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89700000074

第74章 领悟创新

———追踪寻迹望道先生

中文系 宗廷虎

创新这一论题,由于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今年是陈望道先生 (以下从众尊称 “望老 ”)逝世30周年,纵观其一生,他有着多方面的、持续不断的创新,早就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创新型人才了。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望老创建的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从事修辞学研究,迄今已有46个年头。几十年来,我一面目睹望老怎样创新,一面经常温习、思考望老有关创新的教诲。可以说,我从事修辞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不断领悟他的创新思想的过程。以下由近至远地撷取几个片段,叙说我的几点心得。

又一原创性成果:领悟创新的新结晶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决心牵头抓一项较大的科研成果:“中国修辞史 ”。我邀请本校陈光磊先生与我共同主编,并组织了一支团队,齐心协力拼搏了5年多,数易其稿,终于在今年4月,由吉林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中国修辞史。(以下简称。史。)三卷本,150万字。

由于 “中国修辞史 ”这个角度过去没有人系统探索过,早在撰写期间,就得到了校文科科研处的大力支持,鼓励我们申报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最终获得批准。市里的专家组评定为: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 ”,填“补了汉语修辞研究中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汉语修辞史这一新学科的建立 ”。同时该书还被列为 “十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书出版后,即在厦门于华东修辞学会召开年会期间,举行了学术讨论会讨论此书,与会学者反响强烈,认为该成果具有 “原创性 ”。著名修辞学家、首都师大张炼强教授以。评中国第一部。中国修辞史 为名作了长篇发言。中国修辞学会顾问、华东师大濮侃教授以。开天辟地:。中国修辞史 为题,提交了书面发言,认为此书进行了 “前无古人的探索 ”。浙江大学博导池昌海认为该书 “筚路蓝缕拓荒伟,浩瀚史海钩沉勤 ”。5月份在一次修辞学国际会议上,我代表课题组赠书给几位知名外国同行。前国际修辞学研究会会长、美国南加州大学劳伦斯 葛林教授,既收到郑子瑜、我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 (1998年出版 ),又收到。史。三卷本,他连连说:“一共八本书,了不起,了不起 !”在西方以中国修辞为研究方向的澳大利亚安迪教授 (中文名柯安竹,现为香港教育学院英文系主任 ),用汉语对我说:“我看过你主编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现在又拿到。中国修辞史。三卷本,我一定认真读。”研究西方修辞学的同行告诉我:西“方并不严格区分修辞史和修辞学史。他们以研究断代修辞学史为主,他们的探讨很有特色。”

其实,最早明确区分 “中国修辞史 ”和 “中国修辞学史 ”的是本校顾问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研究员、新加坡籍华人郑子瑜教授。他在1990年就说过:“将各时代诗文中的修辞现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史的论述,夹叙夹议,以明修辞现象的变迁和进化,是修辞史 ;将各时代的修辞理论作史的叙述 (或评述 ),以明修辞思想的萌芽、成熟以至于发展的经过,是修辞学史。他”当时即呼吁有人研究修辞史。可是十多年来,一直无人捧出系统的专著。但是,如进一步追溯,望老早在1932年的。修辞学发凡。中即有此类思想。例如。说语辞的梗概。列专节探讨的 “汉语文变迁发展的大势 ”,实际上就是 “中国修辞史”演变的雏型 发凡。专篇论述的 “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 ”,集中阐明了修辞现象常有 “上落 ”、“生灭 ”的发展变化观。这次我们把它作为撰写。史。谋求创新的指导思想,。史。是我们对望老修辞学思想领悟的新结晶。

我与陈光磊的共同感觉是:。史。其实还很粗糙,打磨的工夫尚很不够。现今得到国内外修辞学同行的首肯,这是一种鞭策,鼓励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来自市场的信息也还令人振奋,出版社说:首版印2200套,很快即售罄。最近又印2100套精装本,也被征订一空。可见读者是渴求原创性图书的。

有幸亲聆望老有关创新的教诲

我是1961年进望老创建的研究室的,20多年后系统研究修辞学史才认识到:1957年至1965年是望老修辞学研究的第二次高峰。他这一时期对修辞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有着许多创造性的发展,它们主要表现在众多的讲演和在语言研究室的内部讲话中。后者恰恰集中在1961年至1965年,我每次都有幸聆听。其中常有他关于创新的认识,能听到真是一种幸福 !当时厚厚的一个笔记本,我珍藏至今,有时拿出来翻翻,常有新的领悟,因为望老的学术讲演中充满了哲理。

