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5800000011

第11章 公众场合的批评艺术

想批评人还不得罪人是很难做到的事,所以当众讲话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轻易指责别人。但在迫不得已要进行批评的时候,批评也是一门口才艺术,讲出别人的错误还要让别人心服口服地接受,不怨恨你,就要求你掌握灵活的批评技巧。

当众批评要讲方式

人们总是愿意听到那些自己想听到的,因此,相对与赞美来说,批评总是让人难以接受。对于当众讲话者来说,批评听众的同时,无论对方是否意愿,总是会在心中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使本来要传达给听众的理念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但批评又总是难以避免,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像我们身上要沾染许多病菌一样,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言谈行为上,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缺点、错误,积极开展批评,才能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当众批评别人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也有艺术性。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一是体谅对方的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是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为人的一种性格来说,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体现出它的优点,但在批评他人时,“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体谅对方的情绪,图一时“嘴快”,随口而出,过后又把说过的话忘了,而在被批评者的心理上却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失去了对批评者的信任。所以当你在批评他人时,不妨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这种批评。如果所批评的话自己听来都有些生硬,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就该检讨一下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

二是诚恳而友好的态度

批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像赞美那样使人感到舒畅,而且,批评对象总是用挑剔或敌对的态度来对待批评者。所以,如果批评者态度不诚恳,或居高临下,冷峻生硬,反而会引发矛盾,产生对立情绪,使批评陷入僵局。

因此,批评必须注意态度,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就像一剂润滑剂,往往能使摩擦减少,从而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用含蓄的批评来激励对方

美国著名评论家亚森曾说:“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看重的是‘正’,而不是‘误’。”这里所说的“正”,实际上就是隐恶扬善,从正面来加以鼓励,也就是一种含蓄的批评,能使批评对象不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可以说从正面鼓励对方改正缺点、错误的间接批评方法,比直接批评效果会更快、更好。因为这种批评方法易于被对方所接受,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当批评难以避免时,那就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以防止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尤其是在当众批评时,还有几个问题务必引起注意:

首先,就事论事,勿伤及人格

批评他人,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切勿把“陈芝麻烂谷子”统统翻出来,纠缠在一起,算总账。这样做,只能引起对方的反感。而揭对方的疮疤,甚至伤害其人格,则最容易引起对方的愤怒,应绝对避免。

其次,具体明确,勿抽象笼统

在批评他人之前,先要明确是就哪件事或事情的哪个方面进行批评,那么就以事实为基础,越具体明确越好。抽象笼统,“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别人就难以弄懂你的意思。

第三,语气亲切,勿武断生硬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用语。如果态度诚恳,语气也必定会亲切,让人听了心里舒服;如果态度生硬,自以为是,别人也就不会买你的账。有的人批评人时总喜欢用“你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这样做……”,仿佛只有他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这种自以为是的口吻只会引起人的反感。

最后,建议定向,勿言不及义

批评和建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批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对方能改正缺点、错误,从而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所提的建议当然应该是为对方指出方向。但有的人提的建议不具体,让人糊里糊涂,弄不明白。比如有客人要来家吃饭,妻子对丈夫说:“你能不能不老在那看报?”不如说:“你能不能帮我摆好桌椅、碗筷,客人就要来了。”这样就从另一个角度婉言批评了丈夫的懒惰,同时给他指明了改正的方向。

当众批评应遵循的原则

当我们在公众的场合批评别人的时候,不仅被批评者在听,其他的听众也同时在场。经常可以看到被批评者挨训,周围人噤若寒蝉的现象。有时候批评的效果没有达到,反而使整个场合的气氛变的十分的压抑。因此,批评别人要千万小心,当众批评别人不能停留在错误的表面,也不能借此发泄自己的不满。批评是为了帮助别人纠正错误,任何批评都不能偏离这个前提。

如果到了非批评不可的地步,请遵守下面介绍的几个原则。

首先,只说眼前,不提过去

批评并不是回顾过去,而应该站在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将来如何改进的立场上进行,最重要的是将来,而不是过去。

