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5700000015

第15章 访问地外星球的空间探测器(1)

运载火箭的应用以及人造卫星的升空,对人类了解宇宙空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探测更高、更远的其他星球便显得无能为力了。但火箭以及卫星的发射毕竟为人类探测外星指明了一条道路。

地球文明访问外星的使者——空间探测器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空间探测器是一种无人航天器,装载有科学探测仪器,由运载火箭送入太空,飞近月球或行星进行近距离观测,做人造卫星进行长期观测,着陆进行实地考察,或采集样品进行研究分析。这对人类了解外星球具有很大的意义。

人类所发射的空间探测器已经为人类征服太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们不但为人类的登月计划开辟了道路,而且已经遍访了太阳系各大行星及其卫星等。目前,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正在向太阳系外更远的星球跋涉。我们有理由相信,空间探测器必定在人类征服太空的旅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探测太阳系的自动航天器

宇宙是无限的。天文学把宇宙中的各种各样物体都称为天体。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天体的起源和变化,当然观测和研究的最多的是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经过好多个世纪的知识积累,人类弄明白了我们太阳系的基本构造。有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按照它们离开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的次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它们围绕自己的行星运转,例如月亮是我们地球的天然卫星。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天文学家们只能用望远镜对各大行星及其卫星进行观测研究,因此对太阳系及其八大行星的了解还是很少很少的,特别是对遥远的行星以及被厚厚的大气包围着的行星,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形状。随着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自动航天器,并利用各种先进的航天仪器对太阳系各大行星临近考察,30年来使人类对太阳系的知识迅猛增长。

太阳系八大行星访问地外星球的空间探测器科学家们利用自动航天器对太阳系内天体的探测方式有飞越、环行、着陆、取样返回和载人登陆等多种方式。根据天体离开地球的远近,采用的探测方式也不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最近的一个天体,只有38万千米的距离,由易到难,从飞越、环行、着陆、取样返回到载人登陆的所有探测方式都用过,因此了解最全面;对地球的前后两个邻居金星和火星,采用了从飞越、环行到着陆三种方式进行了探测;其余行星到目前为止只是用飞越方式进行临近拍照和其他探测。

随着探测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自动航天器在行星探测过程中采用引力跳板原理,大大提高了航天器的飞行速度,缩短了到达行星探测区的时间。由于引力跳板作用的优越性,火箭只要具有比较低的初始速度,就可飞向遥远的太阳系空间,对行星进行探测。

对行星的探测,是从金星开始的。美国和前苏联对金星发射的自动探测器最多,探测也最充分。这种做法是很自然的,因为它离地球最近,科学家们总希望由近及远地探测行星,在技术上也较易实现。另一个原因是有一种说法,金星与地球有亲缘关系,弄清金星,对研究地球也会有帮助。前苏联在1961年首先向金星发射“金星1”号自动探测器,但在飞到离金星10万千米处时通信中断,就近探测金星未能成功。1962年8月27日,美国向金星发射“水手2”号自动探测器,同年12月4日,从距金星34600千米处掠过,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对金星的飞越式就近考察,拍摄到金星的照片。首次实现对金星表面软着陆的是前苏联在1970年8月17日发射的“金星7”号,是在同年12月5日实现的。

对火星的探测,前苏联曾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进入火星轨道,其中“火星3”号于1971年12月着陆火星表面。美国发射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火星探测器在1976年7月和9月实现了软着陆,获得大量火星照片与信息。

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探测器,在1974年3月29日,于日心轨道上两次与水星相遇,获得水星第一批照片,并探测了水星磁场。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1”号探测器和“旅行者1”号及“旅行者2”号探测器成功地探测了其他行星。

1985年9月11日,美国发射的“国际彗星探险者”在距地球7000万千米处与贾科比尼·津纳彗星相会。前苏联发射的“韦加1”号、“韦加2”号探测器于1986年3月6日和3月9日分别进入哈雷彗星的包层。欧空局发射的乔托探测器于1986年3月14日在距哈雷彗星的彗核520~550千米地方通过。日本也发射2个探测器研究哈雷彗星。所有这些哈雷彗星探测器获得的众多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对这颗彗星有了全面的认识。

知识点宇宙

在汉语中,“宇”和“宙”本来是两个单独的词语。“宇”的意思是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的意思是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所以“宇宙”就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西方早期对宇宙的理解则侧重于从混沌之中产生秩序。

从东西方对宇宙的理解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人强调的是宇宙空间和时间的整体性,而西方人强调的则是宇宙的秩序。实际上,空间与时间的整体性以及有序的秩序性都是宇宙的特点。随着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清晰起来。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

