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68400000023

第23章 10秒钟生产出一辆汽车

§§第六篇 创新与激励

◇10秒钟生产出一辆汽车

◇日薪5美元的神话

◇既要制造汽车也要塑造人

◇福特神话

◇荣誉背后

随着T型车产量的急剧扩大,原来的生产厂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了。在亨利刚刚起步阶段,凯比彻的工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那里生产出的汽车已经驰骋在美国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现在,相对于亨利的远大理想而言,这家工厂实在是太小了。于是,在底特律郊区,他购买了一块面积不到60英亩的土地,这里以前是用来当赛马场的,被称为高地公园。亨利准备在这个地方建立他自己的汽车王国。当时,他认为这块土地足够他建立自己的新工厂了,只是他没想到,随着他的汽车王国的不断发展,后来这个工厂也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了。

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亨利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把他新建的厂房建成一个工业博物馆。他聘请著名的工业建筑设计师阿尔伯特·科恩,设计出了一座大型四层建筑。随着工程的完成,人们开始把呈现在眼前的这座建筑形象地称为“水晶宫”。整座建筑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同时使用大量的玻璃,这样可以使阳光直射进那些仿佛洞穴一样的工作间。

1910年,高地园工厂正式建成使用。高地园工厂堪称现代设计的典范,也是流水线生产最标准的范式。一台巨大的运货电梯将各种原材料直接送到四楼,在那里生产和加工出各种挡板、车篷和其他大型部件。在三楼,工人把轮胎安装到车轮上,并生产出车内地板,用黑色油漆对汽车进行喷涂。在二楼,一辆辆汽车被组装起来,沿着专设的斜坡一直开到一楼,在验车台检验出厂。办公室也设在一楼。

高地园工厂总共安装了1.5万台机器,每一台机器都一尘不染,上面贴着黄色的标签,它们能够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生产和组装过程。我们也许还记得,福特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要由外面的分包商提供,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工厂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冷轧钢厂,可以生产绝大部分的零部件,不仅降低了成本,也保证了零部件的质量。

合理的厂房,高素质的研发队伍,熟练的技术工人,这些使高地园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1910年,高地园投产的第一年就生产了1.9万辆汽车,第二年,3.45万辆汽车下线,第三年,产量将近8万辆。

高地园工厂再一次成为亨利梦想实现的地方,这是属于他的王国,他就像一位国王,在每个组装车间里巡视,还会经常停下来和工人们交谈几句。有时,他会亲自指导某一位还不够熟练的工人怎样使用一种新工具,耐心地为他讲解,并且给他们鼓劲,工人们都喜欢看到老板来到他们身边,跟他们说上几句亲切的话。

在福特工厂,亨利也有发火的时候。他的一些怪癖,一些无端的指责常常让手下人不知所措,但是多数时候,他的雇员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心自己会被解雇。他只是对T型车太在意了,如果他发现有人不征求他的意见和想法,想对T型车做什么改动,那后果将会是很严重的。T型车给亨利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和荣誉,T型车已经成为亨利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高地园工厂加班加点的拼命工作,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巨大需求。为了应对源源不断的订单,1912年秋天,在高地园一楼福特汽车公司的办公室里,亨利·福特主持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参加会议的都是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詹姆斯·库兹恩斯、哈罗德·威利斯、查尔斯·索伦森、威廉·努德森。

在这里我们需要格外介绍一下努德森,他是丹麦人,1910年,只有20岁的他从哥本哈根来到美国,在纽约布法罗轧钢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美国最大的轧钢生产企业。当亨利·福特将这家轧钢厂买下来以后,努德森就开始跟随亨利,由于他不喜欢迪尔伯恩总部的明争暗斗,主动要求到远离管理机构的基层去工作。亨利便给他一项任务,让他负责建立更多的装配分厂。在努德森的指导下,福特汽车公司的各个分支工厂开始出现在长岛、芝加哥、孟菲斯、丹佛以及太平洋沿岸。在随后的几年里,努德森成长为福特王国的核心人物。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索伦森首先提出了安装生产线的建议。在汽车生产领域,索伦森是一个富有远见的人,此时他已经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骨干。他提出的建议值得认真考虑。随后,努德森表态赞成。

这是什么样的生产线?历史上有成功的前例吗?

