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3300000016

第16章 说话必备的原则和知识素养(4)

例如,有些领导者发现问题,往往请下属到自己办公室谈话。办公室是上级办公的地方,下属来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上下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必须服从”的心态。这样,本来是对等的谈话,因为地点这一特殊社会环境的参与,就有利于一方,使对等的双方,变成主动与被动的两方。主动一方便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势头(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差异,绝不是“以势压人”)。

以此类推,如果顾客与营业员发生纠纷,经理应巧妙地把顾客诱导进自己势力所能影响的范围——经理办公室。这样既可以避免事态的扩大,也可以使这位顾客与围观者隔绝,避免接受人群中一些不良反应而进一步增强不满情绪。所以,经理室实际上成了一个有利于处理问题的小社会环境。反之,如果为了加强联络,增进信任和友谊,领导人员则应走出“领导效应区”,到职工宿舍、食堂、俱乐部等地区去,便于放开话题,无拘无束。这类非语言因素,有时正像看不见的磁场,有着极其强大的特殊效应。

可见,利用合适的社会背景发表讲话,可明显提高说话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具有穿透力的眼光,去洞悉社会大背景,并善于利用眼前的实物、身处的地点等,营造有利于自己当众讲话的环境。

说话要注意利用自然情景

当众讲话时也要注意对何时何地等自然情景的运用。自然情景语境则专指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何时,小言之是指年月,大言之是指时代;何地,小言之是指大庭广众、居家密室,大言之是指城镇、乡村、野外;具体场景,则指由一定的时空因素及交际情景有机组合而成的言语交际场合。

例如,人家办喜事,你便不能谈令人丧气的话题;人家悲痛时,应忌谈逗乐的话题。大庭广众中演讲、报告,应谈与主题有关的话,不可玩世不恭了草应付;散步聊天,则具有随意性,离题或许更有离题的乐趣。

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来增强说话效果,有时可以借用季候景物,诱发说听双方的共鸣。如郭沫若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发言,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结尾的:“春分已经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展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当时郭老卧病难起,作此书面发言。这个发言一经宣读完,会场上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通过实况转播,又在整个科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郭老在这里运用“春天”这一季节环境画龙点睛,效果显著。

当众讲话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如时令、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往往因人的主观感受不同而附上不同的情绪色彩。若能结合自然情景来组织话语,往往会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如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适逢国家足球甲级联赛在天津举行,天津队参赛前正赶上下雨。李瑞环鼓励队员们说:“下雨了,你们要混水摸‘鱼’,要快传多射,千万别拖泥带水。”这里巧借场上下雨这一自然情境因素,或仿拟,或双关,话语风趣幽默,很好地发挥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说话适时地借助自然情景,移情换景,可以渲染场景,为说话增姿添色,与听众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说话要掌握一定的世事知识

世事知识指的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教训、风土、人情、习俗、掌故等。这种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勿需潜心去学;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都会逐步体会、感悟得到。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当众讲话的沟通目的,必须具备这类知识。曹雪芹就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所发言辞要么造成笑话,要么酿成苦酒。

1974年,美国康宁公司将一件制作精巧的蜗牛工艺品赠送给中国政府。当时中国正在搞“批林批孔”,江青臆断这是对中国的侮辱,旨在讥讽中国像蜗牛一样龟缩、爬行。周恩来指示外交部,急电中国驻美联络处调查。时任联络处对内参赞,又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冀朝铸说:“不用调查,蜗牛象征有耐心,这是表示祝福的意思。”联络处将冀朝铸这权威性的世事知识报回国内,江青这才悻悻地收敛起发难的嘴脸。这事既说明冀朝铸熟谙世事,也成为江清不懂世事的笑柄。

世事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世事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对甲地的世事知识,你可能具备,而对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是,你却不能没有言辞的表达。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国历来也有“入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哪个地方的世事。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顾乙地的世事,都会自讨苦吃。

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士。开席前,他按中国世事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这些话在中国本无可厚非,但不同地域有不同世事知识,所谓入乡随俗,这说明在说话时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不可想当然,信口开河。