金星探测器成绩斐然

金星比地球略小,半径为地球半径的0.96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0.82倍,密度为地球密度的0.96倍,是最类似地球的大行星。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224.7天,平均运行速度每秒34.99千米,最近时离开我们只有4100万千米,因此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金星亮度仅次于太阳和月亮,在黎明前出现时,称为启明星,在黄昏出现时,称为长庚星,所以它又是人们最熟悉并能用肉眼观看到的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行星。金星也像地球一样自转,但速度极慢,自转一周需用243个地球日。更奇特的是其自转方向和地球等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自转方向相反。在金星上望太阳,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在东方。金星周围有一层浓密的大气,里面云雾弥漫,阻挡了人们的视线,科学家从地面用望远镜看不清金星的真面目。因此,在自动航天器应用微波雷达技术就近考察之前,人类对金星的了解很为肤浅。雷达不受云雾影响,通过发射脉冲信号探测,能获取金星表面信息并在自动航天器上形成清晰图像再传送回地球,科学家就能把金星表面看得一清二楚了。

金星表面照片自从1961年2月12日前苏联首次发射金星探测器之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苏、美两国先后发射了30个金星探测器,其中有21个成功地对金星表面进行了综合考察。有一批探测器进入轨道成为金星的人造卫星,并有若干个着陆舱对金星表面实现了软着陆,对金星的土壤、岩石样品和云层进行探测,向地球发回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照片,揭开了金星的许多奥秘,增进了人类对金星的认识。

考察确定,金星具有地球上的许多地质结构特点,它的地貌和地球一样复杂和多姿多彩。60%~70%的金星表面覆盖着极古老的玄武岩平原。金星上耸立着四大高原。最高的麦克斯韦尔峰高达11600米,比周围地区高出300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高出近1/2。

金星大气主要由占其97%的二氧化碳和少量氦、氖、氮和水蒸气组成。金星25千米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阻挡75%的金星热辐射,由此而产生的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达470℃。大气压高达90个地球大气压。探测信息表明,金星和地球一样,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大气压和温度,但都在90个大气压和475℃上下浮动。

在金星大气中发现氩40和氩56,并测出其准确比例为200∶1,这说明金星和地球存在亲缘关系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对金星表面太阳光照强度,自动摄像机向地球传回的分辨率很高的图像显示,金星上很明亮,它本身是黄褐色的,布满多层浓云的天空是橙黄色的。

美国和前苏联都用雷达测绘了金星表面地形图,测绘面积占金星表面积的90%,可以说,对金星的一系列探测,已初步揭开了它的面纱。到目前为止,金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一颗大行星。

然而,科学家对金星的探测与研究,意犹未尽。他们认为获得的金星表面雷达图像清晰度、分辨率还不够理想,无法解答令科学家着迷的一些问题。例如,如果说金星和地球有亲缘关系,那么,它的表面是否也像地球一样分裂成移动的地壳板块呢?金星显然已成为无法控制的温室效应的牺牲品。那么,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否也会面临金星同样的厄运?“先驱者”号、“金星”号探测器发现金星上可能曾经有过水。那么,金星上是否有河床和海滩?据前苏联金星着陆舱传回地球的信息知道,金星经历的侵蚀远比地球少,因此我们有可能把金星作为研究对象来了解地球早期大陆形成的情况。

有鉴于上述种种问题,美国决定研制新一代金星探测器,即“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它已于1989年5月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太空施放,并在1990年8月10日和金星交会,进入了离金星表面最高点为8028千米、最低点为249千米的金星椭圆形轨道。它大约每3小时9分钟绕金星运行一周。每次飞过轨道的低点部分时,探测器将直径3.6米的碟形天线指向金星表面并发射雷达探测脉冲,摄取16100千米长、24千米宽的区域的一幅幅金星表面照片。“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环绕金星飞行2000圈,用243个地球日(金星自转一周)完成对金星90%以上面积的测绘工作,它的雷达系统将透过云层揭开金星的面纱,获得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图像,其分辨率足以发现金星上一个足球场那样大小的物体。

现在“麦哲伦”号探测器已经测绘完90%以上的金星表面积,发回的照片表明,金星存在着活火山熔岩流、陨石坑、沙丘、高耸的山岭和巨大的峡谷。科学家通过它的探测要对金星进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例如板块构造以及研究与地球相关的问题。对金星资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正在进行中,不久科学家们将会向人们提供更多的金星研究成果。

知识点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行星表面,但行星表面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行星表面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人类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在地球上尤其明显。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寻觅火星生命的空间探测器

火星也是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比地球小。它的半径为地球的0.53倍,质量为地球的0.11倍,密度为地球的0.71倍。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687天,平均运行速度每秒24.11千米,离开我们约9000万千米,所以是地球的另一个近邻。火星和地球一样也自转且速度和地球的速度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因此火星上一天和地球上一天极相似。多少年来,火星一直是人类心目中最富传奇色彩的行星。在火星上是否有过生命存在是科学家们不断猜测和争论的问题。