索伦森等人提出的生产线实际上就是“泰勒制”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是底特律的一名学者,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大师,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878年,他进入一家钢铁厂工作,一直到1890年离开,他从车间管理员、工长、技师,一直做到工程师。就是在这家工厂,他开始自己的研究和实验。他在工作中发现,工人中普遍存在“磨洋工”的现象,这使得生产效率难以提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工人担心活儿干得太多了,自己就可能会失业。所以,他们宁愿少生产也不愿意多干活。通过密切观察,泰勒发现,一个工人应该有“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报酬”,这就涉及工资和利润的问题,进而涉及生产效率问题。为此,他采用了许多科学方法,针对工厂中的最微小的工作环节进行时间测量,从而获得了大幅度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数据。最后,他根据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写成了他一生最著名的《科学管理研究》一书,其中系统阐述了自动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和设想。19世纪90年代,泰勒通过写作、演讲,推广他的管理理论,使他的理论被很多人所熟知。当时,底特律已经有一家工厂将泰勒的某些理念付诸实践,其他汽车公司也邀请泰勒为公司董事会授课,深入阐述他的思想。

实际上,早在1908年,在凯比彻的工厂,索伦森就提出过生产线的初步想法。

无疑,索伦森、努德森、库兹恩斯等人对泰勒的大名和他的理论已经非常熟悉,并对这种理论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于新的管理方式,亨利当然不拒绝。

很快,福特汽车公司便开始了流水线的试点工作。

1913年春天,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在高地园工厂的发电机车间建成,这种“流水装配线”因引入了新机制而将生产力提升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原来组装一辆T型车平均需要12.5个小时,而在索伦森安装了流水生产线后,组装一辆T型车只需1.5个小时。更多的汽车从这里开出去,流水线生产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就像亨利自己所形容的那样,“整个生产过程结合了多种因素,力学、精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速度性和循环性。”

到1914年的夏天,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生产工序也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比以前更细致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了。索伦森把所有的生产过程也整合在一起,它们都由传送装置带动,由此形成连续不断的流水线。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泰勒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者小规模的试验的话,那么,在福特的工厂中,直接用于生产,为了提高产量和增加纯利润的“福特制”正式诞生了。

在装配线生产的头一年,T型车的产量就翻了一番,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几乎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地减少了。

随着装配线的进一步完善,T型车的产量从1916年的58.5万辆,猛增到1923年的200万辆。与此同时,因为生产流水线的使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T型车的价格也大幅度地降低。1913年,福特公司将每辆车的价格削减了440美元,这样,每辆车的利润就从两年前的200美元降低到93美元,伴随着销量突飞猛进的增长,纯利润也在大幅度地增加。就像亨利自己曾经对人说的那样,“我把每辆车的价格降低一美元,就能增加1000个购买者。”

随着生产流水线的日益完善,高地园工厂成为奇迹圣地。亨利·福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数以万计的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福特的流水生产线与生产出的T型车一起,成为20世纪初美国兴旺发达的象征。

对于这惊人的技术创新,亨利·福特解释说,“生产技术的明智运用,使消费大众既有商品可买,也买得起商品,也使工人、农民和家庭主妇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组织的机器生产传递到其他行业,从此使人类命运产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亨利·福特在他的自传中这样说道:

“人类的需求日益增长,满足这些需求的愿望也日益增长,事情本应如此。在美国工业的积极影响下,主妇们正逐渐从劳作中解放出来,儿童也不再受剥削。有了更多的时间,人们就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他们走出家门寻找新的产品和新的商家,寻找将产品生产出来的制造者。运用机器在世界上获得的成就,是以往人们通过说教、宣传和文字作品都无法达到的。”

福特的创新不仅对于福特汽车公司,而且对于整个美国的现代工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流水生产线的真正价值,不仅意味着更大的汽车产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多的财富,而且,它成为创造力的一种发源地,为现代工业理念和实践的初步成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福特制”诞生以后迅速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开来,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价格也随之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由此得以改善。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沈善洪校长生于1931年,2011年是他的八十华诞。沈校长的部下和学生决定出版一部文集以资纪念,推举现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主持此事。文集定名为《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在向沈善洪教授致以美好祝福的同时,对原杭州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实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回顾,为浙江大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世界十大文豪——歌德

    世界十大文豪——歌德

    歌德,1749年8月28日诞生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1765年遵父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因对法律毫无兴趣,于是转向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学习与研究,1768到1770年,他因病在家。之后转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1771年8月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774年完成《少年维特之烦恼》,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1832年3月22日病逝。
  • 谋位

    谋位

    本书是第一本描写成名之前张居正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经过艰难的选择、漫长的奋斗,最终踏进权力中心、站上历史舞台的仕途进取历程。
  • 左宗棠(全二册)

    左宗棠(全二册)

    本书是一部描写左宗棠的长篇历史小说。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著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一叶幽兰一箭花:马湘兰

