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0600000076

第76章 “四可”只需“一可”

直到1963年4月,李宗仁才按周恩来的嘱咐,动身去欧洲,以便同程思远会面。夏天,李宗仁接受了意大利《欧洲周报》女记者古斯托·玛赛丽的采访,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新中国的向往:我不是共产党,我甚至也不喜欢共产党,但是我不否认今天共产党为中国所做的事情。我宁愿继续做一个诚实的人和可怜的政治家,但我不能不说实话。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组织得这样好。我怎么能够抹杀事实呢?……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感到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什么时候我们曾经有过像我们今天有的这样一个中国呢?

李宗仁从欧洲向程思远发出了信息,当年12月在苏黎世会晤。行前,程思远于11月中旬再次来到北京,向周总理请示。那时正值全国人大和政协开会,周恩来忙得很。一天晚上,程思远在西总布胡同一个特设的招待所被叩门声吵醒。开门一看,是国务院秘书长罗青长,他说,快穿衣服,总理在西花厅等你。

一到西花厅,程思远谈了李宗仁的近况,特别说到他最近回国的心情很急迫,他怀念祖国,不愿老死他乡;他想叶落归根,向历史作个最后交代。

周恩来仔细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下他想知道的某些细节。当程思远表示“情况大致如此,请总理指示”时,周恩来嘱咐程思远:到欧洲会面后,要客观地向李宗仁介绍国内的情况,多征求他的意见。他要程思远向李宗仁转达三点意见:

“应该告诉他:我们欣赏李德邻怀念故国、叶落归根的想法,并把他看作是有影响的爱国人士,但是不把他看成代表哪个方面,李德邻不要怀念过去代总统的头衔,那是反动年代的头衔,已成过去。第二点,德邻总想在中美之间做点事情,愿望是好的,但这不符合我们的国策,今天也不需要。不管是艾森豪威尔、肯尼迪,还是洛克菲勒,他不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我们就是若即若离。1961年我就向你谈过,德邻以不介入中美关系为好。今天更应该断绝这种念头。这种事对他个人也不会有好结果,甚至可能给他的晚年增添些麻烦。归纳一句话,就是:归国万事足,无累一身轻。还有一点,就是他到欧洲后的去处,这由李宗仁自己决定,一切不要强加于人。”

“你记住了没有?”周恩来说完一段话,停下询问程思远,“你再复述一遍,看是否有遗漏。”

程思远认真复述一遍,周恩来点点头,再次叮嘱:“最重要的是回来的四种可能性,一条条跟他讲清楚。还有四个不要:李先生不要介入中美关系;不要介入美台关系;不要介入国共关系;不要介入第三势力。如果德邻先生决心回来,我们就要从各方面替他设想周到。对祖国解放十四年来的巨大变化,他要有些准备。青年一代要过五关(思想关、政治关、家族关、社会关、生活关),老年人、封建时代的朋友,也要过五关。为了你记忆方便,你可记住‘四可’、‘四不可’和‘五关’,把这些内容背熟。”

程思远问:“如果他要回来,让他找谁呢?”

周恩来说:“如果他决心已定,你可以通过瑞士大使馆和我们联络,商定具体安排。”

程思远走出西花厅时,东方已经吐白。他俯身坐进汽车时,看见周恩来还站在台阶上向他招手。

圣诞节前一星期,程思远飞抵苏黎世。李宗仁在欧洲南部休养了一个时期,也到这里来了。他们在约定的天堂广场SAVOY饭店见面。两人久别重逢,紧紧握手,相视良久,感慨万千。程思远望着李宗仁,觉得他头发秃了一些,两鬓皆白,但精神尚好。午饭后,他们到圣彼德饭店前面的咖啡馆,在靠街走廊尽头找了一个僻静的座位,彼此谈起阔别后的情形。

