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300000012

第12章 打工仔的类型 (2)

两个宰相,一个无知,一个无畏,刘恒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他决定打击陈平的嚣张气焰:既然我问的事情都有人负责,那么请问,你负责啥事(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陈平不愠不火,先给皇帝刘恒行了礼,开始上课。我认为,宰相的职责是,上辅皇帝、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下抚百姓、顺应需求;对外镇抚四方蛮夷以及诸侯国;对内亲近人民,使政府公务人员各司其职。

陈平话说得比较啰唆,其实意思很简单:宰相的行业特点是抓大放小;宰相的职能是考虑通盘,协调全局,制定政策,管理干部。

至于刑狱、税收这等旁枝末节,自然有专职管理人员,不需劳宰相大驾,少来烦我。

鼓掌!

鼓掌的人是皇帝刘恒。他认为陈平是真相才,条理分明,举重若轻,自己今天算是长了知识(帝乃称善)。

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的周勃先是佩服,继而惭愧,最终一切变为抱怨。

一出门,周勃就开始埋怨数落陈平:你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标准答案,平日里怎么从不教我(君独不素教我对)!

陈平嘿嘿一笑,你自己该干啥活,还要我教?你由着皇帝性子发问,如果他问你首都长安有多少小偷流氓,你如何回答应付(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

这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的差距啊。周勃自此才认识到,自己真不是当宰相的材料,对陈平由衷佩服!

周勃固然是粗线条,他的朋友圈子中其实不乏细人。

时间久了,有人向他建议:你老哥功劳太大,荣誉太高,招人忌恨,早点自己找台阶下台,不然必遭大祸。

周勃也觉得皇帝越来越难伺候,自己工作越来越吃力。

那就不干了。周勃向皇帝刘恒请病假,继而请求辞职。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八月二十七日,刘恒批准周勃辞去右宰相职务。

周勃的缺也不用费心找人补了,宰相就由陈平一人独任。

自此,西汉政府不再设右左两位宰相。

周勃,你且稍息,不久,你还将上场。

外 交(上)

陈平一直想着退步抽身,无奈富贵逼人,他跑不掉。

终于,陈平不用跑了,因为到了终点。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月,陈平病死,谥献侯。

聪明叡哲曰献。陈平屡经大事,一世聪明。

楚汉相争之际,他常出奇计,屡救刘邦于难;吕雉当权时,他韬光养晦,自保有术;待时机成熟,他居中谋划,发动政变,诛吕安刘,稳定政局。

一时的聪明,不过小聪明;一世的聪明,方是智慧。

陈平一生,是智慧的一生。为良臣,为贤相,堪称善始善终。

陈平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且慢,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必须要提。

就在陈平最后独掌相权的不长日子里(十六个月),他协助皇帝刘恒以成功的外交手段消解了一场战争。

交涉的对象是南越国,国王赵佗。

赵佗,东垣(今河北省真定县)人,秦二世胡亥在位时,赵佗已是政府公务员,任龙川县长(南海郡龙川县,今广东省龙川县)。

当时,天下大乱,地球人都知道秦帝国气数将尽,赵佗于是趁势而为,毫不客气地武装割据南海郡(今广东省广州市),并将桂林郡(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象郡(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县)纳入版图,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

汉帝国建立后,刘邦仗也打得腻了,不想再行南征,他以和为贵,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五月派出特使,宣布承认南越国的合法地位,以诏书的形式任命赵佗为南越国国王。赵佗也借机下台,表示接受中央政府委任,向汉帝国称臣,遵守政府法律(称臣,奉汉约)。

双方握手言欢,南越国自此成为汉帝国的特别行政区。

此事圆满解决,刘邦大喜,立即给办差的特使升了官,这位特使,就是我们的老熟人陆贾。

到了吕雉掌权时,情况发生变化。

高皇后五年(公元前187年)五月,西汉政府突然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禁止与南越国的边境贸易,禁止向南越国出口铁器(禁南越关市、铁器)。

为何下这道命令不清楚,清楚的是,这下捅了大娄子。

对于南越国来说,我们地处偏远,科学不发达,手工业不发达,畜牧业不发达,自我发展所需的马、牛、羊及铁器工具等高档货全部依赖从汉帝国引进,引进的方式就是贸易。

现在,你汉政府关闭边贸市场,说不玩就不玩了,我怎么办?

