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4800000011

第11章 像蜜蜂那样辛勤地吮取积累

――摘录读书法

贤明的古人在他们所著的书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如果我们从古人的书中发现什么好的东西,我们就把它摘录下来。我们把能够这样彼此帮助看成是极大的收获。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纵顾古今,大凡珍惜光阴、寻求知识而又有点建树的学者,恐怕十之八九都注重读书摘录之功。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札记,就是摘录笔记的意思)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作摘录,那么,书籍的天云中蕴集的雨露,就可能不被人们全然吸收滋润智慧的心田,而像落入人们思维之外的茫茫大海,瞬间便无影无踪了。

历史学家吴晗在一次报告会上曾说:“有些青年写信问我,怎样掌握学问?我的回答是,要想掌握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此外,没有什么秘诀。……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只有把这‘三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不断熟练,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可见,吴晗同志把摘抄笔记,视为获取知识、攀登事业高峰的必不可少的阶梯。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留下了他们治学的艰辛和摘录的足迹。

清代叶奕苞,据说天资迟钝,记忆力相当差,但他却背熟了许多名篇警句,并成为文学家。奥秘在哪里?他自我介绍说,这完全靠的是苦功夫。

叶奕苞每读一本书,遇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用纸片摘录下来,反复吟读十余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这样每天都要摘上十几段,少的也有六七段。每当读书作文告一段落,在房中散步的时候,就借此机会再读读墙上的那些文章、段落或警句。他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必须有计划地把墙上的内容从旧的到新的读上三五遍,直至滚瓜烂熟,一字不漏为止。墙壁贴满了,就把前两天所贴的收下来,藏在书笼中,然后再换上新摘录的。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叶奕苞曾对好友说,一年下来,我起码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几年之后,肚子里装的货色就相当多了。写起文章来,何愁没有材料呢?常常看到有些人书读得不少,可就是不肯细细咀嚼,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用不着几天,又全忘了,肚子里还空空的,倒不如采用我这种笨办法,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实际收获却不小。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梁启超,热情地向人们推荐过一种读书方法。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是录抄或笔记”。

梁启超说,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它引证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不免要惊叹一番,说:这个人不知有多大的记忆力,记得这样多的东西,真是天才!其实呢,哪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多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一个大学者平日读书时,身边总放着许多小本子或纸片,读书看见有用的资料,立刻把它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作摘要,资料积累得丰富了,再加以整理研究,便可以写成一部著作。搜集资料如披沙拣金,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读书摘录呢?我们说通常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选准目标,定向积累,防止盲目摘抄。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的实际,今后奋斗目标,以及某学科某项重大科研课题等,有目的地集中摘录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这里,要切忌没有明确目标随意摘录,纵然摘录本子一大摞,但真正能用得上的却很少,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会影响摘录的情绪,久而久之,学习收获也甚微。

第二,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俗话说:“一日一根线,十年织成缎。”摘录全靠点滴积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只有你不断地记,不要由于偷懒、忙碌和忘记,而一日中断,这样的‘记事簿’,才能使你得到益处。”我们不要因为工作忙,时间紧,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只从兴趣出发,高兴则记,扫兴则弃,防止记记停停,知识的积累,就在我们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之中。

第三,经常翻阅,善于运用,防止只摘不用。俗话说:“摘而不看一阵风,摘而不用一场空。”就是说,经常翻阅、运用,才能巩固记忆,把摘下的知识不断化为己有;经常翻阅、运用,才能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学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做好分类,便于查找和补充。我们经常做摘录,时间久了,就会有十几万、二十几万,甚至数百万字的资料。如果这些摘录,不进行科学的分类,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资料堆。

那么怎样进行分类呢?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宜,不能一概而论或者千篇一律。这里主要根据个人的工作、业务、兴趣、学习的内容以及主攻的方向等来确定分类。一般来讲,可先分若干大类,每一大类下,再分若干小类。每一类再按时间和笔画顺序排列。这样既方便翻阅和查找,又方便今后的整理和补充。这样,每一类实际上就成了一个专题摘录数据库。