李宗仁呷了一口咖啡,满嘴苦涩里透着浓香:“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人到晚年,更是思念祖国。帝国主义讽刺中国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才成了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如今民族团结,边陲归心;国际地位,与日俱增,这样一个祖国,是值得我们衷心拥护的。想想在我们政权下的糜烂和孱弱,我是服输了。”

程思远急于将周恩来的话转述:“周恩来总理嘱咐我向你问候。关于德公回国一事,他有‘四可’之意见,嘱我仔细转达:第一,李先生可以回来在祖国定居;第二,可以回来,也可以再去美国;第三,可以在欧洲暂住一个时期再定行止;第四,回来以后可以再出去,如果还愿意回来,可以再回来。总之,来去自由,不加拘束。周总理还希望你这次务必按时回美国。”

李宗仁刚一听完,就说:“我只要‘一可’,回到祖国定居,安度晚年。”

程思远问:“李夫人如何?”

李宗仁皱了一下眉头:“还没有同她谈过这个问题。要是她不愿同行,我就一个人先回去。”

12月22日,程思远和李宗仁同一天离开了苏黎世。李宗仁回美国,程思远回香港。一到香港,程思远就将这次会面情况写信报告了周恩来。

然而因种种原因,李宗仁并未立即成行。直到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声巨响震撼了整个地球,也震撼了世界政治。从此没有人再敢小看红色中国了。同样,这声巨响,也震撼了闲居海外15年之久的老年李宗仁。他那颗回归之心再次跳跃了。特别是第二年他在美国《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劝告美国政府不要再沿着错误的政策走下去,应该仿效戴高乐的法国政府,迅速调整对华政策,他遭到了台湾方面的强烈攻击,甚至他的老友白崇禧也指责他。虽然他认为白是为他人挑拨,不必怪罪他,但年复一年,流落异乡的孤苦已不堪忍受。另一件事也促使他痛下决心,那就是郭德洁女士已发现患了乳腺癌,活期只有六个月。3月,李宗仁给程思远写信,表示急于回国,不愿再在美国虚度残年。

程思远的信息很快到达北京,到达周恩来那里。

周恩来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果断决定:李宗仁先生多年的夙愿,可以如愿以偿了。

李宗仁接到回音,立即着手按预定方案行动起来。6月13日,李宗仁离美飞欧。此行将是回国的第一程。程思远接到电报,即电夫人石泓到广州向北京报告。16日,石泓返回香港,说周总理要程立即到北京一趟。18日,程思远到达北京,被接到中共中央统战部,统战部部长徐冰、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等人告诉他,周总理已于今日上午离京出访非洲十四国,临行对李宗仁先生回国一事作了具体指示,并托他们代为传达:

政府发给李宗仁先生一笔回国旅费,由程思远带往瑞士面交;同时发给程思远一笔旅费,请他把李先生接回来;程思远到苏黎世时,将有负责同志同他联系,帮助他解决有关问题。

次日,程思远离京南飞,作赴欧迎李归来的准备。28日,程思远飞到了苏黎世,见到了李宗仁夫妇。

7月7日,周恩来出访归来,又询问有关李宗仁回国一事。12日,周恩来得到消息,说台湾国民党方面可能已经知道了李宗仁的行动。他立即通知在苏黎世的有关人员,李宗仁一行务必在13日下午2时离开苏黎世,前往卡拉奇。李宗仁按时飞离了苏黎世,果然两小时后,台湾有人就带着白崇禧的亲笔信找到李的住所。李一行飞抵巴基斯坦卡拉奇机场后,中国驻巴大使立即按周恩来的指示,把李宗仁等人接到大使馆内。

