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100000021

第21章 电子“鼹鼠”使英美情报联盟损失10亿美元

第二十章 电子“鼹鼠”使英美情报联盟损失10亿美元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向英美电子侦察机构渗透成为克格勃对外情报活动中的重点,而杰弗里·阿图尔·普赖姆是当时克格勃在英国最重要的电子间谍。

杰弗里·阿图尔·普赖姆是个小人物,英国皇家空军一个军士,而且性格孤僻、人品低劣,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但因自己特殊的岗位,掌握了英美最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为克格勃提供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机密情报,潜心为克格勃效力14年。美国人说,他给英美情报联盟带来的损失达10亿美元。最后,普赖姆栽在自己老婆手上。克格勃埋怨道:都是女人惹的祸。

找上门来的情报员

1968年1月初,杰弗里·阿图尔·普赖姆在英国度过圣诞节后返回西柏林哈托夫电子侦察基地,他是英国空军设在联邦德国西柏林无线电监听基地的电子侦察军士。在通过柏林的苏联检查路口时,普赖姆交给苏联军官一张字条,上面介绍了他的身份和职位,并请求苏联情报机构派代表同他联系。他说他有一些苏联人感兴趣的话题,希望约个时间见面。对于这个自称掌握英美秘密军事情报的人,克格勃自然非常愿意与他聊聊。

普赖姆在给苏军的便条中请求克格勃情报人员同他在利亚布尼茨地铁站的餐馆见面。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普赖姆一身休假装束走出门,伸手准备拉开车门时在门把手上发现了一张用磁铁吸住的纸条,上面指定的接头地点是东柏林的腓特烈地铁站。克格勃行事多疑多变,大概因为还不太熟悉普赖姆,害怕普赖姆是个陷阱,于是临时变换见面地点。当然,主动找上门的普赖姆被克格勃毫不费力就招募了。这是“剑桥五杰”之一克恩克罗斯间谍案暴露事隔25年后,苏联情报机构又一次成功地把新的“鼹鼠”打入英国超级机密的情报部门。

在一般人眼里普赖姆属于身心不太健全的人,上中学时他就经常旷课,并且不容易与人相处。大学毕业后加入英国空军,被派往英国空军设在西柏林的无线电监听基地,在基地服役期间,他离群独处,不善言语,与人交往非常困难,在别人的印象中他是个性格极为孤僻的人。此外,他在性生活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不能过正常性生活的困扰使他产生出一些怪异的行为。1962年他开始打一些内容淫秽的电话。1969年,他第一次结婚并很快破裂。加上在军队干了许多年迟迟得不到晋升让他感到非常不满。普赖姆渐渐地把所有个人问题、事业上的失意都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

他开始热心于社会主义思想,通过阅读《苏维埃周刊》,收听苏联及东欧国家电台的节目,了解苏联和东欧各国情况。他非常向往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他替克格勃效劳是出于自愿,是对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

普赖姆这个人没有特殊的才能,军中职位很低,但他占据的特殊岗位却给克格勃提供了英国电子侦察最重要的情报。普赖姆被克格勃招募后受到克格勃上层高度重视,认为将要开创情报工作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此克格勃彻底改组了原先负责电子侦察的机构,强化了“电子侦察”的领导和组织。克格勃电子侦察工作最早由第八局负责,同时,第八局还负责密码和克格勃联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后来,在尼拉古·尼古拉耶维奇·安德烈耶夫领导下组建了新十六局,专门负责电子侦察。

第十六局有一条雷打不动的规定:禁止同间谍在其工作国接头。第十六局最中意的见面地点是维也纳、赫尔辛基和马德里,这三个首都城市均在苏联华沙集团之外,而且克格勃在那里有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普赖姆在柏林苏军检查站留下来的便条没有送到克格勃负责外国情报工作的第一总局,而是转给了相对慎重的第三总局在柏林的情报人员。虽然第三总局主要负责苏军内部的安全问题和监视工作,但它有时也能招募一些在德国服役的西方军人,不过大多是中下级军官。第三总局热心招募普赖姆是有想法的,因为第一总局在对外情报工作上成果颇丰,威望日渐膨胀。于是,他们打算搞出些大动作,更好地与第一总局竞争一下。

