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1300000022

第22章 不做羞耻之事(3)

每当我们取得某些成绩或成功,受到表扬和奖励的时候,心里总是非常地高兴,从心里产生出荣誉感来。但是,荣誉是人们对取得成绩、取得成功者的一种奖励,因此,它需要人们努力去创造,才能获得。如果我们只沉湎于荣誉中甚至不惜损害他人,不择手段地把别人的荣誉窃为己有,到处去炫耀,那就不是我们所说的荣誉感了,而是贪慕虚荣了。好虚荣、爱炫耀对自己不但无利,反而有害。怎样改掉这种毛病呢?

一、正确对待荣誉

荣誉固然令人羡慕,但是它是建立在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只有不畏艰苦、努力奋斗的人,才能得到。要想取得荣誉,必须要有一番辛苦,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荣誉是给予成功者的一种奖励,是他人对自己成绩的评价,它不是自诩的。自吹自擂,自己给自己戴高帽子,到处炫耀,是毫无意义的。荣誉是对你已经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评价,它只属于过去,并不代表你的未来,将来你是否还能取得成功,是否还能继续进步,完全取决于你今后的努力和奋斗。希望自己不断进步的人,总是把荣誉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作为新的征程的起点,鼓励和鞭策自己一如既往,继续前进。而把荣誉作为炫耀的资本,贪慕一时虚荣的人,是不可能正确对待荣誉,并把荣誉作为前进动力的。

二、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毛泽东同志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荣誉面前,我们要格外地谨慎和冷静,因为取得了一定的荣誉,并不等于自己就没有了不足之处,更不能说明将来不犯错误。况且,你得到荣誉时,会有很多双眼睛注视着你,他们在羡慕你的同时,还会与你竞争,你的压力也就大了。因此,你对自己更要严格要求,不可骄傲自满。

另外,个人取得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往往离不开他人和集体的帮助。例如,一名运动员获得奖牌,一名学生考上大学,其中有很多教员、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因此,荣誉并不能完全归于自己,仅仅归于自己是十分错误的。

三、莫把荣誉看得太重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像老黄牛一样耕耘着,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有的人却是名利思想严重,得到了得意洋洋,得不到便心灰意冷;还有的人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以致让人鄙视。我们要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工作。淡泊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种纯净的灵魂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欲望和诱惑。

杜绝偷窃行为

青少年偷窃行为的产生有几个主要原因。心理因素则包括:当青少年不能拥有同侪(同侪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或其他人所拥有的东西时,就会使用“不告而取”的方式,设法取得他想拥有的东西;当青少年得不到父母、师长的爱,经常遭到拒绝,就可能偷窃,企图补偿因得不到爱而受到的伤害;青少年为了得到同侪的承认,或反应同侪的压力,常会以偷窃方式取得财物与同侪分享;行为受享乐原则的支配,凡事都想不劳而获,容易受物质的引诱,如果加上侥幸的心理,就会采取偷窃的方式,以供自己享乐;不正常的情绪发泄,偷窃不是因为个人所需或金钱价值,也非表达愤怒或报复,而是一种强迫性行为,从偷窃中获得快感。

除了上述心理因素外,环境因素亦助长了偷窃行为的发生。

一、家庭因素

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子女,促使子女对社会负面文化的认同,形成反社会行为;父母过于放任,对子女偷窃行为纵容,使子女逐渐养成从事偏差行为而觉得无所谓的态度;父母过于严苛,过度管制零用钱,使子女无法满足物质欲望而起盗心,或者子女在遗失财物时,为了免受责罚,而去偷窃他人财物以顶替;父母本身就从事偷窃等不正当行业,子女从小耳濡目染,根本不觉得偷窃是不正当的行为。

二、社会因素

社会急功近利,政治生态畸形发展,社会风气不良,误导了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判断;大众传播媒体过于翔实地描写盗窃行为,无形中传授了偷窃技巧;传统守望相助精神荡然无存,给予偷窃可行机会;正当的休闲场所太少,而不正当场所的诱惑太多,意志不坚的青少年沉沦于其中而步上偷盗犯罪之途;青少年处于都市之较贫穷低下地区,受到低社会阶层青少年次文化的熏染,养成强悍、粗鲁、聪明、狡猾、宿命的性格,反抗法律规章,借偷窃追求刺激。

偷窃行为是违反法纪的,是涉及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大问题。极少数有了偷窃行为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呢?

