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300000020

第20章 七国之乱 (3)

公务活动已毕,老哥刘启设宴款待弟弟刘武,老娘出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而窦婴,既是太后办公室主任(詹事),又是窦太后的侄儿,刘启、刘武哥俩的表亲,于是应邀参加宴会。

宴会的气氛温馨和谐,看着刘启、刘武哥俩好,老娘窦太后心情更佳,大家拉着家常喝着酒,都喝多了。刘启于是在宴会中表态,我死之后,一定把皇帝之位传给弟弟刘武。

这决不是刘启深思熟虑的想法,他突然说出这种无厘头的话来,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是酒后胡言。喝高了的人往往不能理性思考,胡乱拍板表态,信口开河。我就常常犯这种低级错误,明明是别人请客,喝多了酒的我却抢着买单,每每醒来后便后悔不迭,悲夫。

二是刘启在开空头支票,他想哄老娘高兴。自己青春年少,将来谁比谁活得长还很难说;而且酒后说话,本就是随口一说,谁能较真?

刘武对老哥酒后的表态虽然不敢完全相信,心中却升起希望的肥皂泡,充满惊喜。

老娘看着两个儿子兄弟情深,想着自己居然有可能两个儿子都当皇帝,更是心中大喜。

只有在旁边列席宴会、参与服务的窦婴横空出世,打了个响亮的横炮。

窦婴起立离座,端着杯子告诉刘启,汉朝开山老祖,你爷爷刘邦立下规矩,皇权的交接,老子给儿子可以,老哥给老弟不可以。刘启说错了话,罚酒!

刘启经窦婴一盆凉水,也是自感失言,于是就坡下驴,自罚一杯。

大家继续喝酒言欢,此节看来一笔带过。

其实未必。此事过后,刘武深恨窦婴不说,就是窦太后,也对这个多管闲事的侄儿极不待见,于是,找个由头免了窦婴的詹事职务,甚至,剥夺了他出入宫庭的资格(太后除婴门籍)。

倒是刘启,认为窦婴坚持原则,见事分明,忠心耿耿,对他另眼相看。

所以,现下无职无级的窦婴被皇帝刘启特别点名,邀请参加讨论。

窦婴的反对票到底不能左右局面,于是晁错的削藩建议得以顺利通过。

固然通过,但晁错对不同政见者窦婴表示出不加掩饰的憎恶。

他成功地把政见分歧转变成个人恩怨。

晁错之错(六)

既然大家的意见统一,对削藩的目标和方法也已明确了,那就着手实施。

晁错按照“拣软的捏”的吃柿子原则,先从削减小国入手。

第一个对付的是楚国(首府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晁错弹劾,楚王刘戊在太皇太后守丧期间夜不归宿,乱搞男女关系(私奸服舍)。他建议,将楚王刘戊斩首。

刘启批示,死罪太夸张了,宽大处理,就削去楚国的东海郡(山东省郯城县)吧。

刘启和晁错一唱一和,对答如流,配合默契,显然曾经彩排,对口相声说的不错。

接下来是赵国。晁错弹劾,赵王刘遂在前年(前156年)曾经犯错(到底是啥错,书上没有记载)。刘启批示,削去赵国的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

第三是胶西国。晁错弹劾,胶西王刘卬私卖官爵、作奸犯科。刘启批示,削去胶西国六个县。

故事已经展开,情节已无悬念。现在所有的封国都知道中央想干什么,甚至能够推算出刘启、晁错将要对付的下一个目标。

不错,正是长期在家卖老装病的吴王刘濞。

刘濞已经六十二岁了,但精神依旧极好,记忆力也未衰退。当年,刘濞的叔父刘邦授他为吴王,并拍着他的后背告诫他决不可造反的场景时时会在刘濞眼前浮现。

现在,高祖刘邦已死去四十一年,刘濞当年被刘邦拍过的后背已经微驼。刘濞认为,自己对刘邦作出的不造反的承诺已过了保质期。

前些日子,刘濞在儿子刚被刘启打死那会儿,就动过造反念头,并着手准备,现在,摆明了中央政府将削减他的封地,他害怕,削地之后,杀他儿子的凶手刘启可能会对他采取更严厉的行动。

