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7700000024

第24章 功成身退

没有谁能够对未来了如指掌。未来不是靠算命先生那张嘴说出来的,而是靠你创造出来的。许多人已经致力于创造美好的未来了。

——比尔·盖茨

(一)

1999年,微软公司按照比尔·盖茨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而比尔·盖茨也逐渐意识到该培养一位接班人了。他选择了昔日的同窗鲍尔默,这个他最信赖的亲密战友。

史蒂夫·鲍尔默同比尔·盖茨一样,对微软充满了感情。他和比尔·盖茨一起看着微软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长为一个全球的巨人。比尔·盖茨相信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没有鲍尔默,他知道自己不会放手。

当比尔·盖茨推心置腹地跟这位老友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鲍尔默答应再一次接下重任。正如多年以前他答应帮助比尔·盖茨来到微软一样。

“从此之后,微软就交给你了,老伙计!”

“放心吧,我会做得更好!”鲍尔默信心满满地握着比尔·盖茨的手说。

比尔·盖茨知道,隐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打算一步一步来。2000年,他首先宣布辞去微软CEO,由他的老搭档鲍尔默担任该职位。自己与鲍尔默进行了角色互换,盖茨不再是微软的决策者,而是首席软件设计师。他只是从旁边协助鲍尔默,提供意见和建议。

但是,这样的转变让好胜心强的比尔·盖茨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而鲍尔默也同样苦不堪言,因为他老是不能施展拳脚。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想过放弃。

幸好有梅琳达的劝解和支持,比尔·盖茨才渐渐适应自己在微软的角色。她告诉比尔·盖茨说:

“你必须放手了,否则你会失去一个好朋友。”

一句话点醒了比尔·盖茨。此后他时刻提醒自己,他应该适应起自己的新角色。

从2000年开始,比尔·盖茨都在寻求一个恰当的时机离开微软。25年来,他眼看着微软逐渐成熟,并帮助自己实现了多年前梦寐以求的愿望。他深知自己必须放手,从而让更多的后辈去实现他们的软件梦想。

从1994年母亲玛丽去世之后,比尔·盖茨就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很多梦想都来不及实现,人生之路也许就猝然停止了。而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也让他找到了除了软件之外的另一番风景,他要开始这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之旅。那就是从事慈善事业,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心血来潮,比尔·盖茨从来都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人。那是1993年秋季的一天,当比尔·盖茨一如既往地坐在计算机前奋力工作时,父亲老盖茨将一张纸递给比尔·盖茨。

这是一份统计数字。每年因为贫困,非洲有数十万的儿童死于疾病传染。

这个统计数字让比尔·盖茨感到震惊,因为这些疾病在美国已经绝迹多年了。

“到非洲去看看吧。”老盖茨丢下这句话后,走出了儿子的办公室。

几个月后,比尔·盖茨和梅琳连同父亲一起来到了非洲。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比尔·盖茨心灵震颤。盖茨转过头问父亲: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应该建立一个基金会,开展慈善工作。”老盖茨平静地回答。

比尔·盖茨欣然应允。不久后,他便建立了9400万美元的基金会。那个小小的幼苗在比尔·盖茨的心里种下了种子,如同当年的那台电传打字机一样。

2000年1月,比尔·盖茨将父亲创办的盖茨学习基金会和威廉·盖茨基金会合并。合并后的基金会总部位于西雅图,由比尔·盖茨的父亲老盖茨及父亲的朋友帕蒂·斯通斯福主持。新的基金会也命名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另外,比尔·盖茨还将个人资产约300亿美元投入到基金会中,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合并后的基金会功能也做了进一步的延伸。除了致力于建立公共图书馆之外,还注重改善全球卫生保健状况等。

(二)

经过几年的历练,鲍尔默的管理策略越来越深入人心,比尔·盖茨十分欣慰地逐渐加快了自己的退休步伐。

2005年11月,比尔·盖茨在伦敦庆祝自己的50岁生日时,对在场的记者表示,自己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他宣称,自己要将巨额财富的98%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

比尔·盖茨的这一举动再次轰动了全世界。

2006年6月,盖茨对外宣布:两年后,自己将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工作。

“我相信微软将会顺利地完成过渡工作。”

