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4800000085

第85章 欲速则不达

――循序渐进读书法

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古往今来,但凡研究读书之道的书籍或文章,无不提及“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也一直为古今中外历代学者所重视和倡导。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书中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所呈现出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吧!而如果给这个规律以形象的比喻的话,就如同我们平时所进行的登山活动一样。

人们登山时,就是从山脚下开始,经过一步一步的由山脚下循序到山腰,又由山腰渐进至峰顶,最终一览众山。这个登山的过程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过程揭示了一个道理:“登峰至极山下起。”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所谓循序,就是遵循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所谓渐进,就是由低层次知识到高层次知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读书、求知与深造。循序渐进读书法,既符合知识的结构原理和逻辑体系,也符合人们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发展规律。

我国古代著名的“拔苗助长”的笑话,说的就是一个愚人嫌麦苗长得慢而去将小苗拔高的故事。结果,虽然从表面上看虽然麦苗是高了一些,实质上却使之大伤元气,枯萎而死,最后落得个颗粒无收的下场。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倘若不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无情的惩罚。

从人们探求知识的规律来看,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初人们认为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分子,继而又认识到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单位。到后来,又发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获知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物质构成的由外至内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们认识上的由浅入深的发展。而如果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必然违反人类认识的规律,那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对知识的求知与深造就无从谈起。“循序渐进”的读书原则,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最早提出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是他的一句至理名言。对于读书,他主张“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措之患矣。”针对急于求成者,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牢。”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也提出过读书要循序渐进,应该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由简而繁,由低到高。第一步不搞清楚,就不要去搞第二步。不要好高骛远,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一门知识都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所以人们读书求知也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那么,如何做到循序而渐进呢?

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

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基础知识,都有先修后继书目次序,因此,入门务必先许好它的ABC,遵循科学的学科结构之序,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层次关系,注意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利于按照规律逐步渐进地学习提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十四岁起从师学习绘画。他的老师弗罗基俄天天让达芬奇学画蛋。时间一久,达芬奇就不耐烦了,埋怨老师,天天如此的画,能画出什么呢?弗罗基俄于是耐心地开导他:如果你认为画蛋很容易,那就错了。事实上,在一堆蛋中,其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投来的光线不一样,画出的蛋也不尽相同。画蛋是基本功,若要成为一名艺术上有成就的画家,就要从基本功学起,而且这个基本功必须学好。

在老师的严格指导下,达芬奇孜孜不倦地苦练基本功,画了3年蛋,为以后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使艺术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从而创作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不朽的艺术作品。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打下数学课程的基础,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华罗庚最初自学时,由于基础打的不牢,结果使所学的知识成了“夹生饭”。这个教训使他领悟到,急于求成看似很快,但却容易使基础虚而不牢,不符合读书的辩证法。于是,他就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做得多些,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学完高中课程。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学得慢了一些,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基础学的扎实,所以后来华罗庚到清华大学不久,就听起了研究生的课了。

古今中外众多名家们的成长进一步说明,基础是提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基础不扎实,就是大科学家也难以迈出循序渐进的步伐!打好基础对于获得更多的知识,取得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渐进。

读书渐进需要有质的提高,同时也需要有量的积累。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是从无到有,由少至多,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必须经过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所创立的关于高级神经系统规律的学说,就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辛劳动,掌握了大量材料,进行逐步长期研究的结果。对此,巴甫洛夫认为:“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巴甫洛夫在这里如此强调循序渐进,其道理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高深的学问,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积累渐进而得。

知识积累在循序渐进的读书过程中,作为基础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更要重视知识的渐进与提高。因为积累只是渐进的手段,而不断渐进至学科的顶峰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只有渐进,才能达到质的提高,才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而且,知识的连贯性与继承性也迫使求知的人读书时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如果只积累不渐进,就会停滞不前,辛苦积累的知识最终也会成为过时的“知识垃圾”。

例如,我们在学习语言时,最初由语音开始,而及生字,然后学习词组,再学习句子。按照语言知识的有序性,由简至繁,由低层次知识到高层次知识,逐渐提高语言能力直至学会写作文乃至创作出鸿篇巨著。

我国电光源专家蔡祖泉只读过小学三年书,在自学过程中,他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补习了初中数理化及外语的课程,接着,又补习了高中全部课程。在此基础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的电学课程。就这样,通过依序的渐进,他边学习边实践,最终学有所成,所研究的一个又一个成果在渐进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与之相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少年时代曾有过一次难忘的教训。牛顿在学习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时,认为书中多是一些常识性的内容,便弃而放之,越级跳过。他想走一条捷径,学起高深的《坐标几何学》来。结果,他在接受德利尼奖学金的考试中,成绩一塌糊涂。