刘濞决定争取主动,他重操旧业,再续前缘,紧锣密鼓地筹备造反。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刘濞认为,现在造反的时机比前些年更加成熟,那时如果造反,他有可能陷入孤军作战的危险境地,而这一次,刘启和他的智囊晁错,向他提供了众多的盟友。

刘濞先派出使节秘密出使胶西国,游说刘卬。刘卬刚被削了六个县,正自个郁闷着,在吴使的一番鼓动下,同意加入造反联盟。

刘濞和刘卬联手,分头秘密串联,拉人入伙,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被中央政府“修理”的楚国、赵国以及即将被中央政府修理的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齐国、济北国等封国纷纷表态,愿意响应。

在中央政府,毫无警觉的晁错依旧按步骤推进他的削藩计划。

他弹劾吴王刘濞有罪,刘启下令,收回会稽(江苏省苏州市)、鄣郡(浙江省安吉县)两郡。

准备捏柿子的手这次捏到了榴莲,大变就此爆发。

诏书到达吴国之日,吴王刘濞立即在吴国掀起血雨腥风,他把中央政府任命到吴国的高级干部全部处死(诛汉吏两千石以下)。就此宣布叛乱。

按照约定,胶西、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楚国、赵国全部发动。

有一个小变故,原先表态要参与造反的齐王刘将闾(前164年,文帝瓜分齐为六国,这个刘将闾,是刘襄的弟弟,被封齐王)突然转变立场,决定效忠中央政府;而另一个在造反协议上签字的济北王刘志,因为控制不住局面,反被部下劫持软禁,济北国也没能参与造反。

因为共有七个封国联手发动,所以,对此次规模浩大的造反行动,史称“七国之乱”。

晁错之错(七)

所谓“七国之乱”,听起来反方阵营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庞大,其实倒也未必。

好比大家一起合伙投资做生意,固然参与投资的股东众多,但大多数底子薄、本钱小,真正准备充分、本钱充足、能够撑起场面的,还得算是刘濞领导下的吴国。

刘濞发兵造反之初,曾经在国内作了一次极为煽情的战前动员:老汉我已经六十二岁了,现在要亲自带领兄弟们上战场厮杀;我的小儿子不过十四岁,也将身先士卒、投入战争。我命令,我吴国,从十四岁到六十二岁的男子,全部投入战场,不胜不归。

于是,吴国精壮人丁倾国而出。据统计,刘濞投入造反的总兵力达到二十多万。

吴国叛军从吴国首府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出发,向西北渡过淮河,在淮河西岸,他们和楚王刘戊率领的十万楚国叛军胜利会师,现在,七国之乱的主力——吴楚联军,共计三十万人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向西进发,目的地:汉帝国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

在造反的途中,有一个据点他们绕不过去——梁国。

梁国国王就是前文提到的,刘启的亲弟弟刘武。

刘武是坚定的保皇派。

站在刘武的角度,很好理解他为何没加入叛军阵营。一来刘启是亲哥哥,削藩绝不会削到自己头上;二来刘武还惦记着前些时日刘启酒后的交班承诺,自己还有接任皇帝的可能,前途远大,怎会跟着刘濞、刘戊等狗急跳墙的,没前途的家伙们瞎搅和?

