举着手中的支票对着蜷缩在角落里的女生。“好。”女孩没有多想,只要能出去就好。九年,多漫长的时光,沐宛坐在落地窗前因为彼此是深爱,所以才会选择放手,在一起6年了,差一点就能在一起七年,人家都说七年人会有一次大换血,那时候心也会变一次。又是三年,沐宛回归,站在冷萧翎面前,眼里透出的绝望和仇恨,男人却没发现沐宛的眼里还有一种感情,唯独被埋在了心底。
  • 我们的青春即将逝去

    我们的青春即将逝去

    s.y.k是时下最火的女组合,一次命中注定让他们认识在了一起,还有一个是tfboys组合。后来慢慢熟了起来大家都渐渐没有了外包装,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本书主人公经过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后变的坚强起来,不在是以前那个娇娇滴滴的小女孩了。
  • 法医狂后:妖孽邪帝霸宠妻

    法医狂后:妖孽邪帝霸宠妻

    她,21世纪著名法医,技艺超群,在一次验尸中意外穿越,成为了大家族人人可欺的五小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治得了花柳,验得了死尸,扮得了傀儡,还肩负振兴二房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