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0500000012

第12章 放开手,不要过分督促孩子

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督促得越严,孩子的学习效果越不理想。想帮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父母就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行为,要善于放开手,不要过分督促孩子去学习。

12岁的晓雅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为了督促她的学习,妈妈还给晓雅定了“家规”。“家规”就贴在晓雅做作业的桌子上。

家规只有三条,每一条的内容也只有一行字。第一条是:“放学以后马上回家写作业,不听就拿开水烫身体”;接下来的两条也同样“生猛”:“不完成作业,而和别人打架,就把一只手剁下来”;第三条:“说谎还犟嘴把第二只手剁下来”。家规的下面还写上了晓雅的姓名,以及这份家规的生效日期。

当别人问起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严厉的家规时,妈妈落泪了:“家里太贫寒了,她上学的学费是找人借的。自从他爸爸住院了,我忙着照顾住院的丈夫,还想着法地赚钱养家,对晓雅也不像以前那样严格监督了,自己有时候情绪不好,也会对孩子发火,可能孩子也承受了很大压力,所以等发现问题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下滑了,所以要对她要更加严厉一些才行。”

对妈妈的做法,晓雅当然不赞同。她总觉得自己被妈妈束缚了。但是,她也能够体谅妈妈的辛苦,所以看到妈妈在家里就想让她高兴,就马上坐下来写作业,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就觉得没必要这样做,索性就干脆不写了。

为了让孩子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孩子成绩有所下滑的时候,父母总是忍不住要催促。当父母下班一回家,就要看孩子是否在写作业,如果孩子还没有写,就会说:“都几点了,还看电视?”“还玩儿?作业做完了没有?”“怎么还不做作业呢?快做作业去!”只要孩子不动,父母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孩子快去做作业。当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有的父母还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有的父母甚至上班时还要打电话督促或询问孩子做作业的情况。他们认为,督促孩子越多,孩子进步就会越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有的父母喜欢在孩子做作业时指责数落孩子的各项不是,一旦发现孩子作业上有问题,哪怕是小问题也极力放大,让孩子改来改去。这样,孩子不可能在父母的责备中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父母的唠叨、训斥,只能让孩子产生紧张、烦闷的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父母不停地督促孩子去学习,这样反复、过度地不良刺激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降低学习效率,即父母一张口,孩子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不想听、心烦,产生逆反心理。时间长了,慢慢地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父母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并且从中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李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这和妈妈从小对她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孩子小时候,妈妈就重视对他的引导,使她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自觉主动地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妈妈从来不强迫李娜必须要怎么学习,也不随时监督她的学习,只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她指导性的意见。即使在李娜准备考高中的时候,妈妈也不过多过问她的学习情况,而只是不断地传达自己对她的信任。孩子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能够更加努力自觉地学习,最终取得了成功。

主动学习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好习惯。如果父母过多地支配和管制孩子,就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当然,父母对孩子适当地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孩子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父母可以参考以下这些建议:

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来促进孩子学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无论你工作有多忙,都要经常关心孩子,主动询问情况,与孩子交流情感。在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时要有耐心,做到平等相待,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于是孩子就会有良好的心境学习,就会亲近父母,信任父母,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和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父母。这样,你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而且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助于父母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督促孩子学习不要唠叨,不要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父母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决不可能有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父母的唠叨,不停的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紧张,无法获得宽松宁静,影响学习。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同类推荐
  • 欢乐小冤家

    欢乐小冤家

    中美混血儿汤米,来到深圳上学后,不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汤米跟中国的妹妹花小朵又矛盾重重,让他很烦恼,让花小朵也很痛苦。他们战胜了在学习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痛苦,其中还有中美文化的碰撞和中美教育方式的PK与融合,汤米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成长着。
  • 儿童健康靠父母

    儿童健康靠父母

    儿童健康靠父母,从细节开始,关注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 培养美丽善良的女孩故事全集

