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蛋糕的代价
周一上班,打工妹巧莲就觉得气氛不对头。果然领班赵小丫通知她去经理室一趟。巧莲来“月亮门”大酒店当服务员还不满二个月,听说经理找她,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
“噢,你就是西餐糕点组的巧莲?”值班经理马福才上下打量了她足足30秒,看的巧莲浑身发毛。马福才“唰唰——”两笔写了个便条,转身递了过去:“呶,拿好了。凭这个去财务结清工资,明天你不用来了。不用问为啥,你心里有数!”俗话说做贼心虚,巧莲闻言,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巧莲噙着泪走出经理室,悔的肠子都青了。她这么也想不到,昨晚收拾餐桌时,顺手塞进嘴里的那块蛋糕,竟然让她丢了饭碗。巧莲原来是洗菜工,调到前台当服务员才3天。本来昨晚打烊前的最后一桌轮不到她收拾,可见姐妹们捶背揉腰没人上前,她这新来的只得主动代劳。
千不怪万不怪,只怪残羹剩菜中不该有这块香喷喷的夹心蛋糕。巧莲忙到深更半夜早已饥肠辘辘,这会触物生饥,肚子更是‘咕咕”直叫。再说这色泽鲜艳,造型别致的蛋糕,巧莲从来没见过,实在舍不得让其与鸡骨鱼刺为伍。巧莲想也没想,从盘子里捡起蛋糕塞进了嘴里。
“嘿,嘿嘿。”巧莲还没来得及体会蛋糕的美味,闻声抬头傻了。她怎么也没想到,离座的顾客为了取遗忘的雨具,会去而复返。巧莲尴尬之极,嘴里的蛋糕吐也不是咽也不是,憋得两颊绯红,才憋出一句话“怎么好的东西扔了可惜,不,不能浪费……”巧莲记得当时顾客并没深究,可,可经理咋就会知道了。
一块蛋糕的代价,竟然用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来偿回,巧莲真真理解了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巧莲抹着眼泪回到宿舍。她知道粥少僧多,丢了工作再寻个打工的地方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离开这里她连个过夜的地方也没有。
一筹莫展的巧莲让打工妹们十分内疚。巧莲偷嘴的事连同被客人撞上,她们也只是当笑话传的,没想到让她丢了饭碗。她们没办法挽回,唯一能帮的就是让交了钥匙的巧莲暂时仍住在这里。
巧莲早出晚归为生计奔波,但一周过去了连打工的影子都没见着,更糟糕的是管后勤的已按排了新员工入住,眼看连落脚点都没了,巧莲愁眉紧锁,潸然泪下。也算是应了“天无绝人之路”的古话,这日俩个中年男子找上门来。“请问,巧莲小姐住在这里吗?”垂头丧气的巧莲闻声抬头不禁傻了眼,这个戴眼镜的不就是自己偷吃蛋糕时被撞个正着的那位?
