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68400000034

第34章 专制帝王

在红河厂区建成的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它的铸造厂一天就能生产出1万台气缸,能够加工所有经销商需要的钢铁和黄铜铸件。有大约4.2万名工人在这里工作,复杂的传送装置时时刻刻川流不息,一批批原材料源源不断地从外面输送进来,一批批加工成型的汽车和各种农用车又源源不断地从工厂输出到全美国的各个角落。

这座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化的工厂也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记住它的创立者——亨利·福特。如今,理想主义早已远离他,蒙特克莱门特小镇那场让他颜面尽失的审判使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他的公司才是他终生可以依靠的,也是他可以自由操纵的王国,而他就是这个王国的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有在他的王国里,他才能体会到作为一个国王的荣耀。

在这个王国里,亨利变得越来越独断专行,尤其是福特汽车公司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后,他的个人专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表现欲也越来越强。公司取得的任何进步,他都坚持放在自己名下。他向公司的宣传部门发出指示,今后在公司向外发布的新闻稿中,只能提到他亨利·福特一个人的名字,此外不能出现其他任何人的名字,就算出现他的儿子爱德塞尔的名字也必须事先经过他的特别批准。公司在对外宣传方面取得的每一项进展,都必须要有“在福特先生的天才指引下”这样的话语,他的这种专断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最后延伸到了福特公司旗下的农场、医院,以及在国外的橡胶种植园。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想到那些专制国家,想到那些习惯了发号施令、好大喜功、独裁专断的君主。

我们说过,亨利·福特是工程师出身,是搞技术的,他对技术完美的追求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与此同时,这样的追求对于标准化生产、对于流水线上的人们来说,随意的变更就有点让人不知所措了,当年还有詹姆斯·库兹恩斯敢于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问题,向他抗议,但是那些有个性、敢于坚持原则的人都被他赶走了,现在,他身边的人也都已经被他的坏脾气和独断吓坏了,没有人敢向他提意见或建议。假如某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司员工向他提起某个产品还有缺陷需要改进的时候,他会大发雷霆,不留情面地让人家离开他的视线。

在民主国家成长的亨利·福特竟然一天天地走上专制和个人崇拜的道路,整个公司就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地方。在这个脾气暴躁的专制君王面前,人人自危,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大祸临头,往日轻松愉快的合作气氛荡然无存。反正公司生产已经进入完全的程式化,工人们只要在那些流水线上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但是,他们还是感到时刻存在的威胁。一位福特工厂的工程师私下对一位新闻记者说:在整个高地园工厂里,恐怕只有温顺的羊羔才能逃得过亨利的怒火。也是在亨利的专制淫威下,一批暴发户凭着对亨利·福特投其所好而在工厂中不可一世,其中有两个人物我们不能不提到,他们就是查尔斯·索伦森和奥尼斯特·莱布尔。

索伦森是丹麦移民,1881年生于哥本哈根,在布法罗、密尔沃基、底特律长大成人,青少年时代就职于几家铸造公司。1902年,著名的自行车手汤姆·库柏把他介绍给亨利·福特,1905年,他来到福特公司做模具工,薪水一天3美元。凭着他对汽车业务的刻苦钻研,他的技术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以及他对亨利本人的绝对忠诚,这些加在一起,使他在公司的地位飞速提高,先是当了模具部的经理,随后成为P。E。马丁手下的助理生产经理。当年,他在马尔科姆森的眼皮底下建起了秘密试验车间,并对T型车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在高地园建立生产流水线过程中,他更是关键人物。到1915年,他已经很有权势了。

从外表上看,索伦森也具有震慑作用,他个头很高,英俊粗犷,表情坚毅。和他的主人一样,他的脾气也不太好。一般来说,位置越高越应该收敛自己的习性,表现得更加平易近人才对,可是这位工厂新贵却是位子越高,脾气越大。他的技术能力无可挑剔,但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实在不能恭维。他暴躁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有时候,他会把工具狠狠地砸在工长们的桌子上。在工厂里,要是他看哪个工人不顺眼,就会愤怒地追赶那个工人,而且边追边骂,那些可怜的工人就像一群小鸡似的被迫四处逃窜。他那咒骂声时时传来,让听到的人胆战心惊。有一次,他经过高地园时,发现窗户玻璃很脏,就从一个箱子里抓起一把螺母,说:“我来告诉你们怎么擦玻璃!”说着,他操起一个螺母就朝窗户上扔去,玻璃顿时变得粉碎,在场的工人当时就吓跑了。他的坏脾气如此臭名昭著,以至于当他每次走进工厂时,传送带上的工人都会悄悄传话,“索伦森来了!”

