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1400000004

第4章 中国古代文明(1)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中国的天文学引起了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历法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这引起了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春秋》中关于哈雷彗星的描述

中国在传说中的帝尧(约公元前24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司,从事观象授时。那时一年分为366天,分为四季,用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这些都是中国历法(阴、阳历)的基本内容。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天文学已经处于从一般观察到数量化观察的过渡阶段。记录这一段历史的《春秋》和《左传》,都载有丰富的天文资料。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242年中,记录了37次日衰,现已证明其中有32次是可靠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象记录。当时还有天琴座流星的最早记载,也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已有天文学的专门著作,齐国的甘公(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石申著有《天文》八卷。

和春秋时期天文学相联系的是历法,到春秋后期,采用的历法是一年为365日,19年7闰,这种历法叫古四分历。古四分历比真正的年长度每年多11分钟。欧洲古罗马人在公元前43年,即比中国晚500年的时候才知道采用古四分历。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春秋战国时期,还逐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平均15天设置一个节气,这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它告诉人们太阳移到黄道上二十四个具有季节意义的位置的日期,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刘徽注解《九章算术》刘徽(225~295)刘徽,中国数学家。

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相传有10种,称为“算经十书”。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九章算术》,全书分九章。

刘徽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为《九章算术》做注解,于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成书,名《九章算术注》,共九卷。对《九章算术》中的大部分算法一一给出理论上的论证,特别是创立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含有极限观念,这不仅开创了中国圆周率研究的新纪元,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项重大成就。他正确地计算出圆内接正192边形的面积,并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157/50(约3.14)。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算出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927/1250,等于现在通常计算中所规定的π值,即3.1416。

刘徽对数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求弧田面积、圆锥体积、球体积、十进分数、解方程等问题都有创见。巧戏贪心财主

从前,有一位贪心的财主找到刘徽,求他帮忙,财主说:“我有一口圆形的池塘,现在我想把它租出去,能不能请您帮忙计算一下这口池塘有多大?”

刘徽痛快地回答:“当然可以。不过,你是想让你的池塘的亩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呢?”

《九章算术》书影财主一听还有这种好事,连忙说:“大一些好,大一些好。大了我就可以多收租金了!”

于是刘徽告诉他,尽量把这个池塘画成多边形,边数越多,池塘的亩数就越大。

财主迫不及待地依计行事。第二天一早,他就跑来告诉刘徽,他画出了12边形,并量出了每边的长度。刘徽马上给他算出了池塘的亩数。第三天,财主又画出了24边形,刘徽一算,果然亩数比前一天多了些,财主就更高兴了。过了几天,他又画出了96边形,刘徽算出的亩数又大了一些。

这样,贪心的财主为了让他的池塘的面积不断扩大,就不停地量呀、画呀,忙得不亦乐乎。而事实上,这个池塘的实际面积要比财主画出的任一多边形的面积都大。

其实,这故事讲的就是刘徽独创的割圆术。

所谓的割圆术,就是在圆内做内接正多边形,然后通过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来求得该圆的近似面积,并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数值。

发明“割圆术”

有一天,刘徽来到一个打石场散心。他看到一群石匠在加工石料。石匠们接过一块四四方方的大青石,先斫去石头的4个角,石头就变成一块八角形的石头,然后再斫掉8个角,石头变成了16角形。这样一斧一凿地敲下去,一块方石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加工成了一根光滑的圆石柱了。

刘徽看呆了。突然间,脑子里灵光一闪,他赶紧回到家里,立刻动手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然后在圆里面画了一个内接正六边形,用尺子一量,六边形的周长正好是直径的3倍。然后,他又在圆里面画出内接正12边形、24边形、48边形。他惊喜地发现,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它的周长就和圆的周长越接近。最后,他把这种求圆周率的办法称为“割圆术”。

利用割圆术,刘徽算出了圆的内接正192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即157/50。

157/50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所求得的比较准确的π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徽的功绩,就把这个π值称作“徽率”。

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429~500)祖冲之,字文远,南北朝范阳人,中国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父亲对天文历法有所研究,祖冲之从小就爱好天文历法,并经常观测和记录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曾历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令、长水校尉等职。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有很大成就,对圆周率的计算十分精确,其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现在通常计算中所规定的3.1416要精确得多。