一、不能自暴自弃

有的同学偶尔有了偷窃行为,被他人发现后,就觉得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永远是个“小偷”,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应该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件好事情,但也不能因此就总觉得低人一等,甚至干脆不去上学,与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其实,一个人犯错误只要能勇于改正,其他人都会给予谅解和赞赏的。

二、分析原因,努力改正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了解盗窃行为的危害性,克服促成自己盗窃行为的因素。必要时可寻求老师、家长或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三、要增强法制观念

偷窃行为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不利的。许多犯罪分子都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小偷小摸,由于没有及时加以纠正,胆子越来越大,最后终于锒铛入狱。因此,有偷窃行为的同学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反正没有被人发现或者又没有触犯法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你一定要悬崖勒马,不能任其发展下去。

四、要杜绝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

交往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以偷窃谋生,以偷盗技巧“高超”为荣。如果学生与他们混迹在一起,就会是非不分、良莠不清,最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主动地向父母或老师坦白自己的不良行为,请求他们帮助、监督自己纠正不良行为。

避免对人“恶作剧”

团结友爱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这通常表现在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谅解、相互帮助和相互促进等方面,正如周恩来总理所提出的“互敬、互爱、互学、互助、互让、互谅、互慰、互勉”。它有助于同学们彼此间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是,有的同学总是喜欢在同学中搞“恶作剧”,这严重破坏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

所谓“恶作剧”,是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像在别人背后贴纸条、贴漫画;上课回答问题故意怪腔怪调;别人站起回答问题时,他悄悄抽掉别人的板凳,使别人坐下时跌落在地等。这些都是损人不利己的“恶作剧”行为。那么怎样改掉这些坏习惯呢?

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不仅教我们怎样去做,而且教我们以怎样的思想、态度去做。在同学中搞“恶作剧”,就是不尊重别人,没有道德修养的表现。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别人。试想,如果你被别人“恶作剧”了,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二、我们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班集体之中,良好的班集体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每一个有作为、有修养的学生,总是力求在自己周围营造友好的气氛,以主人翁的精神关心班集体,关心每一个成员,团结友爱,积极为集体做好事;而不能以“恶作剧”的形式来达到自我刺激、自我满足的目的。

三、意识到自己有“恶作剧”的习惯,就一定要下决心改。当然,要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光有决心还没有用,得必须有恒心和毅力。同学之间相处时,一旦发现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要及时地、真诚地向别人道歉,以取得别人的谅解。

“恶作剧”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欲,既损人又不利己,以满足行为人个人乐趣为目的,其他观看者或被恶作剧的人不一定也会觉得有趣,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地令人憎恶。这种恶作剧有时已经达到了欺凌或犯罪的程度,可能会面临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要把这种表现欲通过正常的方式表现出来,想办法用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活动中去,这样不仅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望,又对集体有利。

不乱扔废物、乱吐痰

有的同学常会在公共场所乱扔废物、乱吐痰。老师和家长对其多次进行教育,可他就是改不掉。你要说他是故意的吧,他乱丢乱吐时根本就没意识到。你说他无意的吧,他一而再,再而三,实在令人生气。这叫习惯成自然!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是要靠大家维护的,环境的优美与恶劣对于人的心理有着极大影响。随便乱扔乱吐,实在是一种可恶行为。养成这种坏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身素质差,自小没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没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既然是坏习惯,就一定要下决心改。那么,如何改掉这种坏习惯呢?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文明习惯。在公共场所乱扔废物、乱吐痰,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从你自身来讲,是一种缺乏教养的表现。试想:一个外表再美的人,在公共场所乱扔乱吐,你会认为他有教养吗?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一方面需要清洁工人清扫,另一方面要靠大家自觉保护。清洁工人不可能一天12小时都不停地清扫,如果大家都养成好习惯,尊重清洁工人的劳动,我们的公共环境卫生还会差吗?公共环境卫生的好坏,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要你能认识到这几点,就不怕改不掉这个坏习惯。

同类推荐
  • 走进科学·动物奇趣

    走进科学·动物奇趣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而这本书所描述的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忠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生存之道。
  • 豪夫童话

    豪夫童话

    豪夫的三本童话年鉴都采用了《一千零一夜》的框架结构,而第一本《1826年童话年鉴》则连内容也取自古代东方生活,如本集所收的《仙鹤国王》、《救妹奇遇》、《小穆克的故事》和《假王子》。然而,这些童话虽以古代东方为背景,却都被赋予了现实意义,这里仅举《假王子》一个例子。
  • 一起开始的旅程

