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9200000009

第9章 牵手月球的探测器(2)

前苏联的第三代月球探测器非常了不起,它们能够自动在月面上挖土采样,并能返回地球。1970年9月24日,前苏联经历多次失败后,首次实验成功从月球上自己飞回地球的小小球形返回舱,这是“月球16”号的杰作。返回舱里带回的101克月球岩石颗粒样品,使地球人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见到了“天外来客”,这为前苏联人又一次赢得了“第一”。不过,“月球16”号是第二个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器,先于它一年发射的“月球15”号,不幸撞毁在月球上。“月球16”号,质量约5800千克,由“质子”号重型火箭发射。它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面部分称为“上升级”,负责把装有月球样品的返回舱送回地球;下面部分称为“着陆级”,主要由制动发动机、游动发动机和圆柱形推进剂箱、月球样品采集装置、导航与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化学电池和缓冲着陆架等组成。它于1970年9月12日起程,经过5天的长途跋涉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着陆级先开始工作,它伸出钻臂,露出空芯的钻管,开始采集月球样品。钻臂可以移动以避开过硬的月岩,钻头内的传感器可以测试月岩或月壤的阻力以确定钻头的转速,只用7分钟钻头就钻进35厘米深,采集了101克样品,然后它将含有月壤的钻管送进返回舱,并进行自动密封。随后,根据地面指令上升发动机点火,返回舱踏上返程。3天后,在约距地球48000千米时,返回舱与仪器舱分离,以大约11千米/秒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是弹道式返回,在穿过大气层时它的前缘温度超过了10000℃,过载达50克。距地面145千米高度时返回舱的降落伞打开,落地前,它发出信号,帮助地面搜索人员寻找。

“月球16”号发射后,前苏联又先后公布了4个月球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器,但“月球18”号和“月球23”号失败,“月球20”号因遇到坚硬的月岩只取回了05克样品,“月球24”号取回了170克样品。

1970年11月17日,当人们的目光关注于“阿波罗”登月航天员时,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7”号携带了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月球车“月球车1”号。它昼行夜伏,受了白天炽热和夜晚寒冷的严峻考验,行走了1054千米,测定了500多处月壤表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了25个地点的月壤化学参数,拍摄了20000多张月面照片和200多张全景照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月球上平安度过了7230小时,它代表了当时无人月球探测技术的最高成就。“月球车1”号的外形像个婴儿车,有8个轮子,每个轮子都分别控制,车子可前后运动和转弯。它带有能插入月壤测试物理力学性质的透度计,测定月壤化学参数的X射线分析仪,专门研究月表磁场特性的磁力计,用于测量地—月距离的激光反射镜,测量可见光和紫外线强度的光度计,以及接收宇宙射线和观测太阳的高灵敏度仪器,它还携带了多个获取月表图像的摄像设备。它不但能够将一些测试数据及时送回地球,还能进行一些现场分析,并将结果送回地球。

“月球车”的电源系统设计得非常有创意。在月球车的仪器舱上有一个布满了太阳能电池的大盖子,白天,它敞开着,使太阳能电池接受强烈的太阳辐射,为蓄电池充电;夜晚,温度骤降,盖子闭合,起到保持温度的作用,并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燃料放热取暖。月球车用“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作为长寿命电源,这种电源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长时间放电。1971年2月9日,“月球车1”号经历了一次月食,地球挡住了太阳,3个小时内月球温度从130℃骤降到-100℃,然后又返回到136℃。

“月球车1”号走得最远的一天是第5个月球白天,即1971年3月7~20日,这一天它走了2004米;最险的是在第6个月球日,它陷入了月坑中,控制人员不得不关上太阳能电池板,让它冒险冲出那个倒霉的月坑。当它度过第11个月球之夜时,它的放射性同位素燃料耗尽了,这时它已自动考察了80000平方米的区域。

“月球车1”号之后,“月球车2”号继往开来,它在月面上生存了5个月球昼夜,行驶了37千米,发回了80000张电视图片和86张全景图片,考察的面积是“月球车1”号的4倍。前苏联准备在1977年发射更加先进的“月球车3”号,但最后终止了这项计划,“月球车3”号被永久地搁置在博物馆里。