克格勃第三总局紧紧抓住普赖姆不放,断然拒绝第一总局接管自己的间谍“明星”。他们让普赖姆在芬兰或奥地利选择一个城镇,作为同克格勃特工会面的地点。也许由于普赖姆懂德语,他选择了奥地利。

1968年8月,普赖姆在英国空军服役期满。在他投入新的工作之前,克格勃打算利用一段时间进行专业培训。普赖姆被秘密接到卡尔斯霍尔斯特的克格勃办事处,学习使用发报机、加密技术、微型点状发报和使用“米诺克斯”微型相机的技巧,并专门有人给他讲解如何利用“邮政信箱”。普赖姆的代号被确定为“劳伦茨”。每天课后他被锁在房间里过夜。一个礼拜后,普赖姆途经汉堡飞往英国。随身的旅行箱里装着一次性密码、密写用的一大堆材料和400 英镑现金,当然,这些东西都藏在箱子夹层中。

1968年9月,普赖姆进入伦敦监听破译分析小组,这个专门从事解密的小组设在圣丹斯塔齐山。经过上岗前培训,1969年秋天,他通过语言考试后被任命为小组的密码破译员。克格勃总部通过广播电台通知他设置伦敦近郊的“邮政信箱”。在伦敦郊区一条小河边的树林里,普赖姆选择了在一棵枫树下设立了“邮政信箱”。他之所以选择小河边,一是这里靠近公路;二是小河很长,经常有人在河边钓鱼,是个很好的掩护。不久,他在信箱里拿到了莫斯科克格勃总部的祝贺信和400 英镑。

一只14年的老“鼹鼠”

1976年,通过俄语考试,经有关部门的审查,普赖姆进入政府联络总部所属的切岺赫姆通讯监听中心工作,这是克格勃对外情报机构一直希望普赖姆能去的地方。在那里从事的工作就是把所有截取到的外国通讯予以破译解码。这里可以接触到所有经过破译的苏联绝密情报,同时还能接触到美国两颗间谍卫星截获到的资料。在那里他负责整理截获的苏联资料。

由于普赖姆可以广泛接触政府联络总部的秘密文件,克格勃通过广播电台指示他搜集相关资料。不久,他与克格勃的联系中断了,因此,他在政府联络总部搞到的部分情报一直到了1980年与克格勃重新接上头时才转交给克格勃特工。

在政府联络总部工作的普赖姆仍不大讨人喜欢,人们认为他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他为克格勃效力14年,一直没有引起英国情报部门的怀疑。除了工作特点决定他属于少量秘密专业人员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之外,在联络总部怪诞异常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们见多不怪。人们认为他之所以沉默寡言是因为婚姻不幸和心中气愤不满造成的。眼看着那些能力不如他的同事都得到了升迁,他抱怨说这仅仅因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而已。

普赖姆同自己的接头人见过很多次面,这些自称“伊戈尔”或“瓦利姬”的克格勃特工详细询问有关他个人和哈托夫电子侦察基地与电子侦察有关的工作。普赖姆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一再表示自己是出于对理想的追求才为克格勃工作的,但每次他还是能得到30~40英镑。

他和克格勃的联络方式主要是通过“邮政信箱”和莫斯科电台。此外, 1970年在以色列、1971年在罗马、1972年在塞浦路斯他都见过负责联系自己的克格勃特工。与苏联人见面他认为是有一定意义的,他与苏联人的理想一致,而这个共同理想出奇地简单:双方都在为全世界的和平事业贡献力量。