巧莲不知来者何意,但想起一块蛋糕闹出的笑话,让她落到了今日的困境,心里实在堵得慌:“是,我是巧莲。就算我不该吃了你们的蛋糕,为此我连工作都丢了,你们还要怎么样?你们有钱人,钞票不当钞票,介好的东西说扔就扔,我是见浪费了可惜才……”不知巧莲不吐不快,还是恼羞成怒,她瞪了来者一眼,理直气壮,侃侃而谈。
中年男子对巧莲的连珠炮猝不及防,面面相觑。“好,说得好。我们没找错人,怎么样愿意来我们酒家工作吗?我们决定……”巧莲得知来者聘她去城东新开张的“花非花”酒家工作,并让她担任领班,巧莲既惊喜交加,又将信将疑。
来者对视一眼,娓娓道出来龙去脉。原来俩人是兄弟,在外地都办有不小的实业。由于家中老人渐渐年迈需要照顾,虽请了保姆,但老人就想看到儿孙在身边,为满足父母愿望,俩兄弟决定抽调部分资金在本地开个酒家。但俩人虽当了多年老板还未触及餐饮业,老话说隔行如隔山,俩人为尽快摸清圈内行情,连吃几家饭馆、酒家。撞上巧莲偷吃他们遗留蛋糕的是老大沈彪,当时巧莲无地自容的样子确实让他忍禁不住,弟弟沈虎听了哥哥的叙述自然也是嘻嘻直乐,但笑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俩兄弟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知道一块蛋糕对饥肠辘辘的肚子有多大的诱惑。更重要的是俩兄弟从中看出了商机,他们要把巧莲的节约理念,作为有别于其它商家的特色服务引进“花非花”。
沈家兄弟商量后,决定用高薪把巧莲从“月亮门”挖过来。那知去店里一问,才知道巧莲就为这块蛋糕被解聘了。俩人几经询问终于找到了巧莲,却不料一见面就被懊恼至极的巧莲好一顿数落。不过,巧莲这番言正词严的话,更增加了俩兄弟要聘用她的打算。更何况,失业的巧莲不用高薪,就是只付“月亮门”的薪金,只要有只饭碗巧莲就恨不得烧高香了。
半月后,城东新开张的“花非花”酒家开张了。不知咋得,酒家厨师并不是出类拔萃,镇店菜爻也非表新立异,价格更是与同行不相上下,可此地就是车水龙马,宾客满座。据几个大请三六九,小请天天有的,包工头、小老板酒后吐露,他们爱在这里请客,主要是“花非花”的服务一极捧。因为在保证酒足饭饱的前提下,领班小姐都会笑吟吟说一句,“先生,请慢慢用。暂时不要点菜了,冷了不好吃,多了吃不了……”你想,除了公款吃喝,这些私营业主的大小老板,掏自己的腰包那有不心疼的,当着客人的面嘴上说“加菜、加菜”心里头是“肉痛、肉痛”,服务小姐如此一说,客人自然会符和一番,这请客的不就顺水推舟……
“花非花”生意兴隆,不到半年开起了连锁店。据说,巧莲又回到“月亮门”上班了。不过她是以部门经理的身份杀回根据地的,因为“月亮门”经营不善,三月前转让给“花非花”了……
眨眼又有一年,巧莲不仅收入水涨船高,而且月老也向她抛了红线。那个对她情有独钟的白马王子,还是老板沈虎在大学里学饭店管理专业的亲外甥。巧莲做梦也没想到,一块蛋糕竟让她飞上枝头成凤凰。但从此她和打工妹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穷不是俺们的错,甭看俺土得掉渣,这勤俭节约就是打工妹的优势,到那里也不过时……
发表于《三月三·故事王中王》06年1期
职业粉丝
东北姑娘林玲一心想留在南方发展,可走出大学校门后,四处碰壁,萎靡不振。不过,偶然客串了回超女粉丝,倒激发了她的青春活力。说真的,不知是05号选手的歌确实唱得好,还是现场氛围的刺激,林铃对自己要力捧的选手萧晓,充满了亲切和崇拜.