火星上确实存在着大气,虽然和地球相比,它的大气层很稀薄。但那里的气候一度比较暖和,有过水及河流。俗话说:“水就是生命。”因此现在还很难说火星上没有生命。在火星表面那些具有足够热量的地方,生命有可能延续下来。总之,我们对火星了解很少,猜测、争论还缺乏有力证据。发射自动航天器对火星进行探测,揭开火星奥秘是解决人们对它争论的唯一办法。

美、苏两国为探索火星都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努力。1971年5月30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水手9”号探测器,并在同年的11月13日成为美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水手9”号探测器绕火星飞行时拍摄了7000张照片并作了大批光谱测量。这些照片证实火星表面呈现许多陨石坑,也发现若干火山。火山之一奥林匹斯山高为26000米,约为珠穆朗玛峰高度的3倍。科学家从这些高分辨率照片上还发现火星表面的一些地区,有一些类似四角金字塔的“建筑群”,在火星的南极地区专家们又发现几何构图十分方正的结构体,这不禁提出一个扣人心弦的问题:火星上是否有高级智慧生物生活过?有些研究火星照片的专家提出这些结构体是人工建造的大胆设想。另有一部分研究人员面对火星照片上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群”,作出了非人工建造的结论。他们认为这些结构体都是自然形成的物体。科学家们对火星的奥秘继续进行着猜测和争论。

同类推荐
  • 发现水世界:水族万象

    发现水世界:水族万象

    视觉天下探索发现丛书编委会编著的《水族万象》是一本深入探解水族动物世界的百科全书,它们的聪明才智,它们的憨态可掬,它们的楚楚动人,它们的威风凛凛……它们巧妙的捕食方式,它们深居简出的生存之法,它们感人至深的“夫妻”生活……无一不是吸引你的制胜法宝,它们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大自然界里所展示的一切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都将在这里真实上演。本书盖了大部分学科领域,既突出趣味性,又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把复杂的科学知识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说明,深入浅出,配有大量和正文匹配的图片或示意图,让版面更活泼、阅读更有趣、学习更轻松,启发广大读者更好的认识,关爱大自然里的每一个宝贵生命。
  •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生活创造探源(下)

    生活创造探源(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探究式科普丛书-威力巨大的雷

    探究式科普丛书-威力巨大的雷

    手雷,一种单兵携带式武器,最佳的近距离杀伤利器;地雷,实战中“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应用;水雷又俨然是一个水上的“地雷”;鱼雷则更像一个行事低调的神秘刺客,冷不丁地给舰艇以致命的一击。这些军用雷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或主动寻敌或被动攻击,无一不是战场上的功臣。
  • 百科知识-生命百科-走进微生物(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生命百科-走进微生物(科普新课堂)

    林耐研究分类系统时,将生物分成了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但当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后,人们发现了更多新的生物,细胞间的一些微小差异也被一一识别。
热门推荐
  • 半九亭集

    半九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虚镜之门

    虚镜之门

    世界与世界相联系,不知不觉中,一扇门奇妙地让你们相遇。
  • 狐说青岚

    狐说青岚

    白天不懂夜的黑,夜未尝懂得白天的明?我叫青岚,姥姥说我是狐狸生的,敷衍也该找个好点的借口不是么?小时候养过一只叫白爷的狗,后来走丢了,便再也没有养过宠物。白爷走后的第三年,姥姥去世了,世间和我最亲的人已经没有了。我守着姥姥留给我的三层小楼,守着姥姥的小店,忍受着圈子里的人称呼自己为钱塘少君。白的出现让我原本枯寂的生活快乐了许多,只是是建立在给我添麻烦的基础之上。托他老人家的福,总算是没让我白当这所谓的钱塘少君。无聊的人生如果再多灾多难的话,我真心的觉得我还能活着真是一个奇迹。我应该去申请世界基尼斯记录,不过我说的话,有人会信吗?青岚,你哭的样子真的很丑!闭嘴吧你,臭白,都快死了,还不忘打击我!死就死呗,又不是没死过。放心吧,我和鬼君很熟的。……他都这样说了,我还能怎么办?青岚,你来这里做什么?我是来找鬼君的。男人嘴角抽搐,笑道:看来白将你照顾的不错,竟然还有胆子来找鬼君。已经走出三米远的他突然便又转头对我笑道:鬼君在三里之外的冥殿,不知道随便抓一个小鬼一问便知。如果有人拦你,你就说你是刑少爷的客人自然便会放行。我感激的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发呆,良久之后才缓过神来居然忘了说谢谢。青岚,要不要进来喝一杯香茗?凝望着男人熟悉的脸,我心惊肉跳的砰地一声关上了门,该死的刑风,不要总是在我面前出现!冷风习习我青衣罗裙站在崖边远眺凝视着漆黑的长夜,我好想回到过去,去修改我和他的命运。我一直都一厢情愿的认定一个事情:只要我愿意事情就会有转机,我们的结局就会去改写。我实在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小看了岁月的无情。既然舍得让你难过,就不会心疼你的受伤。白走了,没有如何预兆的走了,或许走的还有些匆忙,就连只字片语都没有留下。这多少让我有些失落,毕竟朝夕相处了那么久。因为骄傲,我们错肩而失,昂着高傲的头颅觉得自己的骄傲胜过一切。可随着时光流逝却清晰的发现,那所谓的骄傲和日后蚀骨的伤痛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每每午夜梦回心碎而醒的时候,都会后悔,却很可惜世间独独没有后悔药卖。之后的岁月,你便会在伤痛、后悔、愧疚中度过,觉得自己丢失了最宝贵的感情错过了最值得的人,以至于固步自封再也走不出自己为自己设的牢笼。故事已经说完,我扶住的那棵树也在时光中渐渐枯萎。故事已无后续,而我等的人却不是我所爱
  • 异界之杀戮之心