从蔡祖泉的成功之路和牛顿的失败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想一步登天,越级求进,急功近利,必然要尝到失败的苦果。可见,读书遵循渐进的原则在读书提高的过程中有多么重要!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告诫青年朋友说:“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东西。”科学家的忠告使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即在读书生活中,务必遵循科学的读书方法,一方已熟,方读一书。

总而言之,循序渐进是一种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由低到高、由简至繁、有系统有步骤的科学读书方法。我们应当学会并正确掌握运用这一方法,使我们读书时做得更好。

读书做学问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必须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能到达知识的顶峰。

同类推荐
  • 性格的力量

    性格的力量

    本书分别辨析了不同类型的人的性格特征、优点与缺点,并指导不同类型的人如何找到符合自己的成功捷径,在职场上如何与领导或下级交往,如何找对自己的另一半,如何赢得家庭的幸福。同时,通过阅读本书,将会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别人。读完后会觉得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或然明朗,一切都有规可循,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得心应手,少了许多困惑和迷茫。
  • 让男孩更像男孩

    让男孩更像男孩

    本书通过对男孩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科学理论,为家长解答了在男孩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重点从亲子沟通、多元智能开发等方面为家长提供一个养育男孩的完美方案。此外,书中还描写了很多生动的育儿案例。
  • 孕产妇保健1000问

    孕产妇保健1000问

    本书是一本专门写给即将怀孕和已怀孕女性的。目的是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孕育。本书从怀孕前的准备开始,到孕期保健、产前保健,最后到产后保健,一一进行了科学阐述。其内容新颖,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解答了当代女性孕产期间所困惑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孕妇运动要适当?孕妇家中为什么不宜养猫、狗?现代女性为何常出现产后无乳汁?为什么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忌完全卧床?以及女性所关心的产后保养、恢复体形等方面的问题。孕育、繁衍后代,不仅是女性个人的事情,丈夫同样负有重大责任。本书不仅是女性解惑的良师,闺中的密友,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还是丈夫爱妻子的秘笈,父亲爱小宝宝的行动指南,家庭必备的精品藏书。
  • 好父母教品德

    好父母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热门推荐
  • 礼舍利塔仪式

    礼舍利塔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葩医后:反转天下不回头

    奇葩医后:反转天下不回头

    苏洛秋:大家好,我现在读初一。这文是我XxxxXXX,希望大家喜欢!作者(小苏):装什么正经啊你!苏洛秋:看我本来就很正经好不作者(小苏):看你,还装!苏洛秋:哼…我去看文了!
  • 《穿越的平凡女孩》.B

    《穿越的平凡女孩》.B

    一位平凡的女孩,穿越了,她是作王爷的妃子,还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逍遥游江湖。他与他,又会选择谁?更多精彩就在《穿越的平凡女孩》中,谢谢,大家的支持。
  • 皇冠的秘密:皇室秘闻传奇

    皇冠的秘密:皇室秘闻传奇

    从古至今,只要存在着阶级,就存在着统治阶层,而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统治者及其家属。无论是帝王之家,抑或是第一家庭,他们的传闻逸事、爱恨纠葛都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安患,因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关于这方面的秘闻有很多,难以清数,各洲各国、历代历世,从来不乏。
  • 纵马啸江湖

    纵马啸江湖

    江湖风雨几时休,看人生几度恩仇。勒马回眸处,荒草依依,旧人难觅。三尺长剑寒光现,天高地阔任纵横,却,情丝一缕难断。倚竹抚琴音犹在,怎奈缘尽离散,看大江滔滔东逝,空悲叹。
  • 陈莲舫先生医案

    陈莲舫先生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庭特工

    天庭特工

    希望有一颗核弹飞过来,把房子都炸了!宋祁准备要跳楼了,妖艳美女送来一张黑卡。紧急任务,完成后可获得:核武器制造技术。西方佛界图谋甚大,你要帮天庭掌控世界。
  • 杨诗杨词

    杨诗杨词

    《杨诗杨词》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诗词,就如同做人一样。我不喜欢过于拘谨,所以《杨诗杨词》在平仄押韵上没讲究。我不喜欢高深莫测,所以《杨诗杨词》通俗易懂,也运用的都是一些常用字。我不喜欢圆滑,所以《杨诗杨词》就是是与不是,没什么转折与沉浮。
  • 无双仙师录

    无双仙师录

    怕苦怕累,怕疼怕死的四怕少年,最大的愿望做个一流的骗子,但浑浑噩噩中却连遭不测,落得个半残之躯偶入仙门。因为怕死,所以挣扎,百年历劫生死颠沛,流血流泪得缘得福,诛妖诛孽,灭魔灭鬼,终守得一点真情真性,从此大逍遥。
  • 佛说无能胜旛庄严陀罗尼经

    佛说无能胜旛庄严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