“月行者”月球车

“月行者1”号有一辆马车那样大小,车长22米,宽16米,质量756千克。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仪器舱,下部分是自动行走底盘。仪器舱是由镁合金制成的密封舱,它保证仪器仪表在月球上工作时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舱内装有无线电发送和接收设备、遥控仪器、供电系统、温控系统等,还载有4台全景摄像机。自动行走底盘下装有8个车轮,车按地面指令运动。月球车的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向预定的地点行驶,另一种是在某一固定的地段内徘徊。它在月面的一切活动由地面控制中心操纵,也就是说,“月行者1”号在月球上行驶,而它的驾驶员却坐在38万千米外的地球上。

这辆月球车设计寿命为3个月,实际上在月球上工作达11个月,一直到1971年10月4日才停止行驶。在此期间,它在月面进行了4次巡游,行程10540米,考察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在500多个月面点上进行了土壤物理测试,在25个点上进行了土壤化学分析,并拍摄了两万多张月面照片。从“先驱”到“勘测”

与前苏联的辉煌相比,美国的起步显得更为艰难。美国探月初期发射的5颗“先驱者”探测器几乎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火箭没有足够的推力使之达到地球的逃逸速度并送到月球轨道,虽然“先驱者4”号勉强成功,但它飞越月球时距月球尚有近6000千米之遥,它的探测仪器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徘徊者”号探测器示意图

美国的“徘徊者”系列探测器从1961年到1965年间一共发射了9次,是用“徘徊者”的身躯活生生地砸向月球,利用高速撞击月球“壮烈牺牲”前的瞬间拍摄月球表面,并将拍摄的信息传送回地球,目的是获得月球形貌近距离照片,为在月面硬着陆提供参考数据。但“徘徊者”计划就像它不太吉祥的名字一样,在最初阶段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前6次发射它们总在地月间徘徊不前均告失败,直到1964年7月“徘徊者7”号才首次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在撞击月球前向地面发送了4316幅高质量的月球面照片。其中,它的最后一幅面是在距月面仅426米高时拍摄的,揭示了不到1米大小的细节。“徘徊者8”号飞向了静海内一个平坦的区域。它发现那里的地形虽然是坡势平缓的平原,但到处都是月坑。看来,要为“阿波罗”飞船选择又开阔又没有月坑的区域是十分困难的。“徘徊者7、8、9”号后来工作得比较顺利,它们共发回了上万幅照片。

“勘察者”计划是继“徘徊者”之后的一项大胆的月球软着陆计划。但“勘察者”的研制工作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造成了严重的进度延误。面对计划严重受阻,美国不得不将初步工作指标降低到“勘察者”飞行任务所需的最低水平——把975千克有效载荷送入月球轨道,并使科学有效载荷减少到45千克左右。该系列探测器共发射了7个,其中5个在月球上实现了软着陆,一个在修正航线时发生了滚转而失败,另一个在着陆时神秘失踪。

1966年是月球探测好戏连台的一年。在前苏联的“月球9”号率先实现月球软着陆后不到4个月,美国的“勘察者1”号探测器便以第二名的身份于6月2日轻柔地着陆在“风暴洋”内一块平坦地带,随后成功传回了11240幅图片。“勘察者1”号发现了一片点缀着无数个月坑并散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岩石的地带。它没有发现很深的软土层,分析人员据此推断月面的硬度足以支撑探测器和人体。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又连续发射了6个“勘察者”探测器,其中4个取得了成功。

在为“阿波罗12”号飞船寻找着陆地点的时候,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发现了“勘察者3”号的准确降落点,借助月球图片作“向导”,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降落到离“勘察者3”号仅180米的地方。

1967年9月,“勘察者5”号在静海一个月坑的陡峭内坡上着陆。它携带了一台阿尔法后向散射仪,该仪器对月面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当精确的分析,指出着陆区月表的化学成分类似于地球上的玄武岩。“勘察者5”号和“勘察者6”号在月球软着陆并完成考察任务后,还进行了发动机的瞬间点火,以试验火箭发动机会对月面产生什么影响。发动机点火后,“勘察者”飞到了距最初着陆点几米的新地点,从月面受到的侵蚀量不大这一点可以看出,发动机点火将不会给“阿波罗”飞船带来严重问题。1968年1月发射的“勘察者7”号是这项计划的最后一个探测器,它成功着陆在第谷月坑正北的一片高地上。