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近似值22/7称为约率,并首先提出另一个圆周率的近似值355/113,称为“密率”(日本数学家称为“祖率”),比欧洲一些数学家早提出1000多年。

祖冲之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叫《大明历》,首次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与近代测得交点月的日数27.21222日极为近似。

祖冲之在机械制造方面也有贡献,曾改造过指南车,制造了水碓磨、千里船等。爱探索的祖冲之

小时候,祖冲之最喜欢在晴朗的夜空中数星星,观察星空的变化。他常常问爷爷:“天空中的北斗星为什么一直旋转个不停呢?它怎么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又向南?”“怎么月亮一会儿弯弯的像镰刀,一会儿又圆圆的像银盘?”面对祖冲之永远问不完的问题,身为朝廷中掌管建筑工程官员的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给他听。

有一年的8月29日,天空中出现了日食。当时人们并不了解日食是怎么回事,都争先恐后地涌到户外去观望,还有很多迷信的说法。

虽说祖冲之还是个少年,但他已经懂得不少的天文知识。他一边观察日食,一边进行思考,日食只有在初一的时候才会出现,可今天才廿九,怎么提前了呢?会不会是历书出了差错?

从此以后,祖冲之着手将历法推算出的节气同实际看到的天象进行对比。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历法并不严密,必须重新制定。

“历法如果不准确,就要误大事的,有错就得改。”

凭着坚定的科学信念,祖冲之开始了重修历法的艰苦劳动。

白天,他测太阳的影子;夜晚,他观看星宿的移动。当时并没有先进的运算工具,只有一大堆被称做“算筹”的小竹签。碰到稍大一些的数字运算,那些小竹签就要摆上一大堆。但是,祖冲之没有被难倒。

终于在他33岁那年,祖冲之编成了一部崭新的历法——《大明历》。

为真理而斗争

《大明历》编成以后,祖冲之上表给宋孝武帝,请求他颁布推行。宋孝武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戴法兴的思想顽固保守,他反对改革历法,极力反对《大明历》。

戴法兴摆出一副权威的架势说:“日月星辰的运动,有时快,有时慢,是变幻莫测的。”

祖冲之胸有成竹地说:“其实这些快慢变化并不神秘,通过观测研究,是完全可以推算出来的。”

理屈的戴法兴却蛮横地宣称:“历法是古人制定、代代相传下来的,万世也不能更改,即使有差错,也应该永远照用!”

“我们绝不能盲目迷信古人!”祖冲之理直气壮地反对说,“明明知道旧历法有错误,还要照用,这岂不是错上加错?!”

面对祖冲之有理有据的争辩,戴法兴恼羞成怒了,他拍着桌子威胁说:“谁如果改动现有历法,谁就是亵渎上天,叛祖离道!”

“请不要用空话吓人。”祖冲之义正词严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尽管拿出来,空话是吓不倒我的!”

虽然辩论以戴法兴失败而告终,但是他有权有势,朝廷中的人谁也不敢得罪他,所以《大明历》没有被通过。直到510年,由于许多天文观测事实一再证明了《大明历》的正确,《大明历》才得到正式推行。令人遗憾的是,这时候祖冲之已经去世10年了。

张衡与天文学张衡(78~139)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人,中国天文学家。

张衡曾两任主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衡第一次正确解释月食成因,认为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中而产生的。他指出月亮本身不发光,是受了太阳照射才反射出光来的;还根据太阳在天空运行的规律,解释冬天昼短夜长、夏天昼长夜短的道理。张衡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灵宪》一书,记录了2500颗星,并画出中国第一张完备的星图。在该书中,他明确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不但认识到宇宙无限性,而且还认识到行星运动的快慢和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

张衡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也叫“浑天仪”,即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构造精细,所示的星图和天空实际情况一样。

张衡创制世界上第一架观测气象的仪器,叫“相风铜鸟”,比欧洲出现类似的仪器早1000多年。

张衡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叫“地动仪”,制成不久便测出公元138年在洛阳西方的陇西发生的、连洛阳人也未感到的一次地震。可见,它的灵敏度相当高。