办法有,而且只有一个,抢!既然你让我不痛快,我也不能让你太痛快。

自此,南越国和汉帝国撕破脸,命令下达的第二年(公元前183年),赵佗进攻长沙,劫掠数县,赵佗称南越武帝。

当时,吕雉老太正忙着抢班夺权,打压刘姓皇族,安置吕氏子弟等内部事务,对南部边境问题处理得极端简单粗暴。对内,她派人刨了赵佗在真定的祖坟(坏削坟墓);对外,她命令隆虑侯周灶出兵,攻击南越。

问题是,南越国既得地利,五岭(大瘐岭)难以翻越,易守难攻;兼得天时,时值盛夏,南方天气潮热,汉军闹起瘟疫,非战斗时期的减员十分严重。

仗是没法打了,周灶进退不得,十分为难。

周灶是个运气很好的人,很快,他有了合理退兵理由:吕雉死了,诸吕被诛,国内政局复杂,吕雉的命令作废。

竟然击退了大汉天军,赵佗于是声威大震,他抓住机遇,威逼利诱,把闽越国(今福建省北部,首都东冶,今福建省福州市)、骆越国(今越南,首都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瓯国(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首都郁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收归麾下,于是领土倍增,东西达到万余里。

既然阔了,当然是要讲些排场的。赵佗参照汉帝国皇帝礼仪制定仪仗规模,以黄绫为车盖,车左竖起大旗(黄屋、左纛)。

自此,南越坐大,和汉帝国分庭抗礼。

外 交(下)

当刘恒称帝,一切逐步理顺时,解决南越国的问题不可回避地摆上了他的案头。

刘恒找宰相陈平商量,两个人的意见非常统一:武力相见,成本太高,过于低级;用和平的政治手段解决,才是上策。

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

继续讨论细节。

在具体实施上,分两步走。

第一步,示好。重新修葺赵佗在真定的祖坟,并安置专职人员为赵佗家族守墓,四时祭祀;寻找赵佗在国内的亲人兄弟,加以重用提拔、重金赏赐(为佗亲冢在真定者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昆弟,尊官、厚赐宠之)。

第二步,出使。稍候一段时日,待汉政府示好的行动传入南越国后,派出特使,前往南越,办理交涉。谁充当外交使节?陈平推荐了陆贾。

陆贾和赵佗是老熟人,以陆贾的智商和能力办这差,轻车熟路。

一切都准备好了,还差一封信,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

这信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发挥了神奇作用。赵佗一读之下,就此臣服,愿意去除帝号,永为汉帝国藩属。有“半壁江山一纸书”之谓。

这封神奇的信其实篇幅极短,如果您有兴趣,在《汉书》和《资治通鉴》上都能找到原文。

在这篇不到五百字的信里,凝聚着刘恒、陈平、陆贾等人最高的政治智慧。此信我给分为四段,每段一层意思:

第一段:俺是高皇帝偏房生的儿子,长期扎根边远地区,因此一直没给您写信联络。前些时日,大汉帝国政局不太稳定,好在在忠臣们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已经解决,大家公推我当皇帝,我推辞不掉,现在已经即位。

此一节,写得极为朴实谦逊,却又柔中带刚。俺年轻,从辈分上也许是你晚辈,但现在遵从民意,已成为帝国首脑,目前国内政治清明,南部边境问题必须解决。这是大的形势和背景。

第二段:俺掌权以来,已经把和你制造摩擦的将军博阳侯免职;对你在国内的兄弟、亲戚给予照顾;将你家祖坟进行整修。

此一节,更是实在,抛出橄榄枝,表明汉帝国和平谈判的诚意。

第三段:听说你前些时日出兵,骚扰我国南部边境,为患长沙国,南方各郡受灾更重。请问,你们南越国得到了什么好处?打仗必然会死人,使国内人民成为寡妇、成为孤儿、成为孤老,这种事情,我不忍让它发生。