    一叶幽兰一箭花:马湘兰

    本书以精雕之字词、融情之段落,唯美地描摹了马湘兰的一生。既是她爱恨离别的人生白描,也有大明王朝走向没落的细处侧写。让读者重温秦淮河畔的莺歌燕舞,感受封建娼妓文化的点滴刻录。马湘兰的知性、才情和对爱的执着,势必会感动每一个愿意深度解读她的人。虽时光逝去数百年,然而对爱情和人生的探讨,依旧在这字里行间微微绽露,让人不禁掩卷深思、感怀不已。
热门推荐
  • 白鹤之歌

    白鹤之歌

    她是白鹤,现代天才特警白鹤;她是白鹤,碧波大陆废材一个。当她变成她,抢美男,赌晶石,赚金币……简直无所不能。本文np文,男一最强大腹黑,男二温柔擅长精神攻击,男三高冷擅长使用剑,男四伤感妖媚善文艺。
  • 山海仙帝

    山海仙帝

    敢问这世间是否有仙?敢问这世间是否有道?敢问这世间是否有我辈修士所行之路?若有仙,可得长生?若有道,可得永恒?若有路,路又在何方?凡人生于世间,终其一生,莫不是寻功名,寻富贵,困于茫茫红尘中,不得超脱。殊不知……就算是那逍遥于九天之外的仙亦是如此,寻缘、寻道、寻长生!
  • 猎天使纪元

    猎天使纪元

    血水翻滚,来自远古海洋的霸主肆意地吞噬着人群!雷霆阵阵,神话中的生物再次降临,主宰天空!是在这混乱的时代走向灭亡,还是在进化的十字路口奋力怒吼?将整个世界作为终极猎场,只有强者才能活下来!
  • 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

    讲述圆明园的兴衰故事和慈禧早年在圆明园中发迹的传奇故事,作品着力刻划了年轻慈禧的才女奸雄性格;用文字再现“万园之园”圆明园,展示中华园林文化、绘画文化、京剧文化、禅文化;力争将本民族的章回小说发展到新的高度。桃叶歌,艳阳天。天地一家春满轩。霓裳舞,妃子笑,六宫粉黛,万里江山。欢!欢!欢!狼烟起,风云变。人生如戏长生殿。宫娥泪,八旗溃。千古名园,一朝蒙难。叹!叹!叹!
  • 田家有女之我的傻子丈夫

    田家有女之我的傻子丈夫

    田家有女初长成,12岁时,林佩佩印在傻子豫霎脸颊上的一吻,竟然成了日后豫霎“威胁”她林佩佩最有利的武器!
  • 我你

    我你

    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笔记本,我有很多故事,我有许多要被永远记住的瞬间。这些故事与瞬间也许没有发生在你的面前,但是我想用我的故事告诉你,我和你一样。
  • 网王之原来我爱你

    网王之原来我爱你

    幸若蓝沫一个懒到人神共愤的存在,近来好像被霉神大人爱上了。一个麻烦扔来不够,麻烦还接二连三堆积。让她生活混乱,神经混乱,眼花缭乱。那个紫发帅哥,你可不可以不要老在面前晃来晃去,我和你不熟,啥,不可以?OK!我惹不起躲得起吧。拜托你们饶了我吧!
  • 大医行者

    大医行者

    在森罗大陆,曾经有这样一群神秘的医者,他们能够治愈很多普通医师根本无法解决的绝症伤患,甚至还能以一己之力延长普通人的寿命,尤其是他们在治愈病患的时间上,有着违背医术定律的神秘之处,他们往往能将普通医师需要治愈的时间缩短十倍,甚至百倍!而他们配制的许多能够增加武者实力的特殊丹药,更是为每一个武者所疯狂!他们被称为医行者!而即便是那些刚刚进阶的初级医行者,也远不是那些常人眼中医术深不可测的大医师们可以比拟的,而中级医行者,更是将这一差距继续的扩大。高级医行者,无疑是站在整个医术巅峰的究极医者,受着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那么,传说中的大医行者呢?
  • 欢城记

    欢城记

    生为妃族之人,命运在出生的一刻就有了定数,做王的女人,被囚禁于欢城这座奢靡之宫。即便千百个不愿,但我已经想要屈服于你,膜拜于你,但你为什么一次次夺走我最珍惜的东西?战争,一场因我而起的战争在莫邪王国蔓延,王族、仙族、士族、文族陷入火海与战乱,爱或者恨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这个世界,终于,再也不用分贵贱,我立在王城之上,笑意渐渐漫上嘴角……
  • 江湖咸话

    江湖咸话

    从案件的开始,就是一个局。请耐心品读江湖“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