这一年的北京夏天来得特别早。7月10日左右学校就开始陆续放假,有条件或是有相当职务的人们也开始涌向北戴河,以避开来势汹汹的盛暑。13日晚,周恩来得知李宗仁一行已经到达卡拉奇时,虽是晚间,他还是将张治中、傅作义、章士钊、邵力子、刘斐、屈武、黄绍、李蒸等人招至中南海,说是吃顿便餐,其实是借此给他们打打招呼。他们听到周恩来宣布李宗仁即将回国的消息时,都露出惊奇的神色。周恩来告诉大家,此事酝酿已久,颇费周折,最后他能下决心,克服困难回到祖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周恩来还说:“这件事还不到公开的时候,因为在座的诸位是李先生的熟人或者与李有历史上的关系,所以先给大家通气。政府准备举行欢迎仪式,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到飞机场参加欢迎仪式。”周恩来这一说,本来一些要去北戴河的人有些为难。

周恩来说:“这不是个人问题,也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是政治问题。”他说服大家,“还是要去迎接,他回来以后可同他多谈谈嘛。”

对李的归来,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周恩来提醒大家:“凡是有思想的人,总是高瞻远瞩,不要看眼皮底下的小事;希望大家能看大的,不要尽看鸡毛蒜皮,心情就舒畅了。”

周恩来自己则先飞往上海,准备在那里与李宗仁交谈后,再公开在北京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

让周恩来放心不下的是,李宗仁尚在卡拉奇,香港的《快报》已经报道了李宗仁即将返国的消息;美国的《纽约时报》也已证实李宗仁夫妇飞离了纽约,以3.6万美元的过低价格卖掉了房产。蒋介石惯于暗杀的习性很可能再次爆发。在友好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的协助下,李宗仁一行安全住进中国大使馆,并在丁国钰大使的陪同下,登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

等候的间隙,周恩来还在做一些人的工作:“李宗仁要求回来,他能回来,我们欢迎。人重晚节,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人的阶级出身并不能影响自己的觉悟,一个出身反动阶级的人,如果能觉悟的话,还是可以为新的阶级服务的。有些人觉得对一个老国民党的官,何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地欢迎他。有人说,老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要看到李宗仁归国的积极作用和影响。看问题要从大局出发。”

7月18日上午11时,飞机经广州飞抵上海虹桥机场。李宗仁夫妇在程思远等人的陪同下,走下舷梯,他没有想到,周恩来总理已经站在跑道旁。

李宗仁过于激动,像一个年轻人一样快步上前,一把抱住周恩来,眼里闪着泪光。

周恩来亲切地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你回来了,我们欢迎你!”

李宗仁连声说:“总理你好,总理你好!”

站在周恩来身边的陈毅、叶剑英,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市长曹荻秋等都同李宗仁一一握手,而后将李宗仁一行送至锦江饭店住下。

下午,周恩来来到锦江饭店看望李宗仁。当晚,周恩来在文化俱乐部设宴招待李宗仁夫妇。陈毅副总理也出席了。豪爽健谈的陈毅一入席,便幽默地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当时北伐军一共有八个军长。现在李德邻先生回来,我们就有四个军长在祖国大陆了。”在座的掐指一算,可不: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六军军长程潜、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再加第七军军长李宗仁,正好是一半。有几位解放军的将领过来向李宗仁敬酒。大部分李宗仁不认识。周恩来在一旁一一介绍,并风趣地说:“你们以前是打过仗的啊!现在你回来了,大家欢迎你。”李宗仁添酒回敬,一饮而尽。

第二天上午,继续在文化俱乐部会谈。周恩来讲话时说:“李先生万里归来,我们很为你的安全担心。台湾方面现在到处打听李先生的消息,但所得的消息都是不准确的,证明他们情报落后了。”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了李先生1955年在美国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我们赞赏李先生的态度,中国的问题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李宗仁说:“那是我在美国看到了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受到影响而表明的态度。”

周恩来继续说:“1955年时,艾登来了一个电报,要和我会面,他想斡旋台湾问题。我们答复他说:欢迎你来看看,但台湾是中国内政,不容外人插手。后来,我在亚非会议上发表声明,表明中国愿意同美国坐下来谈判,以消除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后来我们就通过英国疏通,与美国开始了大使级谈判。但我们从来不拿原则做交易。1961年陈诚访问美国,美国让陈看了中美会谈记录,陈诚反而很受感动,知道我们不拿原则做交易。”