    一起开始的旅程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战争探秘

    战争探秘

    本书分为四章,内容包括:远古战场留下的谜题、声势浩大的海战之谜、举世闻名的陆战之谜、居高临下的空战之谜。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一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热门推荐
  • 第一魔仙

    第一魔仙

    在我之前,仙是仙,魔是魔,在我之后,天地大道之中,云云修士之路,唯我魔仙至尊!
  • 月神若儿

    月神若儿

    本书讲述一个高三小女生穿越到天界,看她如何逆转天命,如何灭妖魔踏众神。“我林若儿即使在天界也不输于人”
  • 抗战救护队

    抗战救护队

    一部恢宏的抗战救护史册,一卷现代的水浒聚义传,一座壮丽的医护英雄群像,一曲大爱的人道主义颂歌。《抗战救护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杨义堂的一部反映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历史、塑造红十字民族英雄的3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抗战救护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抗战救护队》该书记述了一段被岁月掩藏的真实历史。抗战军兴,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把妻儿转移到新加坡,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并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美国医药助华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资金、药品和器材等方面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 我的忠诚男友

    我的忠诚男友

    一个快三十岁却从没谈过恋爱的剩女,一个得过国际奖项的帅气少年,当这个暖男接触上“大龄巫婆”时,究竟会发生怎么样的爱情故事呢?
  • 虎啸少年行

    虎啸少年行

    天下大乱、魔道横行,生灵涂炭。然而,被视为正道之源的道之道修道学院却坐视无为五百年。人所不知的是,此时道之道已陷入内患,魔界势力内渗,上院院尊退隐,总院院长失踪,学子或明或暗常遭迫害……重振道之道、打败魔皇的重任,寄托在五位少年:小虎、火虎、黑虎、蓝虎、皇虎身上。他们怀抱赤子之心,秉持光明之力,开启救世征程。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恤:恤寡怜贫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恤:恤寡怜贫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恤·恤寡怜贫》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于永玉、董玮编著的《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恤(恤寡怜贫)》不但讲述了许多我国古代先贤恤寡怜贫的故事,还讲述了发生在当今社会中真实感人的故事,描述的都是一个个普通人所做出的令人潸然泪下的事迹。这些故事之所以令人感动,在于它们承载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而成的传统美德的力量,闪耀着永恒的光辉。恤寡怜贫、扶危济困等自古流传的道德伦理,夯实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 闺蜜:希望可以

    闺蜜:希望可以

    这个故事么,我准备好好写,并不真实,里面的人名都是假的,而故事也是一半真一半假,因为我不太会写那些言情小说,所以只能,,,,
  • 易烊烊爱你不后悔

    易烊烊爱你不后悔

    她,高贵,高傲,优雅,美丽,可爱,任何的优良品质,都在她身上,不过其中还有一个不符合她身份的性格——腹黑!帅王子们被她耍得欲哭无泪。爱情的游戏,渐渐开始……①“谁够你狠?无端端地对我不理...
  • 江湖:魔主

    江湖:魔主

    十年前,世家传言:谢家有子,儒雅风流,温良如玉。十年后,江湖传言:魔教有主,茹毛饮血,闻风丧胆。瘸腿才子,金榜题名,断案如神,皆是为了十年前的一场算计猛鬼面具,杀人如麻,深谋远虑,皆是为了百载前的一场冤屈一滴笔墨抹命无数,百年古刹佛像杀人,皇宫凤殿鬼魂游荡……十年前的夺位还牵扯出了什么悬案?猛鬼面具枯骨盈山,华清浮尸口吐人言,泰山脚下巨石镇妖……百载前的罪孽还引诱出了多少谜题?谢家的冤魂何时解脱,祖辈的罪孽何时洗尽下一瞬,刀剑相向。
  • 雨久

    雨久

    周文在那个日光投影下的夏日里,被一个女孩深深吸引住了。在他单薄的青春里,绵长的白色日光笼罩着的小叶榕,在夏风里承满阳光的香樟,都比不上那个雨久花盛开的浅水池。飞舞的蓝鸟只只落地,荡起最美的晶莹浪花。那是雨久花最美的瞬间,更是你偷走我心跳的最急促的悸动,采洁。周文和杨采洁的青春,在爱与痛的边缘,在冰与火的洗炼,绽放着最纯最美的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