这一节,刘恒占领了道德高地。你赵佗轻起战端,“为寇灾不止”,我以仁义治国,不是不敢打,只是不愿打、不忍打。

第四段:我的官员告诉我,即使我吞并了南越国,于我国土也并无多大增加;夺取南越国的财富,于我国财政收入也无多大增加。不如这样,我提出解决方案,五岭山脉以南,由南越国自治。听说你也自号为皇帝,那么普天之下,就有两个皇帝并存,容易产生纠纷,我愿意和你抛弃前嫌,互通使节。

此一节,刘恒语气谦恭如故,其实话外之音更为强势,他给赵佗指明了出路。首先,同意南越国自治;其次,要认清汉帝国才是超级大国,与我相比,你南越国不在一个档次,难以抗衡,希望赵佗认清形势,取消帝号。

这封信,既表明了汉帝国处理边境问题的决心、实力,也给足了赵佗面子。

据推测,赵佗现在已七十岁上下,人老成精,他认清了双方的实力差距,读懂了刘恒的话外之音,于是借坡下驴,顺着刘恒给搭好的台阶下台。

不久之后,刘恒接到了陆贾带来的赵佗回信。在信中,赵佗表态: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

外交成功的背后,其实是汉帝国强大的综合实力。与之相比,晚清政府牺牲国家主权而搞的“抚夷”,不过卖国者的意淫。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才有资格怀柔。

牢狱之灾(一)

据说,陈平临终之际,曾经反思自己风起云涌的一生,认为自己多用阴谋,犯了道家的大忌,于是痛心预言,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我的子孙必遭报应(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为了证实陈平预言的准确性,《史记》里详细介绍了陈平后世儿孙的下场:陈平的儿子陈买袭侯位,两年后身死;陈买的儿子陈恢袭侯位,二十三年后身死;陈恢的儿子也即是陈平的曾孙陈何袭爵位,因为抢了人家的老婆,触犯国法,被判处死刑并暴尸街头(弃市)。陈平劳心一世挣下的世袭侯位和封地,到此戛然而止,烟消云散。

司马迁在正史里突然插入这一段,所为何来?

他是想通过陈平的准确预言来宣扬神秘主义?

非也非也!据我揣测,司马迁老师只是希望自己的传世巨著能发挥惩劝教化的作用,他劝告你我诸位,要以陈平为戒,为人要光明磊落,少用阴谋,以免祸及子孙。

然而,我认为他拿陈平当反面典型,并不十分恰当。

一是陈平一生其实亏心事做的不多,所出奇计,也是形势使然,那是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

二是孟轲老师曾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论断,大意是老祖宗开创的功名事业,挣下的老本,再省着用,也顶多只够吃五代,这事情和阴德阴祸无关,和后世儿孙坐享其成,不思进取有绝大关系,因此,民间也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陈平的封爵总算传足了三代,够本了。

三是如果说陈平是因为多用阴谋而封爵仅传了三代,那么和陈平相比,周勃一介粗人,生性耿直,一辈子没玩过“阴谋”这种高档游戏,他的封爵却只传了两代,到孙子周建德手里,就“有罪,国除”,到哪儿说理去?

事实上,同陈平相比,周勃的运气要差得太多。就在不远的前方,有一场巨大的牢狱之灾在等着周勃。

陈平去世后,宰相岗位出缺,皇帝刘恒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再度起用周勃出任宰相。

周勃的能力与岗位不符,自己感到吃力;皇帝刘恒没有得力的宰相辅助,治理国家也是很苦恼。

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十二月,刘恒决定结束这种双输局面,把仅当了一年零一个月宰相的周勃请下岗位。

刘恒想得很周到,他为周勃下台找了个体面的理由,他下诏:国家曾经颁布命令,请有封地的诸侯一律返回封国,不得滞留京城(长安),可是很多人没有遵命执行,现在,就请我最信任的宰相周勃作个表率,首先回到封国。(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于是,周勃无官一身轻,回到他的封国绛县(今山西省侯马市东)。

