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8600000105

第105章 峻岭下的钢都:鞍山

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子,方圆50公尺,像珍稀植物栽培室,还像科研机构。我贴玻璃向里探望——遍地黑泥上人头散乱,至可怖,乃是红扑扑的头脸挂笑容,抿嘴眨眼。

一这是鞍山汤岗子温泉疗养院。病人进入玻璃大厅裸身敷泥,治疗想象中的所有病。从乾隆帝到溥仪逊帝,均来此洗过温泉。如今的口号是:不用泥埋,来也白来。汤岗子最撩人的不止是温泉(百姓称为汤)和矿泥,还有湖水、小树林。这里几乎没有市场经济的气息,安闲静谧。疗养院里养动物,铁笼牌子写着:“广西猴。”

此地名日“英不落”,满语,出产东北最高级的水果“南果梨”。各地老百姓喜欢把当地物产渲染成一个传说:“最好的都送给中央领导了。”这里也有此说。人们吃到次好的南果梨后,仍惊慕不已。想象:最好的梨将会怎样的好呢?呵呵。其实,中央领导哪有工夫抢吃各地物产。这说法突出的是当地人的骄傲心态。还说,经专家踏查,测出在北纬多少度、东经多少度发现一棵“南果祖树”,遂立碑供人仰慕。

对鞍山来说,温泉和南果梨只是毛毛雨,代表“地灵”的是干山,本名“干朵莲花山”,长白山余脉,位尊东北四大名山之首。汉唐以来,香火鼎沸,是释道名山。我坐火车旅行,曾见一座宏大的道观外墙上写着这样的标语:弘扬道教,振兴中华。干山的玉佛苑,供奉世界上最大的释迦牟尼玉佛像,总重量260多吨。玉为墨绿色岫岩玉,当地所产。好看的山并不叫靓仔山,而叫峻岭。干山峻岭连绵,一峻胜一峻,云蒸霞蔚。鞍山像国内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有“灯下黑”现象。国人只知鞍钢,忘却了鞍山作为一个城市的性格。在整个东北,城市性格鲜明的有哈尔滨、大连和鞍山。哈尔滨受东正教文化影响,扎扎实实地洋气。大连受海洋和日本文化浸润,孤绝清高。鞍山依托冶炼和采矿业,胸襟包揽,人胆大(沈阳话叫“胆儿肥”)。鞍山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办大事,如证券股票,这在北方少见。鞍山人的奢华主义倾向也让人瞩目,喜欢一窝蜂似的进入奢侈品领域。一度,鞍山人雷达表占有率全国(估计全世界)第一,俩人见面露腕子说话,把瑞士人士卖傻了。又一度,鞍山人腰扎法国都彭裤带,腋夹都彭皮包。再往前,风行披呢子大衣、戴前进帽。鞍山人的审美现在开始沉静多元,而手表首饰消费依然坚挺。从前在鞍钢比较景气的时代,家里有一个在鞍钢上班的人已达富足,叫“单钢”,两人上班叫“双钢”。拿当年的洗衣机譬喻,看出国企对民生的影响。

描述鞍钢是一件徒劳的事情,超大型的工业企业不在人类文字描述之内。如果用数字表述,人读了仍然不明就里。鞍钢年产1150吨铁,1130吨钢。主厂区占地面积176平方公里,员工最多时六十多万人。说这么一件事吧,一回,我应邀去鞍山消防支队把一场火灾录像剪辑为10分钟的短片,素材10个小时。我和同事在机房看这些素材,看一场发生在鞍钢、最终被胜利扑灭的火灾影像记录。忽然感到重重叠叠的管道和高炉,也可以用嶙峋、崎岖、崚嶒来形容。这里有钢铁的、不可理喻的群山峻岭。毛泽东曾经说“以钢为纲”,钢和铁是这里的升帐元帅。那么,在一个生产钢铁的城市,说梨花、说海城高跷、说岫岩玉米面酸汤子显出可耻,径直说钢铁而不像一篇政府公报也不容易。

绕弯儿说点别的吧。在早,鞍山地界比它出名早的是海城。海城辖地比它出名早的是牛庄。在清朝版图上,赫然可见“牛庄”,没沈阳、大连、鞍山什么事。当年的外国殖民者都知道这个名字。而海城,除地震闻名外,还出过许鞍华与张作霖。最出名的是馅饼,大家都在锅上抢烙,无统一行业标准。

鞍山人除了奢华、气魄大之外,还崇尚冷幽默。这种幽默是“皮儿厚的包袱”,乍一听摸不见头脑。想半天,也许想一天半才慢慢咧开嘴大笑。这是高智力层面的谈吐,可见鞍山人聪明,脑力优渥,可能跟温泉、南果梨、钢与铁、馅饼及干山分别都有一些关系。

同类推荐
  • 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歌后王菲缘何一曲成名?词王林夕的华词丽藻背后隐藏他怎样一番为人?Beyond、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陈奕迅、谢霆锋、陈百强、林忆莲、太极……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33位香港乐坛顶级歌者,33段涌动着绚丽音符的时光……藏着不是遗忘,经典恒久留存。
  • 触摸四季