微软公司的成熟架构已经使比尔·盖茨可以安心地离开了。

2008年6月12日,比尔·盖茨选择这一天辞去在微软所担任的全职工作,功成身退,只担任名义上的董事长和顾问。

新闻媒体全程报道了比尔·盖茨在微软最后一天的工作,而比尔·盖茨也用一个幽默的短片对世人对他退休后的工作的诸多揣测做了十分有趣的回应:他没有加入乐队,也没有去拍电影,更没有去竞选总统,而是抛开一切的世事纷扰,将80%的时间留给慈善基金会。

对于比尔·盖茨来说,与妻子梅琳达和父亲一起工作,这一选择让他感到十分自在而舒服。

早在基金会成立之初,比尔·盖茨就开始陆续捐款。在工作间隙,比尔·盖茨与梅琳达多次进入非洲,到多家医院进行参观访问,与医护人员及艾滋病、癌症、疟疾等重症患者亲切交谈,并与当地政府寻求最好的合作意向。

2004年7月,比尔·盖茨又将30亿美元的微软股票红利投入到“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随后不久,比尔·盖茨又将自己30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只留给子女3000万美元的教育基金。

面对公众的疑问,比尔·盖茨十分平静地说:

“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来回馈社会。”

因为盖茨认为,“带着巨额财富死去是一种耻辱”。具有同样的感觉的,还有比尔?盖茨的好友沃伦·巴菲特。

2006年6月26日,沃伦·巴菲特以股票的形式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款300亿美元。这笔捐赠让盖茨基金会的资产也增加到了600亿美元,全球慈善业中的“巨无霸”就此诞生了。

沃伦·巴菲特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1991年,他与比尔·盖茨相识于西雅图的一次私人聚会上。两人惺惺相惜,并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都喜欢谈论世界,谈论做生意,并一起打桥牌,打高尔夫球,在一起做很多充满乐趣的事情。

巴菲特与比尔·盖茨一起常年占据着福布斯排行榜的前两位。在比尔·盖茨运营基金的时候,巴菲特正在考虑如何让自己的巨额财富回报社会。

几年以后,当巴菲特看到比尔·盖茨经营慈善也很在行,而且“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运转得这么好,遂决定将自己的钱交给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管理。

这让盖茨感到很意外,但这种莫大的信任也让他分外高兴。

“有了这么多资金,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做更多的事了。”

就这样,世界上两个最富有的人保持着对生命、健康,以及对世界持有的相同理念走到了一起。

(三)

比尔·盖茨一直都觉得,“每一个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都有回报社会的责任”。因此,他身体力行,以回馈社会为己任。

但同时盖茨也知道,自己的目标太大。仅仅靠一个基金会的努力,要实现那个宏伟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在所有要做的工作当中,基金会仅仅能做到很少的一部分,而那些富有的国家,包括美国、欧洲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他们能做更多的事情。因此,他更加致力于与政府之间的合作。

除了致力于合作,基金会自身的运作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它比微软小得多。在基金会中,比尔·盖茨体会到了另一种成就感。能同一群既充满工作热情又抱有一颗善心的优秀同伴们一起工作,让他感觉十分荣幸。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基金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为了确保资产不会大幅缩水,基金会还致力于投资一些项目。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富豪都有慈善之心。对于比尔·盖茨热心慈善事业的义举,有的美国人曾这样评价:

“他将让那些醉心于购买飞机、游艇、豪宅供个人享乐的暴发户们汗颜。”

而巴菲特在签署捐款意向书时也说,他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够带动更多的富豪为慈善事业慷慨捐献。

到目前为止,“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对象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第一是改善全球健康状况,着手研究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癌症等疾病的治疗途径,尤其是向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大力捐资。

第二是加大教育投资,创建更多的面向低收入阶层子弟的中学,并减少因经济问题而上不起大学的现象。

第三是促进信息业的发展,尤其是着力扩大互联网的普及,让所有的人,不分种族、性别、年龄或贫富,都能拥有获得信息技术的途径。

第四是改善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现状。那里是盖茨的老家,他自然会特别关照,基金会将向当地社区和贫困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捐助。

而今,比尔·盖茨正为慈善事业而奔走于世界各地。他心中的目标是致力于政府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从而加速医疗、教育的步伐,并减少贫穷。盖茨讲求实际的个性也体现在基金会的工作当上。他将非洲儿童患疟疾的人数,以及每年因缺乏特效药而患结核病的死亡数字等,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2007年,比尔·盖茨开始关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并在中国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一个十分不起眼的三层小楼。这充分体现了比尔·盖茨行事低调的作风。

