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6100000002

第2章 千奇百怪话姓名(1)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名字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有姓名,而且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还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要使用自己的名字。如填履历表时,要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在名片上要印上自己的名字,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自报家门”,在与朋友打电话时也要说出自己的名字。由此可见,名字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

名字除作为人际间彼此区别的标志外,还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功能。当父母为孩子取名字时,名字就已经开始被赋予了老一代对后辈的期望和无限亲情。现代年轻的父母喜欢为孩子取名“豆豆”、“咪咪”、“莎莎”、“妞妞”,其中就包含了许多对孩子的珍爱心态;过去的父母喜欢为孩子取名“石头”、“拴住”、“结实”、“狗剩”,同样表现了父母的一片爱心。

如果自己为自己取名、改名,那么所取的新名字也同样饱含丰富的文化内容,寄托自己的志向和对自己的勉励、鞭策。唐代女皇武则天曾给自己取名为“曌”(音zhào),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大地;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原名李鸿基,在成为农民领袖前改名李自成,意思是大丈夫要自成自立、干出一番事业。同样,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后来改名秀全,在名字中暗藏了“禾乃人王”四字,其中“禾”是“我”字的谐音和变体,“禾乃人王”亦即“我乃人王”,意思是“我要做天下百姓的领袖”。这一名字反映了他的追求和抱负,用意十分明显。

人的名字有时还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纪念意义。如新中国建立以来,人们取名就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1949年出生的人取名“建国”,大跃进年月的人取名“跃进”,60年代初期的人取名“反帝”、“反修”、“向东”,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出生的人取名“盼盼”(亚运会吉祥物大熊猫的名字)。上述这些,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我们中国人的名字有时还是家族或兄弟姐妹中排行的代表字。如人们熟知的《红楼梦》中贾宝玉一家,在宝玉一辈人中有贾珍、贾琏、贾环、贾珠等,他们不是同胞兄弟但属同一家族,因此名字中共用“王”旁,并以此作为他们排行的代表字。同样,贾宝玉父辈贾敬、贾政等共用“文”旁,子辈贾蔷、贾蓉等共用“草”头,这“文”、“草”也都是排行的标志。又如我国古代兄弟排行时,习惯用伯、仲、叔、季加以区别,意思与今天的数字一、二、三、四差不多。这些字用在人名中,成了人名的一部分,也就具有了名字的意义。

人与名字的关系除上述几点外,值得一提的还是民族心态的反映。如民间有重男轻女的习俗,这一习俗反映在名字上,是有些生了女儿的父母把儿子的希望寄托在下一胎上,并通过女儿的名字反映出来。关于这点,有人讲了一则笑话,大意是说,一对夫妻接连生了五个女儿,仍想生个儿子,于是便为女儿分别取名为招娣(弟)、引娣、盼娣、想娣、邀娣,等生了第六仍是个女儿,只好打消了再生孩子的念头,取名“绝招”。这则笑话讲的当然是多年以前的情况,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名字所反映的民族心态是何等的清楚、直接!

总之,人名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密切,人名字的作用广泛。弄清了人与名字的关系和意义,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名字,并且为自己改名和为孩子取个好名字提供借鉴。

人名的基本属性

首先是人名的专指性。人名是人际间彼此区别的标志,一个名只能代表一个人。否则,人名就丧失了它的专指意义,其实际作用就要大为减弱。如提起“花木兰”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是指古代一位替父从军、为国杀敌的女英雄;提到“雷锋”,就会联想到他是助人为乐的好青年、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而不会想到另外的人。这里的“花木兰”、“雷锋”都有明显的专指意义。一旦遇到与这种专指意义相悖的情况,则必须对有关人名加以调整,以适应这种人名属性。如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审定期间,也曾发现有同姓名的情况,即浙江代表名单中有两位“张玉兰”,河南代表中有两位“赵福林”。这种姓名相同的情况是有悖于人名的专指性的,同时也不利于当事人之间的区分。因此,有关人员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误会,就在四位代表名前分别加上各自所在的地名,成为“湖州张玉兰”、“瑞安张玉兰”和“安阳赵福林”、“焦作赵福林”。这种做法的本身,实际上也是对这些有悖于人名专指性的名字所作的调整。当然,有些本是专指的名字会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专指作用,但有时也会失去这种专指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专指。这类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如明清时期,“梅香”这个名字原指某一大户人家的丫环,后来,因为把丫环叫做“梅香”的人特别多,于是“梅香”也就成了丫环的代名词。随着这种由一个“梅香”而向众多的丫环代名词的转换,“梅香”一名也就完成了由一种专指而向另一种专指的过渡,其转化前后的事仍没有离开人名的这一专指属性。

其次是人名的简便性。中国的人名,一个字,两个字,简简单单,既便于记忆,又便于传播,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罗列一大串的人名。我们知道,名字的制定和传播要以语言文字为媒体,中国人名字的媒体就是汉语和汉字。由于汉语和汉字有音节简单这一特点,就使中国人的名字也以单字名或双字名为主。这种人名用字极少、音节简单,十分有利于人名的记忆和传播。如果把一个两字的中国人名和一个10字的俄国人名放在一起,让你去辨认和记忆,那么,你便能首先记住和说出两个字中国人的名字。这种简单易记的中国人名字的优越性是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人名的属性除上述两点外,还有它的审美性、稳定性和地域性。其中,审美性是指人名对那些含有贬义、发音含混不清、容易引起误解的汉字的排斥,在所取名字的字义上要求庄重、典雅,在发音上要求响亮、动听,在字形上要求繁简适中、搭配得当;稳定性是指人名一旦成为某一个人的标志,将伴随他终身。因此,在取名时要有长远观点,不可草率从事。对一些时效性很强的名字,尽管一时可能被认为时髦,或者读来颇为亲切,但很难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时间一长,就会显得别扭了。试想,诸如小小、丹丹之类的名字放在孩子身上会让人有一种亲切感,但过了六七十年后,已经是老头、老太太的他们还叫这些名字,别人的感觉会是怎样?