固然,从后期的表现来看,刘武也是个比较扯淡的人,但必须承认,在平定“七国之乱”中,他居功至伟,是二号功臣。

吴楚联军一进入梁国境内,刘武就在棘壁(河南省永城县西北)组织截击。但没拦住,准备得很不充分的梁国部队一战即溃,被叛军击斩一万余人。

吴楚联军乘胜前进,在梁国国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外围突破了刘武的第二道防线。

这次刘武败得更惨,他的部队被打乱了阵形,无法集结。好在残兵败将们对地头还是很熟,大家一股脑全逃进了睢阳城里,刘武紧闭睢阳城门,再也不敢出城和叛军对攻。

睢阳守城战役打响。

在九百一十一年后(公元756年),还将有一个传奇人物据守睢阳。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勇气和毅力,以区区数千人的守军,对抗叛军数十万,死守孤城近一年,凡四百余战,斩敌将三百,敌兵十二万。

最终,食尽,无援,城破,这人咬牙切齿、痛呼杀贼,最终英勇就义。

这个人,名叫张巡。

又五百余年后,有一个叫文天祥的人写下了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诗篇《正气歌》,其中一句:为张睢阳齿。

睢阳,是一个值得记住的、神奇的城。

刘武现在据守睢阳,感到压力巨大,他向他的老哥,皇帝刘启告急求援。

刘启也正焦头烂额。

削藩,是自己走上皇帝岗位以来实施的重要国策。

这下好,终于削得天下一团糟。

这时,他突然想起当初晁错大力怂恿自己推行削藩政策时说的一句话: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看来,晁智囊对封国造反是有预见的,那么,他一定有对付封国造反的预案。

于是,刘启紧急召来晁老师请教。

面对刘启热切的眼光,晁错出了他这辈子最馊的、也是最终导致自己送命的一个主意。

晁错之错(八)

对于封国突然叛乱,晁错也大感意外,他拿不出像样的主意。

然而智囊晁先生是不会交白卷的,面对刘启的咨询,晁错开始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晁错的建议是:请刘启向他的英雄爷爷刘邦学习,御驾亲征,上前线和叛军玩命,请皇帝放心,后方有我。

过了一会儿,晁错又冒出新的想法,建议把徐县(江苏省泗洪县)和僮县(安徽省泗县)等地盘划给吴国。

这等于是向叛军低头,藩是不敢削了,不仅不削,还割让土地,请求吴国罢兵。

晁错忽而要战,忽而要和,出的主意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更要命的是,他在第一条建议中,竟把领导刘启置于危险的前线,自己却摆在安全的后方。

对于晁错这种人,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没事时气壮山河,敢于找事,真正惹出了麻烦,对不起,你们先上,我先闪人。

看着晁错的表演,我可以体会刘启心里的感受——拔凉拔凉的。

他对晁错的感情由失望到怨恨。悔不该受了晁错煽动,大刀阔斧地削藩,惹出了大麻烦却只能自己应对。

按说,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晁错应该低调,集中精力,冷静分析局势,拿出对策,重新争取刘启信任,和刘启共克时艰。

比较离谱的是,晁错现在像打了鸡血,表现的极其反常。

他突然认为吴国的叛乱或许不是坏事,起码给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铲除异己的机会。

晁错最厌恶的人是袁盎。

固然在司马迁先生的《史记》和班固先生的《汉书》中,都把袁盎和晁错安排在一起——他们共用一篇传记,但比较黑色幽默的是,这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仇敌,不共戴天。

这对难兄难弟到底为啥事结了梁子,书上没有记载。书上记载得很清楚的是,这两人绝不在一起出现。只要是袁盎出现的场合,晁错一定回避,反之,晁错只要出现,袁盎也绝不露脸。

世界固然很大,却同时容不下袁盎和晁错。

当晁错深得刘启信任、官运亨通时,袁盎却一直在走背运。

当年,刘恒看穿了袁盎的伪善,就把袁盎调离中央,外放到齐国为相,稍后又调到吴国为相。

在吴国,袁盎倒和吴王刘濞相处甚欢,刘濞喜欢笼络人才,他经常赏赐财物给袁盎。

这下被升任御史大夫的晁错抓住了小辫子。晁错上疏皇帝刘启,袁盎作为中央委派的官员,却和封国国王勾搭,私自收受刘濞赠送的礼金财物,按律应当治罪。

刘启对晁错言听计从,随即严厉处理袁盎,将他的官职一捋到底,贬为平头老百姓(庶人)。

袁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回到解放前。

晁错大人,袁盎已经被修理得够惨,对这个结果,您还满意吗?

