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200000010

第10章 诗的哲理,人生的真谛(1)

纵览我国古代诗发展的历史长河,无论是以表现人思想为主的“言志”诗,还是偏重于表现人情感的“缘情”诗,都离不开“理”。它们虽不一定直接表现理,但寓理于其中。因为纯粹说理的诗,常失去诗歌的特点,必然味同嚼蜡,而一点理也不表露的诗则不足以醒世。另一方面,读者在鉴赏古代诗时,往往要从哲理方面进行联想,要得到人生的启迪,必然会赋予原诗句以新的哲理。于是古诗中那些说明生活经验和人生意义的诗句,在具有美学意义的同时,又具有了借鉴价值。

诗中的哲理,并不是勉强写进其中的,也没有主观地想强加于读者的企图,而是由于诗人写了许多自己的真实感受,其中包蕴了许多人生真谛。它成为诗的艺术的一部分时,就具有典型意义,人们在欣赏这些诗时就得到了感发的力量,就能激励自己去奋斗、去追求,逐渐走向人生的完美。

哲理与时代

人们对古代诗的阐释和欣赏,就其思考和想象而言,是不可能与古人创作时的思维轨迹完全吻合的,都带有再创造、再认识的性质,因而具有时代性。这并不意味着古诗的不可认识,也不说明可以对古诗的精髓随意曲解,恰恰说明在欣赏古诗时要古为今用,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两句富于哲理的诗句准确地说明这一道理。它取自《诗经》中《小雅·鹤鸣》一诗。说的是物质世界的现象,即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被用来磨玉。诗人想通过这一现象表现什么思想感情,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时代的论诗者歧说不一。有“教诲说”、“治国说”、“言理说”等等,不一而足。

汉代毛亨说《鹤鸣》是“诲宣王”之作,唐代孔颖达从儒家政治角度解诗,联想到借鉴异国经验治理自己的国家。南宋朱熹则从理学角度联想到对可憎的人,也应知其善而用其所长。南宋与朱熹齐名的程颐从道学的观点理解为,此句是以石喻小人,以玉喻君子,君子与小人中“磨砺”方可成就义理道德。不同一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的不同人,都从各自的角度,用不同的生活经验赋予这两句诗以各异的哲理意义。文学鉴赏是个再创造的过程,自然包含鉴赏者的主观成分。因而,不同时代的鉴赏者,赋予文学以不同的时代精神不足为奇。

现在,时代变了,人们针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所体现的事物间相辅相成的道理,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认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两句诗的哲理意义在于,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接受别人的批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错误,要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现代意识敦促人们要从世界的角度看问题。这两句诗的哲理意义又在于,学习、利用外国先进的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

我们进行文学鉴赏所遵循的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本质上说,也是取用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哲理。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优秀遗产,我们要努力继承,大加弘扬,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对于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则要将它视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们中国人民的精神需要服务。

为了说明哲理的变化及时代性,再欣赏一些实例。

《诗经》中《大雅·旱麓》一诗第三章写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恺弟君子,遐不作人。”

意思是说,鸢鸟飞上蓝天,鱼儿跃在深渊,善良的人鼓舞人们要各得其所。哲理在于鸢飞鱼跃各得其所。汉代人评论此诗有上下观察教化的意思,这已经改变了原诗的哲理。唐大历末年,荆州陟屺寺僧侣玄览将“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两句诗演化为“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二中记载了玄览题在竹子上的一首诗: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玄览在这首诗里,以大海鱼跃、长空飞鸟来比喻佛家之“道”,佛法无边,其本身包含着深邃的哲理意味。后人引用他的诗却很少保留原诗中的哲理内容,而是赋予了更多更广的新的哲理内涵。在流传过程中,这两句诗又被改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并不影响原意。由于原诗的意象为鉴赏者留下了广泛的再创造的余地,新的哲理意义也便自然产生。

人们从“鱼跃大海、鸟飞天空”悟出的哲理是广阔天地,自由自在,大有作为。

从“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其内容与形式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而从“大海”到“海阔”,从“长空”到“天高”,乃至“天空海阔”则又经过一系列的推陈出新。这些诗人和作家根据自己时代的要求,从《诗经》开始的对婚姻状况的不满,到变为佛学哲理,进而推出自由自在、大有作为等新的、更为积极的哲理意义,这不能不说又有了时代的印迹。