周勃腾出的宰相职务,由现任帝国国防部长(太尉)的另一个老革命灌婴接任。

以周勃的能力和岁数,退休不是坏事,该干的大事都干完了,名利兼收,现在享受高干待遇,回家含饴弄孙,每天看看夕阳红,日子应当过得十分舒服惬意。

但周勃觉得很不舒服,他把事情想拧了。

周勃认为皇帝罢了他的宰相是对他不再信任的表现,又想起袁盎打小报告的往事,周勃害怕刘恒对他作进一步的清算。

所谓思路决定出路。

周勃的思路错了,行为开始进一步偏差,于是差点儿走上绝路。

牢狱之灾(二)

陷入恐惧之中的周勃行为失常。

他认定刘恒将要对他下手。

但凡有地方长官前来礼节性拜访慰问,周勃都会以为这是奉皇帝的旨意来逮捕他的。

和客人见面,周勃把当年在战场上砍人的全套行头都扮上,顶盔贯甲,身后的家丁也都全副武装,声势浩大,十分唬人。

他把每次社交娱乐活动都当成军事行动。

我认为,周勃表现出老年痴呆的症状。

当年的陈豨、英布拉起队伍,竖起旗子和皇帝叫板,还不是说收拾就收拾了。

如果皇帝真要抓你,一副铠甲和区区几个家丁能顶屁用!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热门推荐
  • 惊天神帝

    惊天神帝

    一名普通的少年,看着养育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的死去,血海深仇如何得报?弱小的他,却是成为了一些庞大宗门的猎物,一次次生死之间的追杀,一次次生死间的磨砺。当他在爱人和长生之间做出抉择的时候,他选择的是鲜血染红苍天之路。
  • 霸道甜心:总裁的贴身娇妻

    霸道甜心:总裁的贴身娇妻

    某女用自己的小爪子指着某男:“你……你不是说讨厌我吗?”某男无辜的抬头:“我什么时候说过了?”“你无耻,不准在碰我!”某女气急败坏。某男邪魅一笑,“老婆,你不让我碰你,那我去找别的美女去了。”“你敢!”某女咆哮。他,是帝国总裁,是所有少女偶像,传说他冷酷无情,霸气逼人,不进人情,却唯独对她宠爱有加。她,呆萌可爱,单纯纯真,嫁给给了帝国总裁,她觉得嫁给了他是人生的一个巨大错误,从此,悲惨的人生开始了。
  • 北京风雨

    北京风雨

    江河像往常一样在上午十点半醒来的时候,妻子萧唯已经上班去了。拥着散发着他和她混合的体息的被子,他微微地盍了眼,享受着残余的一夜好睡。
  • 总裁霸宠克制点

    总裁霸宠克制点

    见办公室里坐着一个拥有王者气息的男人,苏小然来到桌前,硬着头皮把自己的资料交了过去。男人抬头用深邃的眸子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你通过了。你是第一个不怕死的敢过来直接交资料。很好,我的人就要这样厚脸皮。”苏小然一脸黑线:什么叫不怕死,我脸皮厚吗!!!
  •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族帝江

    神族帝江

    古有兽焉,一面为善一面为恶,恶为凶兽混沌,善者戮,恶者随之。善为神鸟帝江,擅歌舞。真的,是这样么?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诸生造化

    诸生造化

    眼眸,看穿天地衍变,看出白日飞仙,看透红尘缱倦,看到因果缠绵。而这,却还远远不达灵道极限。意志,纵横四海三川,纵身凡世尘缘,纵容穿身万剑,纵观沧海桑田。于此,也只仅仅不过炼魂边缘。至于锻体玄修,想来也无需用我多言……天地浩瀚,万象无边。什么是真正的永恒?哪里又是众生的琅嬛?永生,我并不奢盼,但若修行的道路最终是要通向死亡;那么,我将会在生命的尽头开始修炼……
  • 清苑路尘

    清苑路尘

    你总在我的身后,替我做好最完美的准备;但,你可知,我也能为你撑起一片天。
  • 天步

    天步

    莽莽大荒,路在何方。一条仙路,血染征途。上古前贤,惜叹仙缘。多少天骄,热血争俏。欲望下的深渊,葬送了多少血与骨?冲天一怒,谁知心中悲与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