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61800000070

第70章 戏剧人生

常常觉得人生像演戏,幕起幕落之间,流走了一段人生。幕起时,有人唱主角,辉煌一时,接受鲜花和掌声;有人默无声息,被遗忘在舞台的角落,端起老旧的酒杯啜饮孤独。真正是大世界、小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幕落时,所有的人,无论是驰骋欧洲大陆的拿破仑,还是冰岛上辛苦劳作的渔夫,都从舞台上消失,结束戏剧的人生。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的一部长篇小说既被译作《人生舞台》,又被译作《戏》了。人生仿佛演戏,有时演得如戏,连自己也分辨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假,无怪乎曹雪芹要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了”。

戏演得最出色的当属演员,他们敢于且擅于做戏给世人看。演员的表演技巧有高下之分。戏演得过火,失之于做作,恐怕同时也要失去观众;而认真做戏却又了无痕迹的演员,像卓别林那样的表演大师,其艺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世人崇拜明星,最重要的是崇拜他们做戏的本领。世人在潜意识中都渴望成为伟大的明星。

明星在生活中未必是成功的演员。深得影迷喜爱的香港演员翁美玲的香消玉殒证实了她在生活中的失败。自愿退出生活舞台需要勇气,可在生活的舞台上深切地体验爱与恨,光明与黑暗,伟大与渺小,更需要勇气;许多剧场中的观众却成为生活舞台上的明星。世人演戏的本事也有高下之分,出色的表演会使人一帆风顺,甚至飞黄腾达;拙劣的表演会使人一落千丈,甚至抱憾终生。而那些既不会做戏又不肯学习做戏的人,凭本色生活,依内心意志诵读台词,却拥有一份不可多得的散淡和安恬。

幕起时,世人粉墨登场。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赋予他们赤裸的身体。上帝偏爱真实的风貌。然而,文明在为人类制造华丽衣饰的同时,也制造了无数假面。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是有面具的。人与人有差异,于是滋生出嫉妒,嫉妒了又要掩饰;人都深知自己的弱点,有弱点要掩饰,所以戴上面具……总之,人有太多理由以面具来保护自己。大多数人在饮酒、郊游、聚会等任情任性的场合会卸下面具。如果在这时还戴面具,那他想必具有超乎寻常的意志和毅力,能够抵御世俗的诱惑,而在生活的舞台上叱咤风云。

戴着面具生活无疑很累,于是就显出家庭的重要。拥有一个毋需面具的家庭成为现代人内心隐秘的愿望。如果有人在家中还板着面孔,他大概演戏走火入魔,就像《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在社会上、家庭中都是一具机械的木偶。

世人演戏,动机不同,有人不得已为之,有人则出于天生的癖好;有人善意地做戏,也有人躲在面具背后大胆地扯谎。命运不可违拗地把我们推上舞台,我们的表演当以真动人,以情动人,免得后世的观众为我们曾千方百计压抑的天性而哭泣。

当我们初涉人世,就有了一种被淹没感。生活有生活的意志和逻辑,生活安排给我们一个平凡的角色。平静地接受这个角色,尽管这个过程不无痛苦,然而在这痛苦分娩的过程中,呱呱坠地的将是一个更真实的生命,一个更真实的角色。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蝉蜕,凤凰自焚后还有新生。

我们也曾向往喜剧的轻松,然而悲剧使我们走向成熟,走向崇高。舞台上的悲剧扣人心弦,哈姆莱特式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疑问至今萦绕在心头;我们将坦然地迎接生活中的悲剧,我们不会因结局的悲剧性而放弃人生戏剧淋漓尽致的演出。

于是我们极珍爱命运赐予我们的这么一个小小的角色。

在戏剧中,主角有主角的烦恼,配角有配角的欢乐。这一场为主,下一场为辅,角色的替换比四季的更迭还要频繁;但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只扮演我们自己,我们真诚地微笑,真诚地流泪。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重要的是我们咀嚼过酸甜苦辣,体味过悲欢离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生命激昂的交响,倾听生命浪漫的韵律。

每一个早晨,我们热烈地拥抱簇新的太阳,簇新的蓝天;每一个夜晚,我们回味热情的眼神,温馨的话语,优美的诗句,如画的风景。我们认真地度过生命的每一分钟,获得了对生命日久弥新的丰实感受,深沉的挚爱。

