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3000000024

第24章 周易(2)

系辞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译文】

天尊贵,地卑下,这是由乾与坤的位次确定的。卑下高贵依次排列,尊贵低贱也就确定了。运动和静止有一定规则,刚健和柔弱由此划分。人按共性聚在一起,物按类别相区分,吉祥和凶险由此产生。它们在天上形成不同的天象,在地下形成不同的地貌,变化和发展由此显现。所以,刚健柔弱互相摩擦碰撞,八个卦象互相交叠激荡。用雷霆来鼓动它们,用风雨来滋润它们,日月交替运行,寒暑相继变换,天的规律成为男性象征,地的规律构成女性象征。天成为创始,地养育万物。天以平易显现智慧,地以简明显现功能。平易就容易被认识,简明就容易被遵循。容易认识就使人亲近,容易遵循就会有成就。亲近可以持久,成就可以光大。持久能陶冶人的品德,光大能成就人的功业。懂得了平易简明,就理解了天地间的道理。理解了天地间的道理,成功就包含在它里面了。

【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

阴阳的交替变化就叫做道。相继不断就是善,成就万物的民性。仁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仁;智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表现出来就是仁,隐藏起来就是用,鼓动万物,不与圣人共同劳神忧虑,它的崇高品德和伟大业绩达到了顶点。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穷尽卦爻而预知未来就叫占问。承接更新叫事。阴阳交替不可把握就叫神奇。

【原文】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愠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交。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译文】

孔子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义。”那么圣人的意图就不能表现出来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是为了充分表达意念,设置六十四卦是为了充分表达真伪,加上文辞是为了充分表达要说的话,使卦爻变化相通是为了充分显示有利之处,激励人们是为了充分显示它的神奇。”“乾卦”和“坤卦”集中体现了《易》的内涵吗?乾坤确定了秩序,《易》的原则就以它为基础。乾坤毁灭了,那么就无法体现《易》的原理。《易》的原理体现不出来,那么乾坤差不多就要停止运动了。因此,形而上者叫做道,形而下者叫做器,将它们结合调节叫做变,推演运用叫做通,在民众中实施运用叫做事业。所以,卦象是圣人用来显示天下万物繁杂的现象,模拟它们的外形面貌,反映事物的特性,因而叫做卦象。圣人用来显示天下万物的运动变化,观察它们的普遍联系,以推行立身处世的准则和规范,加上文辞,用以判断吉凶,因此称为爻。极尽天下万物最繁杂的现象,这是卦象的演化,激励天下万物运动的,是卦爻辞的启示。互相联系并适度调节,是变化的结果。推动万物运行,是变通的结果。对它们心领神会的是人,默默成就它们,无言中确立信赖,是德行显现的结果。

【原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拆,以待暴客,盖取诺《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师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译文】

古代包牺氏统治天下,抬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察鸟兽斑纹和地貌特征,近处取法人体,远处取法物形,由此开始创立八卦,用来沟通神灵的旨意,区分万物不同的情况。开始编结绳子而织成网,用来狩猎和打鱼,这大概是取象于“离卦”。

包牺氏死后,神农氏出现,砍削木头作成耜,弯曲木头作成耒,把耕地锄草的便利教给天下的人们,这大概是取象于“益卦”。规定中午时分开市贸易,招引天下民众,汇集天下财物,互换货物后散去,各人得到所需的物品,这大概是取象于“噬嗑卦”。

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相继出现,继承革新,使民众不感到倦怠;神奇改造,使民众适应变革。易就是指走入困境后要变革,变革才能通畅,通畅就能持久。因此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吉利,没有什么不利。黄帝、尧、舜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大概是取象于“乾卦”和“坤卦”。挖空木头制成船,劈削木头制成桨,船和桨的便利,是为了沟通江河阻隔而到达远方,有利于天下民众,这大概是取象于“涣卦”。驾牛驭马,运载货物去远方,为天下民众提供便利,这大概是取象于“随卦”。设立一道又一道门,敲梆巡夜,以防范盗贼,这大概是取象于“豫卦”。砍断木头制成舂米的杵,在地上挖窝当舂米的臼,使万民得到好处,这大概是取象于“小过卦”。在弯木上加弦作成弓,削尖木棍作成箭,弓箭的好处,在于威慑天下的人,这大概是取象于“睽卦”。远古时人们住在洞穴,活动在野外,后世的圣人修建宫室,改变了人们居住活动的方式,上有栋梁,下有四壁,用来遮避风雨,这大概是取象于“大壮卦”,古时候埋葬死者,用柴草厚厚裹起来,埋在荒野里,不堆土筑坟,不载种树木,服丧的时间没有定数。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野葬,这大概是取象于“大过卦”。远古时在绳上打结用来记事,后世的圣人用文字竹简来替代,文武百官用它们来治国,平民百姓用它们来了解往事,这大概是取象于“夹卦”。