这年6月,陈诚在台湾刚刚去世,所以就陈诚这个人,周恩来多说了几句,他对李宗仁说:“陈辞修是爱国的人,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可惜他身体不好……他临终时留有遗嘱。台湾当局要修改发表,他夫人反对,说要么不发表,要发表必须原文发表。”旋即说了一遍陈诚的遗嘱。

李宗仁说:“总理,这次回来,就再也不走了。宗仁愿将有生之年,报效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反帝爱国事业有所贡献。”

周恩来含笑说道:“李先生说回来不再回去了,但是,‘四大自由’还是要讲的。1963年11月间,我曾请程思远先生转达了‘四可’的内容。现在,我们还要重申来去自由。来去自由,不单是你的问题,还有你太太。你太太还可以去香港。去年我曾向罗隆基、章伯钧宣布,你们现在想出去,我们欢送,在外边住不惯,还可以回来。”

7月20日上午,周恩来同李宗仁夫妇一起乘车到了上海虹桥机场。周恩来乘一架专机先行。临上飞机时,他对李宗仁说:“我先飞20分钟,我在北京欢迎你们。”

以后,为了帮助李宗仁准备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按照李宗仁的请求,专门推荐了几个人做顾问或参谋。这几个人是《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龚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彦和中宣部副部长姚溱。这都是周恩来信得过的“笔杆子”和“外事通”。但他仍把他们招至办公室,交代此事应如何做好:“李德邻先生去国十六载,这次毅然归事,很不容易。这次,李先生要举办中外记者招待会,请我推荐几个人去帮忙,做参谋或顾问吧。我决定推荐你们四人前去。你们的任务只是从旁帮助,提供参考性的意见,一切均要尊重李先生,由李先生自己决定。只提供情况,如外国记者关心什么问题,可能提出什么问题。他有疑难也可以坦诚相告,但他怎么讲,完全由他做主。讲话稿不用我们起草,他身边的程思远先生曾长期当过他的秘书。如果李先生一定要听听我们对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的意见,可以请他考虑六条:一、历史旧账可以不提;二、重点讲讲回国后,尤其参观东北后的观感;三、中美关系可以谈,但以少谈为好;四、中苏关系可以不谈;五、对台湾方面以态度平和、留有余地为好;六、对记者当场提出的问题,可以据实回答。”

过了两三天,李宗仁就将吴冷西等四人请到他的住处,商量准备开招待会的问题。吴冷西等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向他提供了中外记者的情况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李宗仁也大致谈了他的打算,随后就要程思远同他们一起交换意见。程思远再三要求顾问们提些建议,吴冷西等起先还是说请他按照李先生的打算办就行了,最后才根据周恩来交代的六点意见,委婉地向他提了一些建议,并一再说明只供参考,最后意见由李先生定夺。又过了几天,程思远约顾问们相聚,拿出李宗仁准备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稿,征求意见。吴冷西等看到其中有些问题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如中美关系、中苏关系还是谈了许多。但对台湾蒋介石方面的态度倒是平和、留有余地的。顾问们按照周恩来事先的要求,没说什么,只就讲话稿中个别文字提了一些意见。

为了开好招待会,周恩来让自己的随身翻译冀朝铸为李宗仁做招待会的现场英语翻译。冀朝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英语流畅,反应灵敏,是国内最好的翻译,李宗仁十分满意。这次记者招待会开得十分成功。

蒋介石询问部下:此次“反攻大陆”有无确胜的把握?黄埔学生、“陆军总司令”罗列说了真话:“我看没有把握。”蒋介石被泼了冷水,立刻将罗列撤职,改由刘安祺担任。刘为迎合蒋的意图,大言不惭地说:“一切准备就绪,反攻圣战绝无问题。”