这段时间,林铃一直在为某饮料厂当促销员,报酬是每天20元外加一顿盒饭,虽然报酬实在太低,但暂时过渡一下也好。让林铃屈尊在此的主要原因,还是厂方安排了两个人员,日班夜班由她们自己轮换,时间支配上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林铃正好趁这便利为自己的工作问题奔走,顺便又可去为自己的偶像捧场。
“嗨,告诉你个好消息,萧晓晋级了!呶,这个是给你的……”这日傍晚,发展她加入粉丝团的阿力,兴冲冲寻到了林铃的暂住地,一见面就把一只信封递了过去。林铃不知何意,下意识接过来一看,里面是一张崭新的50元币,外加一张手机充值卡。阿力是比她低一届的同校学友,按年龄算林铃还是“师姐”,她不晓得阿力干吗要给她东西,自然不会稀里糊涂地收下。
林铃疑惑不解的神色,逗得阿力嘿嘿直乐。从阿力口中得知,那天在力捧超女萧晓时,林铃激情爆发、泪流满面的光辉形象,已经在电视直播中崭露头角,这钞票就是对她卖力的奖励。阿力还支支吾吾地透露,其实林铃名下的钞票不止50元的,只是她参加这个粉丝团后还没交过会费,所以就按惯例扣除了……
林铃没想到为自己喜欢的选手助威,还会有钞票拿。这50元人民币在林铃眼里,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自然不会再去追究馅饼本来有多大。“哦,这张手机充值卡,是专为场外投票用的吧!辛苦你特意送过来……”林铃是个聪明人,不想让阿力尴尬,忙把话题岔开了。
次日,林铃接到阿力又有粉丝活动的通知。忙和同事换了个班,早早地赶到了集合点。“……歌手萧晓顺利晋级了,这是对咱们粉丝能力最好的鉴定,今天下午……”阿力在进入比赛场地前,总要来点战前动员。其实,不用阿力鼓劲粉丝们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而林铃干瘪的钱包里多了张50元币后,更对偶像萧晓有了种互相扶持的感觉。这不,一进比赛现场,林铃的眼睛就开始在超女中搜索,一见萧晓便牢牢锁定了目标。
“好,05号加油!05号萧晓,我们永远支持你!”超女萧晓身材苗条,扮相别致,本来也十分养眼,可林铃这声彩实在是喝得早了点。见阿力他们怔在那里毫无反应,林铃十分不解。不待她询问,左侧的喝彩声已此起彼伏。这下林铃更是傻了眼,因为她明明记得喊得最起劲的那个光头,就是那天和阿力发生冲突差点打起来的,11号超女刘雯雯的粉丝。
“嗨,你怎么搞的嘛……记住,咱们现在是9号方芳的粉丝……”阿力来不及细说,不满地瞪了林铃一眼,忙示意同伴给刚上场唱黄梅戏的,9号方芳助威加油。林铃不知所云,晕晕乎乎地跟着挥莹光捧,生怕一不小心又要出洋相,干脆“小人动手不动口”。
走出赛场,林铃才知道把5号萧晓送进了下一轮比赛,她们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是旗鼓相当的9号和7号在PK。当然5号萧晓的家人,对事前的君子协定也颇讲信誉,丝毫未少。正因为有了成功让5号晋级的粉丝业绩,9号方芳的舅舅才找上门来。为了让外甥女的人气彪升,方芳做海鲜生意的舅舅还特意去买了这批手机充值卡……
“什么?你说这手机充值卡……”林铃目瞪口呆。说实话,力捧自己喜欢的5号选手晋了级,林铃心里还真的有点成就感,她想所当然的把阿力发给她的手机充值卡,当成了给萧晓加油的工具,在场外观众投票中,林铃把充值卡的功能发挥得的淋漓尽致,当然这票是投给5号萧晓的。唉,用9 号提供的充值卡,稀里糊涂地投了5号超女的票,岂不是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大大咧咧的林铃,一直以为喜欢谁就支持谁,她真的不明白这粉丝也会有身份转换的。“……萧晓……50元?……手机充值卡……9号方芳……粉丝会员费……”林铃彻夜难眠,在床上贴了一夜大饼,终于明白了为什么5号粉丝,摇身一变就成了9号的粉丝,原来这和可爱的“花纸头”扯上了关系。
次日,林铃不是扑在网络上搜索超女赛事、就是一头扎进粉丝堆里寻根探源。经过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解,林铃对明星制造这个新兴产业有了认同和理解。她觉得把到处碰壁的工作问题和粉丝直接挂钩,是眼前最便利的饭碗。林铃决定做个粉丝经纪人,专门为粉丝(歌迷、影迷)进行商业服务……
独木不成林。林铃首先要找的,是让她客串粉丝的阿力。“对,对对,这莹光捧、文化杉肯定有钱赚……”听了林铃开诚布公的一番话,阿力才恍然大悟,这些粉丝专用装备,从市场进货到发到同伴手上,这中间肯定有批零差价。给二道贩子做嫁衣裳,还不如自己干,俩人一拍即合。