世事洞明皆学问,说话需要考虑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和事,人情世故要洞明,习俗禁忌要顾虑,否则说话就会闹出笑话,授人以柄,引发尴尬,招来麻烦。

说话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

文化是指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这些知识往往以成语、典故、佳作、名言、警句为载体,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拓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这种知识不能从实践中获得,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在人生路上,不断积累学习,当众讲话时便会充满活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

1997年2月28日,江泽民主席与全国政协港澳小组座谈时说:“大家知道我最近的工作很紧张,我就把莫扎特的音乐片子拿出来,放一下音乐,听他的舞曲;还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我看了一本书,说他的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跟我们中国唐朝诗人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境相近。因为我不懂音乐,我就把他的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拿出来听,看它和‘青山隐隐水迢迢’有没有点关系。果然,音乐跟诗词、文艺还是相通的。我的一个切身体会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江泽民的谈话,既是他丰厚文化知识的体现,又启迪每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随时引入自己言辞的“活水”。

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英语翻译的冀朝铸,从小到美国,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详细了解。周恩来对他说:“你是当翻译的,中国历史一定要熟悉。要多读历史书籍,才能当好翻译……你有时常做毛主席的翻译,毛主席最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古代诗词,如果你不懂历史,不读诗词,就没法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此,周恩来给冀朝铸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要他去读。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学习,冀朝铸终以博闻强记在外交部闻名,以致有“老夫子”的雅称。人们每有不解的知识,常说:“去问问冀老夫子。”

在人际交往中,某方面的文化知识不足,就不要轻易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倘若不懂装懂,口无遮拦,往往会留人笑柄。明万历五年(1577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儿子张嗣修能状元及第,派其弟张居直约见极有可能获第一的临川考生汤显祖,要汤让出第一名。张居直说:“像才子仙乡乃产笔名地,故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写有‘光照临川之笔’的佳句。汤才子如带了几支来京,可否让老夫一饱眼福?”汤显祖笑道:“据我所知,王勃所指,乃谢灵运之诗文,因他曾为临川内史。”一下把张居直闹了个大红脸。

功夫在诗外,优秀的说话能力有赖于个人深厚的文化知识素养。平时积累丰富的知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说话时自然能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说话要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

所谓“术业有专攻”,人一生精力有限,不能做一个博学家,就要精于本职工作,熟练掌握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获得,一是靠学习,二是靠实践。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迅速,一个好的专业人员不关注本领域最新进展,就无法发现自身的知识盲点,既不利于工作进行,更不利于说话水平的提高。

1998年元宵节联欢晚会,江泽民问坐在身边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方明:“十五大我作的报告,你认为声音用得怎么样?”方明说:“很好,很好。”江泽民随即转向在座的人说:“有一次我作报告,一开始用力太大,音调太高,没有多久,嗓子不行了。方明同志告诉我,演讲开始时声音要平缓、控制住。干什么都有学问,有技巧。”江泽民本身就是一位知识丰厚的人,但在演讲这一行当上,他仍虚心学习,不断更新于自己有益的知识。

前些年,美国间谍黎凯被我公安机关抓获后,坚持说自己是学者,拒不承认其间谍身份。在多次审讯都无结果后,一次,预审员汲潮与他拉起了家常。黎凯声称他在北京大学研究管子。

汲潮问:“是管仲吗?”

黎凯答:“是的,就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大政治家管仲。”

汲潮说:“管仲还是个著名的军事家哩。”

黎凯不解:“是吗?”