【原文】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译文】

《周易》说:“人来人往,实现了赚钱的愿望。”孔子说:“天下的人想些什么、考虑些什么?天下人同往一个地方,却走不同的路,想法一致,思路却不同。天下的人还想些什么、考虑些什么?太阳去了,月亮就来,月亮去了,太阳就来,日月交替推移就产生了光明。寒冷退去暑热就来临,暑热退去寒冷就来临,寒暑交替推移就形成了年岁。往就是退缩,来就是伸展,退缩和伸展交相感应就产生了利益。软甲虫收缩身体是为了求得伸展,龙和蛇的冬、眠是为了保存自身。精研义理达到神妙境界,是为了实际应用。利益是用来安身立命,以提高道德修养。除此之外,就是我所不知道的了。穷究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变化,就是最伟大的德行”。

【原文】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拚,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译文】

孔子说:“小人不把不讲仁义当作可耻,不把不讲道义当作可怕,看不见好处就不努力,不受威吓就不知戒惧。惩治小错而使他们警惕大错,这是小人的福份。《易》说:‘足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脚趾,没有灾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善行不积累,不足以成就名誉。恶行不积累,不足以毁灭生命。小人认为小的善行没有好处而不去做,认为小的恶行没有害处而不消除,所以恶行积累起来而无法掩盖,罪过大得无法消解。正如《易》说:‘脖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耳朵,凶险。’”

【原文】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译文】

孔子说:“危险可以使地位安全稳固,消亡可以使生存得到保障,动乱意味着安定的出现。因此,君子安稳时不要忘记危险,存在时不要忘记衰亡,安定时不要忘记动乱,这样,自身安稳,国和家也有了保障。《易》说:‘危亡啊危亡,国家命运像系在柔弱的桑枝苞草上一样危险。’”

【原文】

子曰:一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译文】

孔子说:“‘乾坤’两卦是理解《易》的门径。乾表示阳刚之物,坤表示阴柔之物。阴阳的特性相结合,而刚柔各显出特点,《易》据此区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通达神灵造化的内涵。卦象所取的名称,复杂而合于规范。考察卦爻辞所列事类,都是衰亡之世的事情吧?《易》揭示过去,知察未来,显明细微,阐发深隐之理,进一步确定名目,辨明事物,陈达事理,判断吉凶,十分完备。它所列举的事物细小,所代表的事类很大。它的旨意深远,文辞高雅,陈述委婉中肯,事例明显深刻。由于人们犹疑不定,《易》以此引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明辨吉凶得失的预兆。”

【原文】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出。

【译文】

《易》的产生,应当是殷商衰亡、周朝大业兴盛的时候吧?是在周文王同殷纣王斗争的时候吧?因此它的文辞表现出了危惧的色彩。心存危惧能带来平安,掉以轻心会造成倾覆。《易》包含的道理十分广大,各类事物都没有被遗漏。危惧意识贯穿始终,目的在于求得没有灾祸。这就是《易》的根本。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小窗幽记》内容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陈说利害、指点迷津,以言醒世,赞美人世间一切真情实感;劝勉人们要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性情。《小窗幽记》所选格言妙语、小品片句,或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或情趣盎然,读来津津有味。目录
  • 花影集

    花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
  • 孔子大智慧全集

    孔子大智慧全集

    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共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
热门推荐
  • 星灵冰炎

    星灵冰炎

    我一直以为思念抵不过似水流年,是以为思念没有穿透流年的勇气,分别以后才发现,不是思念执着不了,而是流年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谁可等待…
  • 穿越之今我来思