盖茨致力于同各国政府展开对话,并竭力成为合作伙伴,签署备忘录,提供资金援助,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疾病的最新治疗方法、新药物及大幅度减少发病率。而今,越来越大的成效性让他对此项工作乐此不疲。

面对媒体,十分喜爱这个新身份的比尔·盖茨如是说:

“而今,我们致力于使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由2000万减少到100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当然,如果能减少到0更是我们最希望的。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

同类推荐
  • 卢梭

    卢梭

    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著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理论向导。但他的成就远不止此,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艺术原则在后世得到了持续发展。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10岁他被送到朗莫西埃牧师那里,两年内学会了拉丁文。13岁至15岁时他在一个暴虐的镂刻师的店铺当学徒,遭受很多磨难。两年后他终于弃职离乡,来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以王阳明的著作和现代解读为基础,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带给人心灵深处的孤独、苦闷、烦躁、矛盾等问题,给出了一张张神奇药方。阳明心学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生命的束缚一经挣脱,精彩随之而来。学习阳明心学,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顺利,再没有任何事情能干扰你。真正读懂了王阳明心学,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 莎士比亚普希金

    莎士比亚普希金

    本书主要是对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热门推荐
  • 山茶花开

    山茶花开

    青山绿水的山间无一不美,飘渺的云在山间漂浮,花儿遍地的的山脚下流传着花医的故事,而她每天为花儿们浇水,水袖轻挽,只见容颜清丽,山下救了一名失忆却俊美的男子,陪着她度过孤独的日子,原以为他会一直这样陪着她直到老去,她以习惯他的存在,直到他开口要离开时,她不折手段去留住他,宁可自己受伤,也护他周全,却只换来一句,‘我不爱你’当他意识到心里最真实的那句话时,她已不在。。。。
  • 时空系统之绝世李白

    时空系统之绝世李白

    隐藏在大学的“杀手李白”在一次的意外之下死亡,醒来后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大陆,戴着系统的他能在这勾心斗角的强者世界里能要出什么花样?遇见其他也携带系统的人,他是选择逃,还是…杀……这是个问题。
  • 梦单纯

    梦单纯

    “我最害怕的事情是我最终没有嫁给你最怕最后不是你。”
  • 都市妄想曲

    都市妄想曲

    一群步入的年轻人,不同的性格,很多的矛盾,却又聚在了一起,一个人的失踪,一个谎言的开始,接连的谎言验证了真爱的存在,最后又何去何求.......
  • 在原地转圈圈

    在原地转圈圈

    你早已转身离去,而我却仍在原地等你。你知道吗,爱上你我从未想过放弃。你先招惹了我,为什么又最先放弃了我。
  • 恶魔校草:狂丫头,你站住!

    恶魔校草:狂丫头,你站住!

    他是自命清高的恶魔少爷,她是贫穷善良的倔强丫头。一次误闯男生宿舍,送错情书,她被迫成为恶魔的奴隶。一次又一次的针风相对,一次又一次的对抗,却让彼此的心更进。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却让两个人形同陌路。当恶魔少爷遇上倔强丫头,到底谁先屈服,先动心。
  • 江山美人一锅煮:顶级邪神

    江山美人一锅煮:顶级邪神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年轻有为的公安局长程东在一个特殊的犯人身上破解了不为人知的古老密码,于是便开始在三界之间频频穿梭。好玩是好玩,但却一不小心点着了三界导火索,从此风起云涌,世间再无宁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程东只好无耻的踏上了成神之路…牛X的人少不了要被众多美女所包围,而未泯的良知,无疑是向众多黑暗的势力发起了挑战!
  • TFBOYS我心中的小秘密

    TFBOYS我心中的小秘密

    顾瑾宣和闺密莫晨曦,韩雨澈来到了重庆,又转到了重庆八中,三位女主与三小只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全程扯淡,务必当真)
  • 梦幻时代

    梦幻时代

    梦,做梦,入梦。幻,幻想,虚幻。赵海,一个成绩渣渣,碌碌无为的高三学生,却因为一场并不大成功的英雄救美而改变人生,做梦,原来还能做得如此精彩...从此,赵海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 银河匪帮

    银河匪帮

    一个贫民窟的普通青年。手机银行,却时不时就提醒入账几千万。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很轻松。其实做的是要命的勾当。当人类还为有没有外星人吵个不停的实话其实有人已经开始打劫外星人的舰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