诗中的哲理不仅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新,也常常随着世情的变化而演化。

汉代无名氏《古诗》云:“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这首古诗的意思是,甜瓜是从苦瓜蒂上长成的,总要连着苦蒂;甜枣是从枣树荆棘里长出的,同样连着荆棘;犹如“利”这个字,它边上有倚刀(“刂”),贪利者要为“刀”所伤。诗的本意是警戒贪人,因为好的东西往往同坏的东西纠缠在一起,利和害也是相互依存,因此,想得利,便有可能受害。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原诗的哲理意义与老子《道德经》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脉相承。植物生长的这种甘苦对立统一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祸福倚伏的利害对立统一,异曲同工。无名氏诗人正是抓住这二者哲理上的相似,警戒贪人的。后人断章取义,在不同的时代,进行不同形式的再创造,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哲理意义。

元代白朴《阳春雪·题情》(又名《喜春来》)云:“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瓜儿苦后甜”是只取“甘瓜抱苦蒂”中先苦后甜这一事理,再赋予其哲理意义。现代我们称那些经过艰苦奋斗而取得成功者,那些先穷困潦倒而后安乐幸福者,得以苦尽甘来,也有这种哲理。另一种哲理意义是说事物无完美无缺的。清代翟灏《通俗编》卷三十说:“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意思是说甜的瓜连着苦的蒂,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事物有利有弊。说明对人、对事切不可求全责备。这种哲理的变化表明,原诗中对于人们行为的劝诫,已发展为对于客观事物的评论。

诗的哲理的上述这种转化、更新的现象,在我国历代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中极为普遍。历来引用或解释欣赏前人的诗句或文句,经常偏离乃至脱离甚至背离原诗的意义而标新立异。在欣赏古诗原句中的哲理时,自然应该包括后人借古人原诗句表述出的新哲理。由此可见,诗的哲理意义不是永恒不变的,或者消失、或者再生、或者发展,它要随时代的前进而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哲理与写景诗

纵观中国古诗中的写景名句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曹操北征乌桓时写下的《观沧海》一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是写景的名篇。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何等雄伟、壮阔。唐代诗人许浑在傍晚登楼远眺秦苑、汉宫,满目荒凉,心中生起今昔盛衰的感慨,写下《咸阳城东楼》一诗。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云日风雨、景物风候之象格外清新。杜甫在漫游东岳泰山时,为其雄奇的气势所倾倒,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望岳》。诗中最末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悬想登临极顶俯视众山的情景,令后人望尘莫及。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写景名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说是家传户诵,脍炙人口,短短四句诗,仅仅二十个字,将登楼后美不胜收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尽收眼底。李白在由白帝城出川直下江陵时,乘船沿江而下,犹如乘奔御风,因而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抒写江行景色的情景交融的名句。这些写景名句,或因虚实相间、或因借景抒情,都有惊风雨、泣鬼神的魅力。

这些写景的名句之所以能震烁古今,除因为给人以感情的陶冶、美的享受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人回味无穷,悬想不绝。正如清末学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所指出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读者在欣赏这些写景的诗句时,并不限于对原诗的体会和理解,还包含着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而再创造的意境往往要超出作者所创造的境界。虽然上述这些诗句主要是写景抒情,并不直接表现抽象的人生哲理,可是读者在再创造过程中,常常赋予上述古诗以新的哲理。这种创造不仅为古诗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使读者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更深层次的教育。

曹操的写景佳作《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把大海塑造成一个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红日似从海面跃出,明月犹如潜入海底,群星映辉其上,星移斗转其里,寥寥数语,写尽了浩瀚的沧海吞吐日月、释纳星辰的壮丽景色。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吞吐万象、志在统一的博大胸襟。然而读者,尤其是近世的读者,都从中悟出某些人生的哲理。有时人们可以从日月星辰和大海的关系联想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没有集体的存在,就没有个人的一切。有时可以从星汉之光和大海之亮联想到自己的成绩不能离开党和国家的培养。一句话,人们从中看到了个人的渺小,世界的伟大,在大千世界里看到了小我。