同类推荐
  • 上江盐号1932

    上江盐号1932

    位于新街口与打铜街交叉路口的上江盐号东家季永诚偶然间结识了燕月中、陆为福、黎珍等人,欲着联手做一些属于这个家国民族大义之事,然而命运跌宕,山高路远,他的路到底能走到多远?曾经有一位哲人这样说:儿子,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路的,至少是没有你的路。那些通途坦道都只是属于别人的路而已,但,当你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你的路就出现了。所以,儿子,勇敢的努力走下去吧,哪怕是头破血流的爬也要把他爬完,因为,这路只属于你一个人。
  • 纪元1701

    纪元1701

    庄不鸣有丰富的物资,开了很爽的金手指,在十八世纪展开辉煌的大攻略,灭倭寇,荡南洋,横扫大陆
  • 明末争鼎

    明末争鼎

    明朝末年,征战天下,江山美人,收入掌中!看我争霸天下!!!!
  • 台湾往事:一本书了解蒋家王朝私生活

    台湾往事:一本书了解蒋家王朝私生活

    一本书,了解民国,了解台湾,了解蒋家王朝。秉承以过来人亲身谈历史往事,大是大非中细诉点点滴滴,“因事找人,因人找事”的宗旨,聚焦重要历史人物、国家政要所亲身经历的事件,选取台湾那些年历史中的亲历者见证人,对台湾这些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富有人情味的普及性的描写。每一位讲述者都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台湾民国政府的参与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以及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具有权威特质。有国仇,也有家恨,讲述了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样的角色?在金门炮战时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又是怎样的社会境况?台湾,为何能成为今日之台湾?应舜仁(蒋介石侍卫)讲述蒋介石在台岁月;陈履安(陈诚之子)讲述陈诚晚年在台湾的生活;白先勇(当代华人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白崇禧之子)讲述白崇禧在台湾的日子;蒋孝严(蒋经国私生子)讲述蒋家门外的日子;孔令仪(孔大小姐)讲述作为家族最后的守望者的历史;郝柏村(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亲历金门炮战;陈明忠讲述作为台湾最后一个政治死刑犯的日子。
  • 中国回教史

    中国回教史

    本书完全以客观之态度根据正史及可靠之材料按代编制。就事论事而不加以批评。惟其间尚有数点须特别声明者:(一)关于中国回教徒人数向无确实之统计,有谓七千万者,有谓五千万者,有谓一千余万者,然均无确实之根据。本书所采用者,系本年度《中国年鉴》所载明者,因其有较为详细之字数,将来得有正确之调查后当予修正也;(二)全国清真寺之调查,北平《月华》旬刊已有详细之统计,惜尚未完备,本书所根据者,亦系采自《中国年鉴》者,然较之《月华》调查结果颇多出入,仍使人难知其确数;(三)现代回教中有名军事家马福祥、白崇禧、马麟等,学者如哈麐、金世和、马邻翼等均系知名之士,本拟为之立传。
热门推荐
  • 仙笔录

    仙笔录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间修炼宗门为地位相争,正魔各派更是势如水火。凡间王朝兴起兴灭,庙堂换了一座又一座。人间人本该自管人间事,奈何,天要管人间,而人间最大的敌人是天,人间本该同仇敌忾,与天相斗,独管人间。林枫,被灭门的将军世子,入修行界,又转入庙堂,开启自己的人间之旅,在人间,而敢于同天作战,天不容他,他便不容天,汇集人间之力与天作战,且看他如何破了高高在上的仙笔录。
  • 守护甜心:花开半夏

    守护甜心:花开半夏

    是命运本该如此,还是她上一辈子本该有错。她宁愿一辈子都不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伤人伤心的世界。她一世风流,暗地里却殇人忆泪。她是否永远这样,过的不踏实,过的不安宁。她伤了哭了想走了,可却被命运挡着。命运就是她的一堵墙,永远的挡在她的面前,无法自由。
  • 图腾与禁忌(经世文库)