张衡对数学也有研究,他算出圆周率3.1466和3.1622两个数值,虽不够精确,但比印度、阿拉伯数学家算出同样结果约早500年。

张衡还是一位文学家,他所写的《东京赋》、《西京赋》、《归田赋》、《四愁歌》、《同声歌》等在中国文学史上都较著名。发明浑天仪

张衡为了更好地解释“浑天说”,同时也是为了掌管天文历法工作的需要,他决定制造一个新型的天体模型“浑天仪”,以此来显示天象的实际面貌。

浑天仪是以一个直径约1.18米的空心铜球代表天球,上面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互成24°交角的黄道和赤道等,黄道上又标有二十四节气。紧附于天球外的有地平环和子午环等。天体半露于天平环之上,半隐于地平环之下。天轴则支架在子午环上,天球可绕天轴转动。同时,又以漏壶流出的水做动力,通过齿轮系统的转动和控制,使浑天仪每天均匀地绕天轴旋转一周,从而达到自动地、近似正确地演示天象的目的。

此外,水运浑象还带有一个日历,能随着月亮的盈亏演示一个月中日期的推移,相当于一个机械日历。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张衡把许多对天文有兴趣的官员请到他的官邸来,参观试验他新铸成的浑天仪的运行情况。

张衡让一部分官员到户外观察天象,同时又请另一部分人留在屋内观察浑天仪。这时,满天星斗,皓月当空。一会儿,屋里的官员高声喊着某颗星出现、某颗星在空中什么位置、某颗星不见,报告的情况竟和室外所观察到的一模一样。

到场的官员们不由得信服地赞叹:“这浑天仪真是巧夺天工啊!”

发明地动仪

公元119年,洛阳和附近42个郡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张衡亲眼看到无数的房屋倒塌、土地陷裂,百姓死伤者不计其数。惨不忍睹的情景大大刺激了张衡,他发誓道:“我一定要制成一种能够测报地震的仪器,让天下老百姓少受灾害!”

公元132年,在他的努力下,一台能测报地震方向的仪器终于问世了。它被称作“地动仪”,是由青铜铸成,形状像个大酒坛,周围还镶着8条倒伏的龙,龙头朝着不同的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着一颗浑圆的铜球;与龙相应位置的地上都各蹲着一只铜铸的蛤蟆,它们都抬头张嘴,似乎在等待着吞食龙嘴里吐出来的铜球。

地动仪一旦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中间的铜柱就朝哪个方向摆去,牵动横杆,把那个方向龙头的上部提起,龙嘴就会张开,从而铜球也就自动落到下面蛤蟆的嘴里。这样,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的一天,张衡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间,“当”的一声清脆的响声惊动了张衡。他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地动仪朝西北方向的龙嘴里吐出了铜球,铜球落进了蛤蟆嘴里。

“西北方向发生地震了!”张衡心里很激动,这是他的仪器第一次起作用啊!可是,洛阳城里没有人感觉到地震,他们嘲笑张衡扰乱民心,说他瞎折腾,连一向信任他的皇帝这回也半信半疑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甘肃陇西官员就派人骑马赶来向皇帝报告:“陇西子4天前发生了地震,灾情严重!”

这一下,整个京城轰动了。要知道,东汉的陇西距洛阳只有500多公里。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哥哥的梦工厂

    班主任哥哥的梦工厂

    打造韧专属你的奇趣梦工场,本年度最佳儿童校园小说。乱扔垃圾的李大嘴被送进72208年的地球集中营,总喜欢打架的剐子遭遇街头黑帮恶斗惊魂,游戏迷魂哲在生化危机大斗僵尸之后居然被变成了小老头,原本全校最差的四(2)班居然成了学校的典范,这是怎么回事呢?快来班主任哥哥的奇趣梦工场看看吧!
  • 我叫没烦恼(”慢慢长大“系列)

    我叫没烦恼(”慢慢长大“系列)

    哥哥李多乐参与了“说真话大冒险”的“危险游戏”而“引火上身”;弟弟李多米因为胖胖的身躯丢失了出演王子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变成小猪后的王子;姐姐有上台恐惧症,面对迎面而来的上台演唱的机会,她纠结万分。看似烦恼多多的姐弟三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里,有了开明的爸爸和虽然爱唠叨可又细心体贴的妈妈的帮助,能不承认“我叫没烦恼”吗?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 引领时尚阅读:冠军是这样得到的

    引领时尚阅读:冠军是这样得到的

    夏兴初的作品扎根现实生活,以小见大,折射了社会现实,关注小人物命运,关注人性,故事情节精巧,曲折起伏,走出了一条小小说创作的特色道路。本书精选的作品,其故事性、艺术性、现实性较强,短小精悍,用语精炼,构思巧妙,耐读有味。
  • 抹香鲸历险记