    异界之杀戮之心

    杀族,创神大陆的梦魇,在部族被灭族后,叶风觉醒了杀族血脉,背负灭族血仇的叶风发誓要以血复仇,不仅要面对原住民联盟的防备,还要直对天罚军团的全力追杀。
  • 梦逸花开之初雪飘絮

    梦逸花开之初雪飘絮

    一只被植入人工智能的兔子不断逆袭成长,化身倔强女王,引领了一场浩瀚的物种革命,带领军队与人类分庭抗礼,最后在与人类少年的情感羁绊中找到灵魂的归属
  • 末世之独霸一方

    末世之独霸一方

    无数流星如雨直落,谁也想不到这竟然是末世的开端,无数的异种自陨石粉碎之处奔涌而出,瞬间就淹没了整个城市……伴随着异种袭来,一种莫名的巨大晶体‘神晶’也随即出现,人类竟然可以通过这‘神晶’兑换到各种超科技的物品,能力……这是上帝的玩笑还是外星的实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就算倾尽全力也不过就能在这末世当中与不断进化的异种苦苦僵持……一个苦苦在末世挣扎的普通人意外重生回了末世开端之前,面对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开启的末世,他能占据到多少优势?他又是否能改变后世是格局?
  • 火烧的青春

    火烧的青春

    谁的青春不疼,我们都深深的爱过对方,恨过彼此,互相伤害自己,我们的沸腾就像一把火,火烧着我们的青春。她[叶蝶]是冷艳女神校花,在她举世无双的美丽外表下,她背负着恨。青梅竹马的郁钰,对她不言不弃,只想一辈子长留陪在她的身边。富可敌国的王子歆,十年前一面之缘魂牵梦萦让他爱恋她十年。他很腹黑,也很霸道。想知道它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收藏下来呦,慢慢看你就知道啦。
  • 爱情是一种精神病

    爱情是一种精神病

    虞蒲经历过大风大浪,玩命的玩人的事情她都干过,可最后,还是栽在了男人手里。那个男人,是梦是忆,是王子也是恶魔,他翻手云覆手雨,给虞蒲编织了一场盛世美梦。“虞蒲,我曾在伶十园住过两年,那两年,是我这辈子最清醒的时候,清醒得,想弄死你。”“所以,你现在正在进行。”男人眼神兀地成狼,化身恶魔宣泄起他的爱恨。大梦十年,一梦一生。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独家告白

    独家告白

    新时代的暗恋,只想陪你到老。只对一个人情有独钟的少女爱拉一个不帅不酷钟爱舞蹈的少女男神N君爱上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这场恋爱真的很艰难呢!‘因为我们太年轻,所以把诺许得太早。’“这样的爱恋是没有结果的噢。”“没事,因为我只喜欢你。”
  • 微年

    微年

    大学的校园,童年的回声。在时光的洪流中,很多人会被冲出属于他的区域,而我却是冲也冲不走,用好友童心的话来说,就是一块巨石,但是如果让林颐熙来充当洪流,你可以从中国飞出去,到爱琴海去。那时候,我会回答:“你以为我当真这么牛,出国都不用办签证的啊,vip啊”!童心还说,我的脸皮比铁皮还厚,但我的回答是:“不对,你说的不对,我的脸皮比大地全层还厚,意思是厚到不能用语言来诠释,不能用文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