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5700000047

第47章 西方的个人主义(2)

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合成

个人主义尽管在反对教会的人性压抑和思想束缚以及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人身压迫的斗争中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人生哲学如果单纯地理解为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那么,逻辑上的推论与实际中的结果便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为了避免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西方一些哲学家主张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提出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合成,这是又一种个人主义人生观。

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获取个人最大的、长远的快乐和幸福的动机出发,说明人也要注重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他指出,人的行为一方面服从着自然感性欲望的驱使,另一方面又受理性的支配,这才使他们在追求满足与快乐时,不单纯图谋眼前暂时的利益和快乐,而是力求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不单纯注重个人的利益,而且也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洛克认为,人天性追求幸福。而幸福本身具有不同量的规定,有“最大的”、“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也有“最低限度的”幸福和快乐。要得到“最大的”、“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就必须不为暂时表面的快乐所陶醉,要用理性来调节自己的追求,指导自己对各种感觉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权衡利弊,放眼远量,把握住人生的真正幸福和最大快乐,切勿以小失大,以近障远。洛克还进一步指出,人要有远虑,有远虑即有德。这种远虑就是要考虑把个人的幸福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长远地看,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不悖的,而且,只有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和幸福才有最终的保障。“因此,人可以选择一种较远的善,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目的。”他又说人在“保护自身不成问题时”,“应该尽其所能保存其余的人类。”这里,洛克不但否定了中世纪扼杀个人利益的禁欲主义人生观,而且也批判了极端个人主义。

与洛克同时代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认为,要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就是通过理性来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洛克的前提是在“保存自身不成问题”的情况下,而斯宾诺莎虽然认为自保是最终目的,但为了自保,必须利他利群,在一定条件下,有必要牺牲个人利益以图最终的利己。斯宾诺莎的理性利己主义人生观,后来成为欧洲大陆唯物主义的人生原则,爱尔维修、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都深受影响,并逐渐导向了合理利己主义人生观。而洛克则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直接导向了功利主义的结论。

密尔像英国哲学家边沁把社会的幸福化解为个人的幸福,他明确、自觉地意识到个人幸福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不同。他在论述“功利”时说:“如果这里的当事者是泛指整个社会,那么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假如是具体指一个人,那么幸福就是那个人的幸福。”他认为,社会只是一种虚构的团体,它是由个人集合而构成的,个人不存在,社会也就不存在;不懂得个人,就无法了解社会。社会幸福也是由个人幸福集合而成,没有个人幸福,便没有社会幸福;不懂得个人幸福,也就无法了解社会幸福。人人追求自己的快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见,从起源和重要性上讲,个人和个人幸福都在社会和社会幸福之先、之上。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另一位哲学家密尔还进一步用利己主义解释利他主义。他认为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要维持社会生活,就必须顾及一切人的利益,只有无损于他人,共同的生活才有可能。而共同的生活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会把公共利益作为他们的共同目的。共同目的使他们觉得顾及他人利益比自己更有益,于是就有了利他主义。在这里,利己的天性和利他的行为终于统一了。可以说,这是密尔的一大贡献。但是在整个社会根本没有共同利益可言的时代里,这种利他理论只能是一曲维持资本主义秩序的高调,是没有现实必然性的说教。

很显然,“合成说”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因为整体利益并不完全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的总和,尤其是在利益冲突普遍存在的社会里。如果真如边沁、密尔所认为的那样,那么每一个利欲熏心的资本家都有理由把自己打扮成道德楷模,这就是这种“合成论”的个人主义人生哲学在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广泛盛行、持久不衰的缘由。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启蒙思想家和19世纪欧洲人本主义者主张合理的利已主义,他们首先从人性论上论证利己动机合乎人的天性。在人性论领域,他们都是感性主义者。爱尔维修说:“人是能够感觉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逃避前者,寻求后者。就是这种经常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而“自爱是自然铭刻在我们心里的感情。”同样,费尔巴哈也从感性主义人性论出发,认为人既然是一个自然的本质,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存在,为了感官的欲望,人必然是追求自我保存,必然是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和享受的东西,逃避危害生命和引起痛苦的东西。因此人的本性必然是利己的。按费尔巴哈的观点,利己主义是根植于人的生理的新陈代谢之中,因而与人的生命共存亡。他说:“这种利己主义和我的头一样是这样紧密地附着我,以至如果不杀害我,是不可能使它脱离我的。”