这么一个坏脾气的人在工厂里为所欲为,难道亨利·福特对他就没有什么制约吗?当然,亨利·福特并不想制约他,因为他知道索伦森对他是多么忠诚。而且,索伦森也只对他的主人忠诚,他摸透了亨利的脾气,只要让他一个人满意和高兴就够了。所以,不管亨利·福特说什么,索伦森绝对是无条件地服从,没有一丝含糊,亨利·福特的话就像是圣旨,哪怕他的话是不正确的,是犯法的,也许他也会去做。曾经有人举了个例子,假如福特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说“人们简直是疯了,竟然想绕着地球走一圈,那是何必呢,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打穿,挖出一个洞来,让人们直接从这头进去那头出来”,那么索伦森就会立即行动,拿着他的大锤子去挖地球。

亨利·福特对索伦森的忠诚毫不怀疑,给予他越来越大的权力,对于他对工人们的残暴,亨利视而不见,有时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正是亨利·福特的宠幸和放纵,使得索伦森在福特工厂更加无法无天。

当然,索伦森作为福特公司管理者和设计师,作用依然是巨大的,在后来公司几乎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被贝内特排挤出去,爱德塞尔也备受迫害的时候,他依然坚守在生产前线,为维持福特公司的运营作出了巨大贡献。

奥尼斯特·莱布尔是德国人,他是亨利·福特的办公室经理。当初,是詹姆斯·库兹恩斯发现了他,并把他一手提拔上来。而在库兹恩斯离开福特公司后,亨利立刻让莱布尔接替了原来库兹恩斯的角色。从外貌和性格上看,莱布尔和库兹恩斯非常相像,都有一幅冷酷无情的面孔,而且沉默寡言。但莱布尔不具备库兹恩斯那样的管理和领导才能,更不可能拥有像库兹恩斯那样的权威和影响力。

莱布尔是那种典型的普鲁士人,不管在工厂还是在家里,他都会像普鲁士人那样下达严格的命令。据说,在家里,他会让他的8个孩子按照他的口令整齐划一地走到餐桌旁,没有他的命令绝不可以坐下来。他把他那严厉的普鲁士式风格带到了福特工厂。每天,他8点钟准时到厂,这里要强调的是准时,而不是提前,他认为提前就不是准时了。他教条地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人能说服他。在工厂里,他也像他的前任库兹恩斯那样在公司里来回巡视,把任何想接近亨利的人挡在外面。对于那些每天都会出现的大量的想向亨利求助或者向他反映问题的人,他都从自己的考虑出发,替亨利决定是“见”还是“不见”,这就等于在亨利和其他人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他成了亨利的一面“挡箭牌”,而越来越孤僻的亨利却很高兴少了那么多麻烦事。

和索伦森不同的是,因为过于严厉而直率的性格,莱布尔不会一味地满足主人提出的所有要求,有时候甚至会和亨利发生冲突。而且即使是发生了冲突,他也不会低声下气地去求主人的谅解,而是任由结果发生并且自生自灭,他知道亨利已经离不开他这个得力助手了。据亨利身边的人说,有一段时间,他们两个人之间极少说话,顶多是在碰面时不冷不热地彼此问候一声。他对工厂里的任何人都抱着一种猜疑和不信任的态度,仿佛所有的人都在和他作对。反过来,工厂里的人也不喜欢他,在这里他没有一个朋友,人人都远离他,生怕这个冷酷无情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莱布尔在福特公司为所欲为的日子里,可以说没有为公司做过任何有价值的事情,而库兹恩斯,我们知道,他是和亨利·福特一起创业的人,他在福特公司建立的规章制度使福特公司有效高速地运转,单凭这一点,莱布尔就不可能赶上库兹恩斯。