第五,做卡片式摘录为宜。通常来说,书本式和卡片式两者中以卡片式摘录为宜。这是因为:卡片式便于分类,便于翻阅,便于补充,便于整理,便于收藏。

只有勤于摘录的人,才能成为知识渊博而有所成就的人。

摘录非今日,惟须积年多,且看溪涧水,万汇始成河。

同类推荐
  • 阳光宝宝系列·草莓班

    阳光宝宝系列·草莓班

    本书介绍了宝宝在15~19个月时,先大后小是宝宝动作的发展顺序,在宝宝能站会走之后,他更喜欢用撕纸、拣豆豆、捏细小的东西等方式去探索周围的事物。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更有利于养成宝宝巨细无遗、细致入微等好习惯。
  • 爸爸去哪儿2黄磊的女儿书

    爸爸去哪儿2黄磊的女儿书

    这是一本通过《爸爸去哪儿》节目介绍黄磊教育女儿多多的理念的书。在这个匆忙的世界里,黄磊是一个慢下来感受生活的人,他在教育女儿的方式上,既不“穷养”也不“富养”,而是注重培养女儿温柔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黄磊的教育理念,值得很多父母借鉴。
  • 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本书主要依托在全世界影响最大、实践最为成功的十种儿童前期教育方法,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告诉您如何做好孩子的前期教育,使孩子能够获得最好的发展。这些教育方法曾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被奉为最有效的教子宝典。只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去教育孩子,你就会发现,天才就在你身边!
  • 不是孩子的错

    不是孩子的错

    本书分为7课,内容包括好父母不该有的10种坏想法、好父母不该有的10种恶言语、好父母不该有的10种差榜样、好父母不该有的10种糟习惯、好父母学会与孩子交朋友的10个秘诀等。
  •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家庭关于尊重、独立、品格、素质、学习、理财等八个方面的教育状况来帮助中国的年轻父母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
热门推荐
  • 大脑掌控

    大脑掌控

    大脑,一直是人类无法完全了解的神秘的部分,有人曾经提出,如果人类能将大脑完全开发掌握,那他将掌握这个宇宙的法则,而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是将大脑开发到百分之几而已,为了探索大脑的奥秘,科学家们开始以动物为实验体开始实验,然而却有一些秘密的组织却违背伦理道德,把人作为了实验体……
  • 神奇法书

    神奇法书

    有位骚年,写下了许多的文章,并全部记录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本书。此书。
  • 苦悟

    苦悟

    本书通过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自述,真实地表现出当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惑和价值冲突。
  • MOLL FLANDERS

    MOLL FLAND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寒少的冷妻

    寒少的冷妻

    “你怎么可以这样?”某女红着脸娇滴滴的问吃她豆腐的某男。某男舔了舔嘴巴“味道不错。”
  • 传说有个妖君

    传说有个妖君

    小时候听说了江户百鬼,我们我们也有自己的许多妖怪,于是我才发现,我们的才更有趣,于是…………
  • 绝色魔女,上神的魔女妃

    绝色魔女,上神的魔女妃

    她,苏泠,魔界公主。他,蓝一,天界殿下。神魔本不两立,是魔却爱上神,一段不被认可的爱恋,前路终坎坷不平。三生三世,忘的了前尘往事,忘不了心底尘封烙印。两世重生,前尘往事全无,这一世,他们不过是两看生厌的冤家,没有曾经的记忆,爱情是否还会存在?是谁穿上红色嫁衣?是谁心伤了谁?“忘的挚爱,至亲之人,忘不了心头疾首之痛。”她莫璎是多少男子痴爱的女子,却是他蓝一从未爱过之人。为他,妖坠入魔道,练就邪恶的黑暗之光。
  • 恩仇录之风雷魔剑

    恩仇录之风雷魔剑

    人无情,刀剑也无情。刀剑杀人,错的是人。
  • 蝶舞乾坤

    蝶舞乾坤

    一只仙蝶听了两位大仙斗嘴,触动了一线机缘偷下了凡尘。尘世间妖、魔兴风作浪,与人争权夺利,一时间风起云涌、杀机四起。传说中上古神器被扔下世间,一场至高无上的生存与权力的夺宝战在两姐妹间徐徐拉开,随着几段爱恋的错乱纠缠,魔与道的巅峰对决来临!
  • 素昧情缘

    素昧情缘

    缘份让他们相遇,可是他们彼此却留下了最差的印像,经历过多少误会曲折,爱情终于姗姗来迟。陆冬梅问曹林杰:“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曹林杰想了想说:“应该是我刚懂爱情的时候吧。你怎么喜欢上我了呢?你曾经那么讨厌我。”陆冬梅说:“就是因为我那么讨厌你,可你却并没有讨厌我,心里感觉暖暖的,就喜欢上了。”爱情有时来得又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