也许我们的戏剧人生没有荣辱兴衰的大起大落,没有世人瞩目的辉煌耀眼,但我们有刻心铭骨的至情至爱,有在平凡生活中营造的融融诗意。我们把自己的小小角色出演得有声有色。那么当落幕的乐声响起,我们将安然退去。

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自己喝彩;

——我们塑造了独一无二、活力蓬勃的我们自己。

同类推荐
  • 我的精神自传

    我的精神自传

    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 沙上的真理

    沙上的真理

    爱惜每一个来到你生命中的万物尘埃。沉淀下来,像一粒沙子那样沉淀,直至听到海洋的呼吸和咆哮。诗歌一直跟着我,尾随我,我们是尘世间最大的爱和被爱。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大山里的人生

    大山里的人生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挣扎,辛酸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的苏醒与叛逆、磨炼与裂变……
热门推荐
  • 周天神主

    周天神主

    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我会先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去理他。他若得寸进尺,就一刀捅他个通透。——————修炼境界:筑基,灵感,宗师,神通,天人,至人,圣人。
  • 抚慰人生的一杯茶

    抚慰人生的一杯茶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社会节奏和社会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给读者以人生的心灵安慰和感悟。
  • 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

    本书将告诉企业如何建立事件营销管理体系、事件营销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如何造势和借势、如何操作一些大事件营销,如奥运营销、世博营销等,以及事件营销如何传播、后续策略、如何避免和应对其负面影响和危机事件。
  • 老公老婆不登对

    老公老婆不登对

    女频一组C班签约作品当拜金女遇到穷军人;当时尚女遇见土老冒;当opengirl遇见保守男;当城市娇娇女遇见乡村憨憨男:传说中的乌龟与绿豆终于在北京这个剽悍的大都市对上眼了。请看当代最牛小军嫂张lily与最囧特种兵何小白为您倾情上演《老公老婆不登对》!
  • 群魔乱舞鬼夜行

    群魔乱舞鬼夜行

    人类的内心的黑暗竟然成为名为“罪”的住所,只要人类内心崩溃就会被“罪”占领成为“异种”,异种没有单独的模样,它们样式多种,鬼型,巨虫型,巨兽型,人形等等。在“罪”出现的时候,人类也出现与之对抗的力量,改造人,异能者,异化人,人们称之为“救世主”没有人知道“罪”是不是活着的东西,但是谁都知道,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有黑暗就会有“罪”,只要内心崩溃,那么人就会变成杀人机器,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复仇和杀谬
  • 天命轮回途

    天命轮回途

    文源大陆,人族之祖“盘”踏轮回、开仙路,而后再无人踏破轮回,登仙路;万载前秦帝集神州气运亦未叩开轮回,致使大秦气运一朝散尽,天下分崩离析,百家争鸣时代到来;十年前,陨石落东郡,紫气生辉,十年后慕晓得秦帝残意,拜师鬼谷。。。。。。
  • 绝宠娇妻:妃轻莫属

    绝宠娇妻:妃轻莫属

    穿越?!一睁眼就在妓院,还被强势野男人压在身下!啥?你说这野男人就是摄政王?好不容易逃出魔掌却被老爹卖去冥婚!冥婚的对象竟然是摄政王死掉的弟弟!第一次进宫就“杖毙”太尉千金,怒打恶毒郡主!回家后却被摄政王揪起来打屁屁!好不容易过了两天安生日子竟然又被魔教教主刺杀!老天爷不带这么玩的吧!且看这废材王妃如何颠倒众生,玩转天下!
  • 星河巨擘

    星河巨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在哪个时代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大星空时代,是要在竞争中迷失自我,在巨人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如同蝼蚁般被华丽碾过?不!拥有一颗强者之心,手持神兵,驾驭天骑,也可以披荆斩棘,傲视群雄!浩瀚星空,看我征服!
  • 记忆红楼

    记忆红楼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策划、拍摄、制作长达三年之久。这部鸿篇巨制既承载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电视观众的记忆,也是上百个演职人员对那段青春岁月……
  • 非你不可:傻妻皇后

    非你不可:傻妻皇后

    六岁的小女孩长大成人,老皇帝下旨将她许给了太子,可太子嫌她痴傻,暗里将同日嫁七王爷的吏部尚书三女儿孟怜蕊换了过来…没想同日出嫁的还有另一个孟小姐,那个有心机的女人,也使了换嫁的手段,本想换孟怜蕊,可实际上是珍惜。珍惜阴差阳错的嫁到九王府,成为九王妃。错嫁是否无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