唐代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诗,即景生情,似乎并未寄寓什么深刻的哲理。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却时常被今人引用,以其令人警醒的哲理普遍流传。“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写城楼在山雨前有风来的景色。这种景象有其必然性,即雨前多半有风,风雨相随,在山区尤其如此。这种带有规律性的自然现象常被后人借以喻指在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发生前的预兆和紧张气氛。其实,该诗句在宋、元、明、清诸代,未见有谁在评论时提及什么哲理。只是到了当代,人们常用风云雷雨来表现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山雨欲来风满楼”因此也被自然而然地表现为阶级敌人在政治运动之前有某种新动向的代名词。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迁,这种哲理内容也被改变得轻松自如了。它只是指某些事情发生前的必然征兆,并获得新的哲理意义。

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是作者悬想登上泰山俯视众山的情景及登高俯视的感受。借写东岳泰山的气势以抒发自己的襟怀。然而近人引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不是取原诗的意旨,而是把写景抒情转化借境明理。其寄寓的哲理是说,努力创造出某个领域的最好成绩,达到最高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这里我们所要托喻的思想,主要是强调积极进取的精神,即强调“会当凌绝顶”,尤其是“会当”二字所表示出的“将然”语态和“决然”心意。“凌”字则是这句话的重心,是决心攀上高峰的心理表现。可用以自勉或勉励他人,要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雄心壮志。“一览众山小”只是一种烘托,因我们提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文明,自然不能将这句话作为重心。从事物的真理性来分析,也不能说登上泰山,即可达到最高峰巅了,可以藐视一切了。

屹立于黄河之滨的鹳雀楼是中国的名楼之一,虽然现已不存,但许多文人墨客描写它的雄伟壮观、俯视万里的气势,使它千古流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格外令人叫绝。其诗的耐人寻味之处,并不在于对仗的工整流利、雕琢至极而又归于自然,而在于其诗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能作出各种带有哲理性的联想,从而不断在欣赏的再创造中发掘出日日常新的思想。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意味无穷,越嚼越有滋味,有顿悟或豁然开朗的体会。两句中的“欲”、“更”两虚字,运用到画龙点睛的程度,不仅表现了登楼的感受,而且符合推理分析的逻辑,远望想登高,登高必远望,这是常人普遍的生活体验。而这“欲”、“更”二字,正是使人产生哲理联想的关目。人们从中要表达出某些人生哲理,常言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反之,要看得远,必须站得高。借助于登高临远的感受表现精神境界,格外生动。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简单的哲理:要想在事业上视野开阔,必须在较高的起点上看问题,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同类推荐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温馨享受的哲理美文

    温馨享受的哲理美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人生在世,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实现人生的目的,在千里迢迢的生活之旅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些人和事的碰撞中,头脑中可能会有瞬间智慧的闪光,这些闪光往往就是哲理的体现。
  • 打开心灵,寻找幸福的秘方

    打开心灵,寻找幸福的秘方

    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才能懂得幸福的意义。本书所选的小故事,个个如一剂良方,能够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从小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用充满爱意的眼睛去看世界,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 学生自学学习的方法

    学生自学学习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青春阅读——时代阅读绿地(下)(英语版)

    青春阅读——时代阅读绿地(下)(英语版)

    阅读理解答题五忌:忌不带问题进行阅读。应先把文章后面所给的考查题浏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边阅读边选出考查表层情况问题的答案。忌草率行事。做理解题时,遇到似是而非、干扰性特别强的答案,不能草率定案。在理解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去伪存真,方可得出正确答案。忌主观印象。许多理解题必须按照原文来选定答案,一定要排除自身的生活经验、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按照文章实际反映的情况来选择答案。在未完全读懂文意时,忌囫囵定案。
热门推荐
  •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1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1