    抹香鲸历险记

    本书是一部长篇海洋童话,主人公——抹香鲸香歌和妈妈在海洋中幸福地生活,自由自在地玩耍。忽然有一天,她们遭到人类的捕杀,被追赶得四处逃避,香歌跟妈妈失散了。为了找到妈妈,她历尽艰难险阻,游遍了各大海洋。一路上,结交了很多伙伴——鲸鲨莎莎、海豚甜甜、小海龟、金枪鱼和蓝飞鱼,组成了爱心联盟,打败海洋霸主虎鲸,战胜深海魔王巨乌贼,帮助弱小的伙伴,抵制人类的追捕和强敌的进犯。故事跌宕起伏精彩连连,请捧书细读,带你畅游神秘的海洋世界,领略海洋精灵最纯洁的真善美!
热门推荐
  • 神迹世界

    神迹世界

    命若由天定,我就破了这天,命若由地决,我便屠了这地,天若欺我,我便撕天,纵使与天下人为敌也在所不惜。。。
  • 末日危机之莲花洞天

    末日危机之莲花洞天

    刘心家里来了只重生的宠物狗,莫名其妙得知了末世将至,末世没有空间还让主角怎么混,所以空间也有了。于是刘心带着竹马携家带口搜刮资源。其实这是一篇教你如何合法抢劫顺便周游世界的爽文。嗯,大致先这么定义,后面还没想好。(注:本文人名、机构、政/府/机/关、岗位、职务、军//队/番/号、军衔、职务等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特此申明。)
  • 长繁满樱

    长繁满樱

    一次偶然的机遇她穿越到另外一个大陆上,为生存流浪为鸭,她却不甘心于此,慢慢的翻身成为万人尊敬的……
  • 末世低语

    末世低语

    当世界陷入黑暗的凝视,又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在生存与寻找的路上,人类选择的道路到底带来进化还是毁灭。在太平洋事件后,将热血埋藏心底的大学生许正义接到了未知时间自己打来的电话,事情渐渐变的复杂起来。
  • 快穿系统:女配是狐妖

    快穿系统:女配是狐妖

    在任何小言中,女配总是小说中为了衬托女主的绿叶。女主柔柔弱弱,女配强势恶毒;女主果敢聪慧,女配绿茶白莲……以至于,各路小言女配积怨成深,导致胡言不得不重操旧业踏上炮灰女配的拯救之路。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和女主抢男主的恶毒女配,目标是男配爱上我!
  • 每天一个推理故事

    每天一个推理故事

    这是一场由遗产引发的谋杀案。凶手精心设计、巧妙布局,完美的时间差、证人、证据和不在场证明。然而机关算尽仍不免百密一疏,看机敏的马普尔小姐如何同警察一起,剥丝抽茧,一步步揭露凶手导演的这场"狸猫换太子"的戏。
  • 曾经喜欢你

    曾经喜欢你

    回旋到流年,曾经喜欢你,像喜欢静夜的雯月,就那般痴痴地凝望,水银样柔和的月光恰似你的目光,在静夜流转,轻盈盈地洒满我的身体,辉映我的心灵。回旋到流年,曾经喜欢你,像喜欢斑斓的蝶儿,万紫千红中,你舞动翩跹的姿态,舞进我的梦幻,就那样你成了我隔世离空的英台,亭台楼阁,俩俩相依,同窗共度一个又一个温馨的夜。回旋到流年,曾经喜欢你,但是,那只是曾经,只是回忆……
  • 濒死的侦探

    濒死的侦探

    本人是柯南迷,所以就用一句柯南的话:流动的水没有形状,漂流的风没有踪迹,任何案件的推理都取决于?。
  • 兵王保镖

    兵王保镖

    新一代兵王徐斌隐退明市,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奇迹般地成为了许多美女的追求!!
  • 地球最后一个巫医

    地球最后一个巫医

    就因为屁股上有胎记,宋飞被老道士带走关在海岛上三年。三年后回家,他已经是巫医门掌门,身负巫道血脉,只是掌门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劫难不断,死劫难逃。无奈之下,宋飞只能寻找另外五个屁股上也带五芒星胎记的女人。,美女,能不能掀起裙子,让我看看你的小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