人生行为中尚有顾及他人利益或能够尽义务的,然而在合理的利己主义哲学家看来,它们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如费尔巴哈就认为利他或车尔尼雪夫斯基像尽义务是出自人的追求幸福的愿望,与人的自爱自保相一致。尽义务,是为了谋取好处。费尔巴哈反对康德那种为尽义务牺牲自己幸福、生命的说教,认为这违背道德原则、违背人性,是一种悲剧。同样,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关心他人、顾及他人利益只有在两种场合下才会产生:第一种场合是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有裨益,能够给自己以精神上的满足;第二种场合是当一个人的命运依靠着自己,如果不去关心他就于心不安。归根结蒂,关心他人、顾及他人利益,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

众所周知,利己主义常常表现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明哲保身、损人利己等不道德的行为,人本主义者怎样使利己主义摆脱这样的处境呢?也就是说他们是如何使利己主义合理化的呢?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力图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结合起来。爱尔维修说:“具有美德的是那样的人,他的强烈情欲是如此和谐地和社会利益相一致,以至他几乎任何时候都必然是合乎道德的。”当然,靠牺牲个人切身的、公正的和正确理解的利益来满足社会利益,那么,这个社会将不可避免地注定崩溃。可见爱尔维修是反对牺牲个人利益的。

那么,如何满足个人利益呢?这里关键是要正确理解个人利益。欲望有“当为”与“不当为”之分,正确理解的欲望才是当为的:首先,它放弃较小的快乐,节制自己,乐于忍受暂时的痛苦以获得长久的、更大的幸福;其次,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人必须经营共同的生活,结合成为社会,不得不与人为善,注意社会福利。这就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做到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损害他人也就破坏了他人要求幸福、财产的天赋权利,破坏了神圣的法律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保护。在爱尔维修看来,财产均等,是幸福均等的唯一方法,财产均等既是社会利益,又是个人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第三,个人利益包括在公共利益之中。尽管追求公共利益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个人利益,但不把个人幸福寄托在公共利益之中,个人利益就无法兑现。所以,必须“做到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便是合理利己主义。

同样,费尔巴哈也把自己的利己主义看做是“完全的合理利己主义”。他认为,他所谓的利己主义,与利他、利社会并不矛盾。人们的利己心必然地、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要求和趋向,因为人们的利己之心,如果没有他人的参与和协同,是绝对不可能得到满足的。例如性爱,男女双方只有以异性的存在和幸福为前提,才能使自己的利己要求得到满足。所以,费尔巴哈说:“不管人们是否有善良意志,利己主义的人从母亲的胎内出来后,就必须与自己周围的亲人们共同分享人生的幸福。”这就是“完全的合理利己主义”。

如何才能保障这种合理利己主义的实现呢?爱尔维修寄希望于天才造就的“好法律”,因为这种法律“将会让公民们顺着他们要求个人幸福的倾向,把他们很自然地引导到公共幸福上去”。而费尔巴哈则寄托于“爱”的身上,企图以爱来消弭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利益冲突。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孔子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孔子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笑着做教师:老杨的微言博语

    笑着做教师:老杨的微言博语

    本书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记录的原生态生活,分为与青春有关,与平凡有关,与成长有关,与合作有关,与默契有关等部分,收录了《好情绪,好孩子》、《天意》、《遇见》等微言博语。
  • 感动学生的发明家故事

    感动学生的发明家故事

    人类经过上万年的创造与探索活动,衍生了成千上万项的发明和发现。这些成功的发明与发现不但满足了人类生存和求知需要,而且对造就我们今天的文明世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震撼心灵的人格故事