    培养美丽善良的女孩故事全集

    女孩的善心是真诚、友好和仁爱地对待别人的基础,是克服自私自利和残忍行为的“解毒剂”。我们整个社会都要让女孩懂得这个社会是对等的社会,只有对他人有善心,才会使自己在遭受苦难时赢得他人的善举。在我们编著的这本故事集里面有至爱亲情,有深厚的友谊,有生命的点滴感悟等许许多多故事。生命是脆弱的,却又是那么坚强而执著。本书的故事能让你体味温暖的亲情,犹如受伤后避风靠岸的港湾;能让你感受命运的坎坷,却又像是幸运女神处处在垂青。
  • 习惯成就一生

    习惯成就一生

    阅读本书,它将告诉你,无论做任何事情,你必须拥有9种好习惯。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孩子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翻开这本书,您将发现它是一本养孩子好习惯的教育宝典。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成功;播下一种成功,收获一种命运。
  • 天才是鼓励出来的

    天才是鼓励出来的

    本书针对孩子成长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50种鼓励孩子的方法,渗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业、责任、求知欲、创新等。探讨了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睿智、善良、负责、独立思考、积极进取、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热门推荐
  • 从前有个魔教主

    从前有个魔教主

    臭名昭著的魔教教主白泽旭上山捉鸡练功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敌人——兔子,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山中竹舍面前是一位倾城的美男子......
  • 梦中镜花

    梦中镜花

    海峰是一个不甘平凡的大学生,一次偶然使得他掌握了解梦密码,可是这一切并没有让他得到半点好处,相反的是一件件稀奇古怪的事件让他一步步坠入无尽深渊,一个个游离在时空边缘的未知空间里,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海峰的梦中奇遇到底是真实,还是梦幻?真的会有灭世预言?难道是别人的梦境?或者是自己内心的幻想世界?又或者是另一个空间里真实存在的事情?一个强悍的人生是不需要解释的,一切都从这个梦开始,让我们从海峰的神奇经历中感受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吧……
  • 时尚生活指南——茶道与酒文化

    时尚生活指南——茶道与酒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己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涅槃斩天纪

    涅槃斩天纪

    他,受万世劫罚。他,遗失了真我。他,痛失了爱人。他,就是离殇。且看他纵横捭阖,追万世因果,明天地至理。斩因果,破迷惘。秉承意志,斩天破道,傲笑九天,唯我独尊。
  • 脉诀阐微

    脉诀阐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上至尊剑神

    无上至尊剑神

    一个武林大师的到一把剑被杀害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天马大陆托生在上官世家,重新他的修仙之旅,弹指间苍穹覆灭,威震山河,翻手破星河。神魔鬼怪在他剑下陨落。踏上至尊神位。
  • 谢谢你惊艳了我的青春

    谢谢你惊艳了我的青春

    一个是聪明可爱的小才女,一个是桀骜不驯的冷美男。他们不期而遇,他给她波澜不惊的青春增添了颜色,一石激起千层浪,她从此不再平凡。他们的故事刚刚开始,会有怎样的结局?我们一起看下去。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特工三小姐:魅惑帝王情

    特工三小姐:魅惑帝王情

    她为他抛却红妆,一把龙吟剑,一匹踏雪马,一个纤弱的白色身影,她征服了战场,征服了他们的心。他对她,从厌恶到深爱,到刻骨铭心。但别的臭男人来捣乱,怎么办?他赶!
  • 沉思录(1)

    沉思录(1)

    在将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可·奥勒留、的皇帝,在鞍马劳顿之中写成了一部《沉思录》,可以说是个人对人生思考的最好注解。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思考,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像马可·奥勒留那样写一本思考人生的书——这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走一条捷径,那就是吸取先哲的智慧,从而达到引领自己人生的目的。为了方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思考,我们在这本书中采用了《沉思录》中自己对自己谈话的形式,同时,为了表达对马可·奥勒留的敬仰,我们将本书命名为《沉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