本文限于篇幅,只谈1957年12月4日听他对本校学生作学术讲演时的一点体会,那时我还是一名在读的学生。望老那带有浓重义乌乡音的抑扬顿挫声,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把科研分为 “继承性研究 ”和“创造性研究 ”两种,指出前者是基础,探讨时 “不要怕难 ”、 “不要怕繁 ”,先要把前人的优秀成果、出色成就继承下来,第二步再力求有所创造,有所超越。他谆谆告诫大家:我“们的憧憬不是在守成,而是在创新。他”的一个创造性的比喻迄今还在修辞学界传为美谈。他把学术研究比作接力赛跑:不“是从别人的出发点起步,而是从别人的到达点起步。这样才会越跑越远,越往前走水平越高。”

望老逝世30年来,我着重在修辞学基本理论和修辞学史两个方面全力探索。我牢记望老上述比喻,要 “从别人的到达点起步 ”。在修辞学理论方面,我深入比较了望老和我国现当代修辞学其他各家所提的理论,比较了他们在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性质、范围、纲领、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论述时力求有所前进,有所发展。

在修辞学史研究方面,郑子瑜先生于1965年和1984年分别推出了。中国修辞学的变迁。和。中国修辞学史稿,在修辞学界享有盛誉。但由于是开创性著作,不可能把所有该探讨的问题包揽无遗,我和李金苓在。汉语修辞学史纲。中,就尽量探索前人较少涉及或未曾探索过的角度和课题,如有关修辞学史的系列理论、戏曲和小说的修辞理论,等等。“从别人的到达点起步 ”,使该书获得了国家教委颁发的二等奖。又鉴于前人对我国现代修辞学史未进行过系统的探索,我交出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系统和深入,获得了上海市颁发的二等奖。又由于前人没有进行过多卷本的修辞学史探索,我们合作主编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前进,获得了第12届“中国图书奖 ”,等等。所有这些探索完全是跟随望老领悟创新所致。

把“接力棒 ”交给学生

为了使陈望道修辞学思想能够发扬光大,我把望老传下来的 “接力棒 ”不断转交给我指导过的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访问学者 ”以及对修辞学感兴趣的、曾在复旦中文系历届 “助教进修班 ”进修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因为他们一无例外地都要从事科研,要写学位论文和一般论文,有的还要撰写专著。我首先要他们学深学透望老上述闪光论述。一般是:我先要他们排摸修辞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从中寻找关键性课题。确定课题后,就让他们将前人有关该课题的论述尽可能找全,通过学习、分析、研究,判断本课题的探讨已经达到何等水平,还有哪些重要内容和视角可以出新,尚有哪些空白等待填补,然后 “在前人到达点上起步 ”,全力攻治。与此同时,我还重视引导他们学习望老的创新思想,剖析望老的创新思维和创新途径,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在开拓学术视野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寻求自己的创新之路。在望老上述思想的启示下,不少学生不但写出了质量较高的学位论文,还增强了科研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学到了科研创新的重要方法,找到了登堂入室的钥匙。以曹德和为例,他反复学习了望老关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一系列论述后,于多方寻找中外学者有关论述,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论点时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最后写出的博士论文。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获得专家组较高评价,认为富有创见。后由系、校推荐至上海市,被批准列入 “上海市博士文库 ”出版,。光明日报。还发表书评予以赞扬。曹本人由于对望老创新思想学得较为深透,同时撰写了一批获较高评价的论文,后来不但升上了教授,还被评为博导。又如博士生疏志强的学位论文。禅宗修辞研究,由于视角新颖,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均作了较多努力,专家评审时评价较高,特别为专家组组长、台湾著名修辞学家沈谦所褒扬。最后被系、研究生院推荐为博士生代表,在全校博士生毕业典礼上发言。以上仅是我带领学生追随望老领悟创新,从中感受威力的两例。