    震撼心灵的人格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乌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组织管理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本书全面介绍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现象和规律,提供激励人的工作行为的心理基础和理论方法等。
热门推荐
  • 网恋那点事

    网恋那点事

    相貌平平,文文静静,知书达礼的她在网络是小有名气的网红,网络上的她开朗活泼爱笑,成为男生心中的宅男女神。可当她正如平常一样在网络里聊天什么的,有人开始莫名其妙靠近她……
  •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作品将太平天国13年短暂而辉煌的历史,铺排得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从洪秀全金田奋勇起事,到金陵天国姜然落幕,起于腐败亦败于腐败。其间,血与火的惨烈战斗,狡诈险恶的阴谋活动和缠绵悱恻的人间真爱,被作家的椽笔演绎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读这或悲或喜、或怒或哀,久久难以释怀。个性极为鲜明、命运奇序多变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洪宣娇、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物更将永远闪烁在历史的穹苍,他们的千秋功罪任世人评说。本书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描写太平天国最真实、最精练、最可读的一部作品。全书共五十四回,为晚清著名作家,广东番禺人黄小配撰写,首版于清光绪三十二年面世,辛亥元老章太炎为之作,石印本原本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 血族可爱别想逃

    血族可爱别想逃

    “宝贝来我们么么哒”(づ ̄3 ̄)づ“走开给我走开”“不跟我么么哒我就壁咚你”“你...现在不是就壁咚着吗”“是吗,那就床咚吧”biu~小公举手里的拖鞋就这么甩到一个妖孽的脸上,让你欺负我我可不是好惹的哼~“公举你欺负我是乡下人不给我么么哒”.....
  • 本不想说再见

    本不想说再见

    三个出生在小地方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拼搏和努力进入了一流的高等学府求学,在追求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他们和大都市的年轻人一样,,也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在生活上他们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也可以互相促进,但是在爱情上他们却有着各自的幸福和无奈。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之再次相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之再次相遇

    这其实是一篇名副其实的暖文,暖炸你的心!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否还能在心灵深处再次相遇?
  • 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

    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

    执行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理性而客观地认识执行难,是解决执行难的前提。民事执行制度是执行程序正常运行与债权人债权实现的保障,建立完善的执行制度,可促使执行功能的发挥,为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本书共分六章,分别对解决民事执行难、民事执行权、民事执行机关、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再执行凭证制度以及民事执行竞合等进行了探讨研究,为民事立法提供建议,对坚持依法治国、促进改革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可操作性,可供法学理论与实务工作者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豪门交换:天价娇妻腹黑夫

    豪门交换:天价娇妻腹黑夫

    她被欠下高利贷的父亲买给了京都第一的权少,签下买身契约,成了他心中那人的“影子”。他,外表俊美,性格却高冷邪魅,却把心爱的女人伤的体无完肤。他一个共认得“痴儿”,一直默默爱着她。他说:“夏悠然,你别想逃出我的手心。”他说:“然儿,真希望能这样一辈子。”
  • 末世之妖孽法则

    末世之妖孽法则

    幽幽这个高中女生正在上历史课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来到了这个人人自危,道德沦丧,僵尸横行的末世年代,既来之则安之,只能挣扎求存,且看腹黑女主如何在同样腹黑的末世里一步一步踩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尘埃落定,当这末世的一切谜底揭开时,又将是怎样的惊世骇俗!
  • 天下掉下个男友

    天下掉下个男友

    某年某月某日某天的夜晚,某女正在睡觉,突然!发现自己床上有个人。。。然后开始了不一样的恋情。(原谅作者把简介写的那么简单,主要看正文!)
  • 腹黑总裁不好惹

    腹黑总裁不好惹

    她,执意逃离;他,苦苦追寻。五年后,她已不再天真,多了一丝妩媚;他也成功蜕变,总裁的宝座已在他手中。当首席设计师撞上跨国大总裁,他们之间,能否再回到从前的热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