    穿越之今我来思

    “这年头,穿越比中彩票几率大。”轻音恨恨地想。“可是,你们要争权夺位关我什么事啊,为什么要把我卷进来?!我只想保护好自己想保护的人,过想过的生活,为什么你们不放过我?!”结果,连她想保护的人都离她而去,爱她的人,却生生地欺骗她.天下之大,她将何去何从?
  • 支农心曲

    支农心曲

    这是一部反映农村金融业的颇具理论性的心得体会与调查报告文学集。
  • 剑碎苍天

    剑碎苍天

    将夏,受尽世人冷眼,鄙夷的小混混。无意受到天机门掌门青云子临终所托,从此一生的命运发生改变。我命由我不由天,杀尽天下负我之徒。得神兵,练神功,还要追天下最漂亮的女孩。谁说癞蛤蟆不能吃天鹅肉,年少骨气,穷尽我一生的力量,也要把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踩在脚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携爱侣之手远走天涯,持手中长剑踏遍天下。
  • 妖神默示录

    妖神默示录

    千年之前,大神叶星辰屠神灭佛,仙佛不知所踪,后以大法力凝阵施法,布下凡界封印,人间得以平安。千百年之后,封印破败,异世妖魔涌入,末日降临,人类危在旦夕...
  • 无敌战歌系统

    无敌战歌系统

    在这片大陆,武者为尊,而弦乐战歌是武者们无敌的神通威能。刀剑拳脚不过是小道,唯有修炼战歌,可衍生战歌法相,诞生种种威能,通往强者之路。随身带着数千首精品战歌穿越异界的叶如歌,再加上脑海里多出莫名其妙的无敌战歌系统,可兑换各种神器,丹药,功法!从此踏上一条不一样的武道征程!“叮,获得战歌《天龙八音》,可召唤八部天龙,灭仙绝神!”“叮,获得战歌《亡灵序曲》,从此掌控亡灵大军,开辟疆土!”“叮,获得战歌《冰与火之歌主题曲MainTitles》,战歌一动,龙女出世!会暖床,会撒娇,更会挥剑杀人!”
  • 僵与天斗

    僵与天斗

    因汇聚天地灵气产出盘古族,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智慧,创造了混沌元灵女娲,派遣了人王伏羲,瑶池圣母,僵尸真祖将臣。女娲造人,将臣守护,伏羲创世,瑶池赏罚。都有自己的职责,盘古族虽有无上智慧却看不透“情”一字。将臣因情一字背叛盘古族,瑶池因情一字差点灭世,全因情一字。他们的故事已经结束,迎来了全新的故事。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人与妖无异,鬼神与凡人无类,众生皆苦,前世债,今生偿,今生缘,来世续,纵使事世轮回,受婆娑八苦八难。
  • 轻衣随风,我在等你

    轻衣随风,我在等你

    一代帝王,却偏爱一个女子;女子竟还是自己哥哥的妻子;他说;若喧,我真的很爱你,你本就该是我的;她笑道;辰逸你若真爱我我,就不该来打扰我,让我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却不想这话竟让他愤怒、道;哼,我告诉你就算你不爱我,我也会把你留在我身边,直到你死,也要陪着我。
  • TFboys之我亲爱的青梅竹马

    TFboys之我亲爱的青梅竹马

    夏微希和王俊凯本来是一对青梅竹马,但由于车祸,微希失忆了......之后,tfboys在机场遇见了F.B.G,接下来的生活,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有写不好的地方,请求读者更改)
  • 情迷彼岸花

    情迷彼岸花

    蓝绮,二十五岁,在八月十五那天跳楼自杀了。什么,自杀的不能抬胎,还要劳狱???本以为死了就一了百了,谁知道老天不给她投胎,还好死不死得罪了冥王……惩罚她?那还得了?赶紧找个靠山才行!咦?地藏王菩萨说要收她为徒?教她佛法助她脱离苦海?要要要,有靠山谁不要!就让她在冥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吧!可是不小心爱上了黑白无常,这还让不让她做鬼呀?黑无常说要做她心底的那个人;白无常说你不配让我喜欢。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隔河相望水流散去疑云……于是她决定在地狱谈谈恋爱,找找友情,顺便改造一下灵魂,再顺便学点佛法,以备成仙的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