晁错显然并不满意,晁错的目标是——没有袁盎,他要把袁盎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抹去。

现在,吴国刘濞造反,很好很好。晁错认为干掉袁盎的机会来了。

他召集辖下的监察官员开会,在会上发表观点:袁盎大肆收受刘濞的财物,蒙蔽皇帝,现在刘濞造反,我断定,袁盎是同谋,必须严肃处理。

不幸的是,会议的内容泄露,传到了袁盎耳中。

袁盎也是背后阴人的高手,他知道,晁错将自己的经济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他即将动用司法程序,堂而皇之地置自己于死地。

必须反击。现在,唯一能够反制晁错、拯救自己的只有皇帝刘启。

遗憾的是,作为庶民的袁盎已经没资格面见皇帝了。

袁盎决定找一个人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

这个人,必须深得皇帝信任,最重要的是,他得是晁错的对头。

这个人,呼之欲出,不错,正是窦婴。

晁错之错(九)

窦婴和晁错性格不合、政见不同、曾经翻脸。

袁盎连夜跑到窦婴府上:奸人晁错公报私仇,诬陷我是叛贼同伙,要把我赶尽杀绝,老兄,这次你一定要帮帮我。

在钱锺书先生小说《围城》中,赵辛楣自作聪明地认为自己和方鸿渐爱上了同一个女人,情系一处,于是天才地发明了一个半吊子称谓,他呼方鸿渐为“同情兄”。

现在,窦婴和袁盎共同深恨晁错,倒可相互称为“同仇兄”。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发迹史下

    曾国藩发迹史下

    讲述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将仕途上升期曾国藩独有的“光屁股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
  •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第二大核武器国家……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彼得大帝”、万民倾倒的政治偶像、冷酷强悍的铁血总统,也是无所不能的全能天才。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政治理想到治国方略,从行事方式到个人魅力,揭开普京六重身份下的真实面貌。普京究竟是谁?为何这个冷峻的政治强人总是收到西方不绝如缕的批评声?他究竟是一个专制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他如何平衡取舍?他又将把俄罗斯带向何方?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 笑傲三国

    笑傲三国

    历史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一系列符号和痕迹,是生命的表现。透过生命的表现,借助神奇的时间望远境,跨越时空和前人交谈,汲取生命的智慧。在本书为你准备的望远镜里,你将认识的是“第三个曹操”,一个真实有据、有血有肉的,在大变局时代心理“超纠结”的人。曹操是一个智慧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一个狡诈的人,戏剧中的白脸曹操绝不是空穴来风。
  •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作为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荣幸亲眼见证着那曾在影视、歌坛中的天王天后叱诧风云,那靓丽青春的银幕形象、那绕梁的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进;作为不幸我们不能与他们“再见”,他们带着一缕青烟,不说一声“道别”就飞往了天堂的那端,留下的只是那逝去的回音。当我们听到现在千篇一律发无病之呻吟的歌声、看着做作的银幕电影然后感叹着现在没有好作品时,对他们的逝去,感到是心的阵痛,如果他们还在,又是怎样一番新景?本书记叙了港台六大超级巨星:李小龙、翁美玲、梅艳芳、张国荣、邓丽君、黄家驹,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
  • 孤云独去闲

    孤云独去闲

    《民国的闲人闲情》,以捕捉民国历史中独具个性之人物与事件,他们或袖手于党争国乱之外,或笑谈于主义流派之间,以独立之人格、独具之品格,闲逸于主流视野之外。他们是著名的“闲人”,又是闲散的“名人”;他们以“闲”得名,他们是民国的一道风景线。本书稿以史料钩沉辅之以传记、时评手法,为读者勾勒出多个维度的民国精神之体现。包括:袁克文:共和时代的帝国闲情、张伯驹:一帖平复了此身、溥侗:何物最相思、陈家麟:亦魔亦侠,唐吉诃德、陈霞章:用文言文讲安徒生童话、樊樊山:赛金花与梅兰芳、吴梅:风洞山中来,湘真阁里去、王季烈:在X光下格物致知、董康:在法学之外游弋、姚光:云间一书淫、蔡桢:追根溯源为歌词、蔡莹:味逸轩中小安乐、周瘦娟:每天都是礼拜六等。
热门推荐
  • 孤声