重视现在,而不是过去。不追究过去,只将现在和将来纳入需要解决的问题,亦即不是责备已成的结果,而是对今后如何做有所“鼓励”,这样的批评法才是理想、得当的说服法。

其次,只论此事,不言其他

如果一次批评许多事情,不仅使内容相互抵消,而且还可能把不住重点,同时也容易使受到批评的人意志消沉。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面谈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形,日常的工作场合说话的机会很少,所以便趁面谈的机会把过去的一切全盘托出。因此会产生对抗的心理,为了有效地说服,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

第三,别用批评来发泄心中的不快

所谓的“批评时不可加入感情”,意思是说责备别人时要公事公办,不要混杂私人的不快感情,而是进行冷静的批评。可是,批评是人的感情行为,不可能脱离感情,那种如同戴面具的批评是令人生厌和有违自然的。因此,如何正确地表现感情就成为批评重要的一环。换句话说,透过批评表现出自己的感情打动下属的心,才是有成效的批评的说服。

要想真正达到当众批评的效果,绝不能把自己表现得完美无缺,高高在上地批评对方。这样只是使批评的一方获得自我满足,毫无半点成效。而应该将对方的缺点和错误看成是自己的,抱着希望对方能发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并给予纠正的心情。

也就是说批评对方也等于批评自己。因此,当众讲话时候批评别人,必须以责己之心来批评对方,最好在指出对方过失的同时,也说明自己不足的地方,否则就收不到真正的批评效果。

给批评加一层“糖衣”

在很多人看来,当众批评肯定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无论被批评者是对是错,当他被批评的那一刹那,就被打上了一种特殊的“标签”。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另类。所以,即使对方所犯的错误必须批评,受批评者往往也会产生抵触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批评的负效应。会说话的人总是能够很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尺度,使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甜口良药也治病的效果。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某属下向林肯总统打听敌人的兵力数量,林肯不假思索便答:“一百二十万至一百六十万之间。”下属又问其依据何在,林肯说:“敌人多于我们三四倍。我军四十万,敌人不就是一百二十万至一百六十万吗?”为了对军官夸大敌情、开脱责任提出批评,林肯巧妙地开了个玩笑,借调侃之语嘲笑了谎报军情的军官。这种批评显然比直言不讳的指斥要好多了。

其实,许多时候批评的效果往往并不在于言语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正如一片药加上一层糖衣,不但可以减轻吃药者的痛苦,而且使人很愿意接受。批评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在必要的时候给其加上一层“外衣”,也同样可以达到“甜口良药也治病”的目的。

比如任何父母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在很早便已替孩子的未来描好自己心里所想的轮廓。实际上,这往往变成父母的一厢情愿,孩子完全无意照他们的想法行事。每当面临这种情况时,大多数的父母常忍不住如此责批评小孩子: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你现在不听话,将将来没出息可别怨我!”

这些话能不能算是批评呢?诚如以上所强调,所谓批评乃是为了改变现况,使将来变得更好。若以这个观点来看上面两句话,显然只是生气的语言罢了。事实上,批评若单纯地只是一种生气的行为,人们就不需为它大伤脑筋了。在批评他人时,我们至少得考虑到三件事:

首先,如何使对方能率直接受?

其次,如何让对方激起更高的意愿?

最后,怎样才不致伤及对方的自尊?

在批评他人之前若能先考虑到上述几项,便不致使用过于严厉的话语,像翻旧账般地施予对方无情的抨击,即使对方是个孩子。

正如让小孩子在挨骂时“明白自己为什么挨骂”。当他们已经有了这种自觉后,身为父母者尚不知节制地逼他们俯首认罪,或者当众羞辱,自然不可能出现好的后果。

因此,有两点必须让被批评者知道:

一是做哪些事时别人会有哪些想法?

二是做错事时别人很少会宽容!

将这些事情交代清楚之后,下次批评别人时,就能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知道收敛、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当众批评绝非仅把想说的话说出口,如何让对方接受更为重要。就像在工作场所指点部属一样,务须告诉对方缺点何在,使他愿意改进,这才是批评的目的。

慎用公开批评

在公众场合批评别人在所难免,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本来是无心之过你再当众批评指责无疑是雪上加霜,宽容和忍让是最好最有效的批评。

人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总是期望别人是一个完人,而且他们还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对方的不足之处。