    史上最废柴的道士——马力术,是一个以贴小广告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个历代都有一个有通灵能力传人的道士世家,而这一代的通灵能力又刚好遗传到了马力术身上,于是他继承了他爷爷的二叔的大爷的曾孙子留给他的一座二层小楼,开始了他的道士生活。这座二层小楼位于极阴之地,里面住着一个大舌头吊死鬼、一个男人头、一个没舌头的小鬼、一个狐狸精、一个画皮妖,还有一个神兽——貔貅,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纠结又爆笑的故事,请听马力术为您娓娓道来……
  • 盛世女王:男人别惹我

    盛世女王:男人别惹我

    她,艳丽无双,魅惑众生,却无心无情,冷若冰霜。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跺一跺脚,都要震三震的人物,一场复仇他遇到了她。从此他们的生活因对方而改变,当冷酷对上冷血,针尖对上麦芒,最终谁臣服了,谁又拯救了谁?
  • 花开半夏犹嫣然

    花开半夏犹嫣然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少年,那个拥有着明媚笑容的阳光少年。只因那一笑倾城,再见便已是永远。因为,我的阳光,曾属于我的那个阳光少年,早已葬送在了那个寒风的夜晚。林夏说,慕嫣,你究竟有没有爱过我?尤子墨说,慕嫣,我们的关系真的只能限于书信之中吗?
  • 明星的闪耀光辉

    明星的闪耀光辉

    她,是富豪千金,从小被宠惯了,因为父亲的安排,她被安排加入“世界”明星训练营,经过艰难的训练,即便是破产,她也能成为闪耀之星。
  • 神魔葬歌

    神魔葬歌

    狱塔镇魔,魔威不可敌,天渊锁神,神姿耀古今。不朽王朝论帝路,山海界主慑天下。帝尊一出,谁与争锋?是千年的等待,还是宿命的轮回。少年手执‘孤’,于黑暗中寻找光明,带着满腔滚烫的热诚,赴一场生死相依的约定。神有眼泪,是因为魔有感情,人若心死,可悲天意,银铃的知悔,沧海的哭泣,不曾聚,何来失去。。。
  • TFBoys之遇见你是我的缘

    TFBoys之遇见你是我的缘

    三个女孩认识了大名鼎鼎的TFBOYS。他们为了三个女孩,经历了很多事情。会有好的结果吗?
  • 背棺人

    背棺人

    背着棺材的人?美丽的同桌?埋葬的妻子?讲述这一段又一段离奇的事件,一段又一段迷局成为背棺人,身背石棺,左手持剑,右手举光
  • 冠心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冠心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所导致的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因此,根据四时气候特点、社会生活环境、个人的体质、病情的不同阶段,选用一些具有保健和作用的食物,或在食物中配以适当的中,通过烹调,制成各种具有物和食物双重作用的膳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十年何期

    十年何期

    天无覆,地无横。宇宙初,源自本。太妙微,大衍生。元气始,道初成。宇无际,有道生。本无名,包万尘。道虚静,无根本。混元出,终有成。五太蕴,万象更。鸿蒙气,混沌分。阴阳有,巨人存。开天地,有乾坤。分阴阳,化天轮。四象驻,东西分。造化德,万物根。五行定,相辅成。太荒起,地大菱。太上有,日月辰。山川木,百草生。万物竞,共繁存。天有道,地有德。天辉至,沐万晨。得大道,共休生。四象后,开圣门。万族聚,仰天门。此亘古,尚无人。无天道,无人生。无纲常,无雷腾。宙千年,历万变。至太古,女娲生。先天灵,补不足。德无量,乃圣人.....
  • 寻仙真途

    寻仙真途

    <真>.这本书本应该这么叫.可惜书名重复了.改来改去变成<寻仙真途>了.无疑,这本书的主题以修真为主,但不是大多数修真小说那么夸张,在平凡中修于行止.感悟.这应该更偏向于都市类的小说.但所谓的修"真",指的是道家的丹道.我不知道简介该去怎么写,因为我不想把这本书这么快就定性了.因为故事没写出来的我也不知道会怎么发展,我认为也就是这样才好玩.我写书没有草稿的,随时写随时更.所以会比较慢.虽然我也不知道故事究竟会怎么发展.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