    孤声

    我们近在咫尺,日夜相见,但我们好像隔了一个世纪的距离,即使再近也触摸不到,你的心里装了一个人,而我的心里装着一个你,如果人的一生是一部电影,我在你的那部电影里一定是一个配角,一个丑陋的配角,一个不知量力的小丑,我想我为什么不是你的女主角呢?为什么你爱的不是我呢?我爱你就够了!
  • 传世藏书——唐宋传奇

    传世藏书——唐宋传奇

    《唐宋传奇》主要是盛行于唐宋两代的小说,这些小说作品以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见称。唐宋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 梦幻岛之落樱缤纷

    梦幻岛之落樱缤纷

    纯爱,纠结,分析最内心的心思秘密,解释着各种奇怪的念头。来看看,你和“她们”像不像。
  • 绝世天刀

    绝世天刀

    仙魔乱古,破灭寰宇,古老的血脉沉寂,先民沉睡于墓穴之中,然而万载悠悠,时空再起波澜,这一次谁能撑起天空,铸就不朽的圣堂?
  • 高手之无敌

    高手之无敌

    何天是从天子派来到世俗,可是由于经费不足,来到合水市,确与校花碰撞,爹让小伙子来当保镖,会擦出怎样的火心呢?跟着何天去探寻修行之路吧。
  • 末世候选人

    末世候选人

    面对善恶该如何抉择?拥有着无限可能的末世笔记,该如何运用人类的未来,掌握在人类自己的手里。。。。。七个性格迥异的候选人,谁才是真正的救世主?
  • 帝镇万古

    帝镇万古

    三皇已逝,人族势弱。少年自东洲走出,携无上真血,一步步踏上了那登天之路。登天路,多磨难,红颜相伴。仗青锋,镇万古,人主天地!
  • 卓越绩效管理通向卓越经营的务实之路

    卓越绩效管理通向卓越经营的务实之路

    本教材从卓越绩效管理概念、卓越绩效管理思想、卓越绩效评价以及卓越绩效管理案例与实施等四个方面,讨论分析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产生发展、评价与实施。
  • 凤起天罡:扶摇九霄

    凤起天罡:扶摇九霄

    天道如何?宿命如何?却是如何甘心?谁人琴音起;何人箫声断?梦里清欢尽,泪落无痕。孑然一身踏错时空的轮回,是对是错;错转千年的命运终是回归正轨,只为那一句我等你。即使是沉渊永堕,天罡伴我,我自扶摇而上破尽九霄!“花辞颜,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过孑然一身,此生并无所求。”“若有所求?”“若有所求,定无关风月。”“我不是她。”“你便是你,不是旁人,花辞颜,世间只得一个花辞颜已。”“你要等我。”“我等你,很久。”千年前那一场几乎倾覆六界的风花雪月,所有人都选择了缄口不言。至如今,留下的不过几笔浅浅的淡墨。那些掩埋于歌舞升平的水榭楼台下的道铺白骨,血染红妆终将揭开帷幕,破除尘封……
  • 隔世之恋:腹黑王爷绝世妃

    隔世之恋:腹黑王爷绝世妃

    他本是厌倦了世尘爱恋高高在上的幽冥王,当他邂逅她,一切都转变,是爱是恨?是真是假?她来自二十一世纪,糊涂搞怪,机灵活泼,他却一直将她当做她,他心中的那个人是自己吗?不被允许的爱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是无稽之谈,当他忘记心里的她,爱上她时,却发现已隔了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