汲潮说:“中国有个成语叫作‘老马识途’,你知道吧?”黎凯摇摇头。

汲潮说:“怎么?你专门研究中国的管子,竟然连中国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老马识途’的故事也不知道?”黎凯一脸惶惑。

汲潮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后说:“看来,你到中国4年多,研究管子只是一个幌子;你是另有任务,一直在从事非法活动。”

以管子研究专家自诩的黎凯,终因并不具备与管子有关的专业知识而露馅。

精通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准,说起话来就会有条有理,不说外行话,不误入说话中的误区和盲点,所说的话权威可信,易于赢得人们的支持和欢迎。

同类推荐
  • 女人口才全攻略

    女人口才全攻略

    本书从女性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深入阐释如何练就金口才,并为女性提供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说话技巧,从而帮助女性朋友们赢得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 做最优秀的共青团员

    做最优秀的共青团员

    共青团员成长第一指导图书,共青团成立90周年之后国内首部共青团员培训力作。《做最优秀的共青团员》一书巧妙地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广大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在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向上的同时,还从最好的共青团员“这样想”“这样做”“这样讲”“这样学”四个方面入手,旁征博引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和先进的榜样来激励他们要做一个“不动摇、不懈怠、有理想、勇创新、敢拼搏”的有志青年。
  •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本书精选百余篇古今中外各界名人的演讲词,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慷慨陈词、或说理生动、或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思之余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共鸣。
  • 哈佛学不到的人生道理全集

    哈佛学不到的人生道理全集

    本书中的小故事都经过精挑细选的,每则都发人深省、令人沉思,每个小故事后附有精彩的评论,这些评论刀中要害,有画龙点睛之妙,它引领着我们迈进智慧的门槛。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不懈追求,更是22世纪人们的热门话题。如何捕获成功?通向成功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本书告诉你!本书将向你传授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之路?其内容浅显易懂,突出实践指导性。你不妨对照这些因素,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成功的资本?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益,熟悉成大事的规律,掌握成大事的策略,从而取得无往不利的大事业!
热门推荐
  • 两三人二三事

    两三人二三事

    一个人,一段青春,几个故事。你是否也曾遗憾于当时没有勇气弄丢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你是否也迷茫着眼下的生活。让我们重拾时光旧事,一起上路。即使现在一塌糊涂,可结局会怎样呢?谁也说不算。
  • 治浙成规

    治浙成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本套丛书将多种武术训练项目经过研究筛选后汇集起来,涵盖了太极拳、散打、少林拳、截拳道、擒拿反擒拿、高级格斗、跆拳道、长拳、泰国拳、拳击等十种武术,为武术和运动爱好者的锻炼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
  • 甜美夫人勾搭腹黑河妖相公

    甜美夫人勾搭腹黑河妖相公

    河妖竟是冷血帅哥,遇上热心美女的传奇爱情。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大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了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 都市重修

    都市重修

    异世界的修士轮回转世,却无奈发现自己的肉体竟然是“丹田废脉”,丹田不能储存真气,资质又如此之差,他该怎么办?无意中,他得到了补天图,走上了一条强悍的修行之路……叶枫:师父,我们补天一脉强大么?师父:很强大!叶枫:如何强大?师父:我们补天一脉修炼到极致,连天都能补,还有什么不能补的,你资质差是吗,这有条神龙……叶枫:干嘛?师父:煮了它,补身体……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火线归来

    火线归来

    穿越到穿越火线世界的许云,成为一代兵王后,因为一次惊天阴谋中牺牲,却意外回到地球。且看前世兵王,在地球中掀起一场怎样的血与火。一名战士,只要给他一把武器,他可以践踏一切律法。
  • 武掌星空

    武掌星空

    当地球踏入星际时代后,科技落后的地球重新追求武道的发展,繁衍两千年,武道之路在浩瀚宇宙中终于有了一席之地。然而当董铭怀着成为英雄的梦想踏上武道之路后,却意外发现其他星系的阴谋,从此踏上逃亡之路。武至极是否能掌控宇宙?科技发展到巅峰又是否再一次面临毁灭?一本《万法经》集合百家武道精髓,一个来自上个宇宙文明的生物智脑究竟有何种目的?头顶漫天星辰,脚踏万千枯骨。气荡无际星空,成就盖世宙皇!
  • 神级妖孽在学院

    神级妖孽在学院

    因为好奇,百无聊赖的孙浩选择走出深山,追寻自己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