中国人名的地域性是指由于我们的国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人名往往带有不同地区的特色。如果带着明显地域色彩的人名离开了原来所在的地区,也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如在广东、福建沿海,人们信奉妈祖,取名时往往带上妈字,以期得到妈祖保佑。但由于妈字是母亲的代称,在名字中带有妈字,在内地是要犯忌和遭人嘲笑的。有鉴于此,尽管人名的地域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命名时,还是要尽量避免为好。

总而言之,人名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发生联系。因此,无论是在我们研究人名还是在为人取名时,都要把它与社会联系起来,充分考虑它的基本属性,从而使它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古人的姓名字号

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体。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一名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住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类型,字也有不同用途。古人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词,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如此。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夭)、“永全”(永远安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三十六计》品读

    《三十六计》品读

    本书对《三十六计》作了解读,内容涉及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本书分“谐趣”、“述志抒怀”、“哀愤”、“馆铺第宅”、“江山名胜”等六部分,介绍了一部分有趣的对联和故事。
  • 中华贤文趣语精编

    中华贤文趣语精编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汉语言的精华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才显示出其光芒和价值。
热门推荐
  • 法华问答

    法华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醉红颜:帝后风华绝代

    醉红颜:帝后风华绝代

    她美貌与智慧集聚一身的南宫家族继承人,在商场上雷厉风行,令人闻风丧胆。但她却是一个痴情种无怨无悔的爱着一个人,可怜的她-被她同父异母的“好妹妹”与那个所谓的男朋友联合起来一起布置一场天大的阴谋害得她香消玉损。但因此穿越到丞相府失踪十年的嫡小姐身上,她的到来翻起了一片大浪,一场天与地之间的较量正式展开!
  • 这个皇帝很窝囊

    这个皇帝很窝囊

    朱珠是朱雀国新上任的女帝,先帝只有一位皇夫也只有一个她一个孩子,没有任何压力。于是从小吃喝玩乐啥都会,就是治国平天下一窍不通。上任后一切事宜由老丞相管理,倒也乐得清闲。后来,老丞相逝世,朱珠对新任丞相凌寒一见钟情二见倾心,开始死缠烂打,胡搅蛮缠。为了获得凌寒的青睐,凌寒说东绝不往西,凌寒要她学习治国,她就咬牙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讨厌文字。终于将人追到手,迎为皇夫,却在大婚当晚国破家亡,当一切都天翻地覆,两人又该何去何从?总之,这是一个吃货昏君追夫记,开头很搞笑,过程很欢脱,结局很悲伤。
  • 误惹冰山,张扬青春

    误惹冰山,张扬青春

    他,神秘冷漠,眼瞳中似是无神。而他,唯对她如和煦春风的绅士流氓。她性格张扬,风清云淡时让人琢磨不透,又让人心疼,眼波流转间又尽是狡黠这场青春的游戏,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虐心结局or完美结局(主要看你们)
  • 沉寂的女人

    沉寂的女人

    “我不想你当我妈妈!”男孩说“我也不想当你妈妈!所以你不用担心!”女人说
  • 秦时明月穿越之相府无双传

    秦时明月穿越之相府无双传

    如果有一天,你能穿越时空,穿越次元,触碰到自己一生所爱得本命男神,如果有一天,你因为莫名得原因只能留在本命所在得时空,如果有一天,你终于能听到本命得声音,看见他温柔得脸,你会怎么做?是想尽办法回到现实世界?还是不顾一切追随在他身边?或者默默无闻得一直守护?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想尽办法靠近本命,不顾一切地去爱他啊!!!!看痴汉无双穿越时空,迎娶张良,生下不疑,走上人生巅峰(^_?)?☆羡慕吗,嫉妒吗?啊哈哈,你就只能眼睁睁得看着!本痴汉奏是这么欠揍!
  • 离奇杀人案

    离奇杀人案

    【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讲述的是一个侦探,接到警局的通知书,说最近出现了一些离奇的案情,时候,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成功的侦破案情,却发现还有更大的隐情......
  • 都市之我为书狂

    都市之我为书狂

    庄梦游,二流大学毕业,自由职业者,自小爱看书,中外名著,武侠玄幻,历史推理等等,凡是能看懂的都看,看不懂的书荒了也要看。一日,刚辞去保安工作,竟然遭遇需要英雄救美的狗血情况,一时保安的心理作怪加上一点男人血性,他出手了,当然,他悲剧了。同时同地,一个穿越千年的书生残魂被无名帛书带回现代……且看主角如何为书而颠狂,与灰社会斗智斗勇,与贪倌乌吏周旋,为美女而奋斗!
  • 独步凰朝

    独步凰朝

    "从纯真曼妙的少女,成长为只手遮天的皇后,褚姌终于步步惊心的走进了这座深宫牢笼。勾心斗角的深宅内院,人畜无害的异母妹妹,她最想保护的人却成了背后捅到的刽子手。一场意外,截断与她心中挚爱的缘分,她丝毫没有预料到危险的临近。错嫁风波,从一个漩涡迫使她卷进另一场争斗,却不知前路曲折。要如怎么反败为胜揭开伪善的真面目?又能否在刀光剑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且看她如何翻转手腕,凰权在握执掌深宫!"
  • 往前

    往前

    女主人公是一个城镇的一般人家的孩子,普通的人生的不普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