    图腾与禁忌(经世文库)

    对原始民族部落中的禁忌、图腾与宗教的核心及本质是长久以来争议的中心。本书是作者对这些难上解答的谜题所做的突破性贡献。作者考察了澳洲土著人的图腾崇拜,认为:触犯图腾禁忌在原始民族里被视为最大的罪恶;图腾代代相传不因婚姻而转变。在分析群体婚和外婚的同时,他发现了一个极具研究价值和有趣的现象——它们都具有严厉防止乱伦的作用。通过对禁忌及其所隐藏的矛盾情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禁忌具有下列性质:1、由玛那依自然或直接的方式附有人或物身上因而产生的结果。2、由玛那以间接的或传递的方式而产生的结果。3、前两种方式同时存在。
  • 你还在未来等我吗

    你还在未来等我吗

    人家穿越穿到古代,她倒好穿到到大跃进刚闹完饥荒天灾但是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女主:安雪韩倩(冉韵漠)男主:上官千儿墨凯辰夜沐源安雪:穿越明朝,用嘴巴改变了自己的历史。回到现代…以男主为偶像韩倩:安雪最好的朋友,贵族千金以男主为偶像上官千儿、墨凯辰、夜沐源:小时出道,现在已红遍全球上官千儿:全亚洲首富为了那一个不存在的约定
  • 孤独傲世

    孤独傲世

    天地惊变,世道浇漓。自2030年,天外来客入侵地球,大地充斥着战火,各国受灾,人类的栖息地被祸及,仅剩三分之一的人类生存在大山、孤岛、沙漠之中,而陆地、海洋则被天外来客占领。2035年,脑域神经--则被李博士指出,人的脑域并未完全开发,所谓的脑域神经指的是人类隐藏的能力,每个人从出生到成年,脑域的开发就取决于先天条件,有的人不知不觉就记忆力良好,天生蛮力,身体健康,有的人则是先天病骨,智商平凡,无可取之处,这就是先天条件。
  • 伦华雯兹

    伦华雯兹

    你把它当作梦想,我把你当做方向。无论怎样的生活都是每个人的选择,但都不免会因为什么就突然会觉得怅然若失,我们要找到的也许是什么已经失去的东西,已经忘记的事情,或者仅仅是某种单纯的感觉。
  • 剑流星

    剑流星

    林一凡莫名其妙的穿越到这疑是仙侠一般的王朝世界里。以剑基而悟仙诀,走上了这个世间与众不同的强者之路……——————————————————————————————————新人一枚,无大神的号召力,只想踏实写好这本书。求,毒舌,鲜花,收藏,票票,推荐,要是有打赏,那我肯定兴奋的神魂颠倒
  • 仙魔之殇

    仙魔之殇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 “啃老”战争(财蜜eMook)

    “啃老”战争(财蜜eMook)

    曾经我妈拿出一笔钱敦促我买房的时候,我不想啃老,没有珍惜,等限购令一出才后悔莫及,几年后看着房价5k涨到5w,简直悔青肠子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当一次‘啃老族’,坚决把房子买下来!” 广义上来说,成年后还用父母的钱,就算是“啃老”了,哪怕你并不是失业在家游手好闲,而是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个人也很努力,只是买房时希望父母有能力且愿意支持首付,仍要面对尴尬的“啃老”质疑。 但另一方面,房价飙升让工薪族筹集首付金遥遥无望,父母的钱的确是唯一可用的稻草。
  •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我,凝语柔,31岁又两个月,白骨精一族,转眼步入了剩女的行列,面对背叛自己的前男友,见过几次面的大帅哥,还有同居一室的小男生,一直暗恋自己的同学,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要如何选择,爱情,原来一直都在,只是我自己不愿意去接受罢了!爱情来了,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理由问为什么!-3.23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