有一种情况确实难于处理,这就是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忍受别人的不足?你是否可以对他们的微小错误视而不见?当别人违背了你一直保持的做事标准时,你是否应当给予惩罚?你是否应当提醒别人注意他们的错误?这些问题确实令你左右为难。如果你装着视而不见,由此担心别人趁机利用这一点,并使之继续蔓延;如果你时时给予关注和处理,又担心他们视你为多事之人,把你当作一个不管别人多么努力而从不对他们表示满意的完美主义者。你应当站在对方的一边,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表示容忍和理解,这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绝不要动辄当众批评,或者造出一种令人惊恐的气氛。如果别人出现某一错误时,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即将遭受处罚,那他们势必会更好地工作。

实际上,对于别人的错误,最好是从中总结更多的教训而不是当众批评。

如果偶尔发生下面的事情,你应该宽容处之:

·别人某一天迟到;

·当你认为别人应当告诉你某一事情时,他们却没有;

·别人丢失了一份重要的文件;

·别人向顾客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

·别人没有积极主动地解决某一问题;

·别人忘记了某一事情或违反了某一规则;

·别人不顾制度而自行其是;

·别人做错了某一事情;

·别人无意得罪了你。

当然,宽容也得有个限度。如果别人经常不断地未能达到你的标准和要求,并且最终导致很大的损失。这时,你应当完全介入,并且公开批评。

当我们与别人一起工作时,关键是要找到你们各自价值的最大共同点。强制实施是毫不管用的。当今时代,你不可能迫使别人去改变那些令你无法角逐的东西,你只能制定一种制度和程序,让别人根据你对他们的工作需要而自我检查其价值和行为。在此过程之中,你必须保持适度的宽容和容忍,慎用公开批评。

让对方讲述他的看法

批评别人的目的是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进行改正,并在将来避免重新犯错。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就要在批评别人的同时,也征求对方对此事的看法,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只顾批评不想效果。当众批评别人而不顾对方的看法,就是把你的意见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谈话建立的基础就非常不平等,自然对方不会服你。要想使批评真正发挥作用,就应先了解一下别人是怎么想的。

大多数人要使别人同意他自己的观点时,把话说得太多了,就会常犯这种错误。尽量让对方说话,他对自己事业和他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即使你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要向对方提出问题,让对方讲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不同意对方的看法,你也许会很想打断他的讲话。但不要那样,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急着说出来的时候,他是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着,抱着一种开放的心胸,要做得诚恳,让他充分地说出他的看法。

尽量让对方讲话,不但有助于处理工作方面的事情,也有助于处理家庭里发生的矛盾。

魏尔生和他女儿洛瑞的关系快速地恶化下去,洛瑞过去是一个很乖、很快乐的小孩子,但是到了十几岁却变得很不合作,有的时候,甚至于喜欢争辩不已。魏尔生太太曾经教训过她,恐吓过她,还处罚过她,但是一切都收不到效果。

一天,魏尔生太太放弃了一切努力。洛瑞不听她的话,家事还没有做完就离家去看她的女朋友。

在女儿回来的时候,魏尔生太太本来想对她大吼一番。但是她已经没有发脾气的力气了。魏尔生太太只是看着女儿并且伤心地说:“洛瑞,为什么会这样?”

洛瑞看出妈妈的心情,用平静的语气问魏尔生太太:“你真的要知道?”

魏尔生太太点点头,于是洛瑞就告诉了妈妈自己的想法。开始还有点吞吞吐吐,后来就毫无保留地说出了一切情形。

魏尔生太太从来没有听过女儿的心里话,她总是告诉女儿该做这该做那。当女儿要把自己的想法、感觉、看法告诉她的时候,她总是打断她的话,而给女儿更多的命令。

魏尔生太太开始认识到,女儿需要的不是一个忙碌的母亲,而是一个密友,让她把成长所带给她的苦闷和混乱发泄出来。过去自己应该听的时候,却只是讲,自己从来都没有听她说话。

从那次以后,魏尔生太太想批评女儿的时候,就总是先让女儿尽量地说,让女儿把她心里的事都告诉自己。她们之间的关系大为改善。不需要更多的批评,女儿再度成为一名很合作的人。

在当众批评别人之前,不妨使对方先就此事表达自己的观点,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避免可能发生的争执,使你得到对方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减少摩擦和困难。

记着,别人也许完全错误,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试着去了解他。

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解答他的行为、也许是他的个性的钥匙。

试着使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处境。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及苦恼。