在“勘察者1”号升空后的2个月,美国无人月球探测器家族的第三个成员——“月球轨道器”开始了它的环月飞行旅程。“轨道器”的任务是对“阿波罗”飞船所有可能的着陆场进行拍照,测量月球周围的流星体通量,并通过对探测器的精确跟踪来确定月球的引力场。轨道器不仅完成了所有这些任务,而且取得了其他成果。“月球轨道器1”号于1966年8月发射,它对“阿波罗”飞船的9个主候选着陆场和7个次候选着陆场进行了大量拍摄,获得了质量甚佳的中等分辨率照片,此外还获得了一些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及地球和月球的斜视照片。接下来的两颗“月球轨道器”分别于1966年11月和1967年2月发射,它们拍摄了20个候选着陆场的优质照片,再次拍摄了月球背面和其他具有科研价值的月球特征照片,另外还获得了月球地形的斜视景象。在“月球轨道器3”号所拍摄的“阿波罗”飞船候选着陆场中,还从无数个月坑之间找到了闪闪发光的“勘察者1”号。由于针对“阿波罗”计划的几项主要目标在第3次任务结束时就已基本实现,所以“月球轨道器”第4次和第5次飞行主要都用于实现更广泛的科学目标:第4次飞行期间对整个月球正面进行了拍摄,而第5次飞行则拍摄了月球正面36个有特殊科学意义的区域。此外,“轨道器”还拍摄了月球背面99%的区域,而且清晰度比此前利用地面望远镜拍摄的正面照片要好得多。

“阿波罗”飞船着陆场勘察工作取得了令人意外的结果,似乎月面上没有一处很平坦无月坑的地方,找不到符合“阿波罗”飞船着陆场最初规定的地点。因此,美国宇航局对登月训练设施进行了改造,以使航天员练习如何避开月坑,在相对平坦的地方降落。

根据“月球轨道器”获得的信息,月球附近没有对航天员安全构成威胁的辐射或流星体。通过对探测器轨道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这些轨道有轻微的摄动,表明月球的引力场是不均匀的,由此推断月球内部隐藏着一些质量密集区——“质量瘤”。这提醒“阿波罗”计划的规划人员在精确计算“阿波罗”飞船飞行轨迹时,要相应地考虑“质量瘤”引起的轨道摄动,发现和确定这些“质量瘤”,为登月舱高精度地着陆和准确交会提供了可靠性。

“徘徊者”、“勘察者”和“月球轨道器”是值得信赖的先遣队,它们为“阿波罗”飞船的载人飞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美国人从此有了足够的信心,“阿波罗”出风头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20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个踏上月面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应邀访问中国,在谈话中,他说了一句玩笑话:“第一个住进月宫的是一位中国的美女,她叫嫦娥;而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却是一个美国男人,那就是我。”他对“嫦娥”的发音有些搞不准,但他知道,在古老的东方国度里,嫦娥的地位如同西方人尊崇的月神阿尔忒斯,她是世界上最早住进月宫里的仙女,并从远古一直“活”到了今天。

软着陆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航天器在接触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安全着陆的技术。例如,通过推进器进行反向推进,或者改变轨道利用大气层逐步减速,或者利用降落伞降低速度。一般来说,每种航天器都是通过多种减速方式共同作用进行减速,达到软着陆的目的。

相对于软着陆,物理上的硬着陆一般是指航天器未减速(或未减速到人员或设备允许值),而以较大速度直接返回地球或击中行星和月球,这是毁坏性的着陆。

同类推荐
  • 海洋解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海洋解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地理知识篇》(下)

    《地理知识篇》(下)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新世纪,科学技术正以人类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未来。
  • 利用自然力的福音(科普知识大博览)