事实证明林铃的决定是何等的英明。有了阿力这个本地人做合伙人,同学、邻居、七姑八姨成了候补的粉丝资源。至于粉丝装备,历来是团购的数量越大,批发的价格越底。越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进价低了发到粉丝手上的价格也相应低了。听说在阿力手上弄套文化衫,比自己圈子里整整便宜了5块钱,弃暗投明的又悄悄来了不少。
林铃从中嗅出了“粉丝经济”的商机。见阿力把乌合之众管理得有条不紊,干脆把粉丝的具体事务交由阿力全权处理,自己则负责大的集体活动。半月后,她一手操办的“粉丝网”开通了。有需求就有发展,看来此话不假。不到一周就有近千个粉丝俱乐部进驻了粉丝网。为选手寻找职业粉丝到现场助威、帮粉丝们联系雇主赚劳务费,林铃忙得不亦乐乎。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经过几轮实战摸索,对选秀与粉丝团体联手的制造明星模式,林铃已是了如指掌,成竹在胸。她知道雇主满意才是立身之本。故而每当接到业务,她都要和上岗的粉丝再三沟通,设定一个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力捧方案。为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林铃公开名目标价,定下了粉丝在现场喊破喉咙50元,泪流满面100元,所捧选手晋级后另加奖金的职业规范……
眨眼夏去秋来,春江市的超女大赛落下了帷幕。但不等林铃考虑是否改行,新一轮选秀又开始了。林铃作为粉丝经纪人,周一为“酷男儿”大赛联系粉丝、周二给“厨房乐”的好主妇选手出谋划策,周末“夕阳红”歌咏比赛的老选手又找上门来。如今真的是张扬个性,一秀成名的时代,林铃手机打爆,邮箱堵塞,忙得只恨爹娘少生了几只手……
粉丝经纪人的饭碗确实不错,林铃银行卡上的数字,犹如前三名超女的人气一路彪升。据说,她已在新开发的城西住宅区买了房,首期款就付了30万。那个叫阿力的男孩,猛然间发现,自己忙得鸡叫出门鬼叫进门,是在给别人打工,为了避免乘余价值的流失,声言要重启炉灶……
虽说林铃也晓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道之理,但在一个战壕里“浴血奋战”了怎么久,阿力突然要另立山头,林铃心里颇不舒服.
这日,忧闷不堪的林铃,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溜达。“……当了明星就是不一样。瞧,这萧晓差点让我认不出来了……”闻声抬头,才知道自己稀里糊涂间,来到了第一次客串粉丝的地方。从这几个年轻女孩的嬉笑中得知,当初自己热捧的超女萧晓,正在市文化娱乐中心的演播室开个人演唱会时,林铃因阿力出走带来的不快,才有所释怀。她甚至觉得当初看好05号萧晓,力捧她晋级真的是有先见之明。林铃心头一热,不由自主地和她们聊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这几个女孩是萧晓的老乡,从郊县来都市打工已有二年了。说起心中的偶像,个个兴奋得满脸绯红。争先恐后地表示,几年前萧晓在老家的露天广场参加歌咏会时,她们就喜欢上萧晓了,凡是萧晓唱得歌她们都喜欢,还都会跟着哼……
年轻女孩绘声绘色的模仿,逗得林铃嘿嘿直乐。但提起当了超女后的萧晓,打工妹神色黯然,声言从没去现场看过萧晓的超女比赛,就连电视重播也常常失之交臂。“唉,本来回家过年时,还能去文化广场看萧晓演出,现在人家成了明星那还会去露天广场,就是俺小地方的剧院也请不起,听说出场费……”见林铃不解的神色,那个自称和萧晓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胖女孩,更是快人快言。
林铃职业粉丝公司的造星业务,自开业来一直红红火火,此起彼伏。林铃自认为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效益,她怎么也没想到,看似最平民化的超女大赛,在为衣食奔波的打工妹眼里也会是那样遥不可及。女孩满脸沮丧、失望的神色,让林铃始料不及,怔在了那里。
也许,林铃尴尬的神色,让打工妹把她也当成了超女。“哦,你也是唱歌的吧!其实也没什么,要我看啊,以前的萧晓是农贸市场的葡萄,现在当了超女就成了水果店里的提子,这葡萄和提子自然不是同一个档次。能理解,能理解……”胖女孩的调侃,引得同伴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