同类推荐
  •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在讲述15位国学大师自身成长的经历和故事的同时,阐述了国学大师们为人处世、立身成才的智慧。
  •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毕业后,应聘成为求职的重要方法。许多少女在面试之前对简历的设计、面试时相遇到的问题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但往往容易忽略面试时的着装。现在告诉你面试着装的4大原则,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 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中国卷

    20几岁要知道点历史常识-中国卷

    本书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历史真相的书籍,本书从历史谜团、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战争、史学著作、历代帝王和风云人物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传统精神文化形成的过程,使人们能自由穿梭于历史长河之中,吸收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精髓。
  • 一生应知的格言

    一生应知的格言

    本书共15章,包括真理·目标·希望、理想·信仰·志向、奋斗·拼搏·毅力、改革·斗争·创新等。
  •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真正的智者擅于从细节之处观察整个世界,从小故事中领悟真正的智慧。而—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许多人的智慧加在—起所产生的能量就是无穷无尽的。本书所选上百篇中外经典小故事,将每一篇故事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外加精辟独到的智慧点评,直抵少年儿童心灵,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莽元公国

    莽元公国

    一部小说代表着一个世界,这部小说会让你重新认识一个丹师世界!
  • 消失的燕京

    消失的燕京

    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 代嫁:琴兽夫人

    代嫁:琴兽夫人

    权倾朝野的绝色侯爷要娶丞相家的宝贝千金,这婚事将是何等的风光。只可惜,这新娘是个冒牌货。成亲当天,三个青楼小妾一同进门,宣告她这位美娇娘根本不受宠。没关系,姐妹多多才热闹,正好可以凑上一桌麻将。新婚当晚,侯爷大人不回府,小妾上门挑衅。没关系,你无情就别怪我没意,先给你个不举的黑锅背着,再告诉大家其实美若谪仙的侯爷不爱穿亵裤。从此,天下不再太平``````有朝一日,待她重披红衣,呼禽唤兽,驾驭鬼神,翻手为云覆手雨。一众男人不禁仰头长叹:“我的娘啊,真是闪瞎了这双眼,她竟是``````”
  • 那夜的玫瑰

    那夜的玫瑰

    八年前的秘密,八年前的回忆,八年前的仇恨。在八年后都该了结了!那个苦苦守护的少年,在那夜的玫瑰下,会发生什么?
  • 极品仵作娘子

    极品仵作娘子

    简介:一次郊游,简一离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重生回到一百年后的前世成了宰相府里的五小姐,一朝呱呱坠地,却因长相奇特,凭空而出,被世人称之为妖怪,幸之有爹娘恩宠,才不被贼人乱棍打死而弃之,她四岁学会制造毒粉治下人,八岁学会一身轻功逗兄姐,十二岁又学会仵作一职治姨娘。简一离知道,她这一世都会颠沛流离自刎而死,可她不服,竟然有幸老天让她重来一回,她定要搬回局势倾尽全力护得宰相府安全,找出前世灭她满门的凶手,可是这一天天隆起的肚子是怎么回事?
  • 书情上李苏州

    书情上李苏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探索洛克

    探索洛克

    这次,我决定探险,因为我并不谦虚。历险,散发着火烧着纸,树皮,焦油的气味。这次纯属想要科考,我很明确我的目标。“众所周知谦虚不是我的本性!”此外还有我的13次历险。
  • 独惑君心:拐个皇帝来亲亲

    独惑君心:拐个皇帝来亲亲

    司空樱朔,百里莫……一个个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只要想,他们便也可以毁天灭地。当他们遇到她……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所有的星光全部陨落。我愿意毁灭天界,人界,神界。因为我爱的背面是绝望和惨烈!如果红莲是火焰,而我的血液是红莲。我愿意让我的血液铺满整个大地,焚烧一切。因为我只要你。
  • 极品皇家夫妻

    极品皇家夫妻

    一纸婚约,丞相家的傻女儿搭上了皇帝家的草包儿,成为一对“极品”夫妻。皇帝老子太深沉,皇兄皇弟个个太腹黑,妯娌阴险加八卦,小妾、男配赛妖娆。且看一对啼笑皆非的夫妻如何在一连串的阴谋、阳谋中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悠闲蛀虫生活!
  • 与tfboys相爱

    与tfboys相爱

    tfboys与他们相遇,相恋,相爱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