    利用自然力的福音(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科学谜团:探索科学奥秘

    科学谜团:探索科学奥秘

    本书为大家解开人类之谜、生物之谜、古文明之谜、海洋之谜、科技之谜、恐龙之谜、未解之谜等内容。
  • 探索未知-多姿的中国地形

    探索未知-多姿的中国地形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热门推荐
  • 圣陨神魔

    圣陨神魔

    三次灭世大战,令乾坤碎裂,天地变色!虽然神魔陨落无数,但最痛苦的还是天下生灵!是天命安排?还是劫数难逃?亦或是阴谋欺骗?难道真的不能避免吗?!不!!!因为人定“圣”天!
  • 我的皇妃是特种兵

    我的皇妃是特种兵

    她遭到国家与亲人的背叛,被以为自己一心灰意冷,命运的齿轮不断转动,她终于遇到……那个他。
  • 修仙路上需淡定

    修仙路上需淡定

    与迟钝只隔一线的苏白衣完全不知道,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已经夺走了多少男男女女的爱慕之心。女人们说:白衣大人你与我是命运红线的两头。苏白衣(惊恐)即使把我的一双手全都缠成茧子,也不可能缠的了这么多吧,勒的太紧,搞不好会因为血液不通而导致肌肉坏死,最后会被截肢的说。男人们说:白衣大人,为了你我愿意微笑着去死。苏白衣(嫌弃)请务必快点死。请相信这是一篇女主言情修仙文,绝壁是!
  • 情不知所起却一往情深

    情不知所起却一往情深

    两年前她决定离开,却不曾想两年后再次走到一起,电视剧般的情节是否也能有电视剧中完美的结局·····一句‘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似乎注定成为彼此心中的唯一,却不敢轻易触碰。情总是不知所起却轻而易举的一往情深······
  • 邪武霸君

    邪武霸君

    天生废物的他,却拥有世上罕见的火体之身!一次机缘下,成功开启身体密码!从此修炼事半功倍!阴谋诡计那又怎样,照样称霸一方;敌人再强那又怎样,照样揉虐捏碎!且看王川如何逆天改命,成就宏图霸业……
  • 梦月天堂

    梦月天堂

    轰的一声巨响,幻月大陆消失了,太奇怪了,那个红色的身影是什么,啊的一声长啸,那个红色的身影旁边出现了七个黑色的身影!血皇出世,谁与争锋???
  • 魔法赋歌

    魔法赋歌

    古典派和现代奥术派的争斗自从奥术派诞生起便不曾休止。却又有诸神在一旁遥观,挥动命运的投枪……
  • 生死恋之海明珠

    生死恋之海明珠

    “从今以后,我替你活。”一场追杀,从此以后,她的身份就此改变,母亲留下的遗物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母亲当初为何会死,相府大小姐从此不再懦弱,属于她的都要讨回来,“送上来的猎物,我会让他安逸的死去……”逼婚嫁给快死的?没事,太聪明强壮的不好对付,半死不活的不妨碍行动;奉旨娶了无能的大小姐?无碍,就当多养一个下人。无能?半死不活?嘿嘿嘿,看谁笑到最后……
  • 末世龙王

    末世龙王

    龙,难道仅存于传说之中吗?这时月光从云层中露了出来,洒下一片银白,赫然有两头黑色的生物悬浮在半空之中粗壮的四驱,双翼不断地震动着,头上顶着两只角,修长的尾巴拖在身后,满身如同甲胃般得鳞片在月光下反射着金属的光泽而这全部的一切都预示着这种只应该存在于传说之中的高贵生物——龙。而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魔王蜜宠:腹黑老公呆萌妻

    魔王蜜宠:腹黑老公呆萌妻

    五岁那年,她捡到他,小手在他的头上比了比,声音脆脆道,“我比你高,你要叫我姐姐哦。”他傲娇,本王子997岁了好不好!却无奈她眼神太过呆萌可爱,还是跟她回家。八岁那年,她发现他竟然深夜溜出家门,悄悄跟上。那是她第一次看见他笑,只是从此,他失踪十年。十八岁那年,她第一次溜进酒吧竟然悲催的喝醉了,恰好被他所救。至此,魔界之王夜幻开启了他长达万年的宠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