为了反映我和我指导过的学生跟随望老领悟创新的成果,我与山东文艺出版社商定,由我与陈光磊、冯广艺联合主编。新世纪修辞学书系,从2006年到2008年,计划推出12本专著。第一批4本业已出版。我在该。书系。“总序 ”中写道:“这套丛书的问世,表明了望道先生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既重视继承老师的观点,接过前辈学者的接力棒 ”,又“注重创新,显示了 …复旦人为21世纪我国修辞学新进展而献身的决心 ”。这套丛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追随望老领悟创新的一些认识,力求在选题、开掘、阐述或论析等方面有一定新意。

§§缤 纷 篇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学模式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学模式

    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它同人类其它实践活动一样,应具有超前意识,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教育目的就以表象形式存在于教育者头脑中。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存在无目的教育实践活动。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以下内容:确定研究课题、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评价研究方法。
  •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现代教师的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师角色

    由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师在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中,在不同时间、空间里,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不同时代里,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就随之变化发展。当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通过教育与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换。
  •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检视与展望。
热门推荐
  • 配不上才完美

    配不上才完美

    “我们结婚吧!”她居然高傲地宣称到,别以为他是爱慕虚荣的男人,他不削美女更不削金钱从那以后他选择避她不见,她居然想尽办法纠缠他,还闹出一系列笑话叫他无法招架~
  • 热血男人帮

    热血男人帮

    食堂倒闭,梦想和激情即将幻灭,四个落魄潦倒的男人决定挽回最后一线希望,用掌勺颠锅的双手重新拿起吉他贝司,共赴一场名为“热血天团”的音乐比赛。打算用比赛赢得的奖金作为承包食堂的拯救金。为了赢得奖金,四个曾经有梦的男人,重拾音乐梦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一段啼笑皆非的离奇经历后,废柴屌丝团竟奇迹变身为最火热血男人帮,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成功逆袭了人生。他们赢得了奖金,很多人被他们不言弃的精神感染,食堂被保下来了,大家有了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的希望。
  • 重生:复仇千金

    重生:复仇千金

    上一世,她因为贫穷,受尽嘲笑,也失去了最爱她的他,最后被处处针对她的人推下楼,竟无一人救她,不甘的她灵魂不散,重生成为世界第一大财团的千金,当她再次归来,那些陷害她的,冷眼旁观的,为虎作伥的,都要受到惩罚。
  • 宰相要从良

    宰相要从良

    素来隐忍的人一次报不平就见了上帝,发了一次感慨就转世重生,偏偏重生在最看不起的大奸大恶之人身上。上帝啊,我要回去。偏偏就是死不了,那就活给你们看!我不会与你们这些清清君子为伍!更不会与你们这些忠臣结交!只因我是臭名昭著的奸相。俺不是怕你们变黑,俺是怕自己再也做不了奸妄小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诸灵共尊

    诸灵共尊

    一个少年,自出生之时,就在冰寒之地忍受十几年的痛苦,意外逃出,练《九转化龙诀》,右手无名重剑,左手太阴之火,脚踏远古寒凰,发现自己的身体可以吸收各种寒气,那就让我吸尽这世间寒气,成证我寒帝之名。从此,诸天万界我为主,宇宙万灵我为尊!
  • 荒唐剑修

    荒唐剑修

    一柄古剑、一本密卷、一壶老酒。纵马越古迹,持剑入人海。看一代剑神的奇葩崛起之路。
  • 恐怖组织日常

    恐怖组织日常

    一群能力异常者的故事,一个精神分裂的主角一步步为你揭开这个世界的背后隐藏的秘密神秘的能力突然出现,世界发生巨大的改变,各种各样的能力究竟会带来了什么
  • 次元漫游

    次元漫游

    此故事乃是一个家里蹲在幻想世界实现梦想的故事。。。(本文以轻松为主,第一次写作品写的不好请各位看官见谅。。。)注:由于第一次写作的缘故每天更新的章节是不定的,寻枫在这里给各位道歉了!
  •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本书讲述了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中层危机的症结所在,并由此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他们出谋划策,成功转化危机。
  • 神界之路

    神界之路

    究竟是为什么问天在渡劫时候徒弟给师尊下了死手,让得问天当场陨落,但阴差阳错的又转世了,从头开始了修仙(我不会写简介大家打开看吧。。。作者群27554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