克格勃情报人员对他说:“我们只渴望和平,而帝国主义者希望战争。”他相信这些话是正确的。

1977年9月,普赖姆离开了政府联络总部,之后他干过出租车司机、酒贩子,与克格勃失去联系有3年之久。1980年克格勃特工同他恢复了联系并说服他在维也纳见面,在那里他交出了15卷以上的胶卷以及一些照片和录音带,这些是他离开政府联络总部后保存下来的。克格勃特工没有指责他离开政府联络总部,也没指责他同克格勃中断了联系,只是力劝他重新回到政府联络总部工作。离开维也纳时,克格勃给了普赖姆600英镑。

1981年,按照约定普赖姆去了波茨坦,克格勃特工就他提供的那些文件、图片提出了一些问题,他作了一些解释。这一次克格勃建议他到比孔斯菲尔德的英国军队中教授俄语,这样他就可以为克格勃挑选一些合适的人,为苏联情报机构效力。对克格勃的建议普赖姆仍然未做出肯定的回答。离开波茨坦时,他又得到了4000英镑。

普赖姆与克格勃合作期间苏联人对他也不太放心,担心他会遇到很大的麻烦。问题倒不是担心他不知如何隐秘地拍摄机密文件并将其转交克格勃,而是苏联人也知道普赖姆自身存在严重的精神问题。第一次婚姻失败后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婚姻,但他的精神状态一直不正常。1982年夏,普赖姆因对未成年少女的下流行为被警方拘留。他的行为激起妻子的愤怒,普赖姆曾将自己是克格勃间谍的身份告诉过妻子,在警察局接受询问时妻子一怒之下告发了他。于是,他被英国反间谍机关被捕,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这时,英国军情五处和政府联络总部才查出他的间谍行为。据美国国家安全局专家评估,普赖姆给英美情报系统带来的损失有10亿美元。14年间,普赖姆提供给克格勃的情报包括政府联络总部的行动、编制和有关国内外基地情况等等,所提供的情报对克格勃从事监听和破译的部门来说确实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说损失10亿明显估价过高,这只能说明美国人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英方不满。

普赖姆的人格是非常低劣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行为下流的惯犯。他与二战末期出现的克格勃间谍不同,当时最重要的间谍菲尔比、布兰特等“剑桥五杰”都是出于一种信仰而为克格勃工作。他们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事业,个个犹如高空飞翔的鸟,充满激情和野心。从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始,克格勃在英美那种有理想、有天赋的间谍已销踪灭迹。但普赖姆的间谍活动却具有一定开创意义,在间谍史上留下浓重一笔。某种意义上说,他从事的间谍方式预示着电子间谍时代的来临。

同类推荐
  • 总是宋词最关情

    总是宋词最关情

    《阅读中国——总是宋词最关情》这本书,采用了词中有故事、故事中有词的写法,向热爱宋词的朋友吐露一段段或简单、或凄美、或沧桑……的故事,带着读者朋友一起在宋词的情感世界里去放松、去畅想、去漫步。
  • 钓金枝

    钓金枝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直析都市女性的生存抉择,折射出现代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本书用投影的笔法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腐败、堕落等阴暗面,在冷峻的言语和深切的反思背后,作者以一颗善良豁达的爱心,带给读者以温暖和希望。本书语言利落,情节紧凑,生活在都市人海中的读者都能于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凌宝漪的现状来源于母亲凌准精心周密的部署,灰姑娘几经踌躇,转身飞上华美的枝头。原本的任性上升为骄纵和嚣张,她成了母亲的机器娃娃,她在台前表演,母亲在幕后操控。母亲成功离间了她和初恋情人赵饮的爱情,把她推给某机构书记田有利。在金钱的诱惑趋势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满足。
  • 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五卷本的《张强文集》收入了我从1983(《四僧艺术略论》)到2009年的160余篇文章、300余首诗歌,跨度达26个年头。其实,这个学术履历,远远不能包括我的研究范围,甚至无法构造出一个基本的框架。而我的学术研究的重心,已经逐渐地凝结成为三个基本的走向,即“中国绘画学”、“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视觉文化研究”,这同时也是我在山东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带硕士生的三个培养方向。“中国绘画学”方向包括了如此的内容:《中国画论体系》、《中国绘画美学》、《中国山水画学》、《中国人物画学》、《现代国画形态》。
  • 蒋雯丽随笔:姥爷

