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4800000059

第59章 凭个人的爱好读书

――兴趣读书法

真正有兴趣的学习都有几分游戏的快乐。

――罗兰(台湾当代作家)

长期以来,一提起读书,很多人都认为读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例如,学生要为学习而读书;作家要为创作而读书;老师要为教学而读书。其实,在工作或学习之余利用闲暇时间,凭借自己的兴趣,轻松自在的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虽然目的不十分明确,但也不能不称之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柏拉图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读书也是这样,拿起一本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书,是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的,即使强迫自己读了,那也是走马观花。

英国小说家毛姆就非常赞成兴趣读书法。他说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如何评价,纵然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加赞扬,若是它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对你来说,这本书仍然没有多少味道”,而一旦对一本书有了兴趣,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就等于为自己筑起了一个避难所,生命中有任何灾难降临的时候,往书本里一钻,是个好办法”,毛姆接着又风趣地说:“不过,我指的灾难,并不包括饥饿的痛苦和失恋的悲哀,这两者光靠读书是缓解不了的。然而,身边放五六本精彩的侦探小说,手捧一个热水袋,却能使人不在乎患了重感冒。”

兴趣读书法往往可以使我们凭兴趣去选择读物;凭兴趣去阅读文章的某些章节而跳过不感兴趣的部分;凭兴趣决定阅读的数量和时间。我们通过这种看似无目的的阅读,不但可以寻求娱乐和心理的满足,而且还受到情感陶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作家刘绍堂在介绍读书经验时说:“我这个人读书全凭兴趣,杂乱而散碎”,他在谈到自己凭兴趣来读中外文学作品的经历时,有过一番精彩而直白的陈述。他说:“读《论语》我讨厌《乡党》,读《诗经》我只爱风、雅。佩服荀子的观点,却喜欢孟子的大气磅礴。赞美庄子的文章写的漂亮,却腻味庄子游戏人生,念他的文章也就不努力。因酷爱《史记》,便冷淡了《汉书》。三曹父子,死活看不上曹丕。两晋名家虽多,只因憎恶两晋风气,连对陶渊明的敬意都很勉强。我热爱唐代诗文,偏对元(元稹)、白(白居易)心存芥蒂……

作家邓友梅在谈到读书方法时也说:“当一个人接受了文学理论的正规训练后,读书往往受到束缚,再没有以前读书那种完全投入、如醉如痴的快感了!”只有“兴趣所至”地阅读,“才重又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他说“倒是那些随意而读、兴趣极浓、全心投入、不抱什么学习借鉴目的而读的‘闲书’,久久不忘,在我写作时有形无形得到了帮助。”

邓友梅还在《读书的兴趣》这篇文章中提出:“读小说、杂书、闲书,大可不必给自己定太多规矩,哪本有兴趣读哪本。法国的西蒙得过诺贝尔奖,可是我不懂,读起来自然没有兴趣,略翻翻知道个大概算完。某个作家虽然名气不如西蒙大,但我读了入迷,就多读两遍。……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自然高尚,读梁羽生、琼瑶也没什么不应当。文学的欣赏水平是逐步提高的。只要内容健康,管他是通俗文学还是纯文学,是世界水平还是不够水平,哪本读来有兴趣读哪本,自己满意就好。

当然,兴趣阅读也有它负面的影响。健康、高尚的兴趣阅读,可以在娱乐中受到美的教育,并获得有关社会、生活、自然等多方面的有益知识。而缺乏选择的兴趣阅读却为一些内容消极、趣味低级、愚昧落后的书刊提供了传播的机会。尤其是青少年,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家长和学校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此外,兴趣阅读容易导致一种懒散盲目的阅读倾向,所以,读书时不能把这种读书方法作为主导,应把它作为其他读书方法的辅助方法。

不论做任何事情,只要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就能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同类推荐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鼓励孩子50招

    鼓励孩子50招

    本书正是秉承了鼓励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到书中的50种方法中,从学业、面对挫折、责任、求知欲、沟通、身体锻炼、心灵成长、创新精神和社会交际等方面,同父母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自在地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和善的、负责任的、独立思考的、积极进取的、身体强健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本书分为九章,从多种角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对“聪明的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玩”进行阐述,力求做到角度新、构思独特。重点从玩的角度阐述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及交际能力,同时也对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具有革新的色彩。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语:“要理解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飞翔!
热门推荐
  • 寒冰男票的千千结

    寒冰男票的千千结

    一句话,千千就成了这个寒冰总裁的女仆,成了他的枕边玩偶。他讨厌她娇羞的小模样儿,讨厌他躲在别的男人身后装可怜!“你不要插手,我是在教她怎么做好一个女仆!”罗俊宇冷冷地看着他们,“千千,你逃不掉的!”
  • 青春年少无悔

    青春年少无悔

    旋风少女新的故事,大家期待吧,一个新的女主角,当然百草的故事也会很精彩
  • 鬼日子

    鬼日子

    鬼,也想‘活’出一个鬼样儿来。在这个鬼的世界里,它是一个新‘人’。存在,是唯一重要的事儿。所以,它必须找到法则存在下去。旧文《东风暖》
  • 劫魂咒

    劫魂咒

    四年之后,她从遥远的玉冥雪山奔赴而来,带着前世今生的灭魂之咒,誓言洗尽地底之下,千万森然白骨生前耻辱。一花一蝶,灭尽恶人邪魔。七血三泪,救赎痴人怨灵。漠漠轻寒上小楼,淡烟流水画屏幽。劫杀魂咒,斩狂灭世。
  • 风中的祈诉

    风中的祈诉

    本书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描写中国西部农村社会的9篇作品。其中《风中的祈诉》和《悠悠岁月情》是作者初步踏上文学创作殿堂的代表作,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中篇小说《风中的祈诉》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环境为背景,以孤儿石柱和农村女子妮子及城市记者杨海红的情感和生活为线索,在淡淡的乡村风味后植入浓浓的传奇色彩,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别具匠心的安排了妮子、石柱、张二栓、二蛋等人及黑子(狗)的不同生活际遇,描写了他们与命运、与环境、与社会抗争的不屈精神,作品在彰显着男主人公坎坷多舛的命运的同时,更多的张扬着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作品以喜剧的形式终结,令人深思。
  •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文章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精彩书集。
  • 聊斋小曲

    聊斋小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望江山,十里红妆

    望江山,十里红妆

    她曾因为他身不由己的穿上这一身仕服,掩去女儿身,如今亦是因为他褪去这一身仕服,做回了女儿身。前半生,我为苍生而活,如今终于为自己,做回了真正的陆离。只是,女儿,陆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车祸意外穿越,学习道术,创立学院。仗剑行走天下
  • 博士奇闻录

    博士奇闻录

    古语云:三十而立。28岁的古风是某大学的理学博士,醉心于自然科学,浸淫在儿时理想,而他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在现实的世界中总是磕磕碰碰,他小学同学已是3个孩子的爸,他的中学同学已是盖房、买车,他的大学同学大小也是单位的领导。而古风呢?眼看毕业临近,他的博士论文“论能量不守恒律”受到了众博士生导师的白眼...。自诩想象力已经突破万有引力的他,却在日常伦理和俗念这个黑洞中苦苦挣扎,而一次告别式的旅游,一瞬偶然的顿悟,把带到了一个异界大陆。在这个异界大陆里,他如鱼得水、如风遇火,而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