    触摸四季

    本书实际上记载了无数触摸心灵的故事。体现了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关爱。
  • 大国亮剑转

    大国亮剑转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里面有这样一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的汉武、唐宗、成吉思汗都是中国古代强盛王朝中的佼佼者。历史的车轮已经从他们的时代走到今天,回过头去观察,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考?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选讲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选讲

    本书是专为普通高等学校一年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而编写的文学赏析教材。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文学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预科阶段语文教学的实际特点,本教材在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对预科学生应当掌握的文学知识进行补充并强化。我们的主旨是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精选,力图尽我们所能“选”出真正能够反映中国文学轮廓、代表文学精粹的精品来。本教材共有十个单元,前四单元为古代文学范畴,由赵谨编写,后六单元为现当代文学范畴,由马瑜编写。
热门推荐
  • 十一度空间

    十一度空间

    据物理数学家们推测,我们生活在一个十一维的空间里面,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小小一角。
  • 苍楼

    苍楼

    在我还作书生朗朗吟诗,窗外风雪已燃遍了鲜血。不曾有过,萧瑟的痛苦,容我有次淋漓的痛哭。待我成了天子让贤龙椅,万千刀剑架不住龙袍欲。谁能体会,就怕一声息,斩我可怜白皮黑发落尽——冬梅抱我在禁卫千军厮杀,终在重重剑枪羽箭突围,脸上都是可怕的血腥,无尽的蔑杀待我如同惧怕魔窟——不见,都不见,理尽三千烦恼丝,哭笑仅留一人时。此恨别离终泪却,南江一缕咽喉尽。少年恋月去何览,承天欲上苍楼处。
  • 限量级宠婚

    限量级宠婚

    为了复仇,乔苡沫踏上了嫁入豪门这条艰辛之路,她一路披荆斩棘,步步升级,原本以为最难对付的是手段高明的婆婆,后来才知还有气焰嚣张的小姑,神秘莫测的小叔,步步为营的初恋,阴魂不散的前夫……看她怎么收拾了这些妨碍她一步登天的人!不过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自己那狡猾如狐的花心老公。
  • 安徒生童话5

    安徒生童话5

    包括了安徒生创作的全部童话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全貌,感受其间的无穷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上当受骗想新衣服的皇帝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品味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受到启迪和感染。本书图文并茂、全面厚实,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同时又是阅读和收藏的优秀版本。
  • 蓦然回首:梨花碎

    蓦然回首:梨花碎

    他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卓爷,他亦是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战神,他视人命如草芥却珍她如命,为了他遭天下人唾弃又如何?山河永寂又如何?她是天下第一首富的独女,一朝丧父,云端贬下层,弃情绝爱只为夺回一切,然而不知不觉中倾了谁的心?是什么样的感情可以让人放下一切追随九万里,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可以让人痴傻?一场相逢,一场错遇令原本两个世界的人的人相遇相知,在这红尘乱世中,且看他们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这倾世之恋。(简介无能,读者亲亲去看文吧。)
  • 吴磊之复仇杀手遇到爱

    吴磊之复仇杀手遇到爱

    他们因为仇恨不能在一起,可是,吴磊不相信爱情改变不了仇恨,他勇敢的去爱许晨心,可是,为了复仇,许晨心又怎么能爱上吴磊呢?她知道她今生是没有缘分再看到她的磊哥哥,可是,上天让他们再次相遇,同时,上天也跟许晨心开了一个玩笑,吴磊怎么可能是她的仇人呢!许晨心只想好好的陪着吴磊,可并不想因为仇恨而去违背他们的爱情!
  • 男儿冲冲冲

    男儿冲冲冲

    一段青春燃烧的记忆,一段激情释放的岁月,一份永不放弃的信念,一生刻骨铭心的追求;足球,踢你的人很傻,看你的人很傻,写你的人也很傻;尽管傻,却还是不忍放开你;轻轻点击,你会发现有一些熟悉,有一些领悟,有时会让你捧腹,有时也能令你痛哭;愿与真性情的人一同回忆起那段激情澎湃的足球青春;足球,原来是这样踢的------
  • 穿越之后宫斗争

    穿越之后宫斗争

    林佳魂穿了,传到了和他同名同姓的古代女子身上。这位女子是个挺小的官,马上就要入宫了。什么鬼,我怎么就要入宫了。哎,也只好这样了,我就只能在宫里平平凡凡地过日子了。只不过为什么又不停的人找她麻烦,我也不是最受宠的呀!也只好不得罪皇上了。(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不要怪罪了)。
  •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西蒙·波娃

    西蒙·波娃

    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一个骇世惊俗的女子。一个充满传奇与浪漫的女子。她的名字叫西蒙·波娃。西蒙·波娃(Beauvoir,Simonede)(1908~1986),女,又译西蒙娜·德·波伏瓦、西蒙娜·德·波芙瓦,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德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当她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穷教师时就开始写作,决心成为名作家。由此她终身不断努力,勇往直前,沿着成功之路成为了20世纪思想界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