    蒋雯丽随笔:姥爷

    本书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动人心扉。
  • 走进贝宁

    走进贝宁

    本书以散文、游记、诗歌、日记等形式记述了25年援贝宁医疗队生活、工作情形,同时也记载了非洲的风土民风。
热门推荐
  • 熊猫王座

    熊猫王座

    我叫杨礼万万没想到,我穿越了本以为我将从此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可是,我他妈居然穿越成了一头熊猫苍天啊,你要是开眼,就一道雷劈死我吧!咔嚓轰……
  • 如果还能再来一次

    如果还能再来一次

    校园常海和大树的生活,历经曲折,是否能成功出人头地
  • 豪门金约:霸道总裁小小妻

    豪门金约:霸道总裁小小妻

    人前,她是万众瞩目的娱乐圈天后;人后,她是世界家族前十之一的总裁隐婚小老婆。扮猪吃老虎是她的天性,把人卖了还替她数钱是她的强项。她的一生由丑小鸭进化为白天鹅,由地狱升到天堂。她欠的,尽力补偿;欠她的,百倍奉还。一纸千金契约,先成为了高冷面瘫总裁的女朋友,后又转变为隐婚小老婆,肩负着打跑小三小四的光荣责任。只是,说好了契约婚姻,为什么总裁大人假戏真做,夜夜笙歌……【宠文】
  • 玄霸乾坤

    玄霸乾坤

    少年赵空,偶得上古神秘源珠,体质与悟性得到无限放大。没有他学不会,只有他不想学的功法。从此,赵空踏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逆天至尊之路。
  • 武圣门徒

    武圣门徒

    武圣世家逐渐败落,千年来的辉煌似乎到了终点;关岳不是废物,为了能够修炼斗气,为了能够重振世家辉煌,在一个英灵的帮助下,远走他乡走上了最为艰辛的塑脉之路……热血、爽快,这便是本书的主题,点进来,相信你不会失望的!
  • 异世笔记

    异世笔记

    一个少年身在异世界,获知自己的哥哥也来了这里并且有可能回到自己的世界,他开始了漫长的异界生涯。。。面临着各大魔兽、神兽、异能者、武者等强大敌人,他?真的能跟哥哥一起回到自己的世界吗?
  • 我在魔法中世纪做代购

    我在魔法中世纪做代购

    一天原本做代购的我,被一个叫做甘道夫的网游骚扰,他说只要给他一株胡桃木他给我一本魔法书。我把他当做神经病,直到后面我才知道这不是玩笑。
  • 长生诀1

    长生诀1

    信命吗?不信,以前不信,现在?现在呢?还是不信,但是认命。——【天命】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无比欢喜这世界创造了,我又无比厌弃这世界遗弃了我。如果我不是我,那麽又是谁?命是什么?谁有说得清呢!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时传祥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时传祥的故事

    时传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1年被污蔑为工贼。1975年去逝,享年60岁。
  • 人生在世笑对酸甜苦辣

    人生在世笑对酸甜苦辣

    人生就像一个百味瓶,酸甜苦辣才是生活的佐料。大多数人都向往蜜罐似的生活。在安逸、甜蜜的生活状态下,可以面带微笑、快乐地生活着。可是生活不可能停留在一种状态,当生活的急转弯出现时,如果没有坚强的性格,积极的人生观,或许很容易一蹶不振。所以,无论我们品尝到生活给予我们的哪一种味道,都是一种上天的恩赐。没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路上,关键是拥有一种洒脱的魄力,能够微笑的面对每一天。本文由《再苦也要笑一笑》摘选。