同类推荐
  • 商道酬勤:泽厚儒商李达三

    商道酬勤:泽厚儒商李达三

    本书着重介绍著名宁波帮人士、香港宁波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李达三,在半个多世纪里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风雨历程。通过浓墨重笔的描绘,全面详实刻画了李达三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睿智决策的形象,让读者了解其成功铸就个人事业的历程,以及其弘扬宁波帮爱国爱乡的传统与美德的相关事迹。本书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剖析,不仅反映了宁波帮群体创业闯世界的拼博精神,也反映了宁波帮群体合力兴家乡的桑梓情怀。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徐城北任公明耀是我的前辈,为任公这本书写第一篇序的马老少波,更是我的前辈。有马老的序在前“开路”,应说一切都已尽善尽美。为此,我曾坚辞数次,然而任公不许,一定要我写一写我对于四大名旦的看法。余生也晚,只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看过梅、尚、荀三位很少的几场戏。即使如此,也还约略感受到京剧盛期中的那种峥嵘气象。当时的我,并来因此形成进入梨园工作的打算,但却萌生了去“做”一番传统文化事业的决心。“文革”之后,我调入中国京剧院,最初只想当一名好编剧。但事与愿违,“承包风”把国家剧院的正常生产秩序刮得七零八散。
热门推荐
  • The Two Brothers

    The Two Br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牵两世

    情牵两世

    ?印证家族古老传说而生的她,理应神秘,现在却是连“基本功能”也不咋地。命运的齿轮总是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行,该揭开的谜终究要水落石出。就算穿越时空,她还是会遇见他,爱上他。当今生的爱人与他出现在同一个时空,“新欢旧爱”济济一堂,她该如何选择?或许,根本无从选择,因为爱一个人,是种宿命!
  • 莲缘

    莲缘

    元芳沁失忆之后又想起从前自己爱上一个莲妖的故事
  • 那年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

    那年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

    一直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所认定的幸福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可是,当那个嘴角总是扯着一抹坏笑的男孩出现的时候,我发现,上天终究还是眷顾我的,我也可以是幸福的。可是,你爱我,却为什么又要不相信我,为什么又要让我疼让我难过。我已别无他求。那年,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刺客新生涯

    网游之刺客新生涯

    屌丝青年楚随亦在经历了失败的北漂生活之后误打误撞的加入了一个新游《英雄》,很快便在其中展现了自己异于常人的游戏天赋,并在游戏中狠狠的踩了昔日的上司一脚,当他在网游里叱咤风云的时候,却收到了职业联赛的邀请函...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轻若鸿羽,荏苒如初

    轻若鸿羽,荏苒如初

    鸿羽太轻,无法承受生命的重量;时光荏苒,是否初心不变?她无心、无情,唯独在面对他时,意乱而心慌;他冷漠、嗜血,唯一的温暖,只是留与她;韶华流逝,谁还在等待着谁;时光尽头,还有谁是谁的谁。。。。。。
  • 天局之死神

    天局之死神

    乱任宿命纠缠,却再难领悟人间。等看已穿眼前。生死天已定。身死黄泉亦独行,争不过命运,如何谈输赢世间因果无常。成败早安局中、宿命轮回终成空。局内争斗。血染多少尔虞我诈。局间兵戈铁马尽萧杀。
  • 一叶如风

    一叶如风

    不明身份的西域异族婴孩,20年前被神秘人带到大陆人族,于凌剑山庄崛起手持北冥神剑,脚踏青云,俾睨众生我为疯魔,改天换地。人如何,妖又如何?佛道轮回,终归尘土他的生,他的死或许都已注定一叶红枫,难吹雪一场轮回,等千年
  • 一日一悟

    一日一悟

    豁达安祥的生活态度深刻积极的人生哲理。人生需要自悟。自悟就是自己觉醒、自己觉悟、自己领会、自己理解。本书所撷取的短文,其内容涵盖自然、心灵、生命、爱情、婚姻、幸福、快乐、人生等方面,篇篇如醍醐灌顶,让你有所感悟、醒悟、觉悟、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